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土地資源,人口,民族,農業,農村經濟,基礎設施,
土地資源
有耕地 809畝,其中人均耕地 3.1畝;有林地869.3 畝。
人口
民族
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漢族2023人,傈僳族24人,其他民族76人。
農業
農業人口263 人,勞動力158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49人。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8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766元。該村的主要產業為林業。2010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615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39.81%。
農村經濟
該村全村有耕地總面積809畝(其中:田224畝,地585畝),人均耕地3.1畝,主要種植糧食作物;擁有林地869.3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85 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7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草地16 畝;荒山荒地40畝,其他面積1994畝。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54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34萬元,占總收入的21.62%;畜牧業收入319萬元,占總收入的 20.65%(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2290頭,肉牛641頭,肉羊1045頭);林業收入615萬元,占總收入的39.81%;第二、三產業收入223萬元,占總收入的14.43%;工資性收入35萬元,占總收入的22.65%。農民人均純收入2766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畜牧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 75人,在省內務工42人,到省外務工33人。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訂農業承包契約478 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 2501.5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有固定資產40 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黑板報方式公開財務。
基礎設施
截止2010年底,該村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81戶通自來水,有15飲用井水,有75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3.4%)。有559戶通電,有15 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515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99.80%、2.7%和92%);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61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81戶(分別占總數的82.3%和68%)。該村到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彈石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4 公里 。全村共擁有汽車17輛,拖拉機15 輛,機車106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 2749畝,有效灌溉率為79.31%,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81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42畝。到2010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32 戶;裝有太陽能農戶62戶;建有小水窖398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32戶。全村有 2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1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1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1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1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3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8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19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 296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71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泡核桃、烤菸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這兩項產業。該村屬於絕對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林業等為主。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圖書室1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2007年被評為“全國十佳村”、“文明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