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簡介
(約公元八八一年前後在世)字不詳,河朔間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僖宗中和初前後在世。家貧,工詩,
氣勢雄偉。性倜儻,然尚氣節,雖人與千金,非義勿取。十年場屋,未得一第,自傷運蹇,有“顏色
如花命如葉”句。與郎中
鄭谷為友,酬贈稱高先輩。乾符三年,(公元八七六年)以高侍郎之力薦,始登進士。乾寧中,(公元八九六年左右)官至
御史中丞。蟾著有詩集一卷,《
新唐書·藝文志》傳於世。
唐代詩人。河朔(
山西河北北部)人。生卒年不詳。本為寒士,“性倜儻離群,稍尚氣節。人與千金無故,即身死亦不受。”(《
唐才子傳》)累舉不第,歷時10年,曾怨而作詩道:“曾和秋雨驅愁入,卻向春風領恨回。”(《下第出春明門》)又曾題詩省牆間:“陽春發處無恨蒂,憑仗東風分外(一作‘次第’)吹”(《春》之一)。唐僖宗乾符三年(876)中進士。唐昭宗乾寧年間,官至御史中丞。與
鄭谷、貫休友善,鄭谷有《高蟾先輩以詩筆相示抒成寄酬》詩,貫休有《避地寄高蟾》詩。高蟾工五、七言律絕,多寫感事憤世、嗟老傷懷的悲慨,較好的有《
金陵晚望》、《晚思》、《途中除夕》等。其壓卷之作是揭露抨擊晚唐科舉的《
下第後上永崇高侍郎》:“天上碧桃和露種,
日邊紅杏倚雲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詩全用比體,寄興深微。《新唐書·藝文志》著錄有《高蟾詩》1卷。 《全唐詩》卷668亦將其詩編為1卷。
高蟾的詩在《
全唐詩》中僅保存36首,但很有特點。總起來看,主觀抒情的多,客觀記事的少,但都浸透著個人的淒楚和時代的悲哀。高蟾的詩大多是律詩、絕句,尤以五絕和七絕為多,這和曹鄴、劉駕、邵謁等以五言古詩為主者不同,又是一種創作傾向。高蟾的詩風與李白相似,清通不尚雕飾,以表情達意為主,有些地方,寧肯不合律,也不以聲害義。高蟾的詩中往往用疊字,與其他字詞搭配,構成美好的詩句,這是他詩歌的獨特之處。
個人作品
作品目錄
長信宮二首(天上夢魂何杳杳)
楚思(疊浪與雲急)
春(天柱幾條搘白日)
感事(濁河從北下)
關中(風雨去愁晚)
即事(三年離水石)
金陵晚望(曾伴浮雲歸晚翠)
旅夕(風散古陂驚宿雁)
秋日北固晚望二首(風含遠思翛翛晚)
上高侍郎(天上碧桃和露種)
送張道士(因將歲月離三島)
晚思(虞泉冬恨由來短)
吳門春雨(吳甸落花春漫漫)
雪中(金閣倚雲開)
句(君恩秋後葉)
落花(一葉落時空下淚)
宋汴道中(平野有千里)
灞陵亭(一條歸夢朱弦直)
瓜洲夜泊(偶為芳草無情客)
秋日寄華陽山人(雲木送秋何草草)
途中除夜(南北浮萍跡)
著名作品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
曾伴浮雲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作品評論
《北夢瑣言》
進士高蟾,詩思雖清,務為奇險,意疏理寡,實風雅之罪人。薛許州謂人曰:“倘見此公,欲贈其掌。”
《唐詩紀事》
鄭谷嘗贈蟾詩云:“張生‘故國三千里’,知者唯應杜紫微。君有‘君恩秋後葉’,可能更羨謝玄暉。”蓋蟾有《後宮詞》云:“君恩秋後葉,日日向人疏。”
《吳禮部詩話》引時天彝族《唐百家詩選評》
高蟾工為絕句,然無甚高論矣。
《唐才子傳》
蟾本寒士,遑遑於一名,十年始就。性倜儻離群,稍尚氣節。人與千金,無故,即身死亦不受。風胸次磊塊,詩酒能為消破耳。詩體則氣勢雄偉,態度諧遠,如狂風猛雨之來,物物竦動,深造理窟,亦一奇逢掖也。
《四溟詩話》
凡詩用“恩”字,不粗則俗,難於造句。陳思王“恩紀曠不接”,……高蟾“君恩秋後葉,日日向人疏”,李義山“但保紅顏莫保恩”,此皆句法新奇,變俗為雅,名家肖能吻合。
野史逸聞
唐高蟾詩思雖清,務為奇險,意疏理寡,實風雅之罪人。薛能謂人曰:"倘見此公,欲贈其掌。"然而落第詩曰:"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雲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蓋守寒素之分,無躁競之心,公卿間許之。先是
胡曾有詩云:"翰苑何曾(明抄本"曾"作"時")休嫁女,文昌早晚罷生兒。上林新桂年年發,不許平人折一枝。"羅隱亦多怨刺,當路子弟忌之,由是蟾獨策名也。前輩李賀歌篇,逸才奇險。雖然,嘗疑其無理。杜牧有言:"長吉若使稍加其理,即奴僕命騷人可也。"是知通論不相遠也。(出《北夢瑣言》)
【譯文】
唐時,高蟾的詩,思路雖然清新,但在形式上追求奇險,寓意疏淡,內涵寡薄,是詩壇上的罪人。詩人薛能曾對人說過,我若是見到高蟾,一定賞他幾個耳光子。然而高蟾的《落第詩》:
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雲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
這詩中所表現出的安於本分,毫無脅肩諂笑的媚態,不卑不亢的精神,得到了一些公卿的讚許。先是
胡曾有詩:
翰苑何曾休嫁女,文昌早晚罷生兒。
上林新桂年年發,不許平人折一枝。
羅隱也多有指責,一些子弟也很忌恨他。然而高蟾卻獨獨考中。前輩李賀的詩,想像奇特,有人曾說他的詩沒有一定的章法。杜牧說過,長吉(李賀的字)若是按一定形式去寫詩,那么一般的奴僕也能成為詩人了。這樣的認識和大家的評論是差不多的。
倚雲紅杏笑春風
在以科舉取士的唐王朝,進士一科尤其被世人看重,因而考中者所受的待遇也無疑是最為優渥的;誠然,這其中難免也會有一些人為的“貓膩”。尤其到了晚唐時期,科舉場上那徇私舞弊的弊端日益顯露,這在詩歌中便有著大量的反映。入選《千家詩》里的高蟾七絕詩《上高侍郎》,①則是其中頗為著名的一首。
出身於河朔間貧寒家庭的高蟾,天資聰穎,性情倜儻,講究為人的氣節;當時有人無緣無故地想拿千金來資助他,但他斷然予以拒絕,說他即便是餓死也不會接受對方這不明不白的禮物。因此,他這光明磊落的行為,自然引得了一些人的敬重。他跟著名詩人鄭谷郎中結為好友,而且鄭在酬贈詩里都是一再稱他為高先輩的,儘管高蟾在參加進士考試的路途上卻一再受挫。由於心中多年來不得意的情感鬱積,那年在省試後,高蟾遂爬上考院牆壁並揮筆題寫了一首詩,用以抒發他這久久難平的憤懣之情:
冰柱數條搘白日,天門幾扇鎖明時?
陽春發處無根蒂,憑仗東風次第吹。
雖然高蟾這首頗帶怨憤和瞻望的詩起到了一定作用,以致人們也大多認為這次考試確是有些不公,然而,結果卻仍沒有什麼太大的改變;也就是說,高蟾仍然只是失意而歸。這樣一來,他也只能有想像京城長安曲江邊會宴時觀者如雲、中舉者極為榮耀的場景的份兒了;為此,心裡有著無限酸楚和怨憤的高蟾,當下遂向高侍郎賦贈了一首詩道:
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雲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
得第者平步青雲,自己則由於不公平合理的競爭而落選;想像著那很為喧譁熱鬧的宴會,而他自己則無疑就更為落寞了。但即便如此,他也決不脅肩諂笑以取媚於當權者,使自己獲取某些世俗方面的利益。他這不亢不卑的詩作,既有對時局的控訴,更有對自身才具的自信,儘管他在詩里也顯得不無孤高。高侍郎在仔細研讀了它後,就頗為同情他的遭遇。至於高蟾另有詩中所說的“顏色如花命如葉”云云,當然也是他那悲憤心情的微妙反映罷了。
一再欣賞著眼前這首好詩,高侍郎覺得這士人高蟾委實是很有水平的,就真正想幫助他了;於是高侍郎向一乾王公大臣極力舉薦高蟾的出眾才華。第二年,也就是僖宗乾符三年(876年),適值李昭知貢舉,由於高侍郎的大力推薦,經過了十年磨難之後的高蟾終於順利地考取了進士。在昭宗年間(896年前後),高蟾還做到了御史中丞這較高的官職。
按:① 關於此詩題,《全唐詩》作《下第後上永崇高侍郎》。高侍郎,《千家詩》注稱為高駢,可從,故本文即以此行文。而《中國文學家大辭典》則從《唐才子傳》作“馬侍郎”,恐不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