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禾塘光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坂田街道馬安堂社區
- 地理位置:坂田街道中南部
清朝,屬新安縣。1914年,屬寶安縣。1949年10月,屬寶安縣布吉鄉;1958年10月,屬紅旗公社;1959年1月,屬布吉公社;1979年1月,屬深圳市龍華區布吉公社;1981年10月,屬深圳市寶安縣布吉公社;1983年7月,屬布吉區;1986年10月,屬布吉鎮;1993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布吉鎮;2004年,屬布吉街道;2006年,屬坂田街道馬安堂社區。
世居村民主要為鄒姓和劉姓。第一大姓為劉姓,早年從江西遷至廣東,後輾轉到龍崗;清代由龍崗坪山遷至此地。第二大姓為鄒姓,早年從福建遷至廣東,後輾轉至龍崗;清代由龍崗坪山遷至此地。2015年末,戶籍人口107人,其中男性42人,女性65人;80歲以上5人,最年長者91歲(男);實際在村人口85人。非戶籍外來人口6125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39人。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改革開放前,傳統經濟以農業生產為主,種植水稻,兼種果樹,有柿子、沙梨、甘蔗等。現已成立村股份公司,集體經濟以工商業經營、廠房出租及管理為主。村民有的外出就業,有的自主創業。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房屋出租、村集體經濟分紅、工資性收入。傳統節慶食品有春節的米通、油角,清明節的茶果、艾粄,農曆六月初六或小孩滿月時招待客人的手指糍等。該村有吃仙人粄和清明粄的傳統習俗。“仙人粄”屬涼粉凝膠類食品,用名為“仙人草”的植物熬制而成。“清明粄”屬藥粄類,是具有客家特色的節日食品之一。清明節前夕,家家戶戶從野外採集各種供食用的青草藥,用來製作清明粄。常用的草藥有艾草、麻葉、雞屎藤、清明菜(白頭翁)、莘菜、枸杞葉等。清明粄因所用草藥不同而各具風味,食而不膩,可作點心,兼具藥用,也可饋贈親友,尤為兒童所喜愛。該村有布龍公路、環城東路、南坪快速S301線、坂雪崗大道穿過,捷運5號線經過該村。1968年通電,1977年通電話,1990年通自來水,1997年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1998年通網際網路。村內有光雅華星幼稚園,2015年在園幼兒318人、教職工42人。還有健身路徑、籃球場、黨群服務中心以及藏書約2萬冊的圖書館等。
村中存有《鄒氏族譜》,記載了新圍仔村和該村鄒姓世系源流。1915年第一次編修,1940年續修,1997年由鄒松茂、鄒臣添、鄒運興、鄒耀榮、鄒昌鵬和鄒新發再次續修。
傳使民居為客家圍屋,始建於清乾隆年間,現存51座,總占地而積15萬平方米。大部分房屋破舊,已無人居住。現存劉氏宗祠,與新圍仔村共用。
每年重陽節,村民要去祖墳處祭相,外出人員,包括同宗香港同胞、南外華人華僑都回鄉參加,2004年殯葬改革後,祖墳遷往沙灣墓地,此後的祭祖活動就在沙灣墓地舉行。同時,祭祖僅式也簡化了很多。
2000年後,每年正月初一前的三五天,村民要匯聚在一起吃一年一度的團圓飯。
該村是革命老區,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抗日戰爭時期,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在該村設有聯絡站。東江縱隊副司令員王作堯經常在這裡開展敵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