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賈元春,賈迎春,賈探春,賈惜春
- 別名:紅樓四春、元迎探惜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賈府
- 職業:賈府小姐
- 出處:《紅樓夢》、《吳氏石頭記》
詞語出處,詞語解釋,
詞語出處
“原應嘆息”指《紅樓夢》中賈府的元春、迎春、探春、惜春的名字中的前一字。
賈府的四位小姐名字分別叫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書借冷子興的話對她們的名字做了一番解釋:
“只因現今大小姐是正月初一日所生,故名元春,余者方從了‘春’字。”
原:通假字同 元
應:通假字同 迎
嘆:通假字同 探
息:通假字同 惜
詞語解釋
元
曇花難得開花,花夜開晨即萎謝.所以“曇花一現”這句成語,是用來形容事物一出現就很快消失。
賈元春,中國古典小說《紅樓夢》中的人物,即賈妃,賈政與王夫人所出,賈寶玉的姐姐,因生於正月初一所以名元春,後應選入宮,又加封賢德妃,大觀園即為其省親所造。賈家四姐妹賈元春、賈迎春、賈探春、賈惜春名字連起來暗合“原應嘆息”四字。
賈元春——賈政與王夫人之長女,生於正月初一故名為元春,自幼由賈母教養。作為長姐,她在寶玉三四歲時,就已教他讀書識字,雖為姐弟,有如母子。因“賢孝才德”選入宮中,起初掌管王后的禮職,充任女史.不久封為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後來,蒙天子降諭特準鸞輿入其私第。賈家為迎接她來省親,在榮國府和寧國府中特蓋了一座省親別墅。該別墅之豪華富麗,連元春都覺太奢華過費了!書中用了幾回篇幅寫“元妃省親”賈府流金淌銀之盛,然而,雖然如此,元春卻稱她居住的皇宮是一個不得見人的去處,可見她在帝皇之家既受極權的管轄也無絲毫人身自由的難以言狀的辛酸。元妃雖給賈家帶來了“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但她卻被幽閉在皇家深宮內。省親時,她說一句,哭一句,把皇宮大內說成是“終無意趣”的“不得見人的去處”。這次省親之後,元妃再無出宮的機會,後暴病而亡。
賈元春在書中出場不多,但她既是賈府的政治靠山也是封建家族製造的“金玉良緣”婚姻的支持者。她在一次賞賜禮物給眾人禮物的時候,獨寶玉與寶釵的相同。這就顯示了寶玉擇偶問題上的傾向。賈府通過這個貴妃娘娘的關係,促使了賈赦、賈珍,賈璉等人有恃無恐地進行打點進貢,太監勒索,開支日繁。也加速了這個封建家族的衰落滅亡。第五回關於元春的判詞,寫道:二十年來辯是非,榴花開外照宮闈。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夢歸。
判詞解釋
畫:一張弓,弓上掛著香櫞 。
二十年來辯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
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夢歸。
[注釋]
這一首是寫賈元春的。
1.“二十年”句——這是說元春到了20歲(大概是她入宮的年紀)時,已經很通達人情世事了。
3.“三春”句——“三春”,春季的三個月,暗指迎春、探春、惜春。“初春”,指元春。“爭及”,怎及。意思是元春的三個妺妺都不及她榮華貴。
4.“虎兔”句——說元春的死期。“虎兔相逢”,原意不明。古人把十二生肖與十二地支相配,虎兔可以代表寅卯,說年月時間,如後40回續書中說:“是年甲寅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元妃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月。”但這樣的比附,對這部聲稱“朝代年紀,失落無考”的小說來說,未免過於坐實。事實上即使是代表時間,也還難以斷定其所指究竟是年月還是月日,因為後一種也說得通。如蘇軾《起伏龍行》:“赤龍白虎戰明日”,句下自注云:“是月丙辰,明日庚寅。”即以龍(辰)虎(寅)代表月日。又有人以為“虎兔相逢”乃影射康熙死胤禎嗣位於壬寅年,明年癸卯元雍正事。此外“虎兔相逢”還可解釋為生肖屬兔的人碰到了屬虎的人或者碰到了寅年等等。又所根據底本屬早期脂本的《乾隆抄本120回紅樓夢稿》和“已卯本”中“虎兔”作“虎兕相逢大夢歸”,就有可能暗示元春死於兩派政治勢力的惡鬥之中。“大夢歸”,指死。根據目前發布的《吳氏石頭記》文中相關的內容,元春之死的描述是:朝廷和一蠻夷島國發生戰爭,賈元春隨士兵上場鼓舞士氣,但不久賈元春被一些朝廷命臣誣告她和賊寇有勾結,收受賄賂,後被皇帝處死(對應判詞:虎兕相逢大夢歸)。元春死後還託夢給父親賈政,說她已被冤死,快去告訴家人,抽身離步要緊,不然錦衣衛就來抄家了(對應紅樓夢曲:兒命已入黃泉,天倫呵,須要退步抽身早!)。
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
眼睜睜把萬事全拋,盪悠悠把芳魂消耗。
望家鄉,路遠山高。
故向爹娘夢裡相尋告:
兒命已入黃泉,天倫呵,須要退步抽身早!
[說明]
這首曲子是說賈元春的。曲名“恨無常”,暗示元春早死——無常是佛家語言,原指人世一切即生即滅、變化無常,後俗傳為勾命鬼。元春當了貴妃,但“榮華”短暫,忽然夭亡。這裡兼有兩層意思。
[注釋]
1.喜榮華正好——指賈元春入宮為妃,賈府因此成為皇親國戚。
2.恨無常又到——指賈元春之死。
3.芳魂銷耗——指元春的鬼魂憂傷憔悴。這個曲子寫的元春鬼魂託夢自然是一種屬於迷信的虛構。
[鑑賞]
賈府在四大家族中居於首位,是因為它財富最多,權勢最大,而這又因為它有確保這種顯貴地位的大靠山——賈元春,世代勛臣的賈府因為她而又成了皇親國戚。所以,小說的前半部就圍繞著元春“才選鳳藻宮”、“加封賢德妃”和“省親”等情節,竭力鋪寫賈府“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但是,“豪華雖足羨,離別卻難堪。博得虛名在,誰人識苦甘?”試看元春回家省親在私室與親人相聚的一幕,在“榮華”的背後便可見骨肉生離的慘狀。元春說一句哭一句,把皇宮大內說成是“終無意趣”的“不得見人的去處”,完全像從一個幽閉囚禁她的地方出來一樣。曹雪芹有力的筆觸,揭出了封建階級所欽羨的榮華對賈元春這樣的貴族女子來說也還是深淵,她不得不為此付出喪失自由的代價。
但是,這一切還不過是後來情節發展的鋪墊。省親之後,元春回宮似乎是生離,其實是死別;她喪失的不只是自由,還有她的生命。因而,寫元春顯貴所帶來的賈府盛況,也是為了預示後來她的死是庇蔭著賈府大樹的摧倒,為賈府事敗、抄沒後的悽慘景況作了反襯。脂批點出元妃之死也與賈家之敗、黛玉之死一樣,“乃通部書之大過節、大關鍵”。不過,在現存的後40回續書中,這種成為“大過節、大關鍵”的轉折作用並沒有加以表現,相反的,續書倒通過元春之死稱功頌德一番,說什麼因為“聖眷隆重,身體發福”才“多痰”致疾,仿佛她的死也足以顯示皇恩浩蕩似的。
《紅樓夢》人物中,短命的都有令人信服的原因,唯獨元春青春早卒的原因不明不白,這本身就足以引人深思。作者究竟怎樣寫的,從“虎兕相逢”四個字是無法推斷的。曲子中有些話也很蹊蹺,如說元春的“盪悠悠,芳魂消耗”、“望家鄉,路遠山高”,倘元春後來死於宮中,對於築於“帝城西”的賈府並不算遠,“路遠山高”、“相尋告”云云,都很難解通的。這現在也只能成為懸案。不過,有一點,曲中寫得比較明確,即寫元春以託夢的形式向爹娘哭訴說:“兒命已入黃泉,天倫呵,須要退步抽身早!”這豈不是明明白白地要親人以她自己的含恨而死作為前車之鑑,趕快從官場脫身,避開即將臨頭的災禍嗎?由此可知,元春之死不僅標誌著四大家族所代表的那一派在政治上的失勢,敲響了賈家敗亡的喪鐘,而且她自己也完全是封建統治階級宮闈內部互相傾軋的犧牲品。這樣,聲稱“毫不干涉時世”的曹雪芹,就大膽地揭開了政治帷幕的一角,讓人們從一個封建家庭的盛衰遭遇,看到了它背後封建統治集團內部各派勢力之間不擇手段地爭權奪利的骯髒勾當。賈探春所說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的話的深長含義,也不妨從這方面去理解。
迎
賈府里的二小姐迎春是賈赦之女,賈璉的同父異母妹。第三回寫她的外貌“肌膚微豐,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膩鵝脂,溫柔沉默,觀之可親”,可是她的性格卻是懦弱無能,正如興兒所說“二姑娘的渾名是‘二木頭’,戳一針也不知噯喲一聲”。她的攢珠壘絲金鳳首飾被下人拿去賭錢,她不追究,別人設法要替她追回,她卻說:“寧可沒有了,又何必生氣。” 賈府里的小姐們都有一個專長,不是能詩就是會畫,獨是她才具平庸。她在書中最突出的表現是賈府里出現風波,抄檢大觀園時,迎春的丫頭司棋因與表弟秘密往來,自主婚約,被抄出“罪證”,行將驅逐出境。司棋百般央求迎春援救,而迎春卻無動於衷,不加過問,聽任司棋受辱被攆,最後憤而撞牆自盡。所以迎春這位弱女子注定了沒有好的命運:《金陵十二釵》正冊的判詞寫她:“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閨花柳質,一載赴黃粱。”後來書中寫她由賈赦作主,嫁給了一個大同府人氏,祖上系軍官出身,現襲指揮之職的孫紹祖,此人綽號“中山狼”,是個驕奢淫逸,作踐婦女的虐待狂。可憐迎春這個金閨小姐在他的拳打腳踢折磨之下只有一年時間就一命嗚呼了。
宋代劉敞一首詠迎春花的詩:穠李繁桃刮眼明,東風先入九重城。黃花翠蔓無人顧,浪得迎春世上名。——所以紅樓夢中的迎春其實也只是徒有其名.
[正冊判詞之六]
畫:一惡狼,追捕一美女——欲啖之意。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閨花柳質,一載赴黃粱。
[注釋]
這一首是寫賈迎春的。
1.子系中山狼——“子”,對男子表示尊重的通稱。“系” ,是。“子”“系”合而成“孫”,隱指迎春的丈夫孫紹祖。語出無名氏《中山狼傳》。這是一篇寓言,說的是趙簡子在中山打獵,一隻狼將被殺時遇到東郭先生救了它。危險過去後,它反而想吃掉東郭先生。所以,後來把忘恩負義的人叫做中山狼。這裡,用來刻劃“應酬權變”而又野蠻毒辣的孫紹祖。他家曾巴 結過賈府,受到過賈府的好處,後來家資饒富,孫紹祖在京襲了職,又於兵部候缺題升,便猖狂得意,胡作非為,反咬一口,虐待迎春。
2.花柳質——喻迎春嬌弱,禁不起摧殘。
3.一載——一年,指嫁到孫家的時間。赴黃粱——與元春冊子中“大夢歸”一樣,是死去的意思。黃粱夢,出於唐代沈既濟傳奇《枕中記》。故事述盧生睡在一個神奇的枕上,夢見自己榮華富貴一生,年過八十而死,但是,醒來時鍋里的黃粱米飯還沒有熟。
紅樓夢曲
中山狼,無情獸,全不念當日根由。
一味的驕奢淫蕩貪歡媾。
窺著那,侯門艷質如蒲柳;
作踐的,公府幹金似下流。
嘆芳魂艷魄, 一載盪悠悠。
探
《紅樓夢》中賈府里的三小姐,生的“削肩細腰,長挑身材,鴨蛋臉面,俊眼修眉,顧盼神飛,文采精華,見之忘俗。”探春是個“才自精明志自高”、有遠見、有抱負、有作為的女子,她敢說敢為、辦事練達。她最出色的表演是在鳳姐患病期間,治理大觀園,興利除弊,富有改革精神;再是抄檢大觀園時,她無所畏懼,為維護自己的尊嚴打了王善保家的一記耳光,表現出決斷果敢的氣概。
《紅樓夢曲》里寫道:(分骨肉)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拋閃。恐哭損殘年,告爹娘,休把兒懸念。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牽連。——這說明了她後來是離家遠別了,後40回續書寫她嫁給鎮守海門等處總制周瓊之子,但據曹雪芹的初衷,她可能是嫁給了一個王子,成為王妃。在書中第63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中,探春掣籤,簽上寫道“得此簽者,必得貴婿,大家恭賀一杯,共同飲一杯。”眾人笑道“......我們家已有了個王妃,難道你也是王妃不成。大喜,大喜”這些看似是玩笑話,但也可能是條伏線。她抽到的是枝杏花簽,簽上寫道“瑤池仙品”,並引入唐代高蟾詩句“日邊紅杏倚雲栽”,根據封建時代的傳統和習慣“日”是皇帝的象徵,“日邊紅杏”應是指皇帝身邊的貴婦人。又根據舒四爺所見《乾隆五十五,六年間鈔本》說《紅樓夢》里“內有皇后,外有王妃”(參閱舒批《隨園詩話》),或者早期抄本確有探春嫁為王妃的情節安排。無論那一種說法,總之探春最後是遠走高飛了。
賈探春是中國古典小說《紅樓夢》主要的人物,是故事主人公賈寶玉的庶出妹妹,為趙姨娘所生,與賈環同母。她也是海棠詩社的發起者,別號蕉下客,居於大觀園中的秋爽齋,為人精明能幹,從十二釵的判詞中推斷最終遠嫁他方。
根據目前已公布的《吳氏石頭記》(舊時真本紅樓夢)第86回內容,探春遠嫁的結局是:賈母和王夫人相繼去世,孝期滿了後,賈家又開始操辦起家中眾多女兒的婚事。其中戚家公子戚建輝來賈家求親,先是看中了探春。但之後因趙姨娘多嘴多舌,戚建輝得知探春是個庶出女兒,門不當戶不對,便放棄了這門親事。此時,朝廷和一蠻夷島國發生戰爭,朝廷戰敗了要議和,決定要嫁個女兒過去和親。於是南安太妃來到賈家,看中了探春要認她為干女兒,要求探春代替她女兒嫁到蠻夷島國,因為南安太妃怕自己的女兒嫁到海外會吃苦,因此賈家就依允了,便擇定了日子。到了清明這一天,賈府合家含淚為探春的遠嫁送行,探春在臨行前還到賈氏宗祠對著賈母和王夫人的牌位哭訴了一會。
判詞解釋
才自精明志自高,
生於末世運偏消.
清明涕送江邊望,
千里東風一夢遙.
[注釋]
這一首是寫賈探春的。
1.自——本。精明,程已本誤作“清明”,與第三句頭兩個字重複。小說中說“探春精細處不讓風姐”(第五十五回),又寫她想有一番作為。
2.“生於”句——說探春終於志向未遂,才能無從施展,是因為這個封建大家庭已到了末世的緣故。脂批:“感嘆句,自寓。”意思是說有作者身世感慨在。
3.“清明”二句——清明節江邊涕淚相送,當是說家人送探春出海遠嫁。冊子上所畫的船中女子即探春。原稿大概有一段描寫送別悲切的文字,現在所見後40回續書中沒有這個情節而且把“涕送”改為“涕泣”,一字之差,把送別改為望家了。畫中的放風箏是象徵有去無回,所謂“遊絲一斷渾無力,莫向東風怨別離。”(第22回探春所制燈謎—— 風箏。)所以 ,放風箏的“放”不是“放起來”而是“放走”的意思,小說特地描寫過放走風箏(說是放走病根兒)的情節,則畫中放走風箏的“兩個人”,當就是後來遣探春遠嫁的設謀者,但不能落實,有可能是對投向王夫人懷抱、不承認自己生母的探春懷恨記仇的趙姨娘和賈環。“千里東風一夢遙”,也是說天長路遠,夢魂難度,不能與家人相見,與我們現在讀到的探春嫁後又回娘家探親不同。
一帆風雨路三千,
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
恐哭損殘年,
告爹娘:休把兒懸念。
自古窮通皆有定,
離合豈無緣!
從今分兩地,
各自保平安。
奴去也,莫牽連。
[注釋]
1.“一帆”幾句——指賈探春遠嫁。
2.爹娘——指賈政、王夫人。賈探春是庶出,為賈政的小老婆趙姨娘所生,但她不承認自己的生身母親:“我只管認得老爺太太兩個人,別人我一概不管。”(27回)所以趙姨娘說她“沒有長翎毛就忘了根本,只揀高枝兒飛去了。”
3.窮通——窮困和顯達。
[鑑賞]
賈府的三小姐探春渾名“玫瑰花”,她在思想性格上與同是庶出的姐姐“二木頭”迎春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她精明能幹,有心機,能決斷,連鳳姐和王夫人都畏她幾分、讓她幾分。在她的意識中,區分主僕尊卑的封建等級觀念特別深固。她之所以對生母趙姨娘如此輕蔑厭惡、冷酷無情,重要的原因是,趙姨娘作為一個處於婢妾地位的人,竟敢逾越“上”“下”的界線,冒犯她作為主子的尊嚴。抄檢大觀園時,在探春看來,“引出這等醜態”比什麼都嚴重,她“命眾丫鬟秉燭開門而待”,只許別人搜自己的箱櫃,不許動一下她丫頭的東西,並且說到做到,絕無迴旋餘地,這也是為了在婢僕前竭力維護作主子的威信與尊嚴。“心內沒有成算的”王善保家的不懂得這一點,動手動腳,所以當場挨了一記巴掌。
探春對賈府面臨大廈將傾的危局頗有感觸,她想用“興利除弊”的微小改革來挽回這個封建大家庭的頹勢,但這只能是心勞日拙,無濟於事。
惜
《紅樓夢》第五回《金陵十二釵》正冊之七,畫的是一所古廟,裡面有一美人,在內看經獨坐。判詞云:勘破三春景不長,緇衣頓改昔年妝。可憐繡戶侯門女,獨臥青燈古佛旁。
這裡是指惜春,《紅樓夢曲.虛花語》也作了類似的提示。惜春是賈府的四小姐,生得“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其長姐賈元春,二姐賈迎春,三姐賈探春。其中“元”、“迎”、“探”、“惜”暗含“原應嘆息”之意,揭示了她們後來的悲慘命運。她由於年齡較小,在書的前半部還看不出性格和思想。給人印象較深的是:她能繪畫,曾受賈母之命,畫《大觀園行樂圖》。她雖不工詩,但也參加詩社,雅號“藕榭”。她在大觀園中的臥房名為“暖香塢”,來人未進暖香塢的門便能感到一股溫香拂面而來。但作者預示了她後來是“獨臥青燈古佛旁”出家為尼了,關於她後來的舉動,清人王雪香在《石頭記論贊》中曰:人不奇則不清,不僻則不淨,以知清淨法門,皆奇僻性人也。惜春雅負此情,與妙玉交最厚,出塵之想,端自隗始矣。是的,在大觀園中除邢岫煙外與她交厚的都是些出家人,如妙玉、智慧型兒等。她的孤僻狷介是與妙玉志趣相投的內因,抄檢大觀園時她的丫頭入畫因私傳東西受到遣責,這時惜春的表態不但不為入畫辯解討請,反而頓促或打,或殺,或賣,快帶了她去。她說“古人說得好,‘善惡生死,父子不能有所勖助’……我只知道保得住我就夠了,不管你們”。又說“不作狠心人,難得自了漢。”我清清白白一個人,為什麼給你們教壞了我!”。這些說明了惜春已由極端個人主義發展到了“心冷口冷心狠意狠的人”實際上她只是逃避現實,以求個人的精神解脫而已。“勘破三春景不長”促使惜春最後落髮為尼的是目睹賈府的衰敗,於是按作者的安排她走上“了悟”的道路以求躲過“生關死劫”,最終也仍是歸入薄命司了。以佛門之花曼陀羅比作惜春,諸位認為合適嗎?
賈惜春----賈珍的胞妹。因她母親又早逝,她一直在榮國府賈母身邊長大。由於沒有父母憐愛,養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抄檢大觀園時,她咬定牙,攆走毫無過錯的丫環入畫,對別人的流淚哀傷無動於衷。四大家族的沒落命運,三個本家姐姐的不幸結局,使她產生了棄世的念頭,後入櫳翠庵為尼。
[正冊判詞之七]
畫:一所古廟,裡面有一美人,在內看經獨坐。
堪破三春景不長,緇衣頓改昔年妝。
可憐繡戶侯門女,獨臥青燈古佛旁。
[注釋]
這一首是寫賈惜春的。
1.“勘破”句——語帶雙關,字面上說看到春光短促,實際是說惜春的三個姐姐(元春、迎春、探春)都好景不長,使惜春感到人生幻滅。勘,察看。
2.緇衣——黑色的衣服。僧尼穿黑衣,所以出家也叫披緇。據曾見下半部佚稿的脂硯齋評語,惜春後來“緇衣乞食”,境況悲慘,並非如續書所寫取妙玉的地位而代之,進了花木繁茂的大觀園櫳翠庵過閒逸生活,還有一個丫頭紫鵑“自願”跟著去服侍她。
3.青燈——因燈火青熒,故稱。
將那三春看破,桃紅柳綠待如何?把這韶華打滅,覓那清淡天和。說什麼天上夭桃盛,雲中杏蕊多?到頭來,誰見把秋捱過?則看那,白楊村里人嗚咽,青楓林下鬼吟喔。更兼著,連天衰草遮墳墓,這的是,昨貧今富人勞碌,春榮秋謝花折磨。似這般,生關死劫誰能躲?聞說道,西方寶樹喚婆娑,上結著長生果。
[說明]
[注釋]
1.“將那”句——與前“判詞”所說“勘破三春”意同。
2.桃紅柳綠——喻榮華富貴。待如何——結果怎么樣呢?
3.韶華——大好春光。這裡又喻所謂“凡心”。
4.天和——即所謂元氣。“清淡天和”,既是與自然界濃艷的春光相對的天地間清淡之氣,又指人體的元氣,因為古時有所謂不動心、不勞形、清淨淡泊可保持元氣不受耗傷的說法。所以,“覓天和”亦即所謂養性修道。《莊子·知北游》:“若正汝形,一汝視,天和將至。”
5.天上夭桃、雲中杏蕊——比喻富貴榮華。唐朝高蟾《下第後上永崇高侍郎》詩:“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雲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封建士大夫以天、日稱皇帝,以雨露喻君恩,所以高蟾借天上桃杏比在朝的顯貴,以秋江芙蓉自況。夭桃,語本《詩經·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夭夭,美而盛的樣子。又舊時以“夭桃禾農李”為祝頌之辭,與曲子說惜春不嫁人而為尼的命運也相適合。
6.“到頭來”句——說桃杏雖盛,但等不到秋天而早已落盡。以草木搖落而變衰的秋季來象徵人世間不可避免的衰敗。從其他線索看,原稿寫賈府之敗時在秋天,因此,這一句含義雙關。
8.青楓林——李白遭流放,杜甫疑其已死,作《夢李白》詩說:“魂來楓林青,魂返關塞蒙”這裡青楓林是借用,意同“白楊村”。
9.的是——真是。
10.生關死劫——佛教把人的生死說成是關頭、劫數。劫,厄運。
11.“西方”二句——喻指皈依佛教,求得超度,修成正果。佛教源於西域,據傳釋迦牟尼在樹下覺悟成佛的“寶樹”雖然也枝葉婆娑,但那是菩提樹,不叫“婆娑”。我國傳說中婆娑樹是有的,與西方佛教無關,也並不結什麼果。樂史《太平寰宇記》:“日月石在夔州東鄉,西北岸壁間懸二石,右類日,左類月,月中空隙有婆娑樹一枝。”人有疑“婆娑”二字為作者一時誤寫,其實不誤,它作為皈依佛門的象徵至少在清代是周知的。如愛新覺羅·晉昌《題阿那尊像冊十二絕》之二:“手執金台妙入神,婆娑樹底認前因”,即是。(見文雷《紅樓夢外編》,遼寧一師《〈紅樓夢〉研究資料選集》第三集頁)長生果,即《西遊記》中所寫的人參果,俗傳吃了可以長生不老。果,又是佛家語,指修行有成果。這裡,作者是捏合傳說以取喻,暗示惜春終於逃避現實,出家為尼。
[鑑賞]
賈惜春“勘破三春”,披緇為尼,這並不表明她在大觀園的姐妹中見識最高、最能悟徹人生的真諦。恰恰相反,作者在小說中非常深刻地對惜春作了解剖,讓我們看到她所以選擇這條生活道路的主客觀原因。客觀上,她在賈氏姐妹中年齡最小,當她逐漸懂事的時候,周圍所接觸到的多是賈府已趨衰敗的景象。四大家族的沒落命運,三個姐姐的不幸結局,使她為自己的未來擔憂,現實的一切既對她失去了吸引力,她便產生了棄世的念頭。主觀上,則是由環境塑造成的她那種毫不關心他人的孤僻冷漠性格,這是典型的利己主義世界觀的表現。人家說她是“心冷嘴冷的人”,她自己的處世哲學就是“我只能保住自己就夠了”。抄撿大觀園時,她咬定牙,攆走毫無過錯的丫鬟入畫,而對別人的流淚哀傷無動於衷,就是她麻木不仁的典型性格的表現。所以,當賈府一敗塗地的時候,入庵為尼便是她逃避統治階級內部傾軋保全自己的必然道路。對於皈依宗教的人物的精神面貌作如此現實的描繪,而絕不在她們頭上添加神秘的靈光圈,這實際上已成了對宗教的批判,因為,曹雪芹用他的藝術手腕“摘去了裝飾在鎖鏈上的那些虛幻的花朵”。同樣,曹雪芹也沒有按照佛家理論,把惜春的皈依佛門看作是登上了普濟眾生的慈航仙舟,從此能獲得光明和解脫,而是按照現實與生活的邏輯來描寫她的歸宿。“可憐繡戶侯門女,獨臥青燈古佛旁。”在原稿中,她所過的“緇衣乞食”的生活,境況也要比續書所寫的悲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