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縣是農業大縣、畜牧業大縣、國家級生態建設示範縣,畜禽品種資源豐富,生態養殖條件優越,發展品牌畜牧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近年來,畜牧業生產在調整產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但和縣域經濟發展要求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為進一步推進我縣畜牧業產業化進程,儘快實現畜牧業大縣向畜牧業強縣的跨越,結合實際,制定本實施意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固始縣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快我縣畜牧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 適用地區:固始縣
- 性質:意見
- 對象:畜牧業
基本信息
詳細內容
按照建設畜牧業強縣標準,圍繞“建設綠色食品供應基地”目標定位,充分發揮固始雞、固始鵝、淮南豬等地方優質畜禽品種資源優勢和品牌、技術等優勢,加強領導,加大服務,最佳化區域布局,逐步把我縣建成一鄉一品、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優質畜禽生產加工基地。通過龍頭企業帶動、專業協會促動、大戶示範引動等形式,全力推動畜牧業提速發展。
二、發展目標
力爭在“十一五”期間,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比重上升到50%以上,農民人均牧業純收入占農民純收入的45%以上,初步形成市場有知名品牌、縣有龍頭企業、鄉有示範小區、協會作用明顯、大戶充分發展的良性畜牧業發展格局。主要發展目標如下:
1、畜牧業產值
──2005-2006年達到18億元,占農業總產值比重44%以上,農民人均牧業收入占農民純收入的37%以上;
──2007-2008年達到21億元,占農業總產值比重47%以上,農民人均牧業收入占農民純收入的41%以上;
──2009-2010年達到24億元,占農業總產值比重50%以上,農民人均牧業收入占農民純收入的45%以上。
2、主要畜產品產量
──2005-2006年
生豬:飼養量170萬頭,出欄130萬頭;
三禽:飼養量3900萬隻,出欄1700萬隻;
山羊:飼養量100萬隻,出欄80萬隻;
肉類:14萬噸;
禽蛋:6.5萬噸。
──2007-2008年
生豬:飼養量200萬頭,出欄量180萬頭;
三禽:飼養量4200萬隻,出欄量2100萬隻;
山羊:飼養量130萬隻,出欄量100萬隻;
肉類:15噸;
禽蛋:7.8萬噸。
──2009-2010年
生豬:飼養量280萬頭,出欄量220萬頭;
三禽:飼養量5000萬隻,出欄量3200萬隻;
山羊:飼養量160萬隻,出欄量130萬隻;
肉類:17萬噸;
禽蛋:10萬噸。
3、小區建設
──2005-2006年建成標準化養殖小區22個,規模養殖量400萬頭(只);
──2007-2008年建設標準化養殖小區34個,規模養殖量860萬頭(只);
──2009-2010年建成標準化養殖小區52個,規模養殖量達到1600萬頭(只)以上。
三、關鍵措施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嚴格考核獎懲
發展畜牧業是進一步推動我縣農業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搶占國際、國內市場,增加農民現金收入的重大舉措,各鄉鎮要圍繞產業布局,確定本鄉優先開發的畜禽品種,制定具體的發展方案和服務措施,做到“一鄉一品,特色突出”。特別要認識到在農業稅降低直至全部減免以後,鄉鎮幹部要以種養業為抓手,樹企業,培大戶,養財源。縣政府將把畜牧產業發展納入對各鄉鎮的目標考核體系,實行年終單項考核,各鄉鎮要建立鄉鎮科級領導分包重點養殖場(戶)制度,每個科級幹部要圍繞產業布局,選擇有發展潛力的養殖大戶,加強服務,堅定其發展的決心,最佳化其發展的環境,促使其年年有進步,逐步成為帶動一方的行業大戶和利稅大戶。
(二)發展壯大龍頭企業,增強輻射帶動能力
堅定不移地培植、催生、發展養殖大戶,對龍頭企業,不論所有制形式,只要有利於畜牧業發展,有利於產業做大做強,有利於增加農民收入,都要放開發展。“三高”固始雞品牌實行全縣共享,按照“誰有能力就扶持誰”的原則,無論單位或個體大戶,只要把我縣優勢畜產品推向市場、占領市場,均給予政策、技術、資金等方面的支持。縣畜牧部門要牽頭制定評定標準,公開、公平、公正地評定和表彰一批行業大戶,並對行業大戶實行掛牌保護和動態管理,實行信息、防疫等直接服務,優先享受各種優惠政策,通過努力,在全縣畜牧業界形成一種你追我趕、競相發展的良性競爭格局。繼續推動“三高固始雞公司”、“三牧鵝業公司”和“固始六和飼料公司”儘快發展壯大,拉長產業鏈條,帶動畜牧業產業化進程。
1、“三高”公司要圍繞固始雞產業開發,繼續做強四大系列產品,2006年產值要達到2.45億元,利稅1200萬元;2010年年產值達到4.5億元,利稅3000萬元。
(1)雞蛋產品。推行兩種模式生產,推出兩種定位產品,共享一個銷售網路,其中:“笨蛋”生產模式為生態放養,產品定位為綠色食品;鮮蛋生產模式為標準化小區養殖,產品定位為無公害、保健食品。按照品牌宣傳與區域代理、超市配送相結合的行銷方式,2006年雞蛋產量要達到5000噸,銷售收入達5000萬元;2010年,雞蛋產量達到1萬噸,銷售收入達1億元。
(2)雞肉產品。固始雞屠宰生產線已建成投產,2005年另上一條配套的熟食生產線,計畫2006年加工銷售收入要達到9000萬元。“十一五”期間規劃要再上一條年屠宰加工1200萬隻的禽類精深加工生產線,2010年加工銷售收入要突破2億元。
(3)雞苗產品。2006年生產規模達到4000萬隻,產值6000萬元;2010年孵化供種能力要達到5000萬隻,產值7500萬元。
(4)飼料產品。2006年飼料加工生產能力達3萬噸,產值達4500萬元;2010年飼料加工生產能力5萬噸,產值達7500萬元。
2、“三牧”公司要緊緊抓住國家農業部援糧基金項目實施機遇,圍繞固始鵝的選育與開發,面向市場,實施產業化運作,通過努力,三牧鵝業公司2006年實現產值達2200萬元、創利稅330萬元;2010年實現產值1億元、創利稅1880萬元。
(1)加快種鵝擴群步伐,配套種苗孵化能力,迅速擴大鵝苗銷售量。2006年種鵝達到5萬套,產銷鵝苗200萬隻,實現產值1600萬元、利潤100萬元;2010年種鵝10萬套,產銷鵝苗400萬隻,創產值3300萬元,利潤150萬元。
(2)立足華東市場,在淮河、史灌河、白露河兩岸及東西兩大崗地區建立固始商品鵝養殖基地。2006年在往流、三河、馬崗、楊集等五鄉(鎮),建立10萬隻商品鵝養殖基地,出欄商品鵝9.5萬隻,創產值620萬元、利潤230萬元;2010年建立涵養10個以上鄉鎮的50萬隻商品鵝養殖基地,出欄商品鵝48萬隻,創產值3700萬元、利潤1200萬元。
(3)積極開展鵝的精深加工,提高產品附加值,壯大龍頭企業。2007年著手開展鵝的精深加工,年加工50萬隻,加工鵝產品1400噸,創產值1500萬元,利稅260萬元;2010年屠宰加工100萬隻,加工鵝產品2800噸,創產值3000萬元、利稅530萬元。
3、“六和”公司的飼料加工應直接與養殖大戶建立牢固的利益對接機制,促進全縣養豬業的發展。2006年生產能力達到9萬噸,實現產值1.8億元;2010年生產能力達到15萬噸,實現產值3.0億元。
(三)最佳化區域布局,建成四大產業帶
根據市場發展趨勢,畜禽生產的主打品種為固始雞、良種蛋雞、固始鵝和瘦肉型豬。按照全縣各鄉鎮的地理分布、資源條件,結合現有基礎,要加快以下四大優勢產業帶建設:
──312國道、204、206省道沿線的胡族、城郊、南大橋、郭陸灘、趙崗、方集、段集、武廟、祖師、陳淋等鄉鎮,大力建設固始雞生態養殖園區,集中發展固始雞生產,形成固始雞優勢產業帶;
──在東西兩大崗地區、史灌河、白露河、淮河、泉河兩岸的馬崗、楊集、陳集、蔣集、徐集、豐港、洪埠、泉河、觀堂、往流等鄉鎮,充分利用沿河兩岸灘涂及豐富的水草資源,大力建設固始鵝生態養殖園區,形成固始鵝優勢產業帶;
──在蛋雞養殖具有一定基礎和規模的城郊、汪棚、草廟等鄉鎮,大力建設良種蛋雞養殖小區,重點發展良種蛋雞生產,形成良種蛋雞優勢產業帶;
──在生豬養殖具有一定基礎和規模的城郊、觀堂、楊集、洪埠、李店等鄉鎮,大力建設瘦肉型豬養殖小區,重點發展瘦肉型豬的生產,形成瘦肉型豬優勢產業帶。
(四)強力推進養殖小區建設
建設養殖小區、實行標準化生產是實現我縣優勢畜禽產品與國際市場對接的基礎,是圍繞區域性中心城市目標定位,建設綠色食品生產基地的現實途徑。各鄉鎮都要圍繞區域優勢產業帶布局,在2-3年內每鄉鎮至少建1個以上標準化養殖小區。要充分利用荒山、草場、灘涂、林地等作為規模養殖和小區建設用地,合理規劃、統一布局、積極配套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吸引、激勵民間資本進入園區開展畜牧業生產。積極引導龍頭企業與養殖小區直接對接,將養殖小區和優勢產業帶結合起來,逐步發展成為生產基地,採取多種形式,引資建成標準化圈舍,採取企業化運作方式,合理有償租賃給農戶使用。
(五)推進體制創新,提高畜牧業生產組織化、產業化水平
體制創新是提高畜牧業生產組織化、產業化水平的重要舉措,要認真抓好行業協會和農民經濟人隊伍建設,大力興辦畜牧經濟合作社、聯合社等畜牧合作經濟組織,儘快在全縣建立起一套由政府巨觀調控,各類合作經濟組織和行業協會自我約束、自我服務、自我發展的畜牧業生產合作化運行機制,以解決農戶產前、產中、產後社會化服務問題,最大限度地拓寬我縣畜產品銷售渠道,增強畜牧業市場競爭力,實現與國內乃至國際市場的對接。財政、計畫部門的“擔保公司”要優先給予行業協會及經濟人、養殖大戶信貸擔保,幫助解決其生產、經營所需資金。畜牧部門要創新機制對全縣防疫人員進行“四制”管理,即資格認證制、競爭上崗制、目標管理制和末位淘汰制,打破行業界限,在全縣範圍內公開選聘防疫人員,逐步建立牢固的公共獸醫防疫體系。
(六)加強市場監管,建立健全畜牧業標準化體系
著力加強品牌保護,全縣畜牧業一方面實行品牌共享,放開發展,另一方面也要依法加強品種資源和品牌保護。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品牌保護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主動參與和支持監督管理工作,傳媒機構和鄉鎮政府要加強宣傳引導,營造濃厚社會氛圍,相關部門要按照申報無公害產品標準,認真落實《河南省畜禽生產技術規範》和固始雞、固始鵝、淮南豬的《地方標準》,運用與國際接軌的現代管理手段,對以次充好、損壞固始雞蛋等優勢品牌的違法行為嚴懲不貽。畜牧部門要儘快建立起完善的畜禽疫病綜合防治體系和畜禽產品質量檢測體系,按照“統一法規、統一標準、統一檢測、統一監督”的原則,認真貫徹落實《動物防疫法》等有關法律、法規,抓好無規定動物疫病區畜禽安全生產和防疫檢測工作。加強獸藥、飼料質量監測管理,嚴禁生產、經營、使用違禁藥品,積極推行“官方獸醫”制度,嚴格執行國家定點屠宰政策,規範執法行為和畜產品流通市場秩序,嚴厲打擊中介人亂收費加重農民負擔的違法行為。
(七)完善配套政策,最佳化畜牧業發展環境
縣鄉兩級政府都要從土地出讓金中拿出一定的比例納入畜牧業發展基金,用於畜牧業基地建設、畜禽良種改良和新發展飼養大戶的獎勵扶持。根據當年財政收入狀況和本地畜牧業發展的實際需要,每年要拿出一部分財政貼息貸款用於扶持龍頭企業、行業協會、專業市場及農民經紀人隊伍,把動物疫病防治體系和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建設費用納入財政預算。縣財政每年拿出50萬元,鄉財政要拿出2-3萬元資金,用於基層動物防疫及隊伍建設。金融部門要加大對畜牧業發展的支持力度,在政策上重點傾斜,簡化貸款手續,提高辦事效率,執行優惠利率,大力支持良種工程建設和規模養殖園區、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稅務部門要認真執行國家八部委關於扶持農業產業化經營重點龍頭企業的稅收政策。工商部門要嚴格管理市場中介組織,打擊欺行霸市行為,維護正常市場秩序,合理確定收費標準。電業部門應將養殖業用電視為農業用電,要降低養殖業生產用電的電費價格,使養殖業生產用電不高出居民生活用電價格。畜牧部門要切實強化管理、服務的各項職能,積極做好科技服務和執法保護工作。計畫、經貿、科技、公安、國土資源、建設等部門要密切配合,大力支持畜牧業生產,為加快全縣畜牧發展步伐,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