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佛典選譯》是2009年慧炬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亨利‧克拉克‧華倫。
基本介紹
- 書名:原始佛典選譯
- 作者:亨利‧克拉克‧華倫
- 譯者:顧法嚴
- 出版社:慧炬出版社
- 頁數:287 頁
- ISBN:9789575180072
《原始佛典選譯》是2009年慧炬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亨利‧克拉克‧華倫。
《原始佛典選譯》是2009年慧炬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亨利‧克拉克‧華倫。內容介紹《原始佛典選譯》是顧法嚴先生選譯自美國學者亨利‧克拉克‧華倫的《佛典選譯》一書,原著者窮畢生精力,致力於南傳佛典之研究,摘錄巴利文藏經之...
巴利語佛典精選 《巴利語佛典精選》是法鼓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水野弘元釋達和
《佛教入門:佛典入門》是2009年巴蜀書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英武。內容簡介 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乃兼善而非獨善,乃入世而非厭世。《佛教入門:佛典入門》所收佛籍,有原始佛教的經典,有部派佛教的佛經故事,還有大乘佛教的《法華》、《華嚴》、《維摩詰》等經的著名章節,可以說是縱貫佛經形成和發展...
《摩訶摩耶經》是2002年中華電子佛典協會出版發行的圖書,編譯者是曇景。《摩訶摩耶經》又稱《佛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佛臨涅槃母子相見經》,簡稱《摩耶經》,分上下兩卷,記錄佛陀說法遊歷的事跡。簡介 佛學大詞典介紹:【摩訶摩耶經】凡二卷。北齊曇景譯。又稱《佛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佛臨般涅槃...
南傳經典中有印成巴利文的單行本,我們也可以在《原始佛典選譯》中找到這部經。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第四十八卷中特別提到關於四念處的修學方法,而且強調修菩薩道者也應該修學四念處。北傳《大般涅槃經》中也提到四念處:“阿難,如汝所問,佛涅槃後,依何住者?阿難,依四念處,嚴心而住。觀身性相,...
他精通梵文及巴利文,是譯經名家,他所譯的《原始佛典選譯》、《佛陀的啟示》、《禪門三柱》等,都深受讀者喜愛。參與譯經院工作的,還有關世謙、楊梓茗、許洋主、繆樹廉、劉奕賜、何光謨等多人。譯經院成立之後,院長一度由張澄基教授出任,譯出《大寶積經》精品二十二卷,在美國出版。一九七八年,聖嚴法師...
(1941年,系統總結了小乘佛教律典《大事》偈頌所用混合梵語中動詞的各種形態調整)、《中世印度語言中語尾-am向-o和-u的轉化》(1944年,發現並證明了語尾-am向-o和-u的轉化是中世印度西北方言健陀羅語的特點之一)、《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1985年)(論證了原始佛典的存在、闡明了原始佛教的語言政策、...
以我所知,他們精於《雜阿含經》的研究,這不僅體現在漢、巴、梵文獻的對照、引證等方面,在廣泛利用漢譯原始佛典(包括各部派論書)等方面也做了十分深廣細緻的工作,其中許多工作都是開創性的,很有學術價值。由於種種原因,只有少數人才可能真正投入到佛學研究領域中,王建偉、金暉先生就是這樣的少數學者。他們...
阿含經為研究佛教產生以及原始佛教教義的主要典籍,其中還包含當時印度政治、宗教和哲學的重要資料。成書過程 據佛典傳說,佛涅槃不久,大迦葉遴選500名碩學僧人在王舍城結集三藏。釋迦牟尼所說的經由阿難誦出,有五大部阿含。一般認為,第一次結集時已確定了阿含經的基本內容,但在阿育王之前尚未經編輯。直到部派佛教...
(1)印度古代語言研究--博士論文《〈大事〉渴陀中限定動詞的變化》、《中世印度語言中語尾-am,向-o和-u的轉化》、《使用不定過去式作為確定佛典的年代與來源的標準》等論文,在當時該研究領域內有開拓性貢獻;(2)佛教史研究--他是國內外為數很少的真正能運用原始佛典進行研究的佛教學學者,把研究印度中世...
(一)巴利文佛典:為南方各地區所傳持之佛教聖典,有經、律、論三藏及藏外典籍。三藏之中,經藏稱為尼柯耶(部),相當於漢譯之阿含,共有五部,即長部、中部、相應部、增支部、小部。律藏分為經分別、犍度部、附錄三部,為研究原始佛教教團之重要資料。論藏有法聚論等七論。藏外典籍大凡可分三期:第...
本書是南朝齊梁時代著名律學大師,佛教著名學者釋僧佑的著作,它融佛典目錄、譯經文獻、譯人傳記於一爐,以譯經為中心,相互聯繫,構成一部綜合而完整的佛教書錄,是研究佛教傳播與發展的歷史的重要原始材料。 本書包含四部分內容,卷一為撰線記,卷二至卷五為銓名錄,卷六至卷十二為總經序,卷十三至卷十五為...
原始佛典以文字寫定是在公元前1世紀 。 一般認為阿含經形成於部派分裂同時,所以各部派都有大同小異的阿含經典。阿含分北傳佛教和南傳佛教兩系。版本 北傳方面稱《長阿含經》、《中阿含經》、《雜阿含經》和《增一阿含經》,現代學者認為它們並不屬於同一部派。南傳方面有5部,稱《長部經典》、《中部經典》、...
也是古代經典所用的語言文字,是漢譯佛典的根本原文。唐朝初期稱傳入中國,原始藏經文中的梵文字母為‘悉曇’,稱梵語的文法及語義等為梵文或梵語,後來泛稱梵字,而與其相關的學問皆稱為‘悉曇’。這種習稱在宋朝以後逐漸不用了。也因後來從印度傳入的“天城體文”與“原悉曇文”有相當大差異,因此稱新來自印度的...
在浩如煙海的古代漢譯佛經中 《阿含經》常被稱作是早期佛教基本經典,實際上屬於部派佛教,而不是原始佛教。這本由郭良鋆先生在一九八三年至一九八五年在斯里蘭卡進修巴利語期間翻譯的巴利語佛典《經集》,是最接近原始佛教的早期佛教的經文彙編。屬於巴利語三藏小部。列在經藏《小尼迦耶》的第五部,它匯集了...
陀羅尼,漢譯為「總持」,亦即咒語,系用以憶持佛典要點的摘要語,也被認為具有神秘的靈異機能。在此語言被視為神聖。原始佛教時代,釋尊對咒語採取嚴禁的態度。但到了密教成為獨立的思想體系,出現於印度佛教史上時,咒語極其盛行,不只密教經典,而且連顯教的大乘經典都加入咒語,如《心經》中的般若波羅密多咒。
佛典英譯 :The Sutra of Forty-two Chapters 佛說四十二章經 The Diamond Prajna-Paramita Sutra and The Heart Sutra 金剛經、心經 The Dharmic Treasure Altar-Sutra of the Sixth Patriarch 六祖法寶壇經 The Sutra of Consummate Enlightenment 圓覺經 The Sutra of Terra-Treasure 地藏經 等等 專題述著 :The...
在雅利安人入侵印度以前,印度之土著達爾哇丁族之原始宗教,原可能已有業力、瑜伽及解脫等思想。近賢金姆及巴香皆主此說。印度宗教之各派中,與原始土著之宗教最接近者,歷史最悠久者,當推耆那教。早期佛典中,佛教與耆那教徒之交往和論道之事跡頗多,耆那教之教義與原始佛教亦有若干相同之處。業力思想則二者同異...
《列子》與佛典 原始佛教的歷史起源問題 法顯 佛教開創時期的一場被歪曲被遺忘了的“路線鬥爭”佛教與儒家和道教的關係 關於玄奘 關於《大唐西域記》佛典中的“黑”與“白”中國佛教史上的《六祖壇經》佛教教義的發展與宗派的形成 印度佛教的發展與衍變 關於大乘上座部的問題 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 佛經的翻譯與翻譯組織...
禪思想傳入中國最初主要是通過翻譯一些論述這方面理論的佛典實現的。較早翻譯成漢文的這方面的主要佛典【這些經典許多沒有流傳下來,但據當時或後來曾見過該典的人的相關介紹(經序等)可知其主要內容。】,有安世高譯的《安般守意經》、大小《十二門經》,支婁迦讖譯的《般舟三昧經》、《首楞嚴三昧經》等。這些...
整體而言,北傳佛教多與傳承地之固有文化融合,以大乘為主,流行梵文聖典及其翻譯經典。南傳佛教則保存較濃厚的印度原始佛教色彩,主要流行巴利語佛典。中國地區自東漢時傳入佛教,東漢末年陸續譯出佛教典籍,佛教教義開始與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相結合,至隋唐而臻於鼎盛,形成天台、華嚴、法相、律、淨土、禪等宗派。宋代...
本書編纂的用意,重點在於對佛典翻譯“沿波討源”,所以將全書分為四個部分:撰緣記,詮名錄,總經序,述列傳。正如僧祐自己所說:“緣記撰則原始之本克昭,名錄詮則年代之目不墜,經序總則勝集之時足征,列傳述則伊人之風可見。”只有從四個方面來看佛典翻譯,譯經的源流才能一目了然。四個部分的內容,...
《經集》是1990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郭良鋆。內容簡介 在浩如煙海的古代漢譯佛經中 《阿含經》常被稱作是早期佛教基本經典,實際上屬於部派佛教,而不是原始佛教。這本由郭良鋆先生在一九八三年至一九八五年在斯里蘭卡進修巴利語期間翻譯的巴利語佛典《經集》,是最接近原始佛教的早期佛教的經文...
1985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是季羨林的幾篇論文的匯集,專門討論原始佛教在佛典中所使用的語言問題,同時對用摩揭陀方言以及混合梵文、巴利文等所寫作的佛經進行了區分,對原始佛教的經典著作所使用的語言的發展過程也做了有價值的描述。1983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金克木的《印度...
中國文化元典導讀、明清以來中西文化交流、中國古典文獻研究、明清西學史、中國歷史文選、中國翻譯史、中國古代史專題。80年代以來本人一直在從事明清以來西書中譯與中國文化關係的研究。內容簡介 中國翻譯史按時間序列大致可分為民族翻譯、佛典翻譯和西學翻譯三個歷史階段。十六世紀末十七世紀初,即明清之際開始的西學翻譯...
爾後亦遴聘印度僧蓮華戒(Kamalas/i^la)等人從事譯經。其中,蓮華戒更以中觀的立場,與在該地弘布禪宗的唐僧摩訶衍(Maha^ya^na)論諍而獲勝。從此印度中觀宗成為西藏佛教的主流。佛教在此時可謂已具規模。九世紀初惹巴巾(Ral-pa-can)王即位。王下令改定西藏語,統一譯語,新譯多數經論,校勘已譯佛典,...
佛教中密教部分即率先流行於“南印度”;而於佛典中,該經的宣講地“補陀落迦”也位於“南印度”的一側。因此“南印度”即為該《大悲咒》發源地,“南印度”的版本也應是相對錯誤較少的版本。而結合時間的分析,“金剛智”和“不空”的(廣本)譯本則相對較符合這一特徵。而縱使“金剛智”本來源於南印度,但...
眾所周知,許多漢語辭彙,是從梵文佛典直接音譯過來的。到了20世紀初,這些語音材料,為測定古代漢字發音的研究提供了素材,成為漢語音韻學的重要工具——對音法的基礎語音材料之一。梵語做為殿堂語言,對語言的規範化非常重視,古代印度的聲明學即為梵語的語法學說。現存最古老的梵語文法是波你尼(天城體書寫:पा...
數論派是佛教史上經常提到的重要“外道”之一,佛教的大量經典或文獻都提到此派,但作為完整的一部數論文獻,在古代漢譯文獻中,則僅《金七十論》這一部。研究《金七十論》與其他有關數論的文獻的差別是有意義的。真諦與玄奘同屬中國佛教史上的四大佛典翻譯家,他在翻譯大量佛典的同時,單單挑出這一外道文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