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博南鎮位於永平縣中部。面積466平方千米,人口60397人(2017年)。轄老街1個社區,勝泉、蘇屯、沙魯、卓潘、坡腳、七屯、桃新、新田、花橋、初一鋪、青羊廠、曲硐、東莊13個行政村。鎮政府駐老街。320國道過境公路遠通昆明、大理、保山、德宏等地。礦藏資源有煤和花崗岩等。遊覽地有玉皇閣、大鹼塘水庫、天然溫泉等。
沿革
民國年間為鎮,1950年稱一區,1958改銀江公社,1970年分設老街公社、銀江公社(1982年改稱曲硐公社),1984年設老街區、曲硐區,1987年改老街鎮、曲硐回族鄉,1996年曲硐撤鄉設鎮。1997年,老街鎮面積188.2平方千米,人口2.5萬,轄老街、蘇屯、勝泉、卓潘、沙魯5個行政村;曲硐鎮面積221.5平方千米,人口1.9萬,轄曲硐、七屯、桃新、新田、花橋、坡腳、青羊廠、初一鋪等8個行政村。2005年,撤銷老街鎮和曲硐鎮,設立博南鎮,並將杉陽鎮東莊村委會和廠街彝族鄉岔路村委會裡海衝上村、下村一社、下村二社劃歸博南鎮管轄,鎮政府駐原老街鎮蘇屯。2005年末,博南鎮總面積466.3平方千米,總人口51425人,其中農業人口39501人;漢族有38595人,回族9549人,白族1446人,彝族1413人;轄1個社區、13個行政村,261個村(居)民小組、284個自然村;鎮政府駐老街社區。2017年,面積46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0397人。
[郵編]672600 [2007年代碼]532928101:~001老街社區 ~201勝泉村 ~202蘇屯村 ~203沙魯村 ~204卓潘村 ~205坡腳村 ~206七屯村 ~207桃新村 ~208新田村 ~209花橋村 ~210初一鋪村 ~211青羊廠村 ~212曲硐村 ~213東莊村
區域
地處昆明至畹町和大理至保山的中間地段,昆畹公路和大保高速公路自東向西穿鄉鎮全貌
境而過,東達大理,西至保山,經大保高速公路向東至州府所在地大理市90公里,距省會昆明市430公里,西距保山市政府駐地隆陽區80公里;縣際公路南通昌寧,北達雲龍。交通四通八達,地理和區位極為優越。
地理
雲南省大理州
永平縣博南鎮成立於2005年12月,由原老街、曲硐兩鎮撤併而成。位於永平縣境中西部,是縣城所在地,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轄區東鄰北斗彝族鄉和龍街鎮,南接廠街彝族鄉,西靠
杉陽鎮並與保山市、雲龍縣隔瀾滄江分治,北連
龍門鄉。全鎮土地總面積466平方千米。地處昆明至畹町和大理至保山的中間地段,昆畹公路和大保高速公路自東向西穿境而過,東達大理,西至保山,經大保高速公路向東至州府所在地大理市90公里,距省會昆明市430公里,西距保山市政府駐地隆陽區80公里;縣際公路南通昌寧,北達雲龍。交通四通八達,地理和區位極為優越。
發展歷史悠久,2007年投資1500萬元建設的曲硐回族文化城主體建築——禮拜大殿已建成投入使用。
礦產資源主要有卓潘河的
沙金、勝泉的
煤、卓潘的
鐵、
花崗岩、
高嶺土、
花橋的
水晶石、青羊廠的
銅等,特別是高嶺土礦,已探明儲量686.92萬噸;褐煤,全鎮已探明儲量2000萬噸。
博南鎮工業發展
成本較低:一是企業依託資源,就地開發,可節約大量的運輸成本。二是用水成本較低,博南鎮居民生活用水、經營用水、建築用水價格分別僅為1.40元/噸、1.90元/噸、2.40元/噸。三是電費價格成本低,大工業用電電價1-10KV為0.350元/度、35-110KV 為0.328元/度、110KV為0.317元/度、220KV為0.311元/度。四是勞動力資源豐富,鎮內
剩餘勞動力較多,降低了工資支付成本。五是
土地資源豐富,地價低廉。
資源環境
境內山巒重疊、河谷縱橫,海拔差異較大,最高海拔點2706米(初一鋪光頭山),最低海拔點1353米(沙魯村鹼水坡),縣城海拔1620米。銀江河為鎮內主要河流,屬
瀾滄江支流,由西北向東南縱貫鎮境,注入廠街彝族鄉。過境河流主要有位於西北邊界的瀾滄江。銀江河之東是
雲台山,銀江河之西是
博南山,形成兩山夾一壩,壩中一條河,高山、河谷、盆地縱橫交錯的獨特地形。全鎮屬北
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因海拔差異較大,立體氣候較為明顯。
自然資源
博南鎮地處雲嶺山脈分支博南山和雲台山之間,境內山巒重疊、河谷縱橫,海拔差異較大,最高海拔點2706米(初一鋪村光頭山),最低海拔點1353米(沙魯村鹼水坡),縣城海拔1620米。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境內自然資源較為豐富。壩區良田匯集,土壤肥沃,水利發達,適宜種植多種糧食和經濟作物。山區有廣闊的宜林宜牧山地資源,每年有大量的林畜產品及野生食用菌類出產。
全鎮糧食作物主要有
玉米、
水稻、
小麥、
蠶豆等;經濟作物主要有
烤菸、
泡核桃、
白木瓜、
花椒、
蔬菜、
茶葉、
蠶桑、
亞麻、啤大麥、
油菜等;畜禽產品主要有豬肥、肉牛、黑山羊、雞、鵝等。地方名優土特產品主要有泡核桃、白木瓜、花椒、野生食用菌類等,經傳統工藝加工的黃燜雞、大塊雞、臘鵝、鵝心肝、牛乾巴、泡辣椒、泡大蒜、木瓜酒等最具地方特色。
博南鎮旅遊資源較為豐富,其中以曲硐溫泉、
博南古道、縣城
玉皇閣、大鹼塘水庫較為馳名。
氣候地理
博南鎮地處雲嶺山脈分支博南山和雲台山之間,地勢東西高、中部低,縣城壩子為北高南低。境內山巒重疊、河谷縱橫,海拔差異較大,最高海拔點2706米(初一鋪光頭山),最低海拔點1353米(
沙魯村鹼水坡),縣城海拔1620米。銀江河為鎮內主要河流,屬瀾滄江支流,由西北向東南縱貫鎮境,注入廠街彝族鄉,其境內主要支流有東山河、卓潘河、菜園河、觀音河、中屯河、搖頭河、馬街河、曲硐新河等。過境河流主要有位於西北邊界的瀾滄江。銀江河之東是雲台山,銀江河之西是博南山,形成兩山夾一壩,壩中一條河,高山、河谷、盆地縱橫交錯的獨特地形。全鎮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因海拔差異較大,立體氣候較為明顯,屬典型的半山半壩結合區。
人口民族
博南鎮屬典型的半山半壩結合區,鎮轄1個社區和13個村,其中老街社區和勝泉、蘇屯、七屯、曲硐、桃新、坡腳6個村地處壩區,初一鋪、青羊廠、新田、花橋、東莊、卓潘、沙魯7個村為山區村。鎮人民政府駐地為老街社區。全鎮有27個黨(總)支部,153個黨小組,
黨員總數1852人,其中
預備黨員48人,女性436人,
少數民族482人。有261個村(居)民小組、284個自然村,常住人口60397人(2017年),回族是境內居住的主要少數民族,
曲硐村是滇西最大的回族聚居村。全鎮人口出生率7.3‰,人口死亡率2.97‰,
人口自然增長率4.33‰,
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10人。全鎮實有耕地面積35924畝,其中水田19308畝、地15087畝,臨時性耕地1529畝;按全鎮總人口計算,人均0.7畝;按全鎮農業人口計算,人均0.91畝。
特色產業
博南鎮圍繞“增收調結構,突出特色創市場,依靠科技增效益”的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思路,高度重視農業特色產業的發展,結合當地實際,提出了重點培育扶持發展
畜牧、
蠶桑、和
林果三大主導產業,並加大對農業
龍頭企業的培育、引進、提升和扶持力度。截止2006年,全鎮已擁有核桃面積53405畝,桑園面積3004畝。優勢特色產業已有力地推動了鎮域經濟發展,構建了博南鎮現代農業的基本框架,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產業基礎。
經濟發展
2005年:博南鎮農村經濟總收入1572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514元。2005年全年農作物
播種面積69091畝,其 中,小春33107畝,大春35984畝;
糧食作物播種面積52719畝,其中小春22359畝,大春30360畝;糧食總產量17152.1噸,其中小春4900.1噸,大春12252噸;農民人均占有糧食434.2公斤。烤菸種植3127畝,菸葉產量4525.9百公斤。
封山育林面積達到43230畝,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核桃產業化發展達到6000畝。年末大牲畜存欄22104頭,豬存欄60777頭,羊存欄15868隻,家禽存欄113458隻;
肉類總產量5431.6噸。全鎮
鄉鎮企業發展到2497戶,從業人員6664人,營業收入35077萬元;其中,
私營企業46戶,從業人員1769人,營業收入10033萬元。
2006年:博南鎮農村經濟總收入17470萬元,其中
種植業收入4846.3萬元,
畜牧業收入5493.73萬元,
漁業收入139.1萬元,
林業收入1325.68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5173.88萬元,工資性收入331.2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36元,農民收入經畜牧業、第二、三產業、種植業等為主,農民人均純收入1636元。2006年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 65078畝,其中,
小春29484畝,
大春35594畝;糧食作物播種面積50575畝,其中小春20933畝,大春29642畝;糧食總產量17529噸,其中小春5172噸,大春12357噸;農民人均占有糧食436.04公斤。
烤菸種植3629畝,菸葉產量80萬斤。核桃種植面積53405畝。2006年末大牲畜存欄22119頭,豬存欄60800頭,羊存欄17300隻,家禽存欄112270隻;肉類總產量5432噸。
2007年:博南鎮農村經濟總收入19543萬元,其中
種植業收入5339萬元,
畜牧業收入5913萬元,
漁業收入158萬元,
林業收入1500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5944萬元,其它收入170萬元,
工資性收入519萬元;
農民人均純收入1810元,農民收入經畜牧業、第二、三產業、種植業等為主。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64179畝,其中,小春29665畝,大春34515畝;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0730畝;糧食總產量5224噸;農民人均占有糧食439公斤。烤菸種植3214畝,菸葉產量460噸。核桃種植面積53405畝。年末大牲畜存欄22379頭,豬存欄61110頭,羊存欄17718隻,家禽存欄113530隻;肉類總產量56540噸。
基礎建設
2006年以來累計完成安居工程新建118戶,粉刷墻體1679戶,完成
沼氣池建設116口,節能灶改造1044口,新建 人飲道四條40700米,新建公廁兩座,有1089戶農戶新建衛生廁,有683戶農戶新建或改造衛生畜廄;以人畜飲水解決、中小型灌溉、基本口糧田地建設工程為重點,累計完成小
水窖建設901個,新建
溝渠四條13200米;在基本實現行政村通
公路的基礎上,加強農村村內道路的建設,新修村組公路37.08公理,維修改造公路13公理,村內硬化彈石路19.9公理,
水泥硬化道路七條5公理;結合農網建設與改造工程,完成
高壓線改造兩條15.8公理,低壓線改造兩條11.7公理;完成村完小危房改造三所690平方米;新建村“兩委”
辦公室400平方米,新建文化室四個240平方米,新建村衛生室四個240平方米,新建村
獸醫室三個180平方米。
科教文衛
博南鎮現有初級中學2所,國小:完小16所,教學點33個,2007—2008學年度全鎮
國小在校學生4118人,國中生 2532人。全鎮共有中國小教師520人,國小教師356人,其中:國小高級教師263人,國小教師學歷合格率100%,
大專以上學歷220人,
本科以上學歷14人;國中教師164人,其中:中學一級教師70人,中學高級教師34人,中學教師學歷合格率98.06%,本科以上
學歷28人。全鎮國小均圖書室共有
圖書75017冊,生均18.2冊。鎮初級中學圖書室有圖書36918冊,生均14.6冊。
全鎮居住著15個民族,常住人口60397人(2017年),
人口出生率8.2‰,;社會公共衛生、醫療服務、疾病預防控制、醫療救治體系逐步完善,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機制初步建立;全鎮有鎮級醫療機構1個,村衛生所24個,鎮中心衛生院有衛生床衛22張,衛生技術人員18人,
醫生7人,
護士9人;醫療設備有200MAX光一台、T280B超兩台、血及尿分析機各一台,能開展三大常規檢查;全鎮農村合作醫療參36292人,農民從中得到了實惠,特困農民醫療助覆率達100%。
旅遊景點
曲硐村
曲硐村位於永平縣城博南鎮南端,距縣城中心4.5公里,距州府大理90公里。曲硐村地處雲嶺山脈分支博南山和雲台山之間的山澗小壩。曲硐村是滇西回族人口聚居最為密集的自然村落,是中國內地通往東南亞南亞的重要交通門戶和重要物資集聚地。曲硐,古時稱“奇硐”,相傳因城西小獅山上有一個奇異山洞而得名。歷史上的曲硐村,有大東門、小東門、南門、西門、北門五道城門、城樓巍峨壯麗,飛檐斗拱,星月交輝,充分體現了伊斯蘭文化與漢文化完美結合的建築風格。
曲硐古村落形成歷史久遠,依山腳而建,村莊規模宏大,布局錯落有致,房屋以瓦頂坡屋面土木結構傳統民居建築為主,許多建於清末及民國時期的古院落、古建築及相關歷史文化遺存保存完好。村落內巷道縱橫交錯,迂迴勾連,盤貫整個村落,徜徉其間,如入迷宮,村中溝渠密布,沿小巷甬道環繞整個村落,到處流水潺潺,小橋斗拱,一派人與自然和諧相融的景象。
玉皇閣
靈化山又名玉皇閣,位於城北約7公里處,靈化山三面陡峭,猶如一支翡翠的玉筍,拔地而起。銀江河與小羅午河分別由西面和東南面奔流而來,在山嘴匯處合成緩緩流淌的銀江大河。山頂除了坐落著建築之外,還生長著一棵巨大的槐樹,槐樹樹高十餘米,樹幹粗大壯實,盤根錯節,老桿橫陳,樹冠蓬勃,枝繁葉茂,樹蔭覆地約半畝有餘,遠遠望去,活像是一朵墨綠色的蘑菇雲。此樹栽種於明代,民間將其視為佛樹。由於此樹生長於山巔懸崖,視野開闊,樹蔭蓬勃巨大,在十餘公里之外便能看見,加上古閣飛檐的相互映襯相互點綴,自然形成了一道賞心悅目的人文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