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條件,自然資源,人口民族,人口,民族,交通,航空,鐵路,公路,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教育事業,科技事業,文化事業,醫療事業,社會保障,人民生活,城市建設和環境保護,旅遊景點,城市榮譽,特產美食,
建制沿革
西昌古稱
邛都。秦時“嘗通為郡縣,至漢興而罷”。但秦時西昌為何郡何縣,史籍失載。《
禹貢》記載西昌屬於
梁州,為
西南夷占據,漢初為邛都國地。
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
漢武帝以邛都為越嶲郡,轄十五縣,屬益州,郡治邛都。晉置越嶲郡,治會無縣(今
會理縣)。南朝宋還治邛都。南朝齊時為越嶲獠郡。邛都縣名歷經東漢、三國和魏晉,歷時300餘年。
北周天和三年(568),西昌置嚴州。
隋開皇六年(586),將嚴州改為西寧州。開皇十八年(598),改為嶲州。大業初年(605),改為越嶲郡。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置嶲州,治越嶲縣(今
越西縣)。武德三年(620),置總管府,不久改為中都督府,總管
羈縻16州。天寶初年(742),改為越嶲郡。至德初年(756),西昌被
南詔占領,不久又被
吐蕃占領。乾元初年(758),復為嶲州。貞元四年(788),唐朝收復西昌。太和六年(832),嶲州徙治台登縣(今
冕寧縣)。
唐懿宗鹹通元年(860),西昌被
南詔占領,南詔設建昌府。宋時,
大理國襲其建制。
明太祖洪武十五年(1382)改建昌路為建昌府,屬雲南行省。洪武二十五年(1392)廢府,設軍民指揮使司,領守御所四。西昌市境內有守御禮州後千戶所、中千戶所、打沖河中千戶所和前千戶所。洪武二十七年(1394)置建昌衛,屬四川行都司。
清
雍正六年(1728),裁建昌衛設寧遠府,置西昌縣,“西昌”之名自此始。
中華民國時期,初裁西昌縣併入寧遠府,旋又裁府復置西昌縣。民國28年(1939),國民政府在西昌設立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行轅,西康省政府在此建立寧屬屯墾委員會負責治理寧屬各縣。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然西昌仍為國民政府軍盤據,次年1月1日,國民黨政權在昌另組“西康省政府”,妄圖阻止解放西昌。
1950年3月27日凌晨,中國人民解放軍入城,西昌解放。4月,西昌縣人民政府成立。12月,西康省西昌專區專員公署成立,西昌縣歸西昌專署管轄。
1955年,撤銷西康省建制,西昌專區劃歸四川省,西昌縣改屬四川省西昌專署管轄。1968年,西昌地區成立革命委員會,西昌縣歸西昌地區革委會領導。
1978年10月,撤銷西昌地區建制,西昌縣改屬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
1979年
涼山州人民政府由昭覺縣遷駐西昌縣。同年,國務院批准以原西昌縣城關鎮、西郊、小廟、高梘、馬道公社及喜德縣之四合公社為轄區設定西昌市,1980年1月1日,正式成立西昌市。西昌市、西昌縣並存。
1986年7月,撤銷西昌縣建制,併入西昌市。時西昌縣所轄區、鄉(鎮)全歸市轄。
行政區劃
西昌市轄6個街道、8個鎮、29個鄉(其中12個彝族鄉,2個回族鄉):
街道:北城街道、西城街道、
東城街道、長安街道、新村街道、長寧街道。
鄉:
西郊鄉、高梘鄉、小廟鄉、月華鄉、興勝鄉、琅環鄉、西鄉鄉、樟木箐鄉、大興鄉、海南鄉、經久鄉、西溪鄉、黃水鄉、中壩鄉、阿七鄉。
彝族鄉:四合鄉、民勝鄉、響水鄉、開元鄉、大箐鄉、洛古波鄉、蕎地鄉、磨盤鄉、巴汝鄉、銀廠鄉、白馬鄉、馬鞍山鄉。
回族鄉:裕隆回族鄉、高草回族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西昌位於
川西高原(海拔1500米~2500米)的安寧河平原(四川第二大平原)腹地,東經101°46′~102°25′、北緯27°32′~28°10′。南北最長約20公里,東西最寬約43公里,幅員面積2651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西昌市全境海拔在1500米以上。地形以中山為主,占全市總面積的78.9%,高山、低山分別占1.1%和3.4%;河谷平壩面積占16.4%,是四川省第二大河谷平原。山地分布在
安寧河東西兩側:西部
氂牛山,是市境內山地的主體,占全市總面積的一半,自北向南縱貫全境,構成安寧河與
雅礱江的分水嶺。其北段許多山峰海拔超過3500米,向南逐漸降低。整個山體,大部分界於2000—3000米之間;安寧河東側屬
螺髻山山脈,其北段主脊線在喜德縣境,南段主脊線在西昌與普格的分界線上。
氣候條件
西昌屬於熱帶高原季風氣候區,素有小“春城”之稱,蘊藏著豐富的氣候資源,具有冬暖夏涼、四季如春,雨量充沛、降雨集中,日照充足、光熱資源豐富等特點。白天太陽輻射強,晝夜溫差大。
自然資源
生長在林間林下野生植物的種類繁多,資源豐富,共有233科、532屬、2000餘種。其中有國家第一批保護珍稀植物30餘種,如
攀枝花蘇鐵、
棕背杜鵑、
西康玉蘭等等,尤以中草藥材和野生食用蕈具有特色。
野生中藥材
據1984年普查,共有58科、116屬、117種(植物藥52科、108屆,動物藥8科、8屬),總蘊藏量為6197.61公擔。其中除防風、黨參、茯苓為大宗產品外尚有天麻、黃連、穿心蓮、貝母、靈芝等等,還有未上省標藥典而有較大開發利用前途的,蘊藏量約500公擔。
1985年調查,共有野生
蕈類141種,其中可食蕈84種,為沿山居民夏秋的蔬菜,雞棕、牛肝蕈、香菇、黑木耳等均為上市土特產品。琅環溝和螺髻山下部還產松茸。
此外,還有油料植物36科64種,芳香植物18科29種,澱粉植物31科67種,纖維植物19科36種,
單寧植物29科64種,色素植物6科14種,野生觀賞植物8科66種,野果21科72種,野菜33科53種,珍稀植物12科34種,其它植物10科24種。
人口民族
人口
2017年年末戶籍總人口為66.84萬人,在總人口中,男性人口33.79萬人,占總人口的50.6%。少數民族人口16.5萬人,占總人口的24.7%。
2017年年末常住總人口為77.72萬人,城鎮化率為58.92%。
民族
西昌有漢族、彝族、藏族、
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
傈僳族、滿族、瑤族、侗族、
納西族、
布依族、白族、壯族、傣族等民族分布。
交通
交通設施繼續改善,交通運輸穩步發展。轄區擁有道路1893.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1公里,國道176公里,省道120.5公里,縣道56.3公里,鄉道188.6公里,專用道路23.9公里。
航空
西昌青山機場是攀西地區的航空港,是中國西南跑道最長的大型全天候機場。
鐵路
西昌是
成昆鐵路線上的一個大站,有多對火車可直達北京、西安、昆明、成都、重慶、攀枝花等省內外大城市。成都-西昌的夕發朝至的列車最適合旅遊者,車程10小時左右。開通了西昌-昆明的K673/4次直通旅客列車。另外西昌還開通了西昌-成都的K9482/1次列車、K9440/1次列車、K9471/2次列車,遇節假日都會增開客車。從市內到西昌火車站,可以乘坐公交6路、11路、12路、16路到達。而火車南站則在塑像乘坐25路公車直達火車南站。此外,西昌至昭通的鐵路已經列入省網規劃,正在積極爭取國家支持。西昌至麗江、香格里拉的鐵路也已經入考察研究階段。
成昆鐵路複線於2009年開工,將新建客運專線,今後,從西昌到達成都和昆明的時間均不超過3小時,交通的改善將大大加強與全國各地的聯繫。同時西昌和
宜賓兩市著力爭取十二五開工
宜西鐵路,加強川南與攀西地區的人員物資交流。
公路
滇公路(即國道108線)以西昌為紐帶,途經成都、石棉、西昌、攀枝花、昆明,把南北連線成一體。西昌汽車站每天有班車發往省內外和周邊景區,到瀘沽湖、
會理、
米易等地都有公路客運班車前往,價格在20元-80元/人。西昌高速公路已經運營的為瀘(沽)黃(聯關)段,攀(枝花)西(昌)高速公路已於2008年下半年通車。2012年4月28日雅(安)西(昌)高速建成通車,將成都至西昌的自駕車旅遊時間大大縮短為5小時左右。京昆高速四川段全線貫通。此外,西昌至雲南
昭通的高速公路也正在籌劃修建當中。
經濟
綜述
經濟總量:初步核算,西昌市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814382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3%。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446274萬元,增長3.6%;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880623萬元,增長2.0%;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487485萬元,增長8.0%。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市人均GDP達到62033元。
經濟結構:2017年三次產業占GDP的比重為9.27%、39.06%和51.67%。
民營經濟:全年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2610808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57665萬元,增長3.8%;第二產業增加值1164498萬元,增長1.6%;第三產業增加值1288645萬元,增長9.6%。民營經濟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4.2%。
2017年全市完成地方公共財政收入410580萬元,增長8.05%。在地方公共財政收入中,稅收收入完成202797萬元,占地方公共財政收入的49.39%。財政支出合計1109897萬元,比上年增長29.38%,其中:公共財政支出665101萬元,比上年增長6.39%。
第一產業
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發展。全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770204萬元,比上年增長3.8%。
農業產業化穩步推進,主要產品產量穩定增長。2017年全市農作物播種面積68672公頃。其中:糧食播種面積53355公頃,增長0.21%,油料作物播種面積1451公頃,增長0.42%。
2017年農村經濟主要產品產量情況表
指標名稱
| 計量單位
| 產 量
| 比上年±%
| 指標名稱
| 計量單位
| 產 量
| 比上年±%
|
糧食產量
| 噸
| 297250
| 0.74
| 肉類總產量
| 噸
| 56350
| -2.4
|
其中:水稻
| 噸
| 188865
| 0.02
| 其中:豬肉產量
| 噸
| 40015
| -4.9
|
蔬菜產量
| 噸
| 581443
| 4.99
| 禽蛋產量
| 噸
| 7059
| -
|
烤菸產量
| 噸
| 2307
| -37.36
| 牛奶產量
| 噸
| 41322
| -0.1
|
水果產量
| 噸
| 84640
| 4.8
| 生豬出欄
| 萬頭
| 55
| 0.4
|
第二產業
工業生產保持增長, 2017年全市實現工業增加值1320866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累計增速為1.6%。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工業產品產量情況表
指標名稱
| 單 位
| 產 量
| 比上年±%
| 指標名稱
| 單 位
| 產 量
| 比上年±%
|
鋼材
| 萬噸
| 346.7
| -3.2
| 發電量
| 萬千瓦小時
| 300690
| 7.76
|
鐵礦石原礦
| 萬噸
| 529.07
| -8.51
| 機製紙板
| 噸
| 20159
| 126.5
|
水泥
| 萬噸
| 85.96
| 19.62
| | | | |
註:發電量不含雅礱江水電涼山有限公司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稅總額14.98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虧損面為22.7%,比上年下降7.1個百分點,虧損企業虧損總額0.73億元。
建築業,2017年完成建築業總產值159.17億元,同比增長25.4%。全年房屋建築施工面積516.7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26.4%;其中:新開工面積256.1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25.1%。
第三產業
2017年,西昌市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07829萬元,比上年增長11.7%。按行業分,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2463886萬元,住宿餐飲業零售額343943萬元。
2017年, 全年接待旅遊者2187.4萬人次,較上年增長3.44%,全年旅遊總收入205.2億元,較上年增長11.03%。
2017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完成3608829萬元,比上年增長12.6%。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483345萬元,增長66.9%,更新改造投資775391萬元,比上年增長7.8%。
商品房銷售面積76.4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06.4%,商品房銷售額689041萬元,比上年增長110.9%。
社會
教育事業
學校(機構)數 ,2017-2018學年度,全市轄區內現有國小116所(其中民辦6所),國小教學點30個,普通中學36所(其中高級中學1所,完全中學8所,初級中學14所(其中民辦1所),九年制學校12所(其中民辦5所),十二年一貫制學校1所,初級中學附設高中班1個),特殊教育學校1所,工讀學校1所,幼稚園147所(其中民辦127所),中等職業學校6所。
專任教師,學前教育1982人,國小3313人,普通中學4405人,特殊教育20人,工讀學校25人,中等職業學校730人。
在校學生,國小81788人,國中35002人,普通高中19842人,特殊教育127人,幼稚園34189人,中等職業學校13537人。
高等教育,西昌學院是我市轄區內的一所綜合高等院校,年末在校學生16898人,增長4.5%,專任教師795人。
科技事業
西昌市有專業技術人員(不包括未參加市職改辦年度考核的人數)8304人,其中具有高級技術職稱683人,中級技術職稱3095人,初級技術職稱4526人。
文化事業
西昌藝術表演團130個,劇團1個,文化藝術館2個,博物館3個,圖書館2個,共有藏書34萬冊,廣播覆蓋率達100%,電視覆蓋率98%,開展了豐富多彩的送文化下鄉活動,整頓了文化市場,淨化了城鄉文化環境。
醫療事業
基礎衛生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醫療條件進一步改善。年末全市共有醫院、衛生院65個,醫院、衛生院床位數5979張,全市衛生技術人員7415人,其中醫生1738人。全市共有衛生防疫、防治機構2個,衛生防疫人員數301人。婦幼保健機構2個,衛生技術人員332人。全市37個鄉鎮共有鄉鎮衛生院36個,床位525張,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633人;鄉村醫生448人。
社會保障
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加強,社會救助體系逐步完善。到2017年底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員255269人,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人員36000人,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參保人員20544人,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參保人數49862人,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73513人,農村居民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參保人數431046人。
人民生活
2017年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長,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2017年我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025元,同比增長8.5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23元,同比增長9.28%。
全部非私營城鎮地域單位從業人員年平均工資66991元,同比下降0.61%。
城鎮就業狀況進一步改善,2017年登記失業率為3.6%。
城市建設和環境保護
大力實施經營城市戰略,全面推進城市建設步伐。2017年末城市建成區面積達到44.34平方公里。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0.68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38.36%,建成區綠地率37.89%。自來水綜合生產能力16.8萬立方米/日,供水總量5050萬立方米,用水人口42萬人。
環境空氣品質:2017年西昌市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指數為3.18,全市5個監測點的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指數範圍是2.69(西昌市政府片區)~3.68(長安片區)。
地表水環境質量:西昌市東河和西河上游斷面全年達到Ⅱ類水質,海河上游達到Ⅲ類水質;東河下游6月開始明顯好轉,能達到Ⅱ類水質標準,但年均值為Ⅳ類水體;西河下游和海河下游均為劣Ⅴ類水體。邛海入湖河流鵝掌河、小青河監測斷面均達到Ⅱ類水域標準要求,官壩河監測斷面符合Ⅲ類水域標準要求。
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監測情況:2017年西昌市共監測2個(邛海、西河關壩堰)在用和1個備用的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均為地表水飲用水源地,達標率為100%。
聲環境質量:西昌市區域聲環境晝間平均等效聲級為53.8分貝,道路交通噪聲晝間平均等效聲級為67.2分貝。達標率均為100%。
旅遊景點
被評為國家4A級風景區。位於西昌城南5公里,瀕臨邛海、拔地而起的瀘山,海拔2317米,以“半壁撐霄漢,寧城列畫屏”的氣勢與邛海構成川西南一大景區之一,被譽為“川南勝境”,亦被譽為“蓬萊遺勝”。
是四川省第二大
淡水湖,距市中心7公里,臥於瀘山東北麓,山光雲影,一碧千頃,邛海水質清澈透明,面積約31平方公里。湖畔現有
邛海公園、邛海賓館、
月色風情小鎮、
觀海灣—天下第一缸、
青龍寺、月亮灣和新沙灘景觀、蓮池、
陽光度假村、蘿莎玫瑰園、老海亭遺址、核桃村觀賞園和省體委水上運動學校等精品景點。
距西昌城30公里,地跨西昌、
德昌、
普格二縣一市,主峰海拔4359米,南北綿延100公里,因山形似螺髻而得名。
城市榮譽
中國最值得去的十座小城市之一
首批四川省環境保護模範城市
“中國旅遊最令人嚮往的地方”(2008年)
中國最美的十大古城之一(2009年)
全球網民推薦的中國旅遊城市(2010年)
中國最佳休閒小城“一座春天棲息的城市”(2012年)
四川油橄欖之鄉(2013年)
全球網民推舉為“最中國生態城市”(2013年)
第四屆四川省文明示範城市
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2017年)
特產美食
乳豬砣砣肉 | 酸菜土豆雞 | 蕎麥餅 | 彝家饃肉 | 連渣菜 |
| | 漁家菜醉蝦 | 清蒸毛蟹 | 南瓜魚頭湯 |
邛海醉蝦 | 海草魚片 | 裕隆板鵝 | 油炸白條魚 | 腸灌腸 |
邛海燒烤 | 城門洞牛肉粉 | 李肥腸 | 會理黑山羊肉 | 西昌卷粉 |
清真園牛肚粉 | 葷豆花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