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台秧歌戲

印台秧歌戲是一種民間歌舞形式,它是以秧歌的基本表現形式、伴奏形式和化裝來演唱的一個小劇種,在同官縣(今銅川市印台區)境內普遍流行。演唱秧歌戲有代表性的村社有黃堡鎮呂家崖、黑池原;陳爐鎮立地坡、永興;城關的東原、樓子村以及耀縣的孫原、董家河(原屬銅川,六五年劃歸耀縣)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印台秧歌戲
  • 類別:民間歌舞形式
秧歌戲一般是在場子演出。所以,也叫做場子戲,但有時也在台上演出。出場人物二至三人,以二人者居多。兩人演出,多為一醜一旦,或一生一旦。若三人演出,則多為一醜、一旦、一生。旦角在秧歌戲中稱“包頭”,化裝簡陋,除裙子外,其他多是農家時裝。秧歌戲的道具是男、女均手持一把扇子,表演則始終隨著演唱及伴奏的節奏,上段一手搖扇,一手提裙,下段以秧歌步貫穿始終;以唱為主,表演為其輔助。
秧歌劇的唱腔和伴奏樂器均分為兩類:一類是以當地流行的各類民間小調為其唱腔,這種唱腔的伴奏是由馬鑼、小鼓和鑔組成的鑼鼓樂隊來承擔,唱時不敲,敲時只舞不唱。民間常說的:“敲起來,跳起來,不敲不跳唱起來”,這句話通俗而精煉的概括了秧歌戲中唱、表演及伴奏的關係和它的基本演唱形式。另一種是以當地流行的曲子調為其唱腔,伴奏主要是由板胡、三弦、四頁瓦和摔摔(即碰鈴)所組成的細樂樂隊承擔,與曲子的演唱和伴奏相同。有些沒有細樂伴奏條件的,也用前面所說的鑼鼓樂來伴奏,形式也同於鑼鼓樂的伴奏形式。
由於秧歌戲流行普遍,且多在年節或廟會時演出,所以,演出活動往往帶有自發的比賽和交流性質。耀縣孫原和董家河(原屬銅川)兩個秧歌戲班,解放前便結為演出親家,雙方演出隊每年你來我往同台或同場演出。正月十五孫原戲社來董家河拜訪,二月二,董家河戲社又去孫原拜訪,相互比賽和交流。這樣,兩村的民眾便自然成為他們演出水平高低、進步大小的評議員了。傳說孫原的秧歌戲起於光緒年間的戲子“二李”(即李彭章和李雲章兄弟二人)。在董家河一帶民眾把當時有名的藝人編成順口溜:“全祿(張全祿),的生,厚生(董寬榮)的旦,靠生的(董忠賢)擰姿(地方音讀“擰次”,指舞姿)真好看。興有(董興有)的青衣,德玉(董德玉)的醜,少榮(董少榮)的八角身子很拿手。”
秧歌戲源遠流長,在古同官民間世代流傳,已成為一種普遍的小型戲劇形式而繁衍成俗,因而也就形成了不同風格的一些代表性藝人。除前所列舉董家河的名藝人外,曾享有盛名的還有陳爐永興的田樹德、許群成,育寨的侯多才,上街的李世明;黃堡黑池原的吳忠玉、張智文;樓子村的何呆迷;金鎖玉華的屈庚平、胡登賢;耀縣孫原的張寬文、李俊龍、張漢雲等。代表性的演出劇目有:《蘭橋會》《張連賣布》、《金川賣妻》、《回河南》、《親家母打架》、《二姑娘害病》、《董家廟》、《馮爺娶小》、《教賢良》、《看女》《賣花線》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