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發信息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關於印發《北京市高精尖產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
京經信發〔2023〕30號
各區人民政府,市有關部門:
為貫徹落實我市“十四五”時期高精尖產業發展規劃,進一步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最佳化產業發展結構,增強產業科技創新體系對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和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的重要支撐作用,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制定了《北京市高精尖產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現予以印發,請認真遵照執行。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2023年6月19日
方案全文
北京市高精尖產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強化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的決策部署,根據《北京市“十四五”時期高精尖產業發展規劃》,進一步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最佳化產業發展結構,加強產業科技創新體系對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和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的重要支撐作用,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緊緊圍繞“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夯實新發展格局的產業基礎”的重要指示,堅持以創新驅動發展為主線,以全面提升北京產業創新“體系化”能力為目標,加快建設以“套用牽引、企業出題、機制答題、標準引領、項目落地”為目標的創新體系,為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提供堅強支撐。
(二)基本原則
企業主體原則。尊重市場規律,發揮市場在產業創新資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強化企業在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和成果轉化套用等方面的主體地位,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強化龍頭企業產業創新引領帶動作用,激發中小企業產業技術自主創新活力,健全企業主導產業創新的機制和模式。
套用牽引原則。建立從市場需求和產業發展實踐凝練形成產業創新方向的項目形成機制,通過市場需求倒逼和驅動上游企業創新,增強套用場景轉化為技術需求和創新成果的能力,實現技術方向企業決定、要素配置市場決定、創新成效用戶評價、創新服務政府提供的動力鏈條。
揭榜掛帥原則。建立讓能者脫穎而出的創新選拔制度。以能夠解決問題為評價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更加開放的方式選拔有能力、有擔當的創新承擔者,對關鍵領域揭榜施行賽馬機制,鼓勵競爭。給予揭榜者充分信任和授權,明確激勵機制和獎勵機制,建立服務於目標實現的管理方式和資金使用制度,強化問責考核,建立激勵和約束並重的管理機制。
開放協同原則。結合產業特點和區域優勢,在京津冀以及更大範圍內打造產業創新體系,形成整體性規劃布局,探索“供應鏈、產業鏈、創新鏈”三融合。以全球視野融入國際產業創新網路,建立健全開放式、生態型創新聯合體,完善推動各類創新主體融通創新的市場化運作機制和模式。
(三)發展目標
通過企業技術中心培優、產業築基、機制創新搭台、中試驗證加速、套用場景建設等五大工程,構建形成以“千優企業、百項築基、十大領域重點平台”為核心的產業科技自主創新體系,在價值鏈高度、資源匹配精度和產品定位尖端上見成效。
——到2025年,創建500家高精尖產業優秀企業技術中心;實現30項關鍵卡點產品突破;在10個高精尖產業領域創建5家高精尖產業創新中心、10個左右中試服務平台,培育形成市級鏈主企業50家左右。
——到2030年,創建1000家高精尖產業優秀企業技術中心;力爭實現100項關鍵卡點產品突破;在10個高精尖產業領域創建10家高精尖產業創新中心、30個左右中試服務平台,培育形成市級鏈主企業100家左右。
二、重點任務
(一)實施千家企業技術中心培優工程,築牢企業主體。
依託現有千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實施企業技術中心培優工程。鼓勵企業聚焦優勢資源,提升中試製造、成果轉化和產業化落地能力,引導企業在重大前沿產業領域加強技術研發、核心智慧財產權儲備、標準創製等創新活動。
1.加快高精尖產業企業技術中心建設。在企業技術中心創建過程中加大向高精尖產業傾斜,開闢高精尖產業企業技術中心創建專門批次,引導和支持傳統企業向高精尖產業轉型發展。
2.加大對高精尖產業優秀企業技術中心支持力度。對創新能力建設成效顯著、研發費用支出絕對值和相對比例高、智慧財產權、標準、質量等關鍵創新指標提升較快的企業技術中心予以獎勵。
3.支持企業技術中心人才梯隊建設。圍繞關鍵技術攻關,支持企業技術中心引進培養技術研發、檢驗檢測、標準計量等領域國際化人才。聚焦企業技術中心產品中試驗證和生產環節,選拔卓越工程師傳幫帶“導師”,培養卓越工程師傳幫帶“學徒”。聚焦企業技術中心成果產業化,培養引進具備提供成果挖掘、評價、孵化、熟化、交易轉化等相關服務能力的產業經理人。支持優秀企業技術中心推薦的企業核心人員納入人才引進計畫。
4.持續加強高精尖產業人才服務。以企業技術中心負責人為基礎,以人才鏈和產業鏈緊密銜接為主線,按照“緊扣高精尖產業鏈建強人才鏈,一個產業鏈配套一個人才鏈,一鏈一方案”的思路,分批次、分梯隊建好產業領軍人才、關鍵技術攻關人才、產業經理人、卓越工程師、高技能人才等重點隊伍,夯實高精尖產業發展人才要素支撐。建立企業技術中心技術人才清單和管理人才清單,提升人才服務針對性。
5.培育一批具有核心創新能力的一流企業。壯大一批具備自主創新能力的中小企業,催生若干以技術創新為引領、經濟附加值高、帶動作用強的高精尖產業,建設符合各區發展定位的、具有廣泛輻射帶動作用的區域創新高地。支持各區培育企業技術中心重點企業,優先推薦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國家工業設計中心等國家級資質並承擔國家重大任務。
(二)實施百項產業築基工程,夯實產業鏈。
聚焦關鍵產業鏈卡點環節,實施高精尖產業築基工程,鼓勵市場主體創新組織模式開展卡點產品攻關,補齊優勢產業中的發展短板。
6.鍛造鏈主企業。聚焦我市“2441”高精尖產業領域,確定產業鏈鏈主企業,在產業空間、工業投資、技術改造、金融服務、土地和人才保障等方面加強保障。定期梳理鏈主企業需求,一對一解決企業訴求。
7.梳理重點領域卡點產品。聚焦單體價值較高的國內空白重大整機裝備,成組連線缺乏的關鍵短板裝備,“卡脖子”程度較高的關鍵零部件、材料及基礎軟體等產品,系統研究和梳理關鍵產業鏈卡點問題,組織開展卡點攻關。
8.支持卡點產品攻關。支持鏈主企業制定卡點產品攻關路線圖,凝練攻關產品參數、指標、產業化目標,以揭榜掛帥方式開展產品攻關。對存在多條攻關技術路線的產品,支持多家實施主體“賽馬”攻關。以獎勵、補貼等方式鼓勵鏈主企業組織上下游企業開展聯合攻關,對解決北京鏈主企業需求並在京津冀範圍內形成的聯合攻關鏈條予以重點支持。
9.鼓勵創新產品套用。支持我市企業採購產業築基工程創新產品,積極納入供應配套體系並給予訂單。聚焦國防、通信、信創、工控等關鍵領域,提升關鍵產品本地化生產配套能力。鼓勵攻關過程中出現的創新團隊新設公司進行成果轉化和產業化。
(三)實施十大產業機制創新搭台工程,完善制度鏈
在十大高精尖領域建設若干重大創新載體,實施高精尖產業機制創新搭台工程。積極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體制機制優勢,探索引入項目經理人、建設新型研發機構等創新機制,在產業創新周期長、風險大、難度高、商業模式不清晰等需協調各方的關鍵技術攻關方面,實施跨領域、大協作的機制創新,構建重點產業創新機制的“四梁八柱”。
10.支持重點領域“合縱”型創新聯合體建設。在人形機器人、氫能裝備、元宇宙等領域以龍頭企業主導、縱向聯合產業鏈上下游構建“合縱”型生態創新聯合體,突破產業鏈整體卡點問題,加速技術研發和創新成果套用疊代,提升創新效率,做優壯大產業生態。
11.支持“連橫”型產業創新中心建設。對標國家戰略、橫向聯契約一環節產業創新資源集中攻關構建“連橫”型產業創新中心,支持國家級製造業創新中心、公共技術基礎服務平台等持續探索並完善運行機制,支持開展中試服務、測試驗證、標準認證等共性技術服務,對投資力度大、行業服務成效顯著的予以支持。
12.支持“貫通”型新型創新載體建設。融合不同領域產業創新技術、實現跨產業領域集成創新構建“貫通”型創新載體,在AI+醫療、AI+工業設計、AI+建築、AI+能源等領域跨產業集成創新資源,支持企業突破關鍵零部件、元器件等交叉融合技術,建設一批產業公共基礎設施,打造數位化、智慧型化、平台化行業大模型。
(四)實施中試驗證加速工程,補齊生態鏈
鼓勵和支持建設一批產研中試驗證平台,聚焦產業需求,深度連結高精尖設計中心,提供創新成果“工程化”“標準化”“產業化”等公共服務,培育一批產業掌握專門知識,能解決關鍵技術和工藝操作難題的卓越工程師,補齊產業技術基礎服務短板,營造良好產業創新環境。
13.建設以面向產品試製為主的中試服務類中試平台。推動中試平台快速形成樣品加工能力、零配件裝配能力,解決產品投產可靠性、穩定性、批量化校準等問題,為產品定型提供保障。鼓勵中試平台開展成果轉化,對引進國內外先進適用技術在京內實施轉化,並完成中試投產的中試平台給予補助。對發展前景好、經濟附加值高的重大成果轉化項目,適當提高獎勵。
14.建設創新產品持續疊代的技術最佳化類中試平台。支持中試平台開展工具工裝、零部件、質控軟硬體、標校技術等先進工藝技術開發、轉化和套用,提升企業形成標準件的能力。支持中試平台技術引進和能力提升,對重大技術、設備、裝置引進適度予以獎勵。
15.建設以提供檢測、驗證為主的驗證定型類中試平台。支持在工業母機、醫療機器人、高端醫學影像設備等領域建設一批優質中試平台,健全產品測量驗證服務體系,提升新技術、新產品對各種環境條件的適應性,提高產品生產質量。支持中試平台為企業提供檢測驗證中試服務,對服務京津冀產業效果顯著的中試平台視情給予補貼。
16.支持中試平台加強智慧財產權運營能力。引導中試平台強化專利儲備,圍繞高精尖產業做好專利池建設構築有利於產業自立自強的專利壁壘。支持中試平台完善智慧財產權服務體系建設,加強重點領域和重大技術專利分析預警和導航服務。
17.支持中試平台加強標準能力建設。以創建國際標準組織為目標在數字經濟、新材料等領域強化標準化工作。探索標準化體系建設,在數字經濟領域聚焦產業數位化、數字產業化、數據資產化、城市智慧型化及數字安全保障等方向,加快構建形成適宜我市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的標準體系。
18.探索成立先進技術成果轉化中心。建設全流程一站式服務平台,構建良性運轉的成果轉化體制機制,全面推動“政產學研金服用”各主體協同。服務在京央企釋放豐富技術成果,鼓勵民營企業與央企、國企加強合作。
(五)實施套用場景建設工程,強化推廣套用
聚焦新技術新產品套用的痛點和難點問題,堅持需求驅動和技術驅動雙引擎推動產業創新。以場景驗證促進技術更新和產品疊代,推動成熟產品市場化套用。強化套用場景科學規劃,分區、分領域設計套用場景清單,以場景建設賦能人才引育、產業提升,為培育高精尖產業科技創新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19.強化技術驅動類場景設計。聚焦高精尖產業前沿技術和新產品疊代,識別一批能夠解決痛點和難點問題的獨特前瞻性技術和產品,制定技術能力清單。提供場景驗證環境,開闢產業新賽道,催生新模式、新業態、新企業。
20.加強業務驅動類場景建設。圍繞成熟技術和產品推廣套用需求,鼓勵各行業、各區及國有大中型企業推出一批示範效應好、推廣前景大、融合力度強的套用場景,支持企業拓展市場,加快企業新技術新產品推廣套用,持續鞏固技術和產品領先優勢,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
21.支持集成套用類場景建設。圍繞政府重大項目需求和行業主管部門制度創新催生的大量套用場景,梳理一批解決重大套用需求的創新聯合體,支持參與重大活動、重大項目建設。以場景套用推動產業鏈上下游深度融合,推動技術疊代升級和推廣套用。
三、保障措施
22.強化區域協同。發揮京津冀協同發展機製作用,持續完善區域產業分工協作,保障產業發展空間需求,推動創新成果京津冀落地轉化。重點支持十大領域重點平台卡脖子攻關成果在京轉化落地,優先支持百項築基工程在京津冀統籌實施,引導和鼓勵千家優秀企業技術中心利用京津冀創新資源加速成長。
23.加大資金支持。支持產業關鍵共性技術平台建設,在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建設、運營和成果轉化不同階段,採取多種方式給予資金支持;支持中試平台建設,對中試平台服務能力提升予以資金支持,對服務京津冀地區產業關鍵領域成效突出的重大平台加大支持力度。支持開展產業築基工程,按照產業築基工程實施方案給予資金獎補。支持企業技術中心、高精尖設計中心創新能力提升,對創新投入大、創新成效顯著、產業帶動效果明顯的視情予以獎勵;對承擔國家重大任務的,根據企業出資情況加大資金支持力度。鼓勵各區制定支持支持優秀企業技術中心、高精尖設計中心創新發展的獎勵政策。
24.完善評估機制。將各區每千家企業中培育的國家級和市級創新平台數量(產業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納入各區重點產業發展成效評估體系,定期開展評估。組織專業評估機構、專家團隊等對各區高精尖產業科技創新體系工作進行服務。強化考核結果運用,支持排名靠前的區進一步加大對區內企業獎勵支持。進一步引導各區高精尖產業向既重產業、又兼顧創新、質量、功能的方向發展。
25.加快人才隊伍建設。堅持以產聚才、以才興產,多措並舉加快高精尖產業人才聚集。結合實際落實國家及本市在人才落戶、子女入學、保障住房、車輛上牌方面的政策,加大對重大創新平台高層次人才引進支持力度。加強百項築基工程領軍人才吸引能力,在人才落戶、子女入學等方面爭取綠色通道。發揮千家優秀企業技術中心人才載體作用,增強對人才的吸納、集聚能力。
26.深化場景開放。以利用技術創新能力解決痛點和難點問題為導向,緊密圍繞技術能力清單和套用場景清單的匹配和互動,最佳化政策工具包設計,區分常態項目和套用場景,扭轉以項目代替套用場景的傾向,加大套用場景支持力度,實現“給能力找場景,給場景找能力”的良性互動。對前瞻性技術套用場景,實施包容審慎監管,為新技術套用提供良好政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