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門票預訂,景點美圖,景區熱度指數,歷史沿革,動物館舍,東區,西區,北區,建築古蹟,暢觀樓,宋教仁紀念塔,四烈士墓,鬯春堂,豳風堂,陸謨克堂,東洋房,來遠樓,萬字樓,觀稼軒,牡丹亭,公園榮譽,百年之最,參觀訪問,參觀信息,開放時間,交通路線,門票價格,重大事件,
歷史沿革
清末建園
北京動物園的歷史可追溯到清朝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當時被稱為“萬牲園”。它的前身是清農工商部農事試驗場,試驗場是在原樂善園、繼園(又稱“三貝子花園”)和
廣善寺、
惠安寺舊址上所建。初衷是為學習西方先進經驗,“開通風氣,振興農業”。
建成後的農事試驗場占地面積約71公頃,除有不少精美的建築物外,還設有試驗室、農器室、肥料室、蠶室、溫室、農夫住宅等。對各類農作物分為五大宗進行試驗,分別為“谷麥試驗、蠶桑試驗、蔬菜試驗、果木試驗、花卉試驗。附設的動物園面積僅占1.5公頃(即今北京動物園東南隅),最初展覽的動物是
南洋大臣兼兩江總督的
端方,自德國購回的部分禽獸及全國各地撫督送獻清朝政府的動物約百餘種。植物室內建有溫室,並展出各種奇花異卉。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6月16日,農事試驗場全部竣工,開放接待遊人。門票售價為銅元八枚,孩童、跟役減半。如需到動物園和植物園參觀要另買票,動物園票價為銅元八枚,植物園票價為銅元四枚。在農事試驗場的正門外東西兩旁,各設有小屋一間;東邊一間是售票處,有兩個視窗,分別為南窗、西窗;南窗賣男客票,為白色;西窗賣女客票,為紅色。西邊一間是暫存物件處,如有大件、要件不便帶入場中的,可以暫存此處。遊人入場由東門進,分男左女右。進門後,有人驗票、剪票。
由於農事試驗場所處之地,交通十分便利,又是京師第一座集動物、植物為一體的,帶有公園性質的農事試驗場,故開辦之初,人流不斷,十分熱鬧,甚至
慈禧、
光緒也兩次來園觀賞。農事試驗場之名,很快盛傳京師。
民國變遷
辛亥革命後清政府倒台,農事試驗場幾易其名,從“中央農事試驗場”到“國立北平天然博物院”再到“實業總署園藝試驗場”直至“北平市園藝試驗場”。
由於連年戰亂,民生凋敝,農事試驗場大部分動物都因為種種原因而夭折,抗日戰爭時期,僅有的一頭亞洲象餓死,園中猛獸如
獅、
虎、
豹等在抗日戰爭末期的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以防空的理由被日軍下令毒殺。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時,農事試驗場被日軍占據作為守備倉庫,國民政府接收後又被作為防空部隊作為臨時營房長期占用,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重新開放時僅有猴十隻、鵝、兔子、鴿子兩隻、火雞、
鴕鳥、
孔雀、
鷹、
葵花鸚鵡、白鸚鵡、
桃紅鸚鵡各一隻。1949年北京解放時園內只剩下鸚鵡、13隻
獼猴和一隻
鴯鶓。
建國初期的西郊公園
1949年2月,
北京市人民政府接管了當時名為“北平市農林實驗所”的北京動物園後,將其更名為“北平市農林實驗場”。考慮到農時試驗場的條件已經不適應進行農桑實驗,經過整修、改造和綠化,於同年9月1日定名為“
西郊公園”。
1950年3月1日,西郊公園正式開放。為準備開放西郊公園,西郊公園管理處將園內的圍牆、牡丹亭、豳風堂、動物園獸舍等加以修繕。並整修了鳥籠、鹿棚、猴山和甬路,增添一些小型動物,購入了
黃雀、
交嘴雀、金翅、
太平鳥、燕雀、火雞、
鷹、
灰鶴、
大雁等鳥類及鹿、狼、鼠、
豹等獸類。
毛主席、
朱德委員長等國家領導也將國內外贈送的如
亞洲象、
猞猁、
長臂猿、黑熊、
大耳羊、
麋鹿、
印度犀牛等珍貴動物轉送給動物園飼養展出。1952年,
中共中央辦公廳將
毛澤東、朱德、
任弼時同志在戰爭年代騎過的馬“菊花青”、“大紅騾”、“鐵青馬”送給動物園飼養展覽,並將三匹戰馬的歷史資料轉給動物園展覽宣傳。
1951年5月,北京市人民政府薛子正秘書長對公園工作指示:西郊公園有發展前途,宜建設為大規模的動物園。有機會可派人 去蘇聯及東歐各民主國家參觀,吸取經驗,以擴充首都動物園。1952年11月5日,西郊公園首次派出以西郊公園主任為隊長的5人訪問團,到蘇聯、波蘭及東歐國家的動物園參觀學習,歷時三個月。同時帶去
華南虎、
豹、
棕熊、
恆河猴、
蟒、
金雞、
銀雞、鸚鵡等30餘只動物作為交換,從而開始建立國際間動物交換關係。1953年2月,蘇聯中央動物處及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
萊比錫動物園首批交換的動物到園,共有10餘種48隻。其中
白熊、
白狐、
美洲獅、
斑鬣狗、黃禿鷲均為國內首次飼養展出的珍稀動物。這之後, 又與波蘭、
捷克斯洛伐克、
匈牙利、羅馬尼亞等東歐國家及朝鮮、越南開展了廣泛的動物交換。後又與日本、緬甸、印度、印度尼西亞等國建立國際間動物交換關係。
對動物的飼養、管理,是在調研、探索及學習國外先進經驗 中逐步向科學化、系統化發展。50年代初,聘請了
北京農業大學獸醫專修科的教師任獸醫顧問,後又聘請留美獸醫博士黃逢坤任 顧問。1951年後,又有
北京大學、北京農業大學、
中山大學、
四川大學分配的15名大學生來園對野生動物的飼料、飼養管理進行初步的科學試驗和探索。1954年6月,經北京市政府批准,市園林處聘請蘇聯
莫斯科動物園主任和獸醫二人來園講學,傳授經驗,舉辦為期33天的動物管理訓練班,本園有14人參加。1956年4月,園內成立科學研究工作組,以珍貴動物
大熊貓、
金絲猴、
黑天鵝、
丹頂鶴等動物的繁殖為重點研究課題。
隨著動物種類和數量的發展,動物園的基本設施建設也得到迅速發展。1950年起即對舊有動物園內的設施進行修整,又於1952年將其改為小動物園。此外,又相繼建成
象房、獅房、黑、白熊山、猴樓、猛禽欄、
水禽湖、鳴禽室、草原動物苑、
獅虎山、河馬館、犀牛館、
熊貓館、長頸鹿館等23處館舍(含一處改建)。總計獸舍建築面積約7000平方米,運動場面積40000 多平方米,投資300多萬元。將動物館舍從園東部逐漸向園中西部擴展。除建動物館舍外,利用原有舊房改建飼料室、獸醫室,同時修整園內道路,增加供水、供電,新建排污設施等。1952 年,建
北京展覽館,占去西郊公園東部土地約11公頃。
1953年後,從國外交換的動物及國內蒐集動物驟增,為預防動物疾病,需要將新引進的動物隔離檢疫,經市園林局批准,將西郊打石廠(白石橋路南口)改建為西郊公園動物飼養場。
動物園的發展
1955年4月1日,西郊公園正式改名為“北京動物園”,由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的著名學者
郭沫若題寫園名。
在1955年至1975年的20年間,北京動物園獲得了一定的發展,先後興建了象房、獅虎山、獼猴館、猩猩館、海獸館、兩棲爬行動物館等場館,其中獅虎山、猩猩館、兩棲爬行館等場館使用至今,並成為北京動物園的標誌建築。1958年9月,經北京市城市規劃管理局批准,按照動物園的發展規劃,徵用長河北土地 21公頃。
1960年,成立由在京各有關單位專家組成的北京動物園科學技術委員會。總計67人,其中 本園有21人。由於重視科學飼養動物,加強管理,重視對動物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使不少珍稀野生動物很快適應人工飼養環境, 並達到繁殖。50年代繁殖的珍稀動物有
東北虎、
紫貂、
金貓、
綠孔雀、
非洲獅、
水獺、
河馬、
鴯鶓、
斑馬、
白馬雞等。在科普宣 傳工作中,除利用動物說明牌、宣傳櫥窗普及野生動物知識外, 還編印《東北虎》、《水禽》兩本小叢書,繪製導遊圖和遊覽圖等。
60年代初,與國際、國內動物園之間的動物交換仍較為頻繁。
野駱駝、
毛冠鹿、
猩猩、
褐馬雞、秘魯企鵝、西里伯斯水牛等均為這時期得到的珍稀動物,並在國內首次展出。科研工作取得豐碩成果,“國寶”大熊貓於1955年在園內首展,並於1963年本交繁殖成功。華南虎、金絲猴、
白唇鹿、
小熊貓、白熊、
阿拉伯狒狒、
黑犀牛等珍貴動物也達到繁殖。
60年代初期,中國遭受三年自然災害,園內的基本建設也受到影響。動物館舍在整個60年代僅建一處,即1960年動工,1964 年竣工的
海獅館,投資7.5萬元,建築面積150平方米,運動場面積900平方米。用舊房改建一處鳥舍。1965年,建
首都體育館時,占去園西部土地約4公頃。1966年因籌建首都體育館,占用在園外的飼養場,經北京市規劃局及有關單位批准,在
十三陵地區征地 2.3公頃籌建飼養場。
“
文化大革命”期間,科技人員受到衝擊,科研工作停滯,國際動物園之間的聯繫全部中斷,動物交換停止,國內動物園之間的動物交換也急驟減少。1966年以後,基本建設不僅停滯,園內的部分建築還遭到毀壞:園正門額枋上磚雕牆被剷平,暢觀樓前樹林內的“宋教仁紀念塔”、薈芳軒前的“四烈士墓”均被砸毀。由於郭沫若受到衝擊,由他題寫的園名匾額被摘除,從
毛澤東詩詞書法《
沁園春·雪》《
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七律·送瘟神》中選擇“北京動物園”五個字,拼湊成了使用的園名牌匾。
北京動物園除了接受和飼養外交禮品動物,北京動物園還向國外提供了很多中國特有的珍貴動物,作為國際交流的禮品贈送出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在70年代打開外交局面作出了獨特的貢獻。
1973年,根據上級批示,由四人組成採購動物小組遠赴非洲收集動物,前往
衣索比亞、
坦尚尼亞、
肯亞採購部分所需動物。歷時4年,於1977年10月結束。購集小組自己收集到
長頸鹿、
非洲象、
斑馬、
角馬、毛耳長角羚、
非洲鴕鳥、格氏瞪羚、
湯氏瞪羚、
象龜、
綠狒、
大羚羊、
土豚、等157種1000多隻動物,分13批運回北京。在這期間,園的基本建設有所發展。相繼建成
獼猴館、猩猩館、海獸館、兩棲爬行動物館。建築投資約300萬元,建築面積約6000平方米。1979年建成的兩棲爬行動物館建築總面積4345 平方米,投資164萬元,在1981年全國民用建築評比中被評為第一。投資90萬元加強附屬設施建設。1975年在園西南建成新獸醫院,建築面積2073平方米。新建冷庫、飼料室、檢疫場。
8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之後,北京動物園迅速發展,興建了
非洲象館、
雉雞苑、中型猛獸館、鹿苑、豺狐獸舍、
袋鼠獸舍、箭豬豚鼠獸舍、鶴類繁殖島、
火烈鳥館、
朱䴉館、夜行動物館、
熱帶魚館、熱帶小型猴類館、
大猩猩館、
大熊貓館、
金絲猴館、
黑頸鶴繁殖獸舍、狼山獸舍、
長頸鹿館擴建獸舍、大熊貓繁殖獸舍、
小熊貓繁殖獸舍、鶴類繁殖獸舍、大熊貓館等新獸舍場館,其中為1990年亞運會配套工程的新大熊貓館還獲評當年度的北京新十大建築,成為北京動物園的標誌性建築之一。在這個階段,北京動物園的動物繁育飼養研究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其中大熊貓、朱䴉等珍稀動物的人工繁育技術處於國際領先地位。
1980年從國外引進大批熱帶觀賞魚,使動物種類猛增至552種。國際、國內動物交換頻繁。國內動物交換最多的一年(1985年)輸入動物達到188種1584隻。輸出動物最多的一年達到84種2211隻。國際間動物交換種類、數量最多的年份分別為1980和1983年。1980年輸出動物21種81隻;1983年輸入動物49種480隻。不少珍稀動物為國內和園內首次展出,有
野馬、
朱䴉、
南海獅、
象海豹、羚袋鼠、
白掌長臂猿、
獅虎獸、
袋熊等50餘種獸類、鳥類和兩棲爬行類。
1984年7月,應第23屆奧運會組委會、美國洛杉磯市政府等單位邀請,經中國政府批准,動物園派專家組護送1對大熊貓“迎新”、“
永永”前往美國
洛杉磯展覽,1985年1月展 出圓滿結束。1987年2月,應美國紐約市邀請,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再次派出專家組護送1對大熊貓“陵陵”、“永永”赴紐約
布朗克斯動物園展覽。1986年6月,應美國石油大王哈默邀請,派出專家組護送1對
川金絲猴赴美國洛杉磯市展出,歷時7個月。
1988年在原科技組基礎上,按北京市園林局指示精神,建立北京動物園科研所,率先落實“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一精神,至90年代後期在野生動物的飼養, 繁殖人工哺育(育雛)方面取得了優異的成果,其間獲得國家級科研獎項二等兩個,三等兩個為北京動物園爭得了歷史上的最高榮譽。至1994年新建和改建的動物館舍有小動物園、非洲象館、雉雞苑、中型猛獸館、鹿苑、豺狐獸舍、袋鼠獸舍、箭豬豚鼠獸舍、 鶴類繁殖島、火烈鳥館、朱䴉館、夜行動物館、熱帶魚館、熱帶小型猴類館、大猩猩館、大熊貓館、金絲猴館、新犀牛河馬館、黑頸鶴繁殖獸舍、狼山獸舍、長頸鹿館擴建獸舍、大熊貓繁殖獸舍、小熊貓繁殖獸舍、鶴類繁殖獸舍,共投資近3478萬元。
90年代,北京動物園向北擴建,同時將西部及南部的土地作為商業用地高價轉讓。這一時期修建了新象館、犀牛河馬館、北京
海洋館、科普館、鳥館、非洲動物放養區等新館舍,同時採取較科學的動物餵養方法,擬造其原生環境,並將部分動物
散養或混養。
1990年,在北京召開
第十一屆亞運會而建的配套工程大熊貓館,建築總投資874萬元,建築面積1452平方米,室外運動場面積2000平方米。1989年8月11日動工,1990年8月29日對外開放。整個建築造型呈竹筍狀。1991年大熊貓館工程被北京市優質工程活動領導小組評為1990年度市級優質工程。
2016年12月,北京動物園已經建立“精子銀行”,今後凡遇珍稀動物死亡,獸醫都會第一時間通知“精子庫”來取精,然後放入液氮罐中保存。
動物館舍
東區
獅虎山
北京動物園獅虎山建於1956年,是北京動物園的標誌性建築之一。在照相機在中國屬於高檔消費品的時代,許多人在動物園的紀念照都是以獅虎山為背景的。獅虎山的建築被裝飾成獨特的山型結構,進入館舍參觀有如進入神秘的山洞,連線室外活動場和室內動物館舍的通道也設計成山洞的形式,這種設計不僅有很好的視覺效果,而且可以避免冬季寒風直接吹入展廳內部。獅虎山內飼養了包括非洲獅、白獅、孟加拉白虎、東北虎在內的多種大型貓科動物。過去,每逢假日,飼養員會向籠中投放活雞,以此來訓練動物的野性。
2009年,在獅虎山的北側豎起一座虎的銅雕,由雕塑藝術大師袁熙坤先生歷時兩年創作而成,名為“山君”。老虎長19.48米、高9.18米、重30噸。這也是北京動物園裡第一座大型動物雕塑。
熊山
北京動物園熊山位於動物園東北角,原址為稻田,1952年動工興建熊山,占地面積4275平方米,原由黑熊和
白熊兩個下沉式露天館舍組成,白熊山位於東側,內有假山和水池。黑熊山位於西側,分南北兩個部分,南側場地較大,有假山和水池,內為棕熊。北側場地較小,僅有水池一座,內為黑熊。因2007年修建高架橋將黑熊山拆除,白熊現未對公眾展覽,原白熊山仍對外開放,內飼養棕熊及黑熊。
白熊館
白熊館在原黑熊山位置修建,2012年9月底建成開放。占地約8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4000平方米,分為遊人景觀參觀廊和室內參觀展廳;動物室內展廳和室外展示運動場;動物獸舍和飼養操作區;配套衛生間和多功能參觀展廳等四個區域。
在480平方米的室內展廳中央,有一個面積約兩平方米的圓形凸起物,這是一個製冰機,為北極熊提供真正的冰面小憩地。正對玻璃牆的牆面上,有一塊長12米、高4米的背景銀幕。園方利用展廳上方懸掛的投影設備,在銀幕上放映北極冰川、北極光和動物的科普影片。
室內展廳和兩個室外展示運動場各有一個水池供北極熊遊玩。3個水池總儲水量為500立方米,為保證水質、節約用水,北京動物園設定了3套水處理系統,淨化自來水並循環使用,耗資約80萬元。
白熊館的建成開放標誌著2006年為展西路工程讓路的3個動物館舍全部復建完成。
猴山
北京動物園猴山位於動物園東南側,是動物園現存歷史最悠久的館舍,也是現存唯一一個興建於1949年以前的館舍。
猴山位於園的東部,占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為下沉式結構,場館中央用山石堆積成兩座假山,之間懸掛軟梯、輪胎等遊樂設施。外圍橢圓形的圍牆,圍牆高3.1米,從假山到圍牆的距離為5.9米。在北側的圍牆處,有一空間,可供猴群在惡劣的天氣里遮風避雨。1986年和1993年,兩次對猴山進行維修和改造,加固山石,接通上、下水。因不時會發生頑皮、健壯的成年猴子,借山石之力躍出猴山,為此,沿牆壁設定低壓電網,並根據猴子對色彩的不同反映,在電網處塗上紅、白兩種顏色,以引起猴子的警覺。
2006年10月,因建動物園路高架橋,拆除猴山的外圍牆和參觀平台,僅保留其原山體。但山的頂部還是被抹平,高度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此時,部分猴子被遷到兩棲爬行動物館西側外的臨時館舍內。
2009年9月,對舊猴山進行改建。因地勢、周邊環境等因素,已根本不可能再恢復原貌,原山體被玻璃幕牆環繞,面積也有所減少。10月完工開放。
夜行動物館
北京動物園夜行動物館於1988年11月正式開館。它位動物園正門偏東北約50米。該館為一東西長、南北寬的矩形建築,它的東面為出入口,南、北、西為動物展舍。其中南北兩側還設有外運動場。本館展示的主要是晝伏夜出的小型雜食性動物。館內有展舍22間,採用人工控制燈光照明。每日早8點至下午5點用紅光照明,用來模擬夜間環境,使夜行性動物夜間的活動情況呈現在廣大參觀者面前。
貓科動物館
原中型猛獸區位於熊山北側,始建於1984年,建築面積1277平方米。展覽
朝鮮豹、
雪豹、
雲豹、黑豹、猞猁等中型猛獸,2007年因修建高架橋拆除。後重新修建貓科動物館。新貓科動物館建築面積約3200平方米,其中動物展廳面積800平方米,運動場面積600平方米,遊人參觀廳面積1000平方米,動物飼養獸舍面積300平方米。
改建後的貓科動物館分為熱帶雨林區、溫帶森林區、稀樹草原區和高山動物區四個展區,除此以外還設立了一個約500平方米的動物科普博物館。此次設計,打破常規,推翻了傳統的單層平房式獸舍設計思路,提出了局部二層立體空間式獸舍及遊人參觀道結合的設計理念。展區內設有獨立的獸舍和動物運動場及室內展廳,展館間有室內和室外遊客通道相連。在參觀路線設定上將動物展示、科普展示和遊客互動相結合,依次呈現在遊客面前,這樣一來不僅大大的提高了遊客參觀的興趣,同時增加了參觀形式的多樣性。
新建的貓科動物館將獸舍地面提高,獸舍也由鐵絲網換成了玻璃幕牆。熱帶動物展區頂部採用了球形網架設計;為增加新館的採光度,頂層增加了透光窗;室內展廳裝飾以熱帶雨林藤蔓結構為主,仿真樹、岩石、壁畫、雕塑渾然一體,LED節能燈、人造光纖和仿生音效相結合。還為方便殘疾人參觀,安裝了一部殘疾人專用電梯。
在館舍布置上,根據各種貓科動物的生活習性和飼養方式,一層設有八間獸舍和運動場,主要飼養
豹貓、
獰貓、
猞猁、
美洲豹、
美洲獅、
黑豹;二層設有四間獸舍和運動場,主要飼養
華南豹、朝鮮豹,每間獸舍都有相對應的室外運動場。並單獨設立了不對遊人開放的三間治療獸舍和室外運動場,作為動物的休養飼養獸舍。在場館的南側單獨設有
獵豹露天展區。
雉雞苑及育幼室
北京動物園雉雞苑建成於1983年11月。原計畫1974年建成,因受當時資金限制,延誤竣工。建築風格與以往不同,為開放式獸舍群,分為東、西院兩組建築,東院一組由獸舍和曲廊與西院一組相連。整個獸舍群由櫥窗式展舍與帶活動場的獸舍組成。東院有一組7間櫥窗式展舍,在院的南內側;另有20間帶室外活動場的獸舍,獸舍內有操作廊。西院有兩組櫥窗式展舍,東邊一組7間,西邊一組6間,另有16間帶室外活動場的獸舍。1984年1月對外開放時,展出青鸞、大鳳冠雉、棕尾火背鷳、綠尾火背鷳、禿頂珠雞等珍稀動物。在北京動物園飼養展出半個世紀的神鷹,生前即在這裡展出。
2000年,雉雞苑的東院部分被改建為育幼室。在這裡曾同時“全托”的幼仔有黑猩猩“丫丫”、川金絲猴“貝貝”,還有非洲獅、黑豹、朝鮮豹、原駝和羚牛等。其中年齡最大的1歲4個月,最小的來到這個世界上不過15天。
2008年,雉雞苑的西部與大熊貓館相連,形成中國珍稀動物展示區。在觀看大熊貓的同時,可以看到朱䴉、金絲猴、紅腹錦雞等中國特有的珍稀動物。
熊貓館
北京動物園熊貓館是1990年作為第十一屆亞運會獻禮工程興建的,造型獨特,曾經入選當年度“北京十大建築”和“北京市優質建築”,但實際上熊貓館建築質量非 常一般,使用十年之後就已經開始出現漏雨問題。熊貓館總占地面積1萬平米,建築面積1452平米,主體建築呈盤繞的竹節形狀,有11道半圓形的拱圈沿竹節延伸的方向分布,象徵
第十一屆亞運會,東南側為館舍參觀入口,西北側為通向室外活動場的出口,室內共有三個公開展室,參觀大廳頂部用懸吊12個玻璃鋼大球,以調節室內音響效果,功能性區塊包括隔離間、治療間、飼料間、鮮竹儲存間、產房、飼料製作間、電視監控室等均設在半地下,熊貓的室外活動場地自然起伏,設有木質棲架和遊樂設施。熊貓館周圍綠化以竹為主,通向熊貓館步道裝飾有黑白兩色鵝卵石。
2008年修建奧運熊貓館,臨時展出八隻來自四川臥龍熊貓保護區的大熊貓,原熊貓館現更名為亞運熊貓館同時開放。
其他館舍
水禽湖,貘館,犬科動物區,美洲動物區,澳洲動物區。
西區
金絲猴館
北京動物園金絲猴館西靠猩猩館,東鄰黑水洋,環境優雅,南北地勢平坦開闊。占地面積1000平方米,建築面積500平方米,室外運動場面積320平方米。金絲猴館以飼養流線為主軸,兩側為獸舍與服務性房屋。獸舍隱蔽於假山之中,兩個半圓形網籠相錯構成動物室外活動場,場內山石、棲架供金絲猴上下攀躍,既滿足飼養管理的需要,又便於遊人觀賞,形成北京動物園西部獨特的參觀遊覽景區。
兩棲爬行館
北京動物園兩棲爬行動物館位於動物園西南部,緊鄰鬯春堂,建於1979年,建築面積4345平方米,曾經是北京動物園設施最好的館舍之一。兩爬館分上下兩層(由於改建現地下一層暫時停止展覽),設計有展廳、參觀廊、室、操作廊間、飼料飼養間等功能區塊,館內設定大小不一的展室90餘個,展室面積根據展示的動 物不同而有很大差異,用於飼養和展示
揚子鱷的展廳面積最大,179平方米;展示蛇的展廳面積則不足1平方米。門廳左側展示鱷、龜、
鱉等爬行動物,最大的一間
鱷魚展室就位於此,門廳右側樓下展示兩棲動物,樓上展示蛇類,右側展廳中央是飼養和展示
網蟒的蟒蛇展廳,展廳貫通上下兩層,長12米,寬6.4米,高11米展,廳中央用混凝土鑄造了一棵假樹供蟒蛇攀援,廳內有
空調系統和濕度調節系統,這在1970年代的中國是非常先進的。
兩爬館館外西側有三個室外活動場,與館內鱷魚展室相連,活動場用鱷魚、
青蛙等動物雕塑裝飾,突出了兩棲爬行館的主題,展館東側室外臨湖,依水建榭與主體建築用迴廊連結,並有躍層懸梯相連。兩爬館建築形式活潑,功能完善,是70年代和80年代北京動物園最重要最成功的建築之一。
猩猩館
北京動物園大猩猩館新館建於1987年。該館占地面積8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430平方米;室外運動場面積3600平方米;工程總造價達420萬元。飼養展出
黑猩猩,曾飼養展出過“尼奧爾”、“阿蔻”、“蕾妮亞”、“吉郎”四頭
大猩猩。
建築面積比舊館增加了近2倍,展舍內建有猩猩日常活動的山石、棲架,背景繪有猩猩野外生活的壁畫,展窗玻璃採用大尺寸34毫米厚的複合玻璃,保證捶擊安全。室外運動場有山石、水池等運動設施和圍欄,展室與室外運動場有地廊作為通道,串籠閘門為手搖機械門,人與猩猩不直接接觸,保證了飼養人員的安全。館內還設有隔離室、治療室、繁殖室、育幼室及飼料加工室等,加寬了飼養操作廊,改善了飼養管理條件。
室外運動場栽有高大的喬木和成叢的灌木,還有假山石和假的枯樹幹,很好地再現了野外環境,有利於動物玩耍、嬉戲,觀展效果也很好。
長頸鹿館
北京動物園長頸鹿館1957年8月竣工。該館位於動物園長河以南,是動物園西部最高的館舍。該館為磚混結構的單層尖頂建築,頗具歐洲風格,最高處8.9米。
中央參觀大廳跨度為5米,長20米。長頸鹿館的獸舍面積約200多平方米,共分7間,動物與遊人近在咫尺僅以一網隔開,展覽效果極好。
緊傍獸舍的5間室外運動場總面積達3000平方米以上,運動場之間以欄桿相隔,飼養員可以根據不同的需要把動物分布於各個運動場。運動場外環繞著寬2.5米的參觀通道,為保證安全,除網外有欄桿與遊人相隔外,網下還砌有60厘米高的矮牆,這大大提高了安全係數。
為了照顧長頸鹿特殊的身體特徵,本館不論館舍還是棲棚都建得高高大大的,給人一種挺拔向上的感覺。
鹿苑
北京動物園鹿苑位於園的西北側,占地面積1.5萬平方米。獸舍建築面積1475平方米,活動場面積12468平方米。1982年12月動工興建,1984年8月竣工。6種36隻鹿科動物由原草原動物苑遷入。
苑內分甲、乙、丙、丁、戊五個展區,根據不同動物的生活習性、地理環境建造。苑的中心區建有一個二層樓的工作間,在樓上可以觀察到整個鹿苑內動物的情況。其它四個區有的連成小院,有的是鬆散形,都有工作間。獸舍多為棚子式,為動物避雨、雪用。少數動物如扭角羚、麝牛有獸舍。活動場外為0.8~1米的水泥牆,上圍鐵欄桿。欄桿的疏密程度不同。
兒童動物園
最初的兒童動物園位於兩棲爬行動物館南側。該園學習了國外動物園的先進經驗,於1984年6月1日對外開放。園內有造型各異、色彩艷麗的小型動物展舍,展出有家駱駝、綿羊、山羊、大耳羊、家兔、犬、貓、豚鼠、獼猴、觀賞鳥等。給孩子們提供了親手飼餵動物,近距離觸摸動物,培養愛心的場所。落成時,時任北京市婦聯副主席沈瑞為其剪彩。1988年重新翻修,增設小馬可供兒童騎乘。1994年8月因故拆除。1996年,在長頸鹿館西側又新建,除仍保留小型動物飼餵區外,還添置翻斗樂等小型遊藝設施。
羚羊館區
北京動物園新羚羊館於1997年9月竣工。新羚羊館東臨小動物愛心俱樂部,西臨羚牛區。該館為水泥結構建築,外觀為東西長合狀。中間主體建築為室內獸舍組成。室內從東至西有兩米寬通道,通風較好。室外為南北圍欄式動物運動場,室內主體建築高6米多,20間室內動物獸舍,一大間為24平方米,中間有隔斷推拉門,又分為12平方米一間,做為對動物的臨時隔離和串間使用。獸舍內設有動物食水、槽, 設上下水, 供動物飲水、飲食之用。動物獸舍每間還設有供暖設備。
在圍欄內分大小12個運動場,每個運動場在50-30平方米不等。在運動場鐵圍欄亦裝遮陰避雨柵欄及部分草架子。
其他館舍
北京動物園企鵝館,水獺館,火烈鳥館,濕地展區,鳥苑,長臂猿館,葉猴館,熱帶小猴館,北京動物園科普館,朱䴉館(不對外開放)、西鶴島(不對外開放)。
北區
犀牛河馬館
北京動物園犀牛河馬館位於長河北岸,建於1992年至1994年,內有
白犀牛、
獨角犀及
河馬,並設有餐廳。舊河馬館位於水禽湖西部。
象館
其他館舍
建築古蹟
暢觀樓
北京動物園暢觀樓建成於清光緒三十四年(1902年),是作為
慈禧乘船延長河前往
頤和園途中的一個行宮修建的,為歐洲巴洛克風格建築,磚木混合結構二層樓房,周圍有深外廊,山牆面向前開窗,屋頂內為閣樓。紅磚牆體,局部抹灰及灰塑線腳並加以磚雕花飾。愛奧尼式柱,曲線形山牆上綴以球形裝飾。正面兩端轉角處為八字形閣樓,上覆拱形鐵皮頂。暢觀樓建成後不久慈禧、光緒先後去世,實際上並未使用過。辛亥革命的先驅孫中山來京時曾在暢觀樓居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北京市的第一個規劃方案就誕生在
暢觀樓,稱為“暢觀樓方案”。暢觀樓在1990年代被改為“北京皇家俱樂部”,不對遊人開放。
宋教仁紀念塔
辛亥革命先驅,中國國民黨元老
宋教仁在袁世凱的北京政府擔任農林部總長期間,曾在農林部下屬的農事實驗場內鬯春堂居住。民國三年(1913年)3月宋教仁獲選國民政府總理,被袁世凱刺殺。此後,在宋教仁住過的鬯春堂北面建立了一座2米高的“宋教仁紀念塔”,塔型採用古希臘
方尖碑的形式,環塔四周種植柏樹百餘株。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因為宋教仁的身份為國民黨元老,其紀念塔被毀,僅餘二層混凝土基座。
四烈士墓
民國二年(1912年)1月16日由革命黨人
黃之萌、
張先培、錢鐵如、吳若龍、
楊禹昌、羅明典、
鄭毓秀等18人組成的暗殺團體在北京東華門伺機刺殺袁世凱,製造了
東華門事件,當場炸死袁世凱衛隊長等10餘人。革命黨人黃之萌、張先培、楊禹昌等10人被捕並被殺。民國二年(1912年)2月,南京臨時政府褒揚彭黃張楊四人的革命業績,追贈彭家珍為大將軍,並為彭家珍、楊禹昌、黃芝萌、張先培等四位烈士在農事試驗場建設墓地。整個墓地呈正八角形,距地面約1米,正中立約8米的紀念碑,碑上刻“彭、楊、黃、張四烈士墓”。底座的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各有七級台階通向紀念碑。四烈士就安葬於正南、北、東、西四面的石冢下,每座墓前均有碑文,記錄烈士事跡,並有
中國國民黨黨徽裝飾。1966年文革爆發,紅衛兵砸毀了飾有青天白日標記的四烈士墓,先僅存一塊四烈士墓遺址碑存留。
鬯春堂
北京動物園鬯春堂位於動物園四南部暢觀樓南側,建於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為中國傳統建築格局,因其屋頂結構系由三個房脊相連而成,故而也被稱作三卷,前廊後廈,穿堂門,房屋四壁全部是高大的玻璃窗,堂內地板由金磚鋪成,建成後鬯春堂內擺設有紫檀木和花梨木家具以及慈禧太后御筆書畫作品十二幅。鬯春堂四周由假山環抱,假山之外一度環繞種植了芭蕉、梨樹、杏樹、桃樹等作物,環境幽靜。
民國二年(1912年)中國國民黨元老宋教仁應袁世凱邀請出任北京政府的農林總長,曾在鬯春堂內居住了8個月。日軍占領北京期間,北京政府實業總署署長王蔭泰經常在鬯春堂宴請日本顧問,民國三十五年(1945年)初日軍占據園藝實驗場,將鬯春堂作為倉庫使用,同年8月日本投降後國民革命軍接管,繼續將鬯春堂作為倉庫,直到90年初失火燒毀鬯春堂全部木構建築,不久重建,重建後的鬯春堂一直空置至今。
豳風堂
北京動物園豳風堂位於動物園東部偏北,建於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最初作為農事試驗場的陳列室,展示各種農林物資和工具,民國十九年(1929年)農事試驗場改組為國立北平研究院後豳風堂招商包租,經營茶點食品。豳風堂的主體建築是五間房屋和一個庭院,建築均為中國傳統風格,鑲大塊玻璃窗,堂北假山堆砌,並有人造瀑布,堂內曾陳設清軍銳健營營中物品作為裝飾,包括乾隆皇帝御筆匾額一面。1949年後豳風堂原有建築拆除,在原址改建豳風堂餐廳,是動物園內的一家飯館和動物園職工食堂。
陸謨克堂
北京動物園陸謨克堂是20世紀30年代為紀念法國生物學家拉馬克而建的一所中西合璧三層小樓,是由中法文化教育基金會、國立北平研究院及國立北平天然博物院等共同主持用退還的庚子賠款合建的,中國最早的植物學科研樓,曾是中國現代植物科學研究的基地。整個建築平面呈長方形,為法式3層樓,外牆磚石為灰紅兩色,樓南面正中刻有“陸謨克堂”四字(現已不存),一至二層為實驗室和圖書館,三層為標本室,由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使用。1949年在這裡建立了中國科學院植物分類研究所,1953年改為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現為
中國植物學會辦公地和中國科學院植物標本陳列館籌備處。
東洋房
東洋房位於豳風堂東側島上,建於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是一幢日本風格的建築,房屋建築在高台上,四面為日式推拉門窗,進入房間後是日式塌塌米,房屋周圍種有櫻花。東洋房最初作為日本茶館使用,1929年農事試驗場改組為天然博物院後改為倉庫存儲雜物,此後拆除。東洋房所在的小島是水禽湖飼養班的辦公地和部分鳥類的繁殖地,飼養有
黑頸鶴、
沙丘鶴、
冕鶴、
中白鷺、
黑頸天鵝等鳥類。
來遠樓
來遠樓位於動物園西北部長河南岸,是一幢歐式風格的三層小樓,樓東西兩翼有長廊,樓內曾設西餐館,農事試驗場內的照相館也設立在此。民國十九年(1929年)後來遠樓改為博物學研究所,一度是標本剝製室所在地,1949年後拆除。
萬字樓
萬字樓位於農事試驗場正中,是一座二層小樓,因其建築平面為卐字形狀故而得名,曾設有茶座,民國二十五年(1935年)失火燒毀。
觀稼軒
觀稼軒又名自在莊,位於萬字樓南側,是一片茅草房屋,其建築形式猶如農舍,與周圍的試驗田非常協調,內設茶座,後因擴建動物館舍拆除。
牡丹亭
牡丹亭位於豳風堂東側,鷹山南側,建成於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是一座環形的長廊,南北兩部分的長廊合成一個圓形,長廊南北各有一個方廳。圓形中心曾經有一個玻璃廳,後拆除。
公園榮譽
百年之最
在北京動物園的百年歷史上,曾開創了多項城市動物園“之最”。
中國開放最早的動物園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農事試驗場內附設的“
萬牲園”(動物園前身)開放售票接待遊人。
中國最大的城市動物園
截止到2006年2月,在占地面積90多公頃的動物園內有457種、4461隻動物,以及1000多種、50000多尾魚類。
全世界參觀遊覽人數最多的動物園
1984年接待遊客量達1200萬人次;北京動物園在第一個五一黃金周最多一天就接待遊客達25萬人次。
“禮品動物”最多的動物園
截止到2000年12月,外國領導人和政府機構、民間團體贈送動物500餘只。
大熊貓科研與繁育史上一連創下3個“最先”
1963年在世界上首次在人工飼養環境下實現大熊貓的繁殖;1978年首次套用人工采精和人工授精技術繁殖大熊貓獲得成功;1992年首次全人工育幼成活。
參觀訪問
來園遊覽的外國政要
北京動物園的快速發展,引來不少國際友人來園參觀訪問。
1979年9月7日,日本首相
大平正芳的夫人志華子在鄧小平副總理的夫人
卓琳陪同下,來園參觀大熊貓。
1982年9月,日本首相鈴木善辛夫人千惠子來園參觀大熊貓。
1984年4月27日,在園舉行美國人民為搶救中國大熊貓的捐贈儀式。儀式上,美國總統
里根的夫人
南希·里根親手將美國人民及兒童捐贈的一萬三千多美元支票和兩輛
吉普車的鑰匙交給中國林業部副部長兼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會長
董智勇。儀式後,並陪同里根夫人參觀了動物園。
1984年10月29日,
冰島總理
赫爾曼松及夫人等一行6人來園參觀。
1988年來園參觀的有;
愛爾蘭總統夫人一行4人,
朝鮮人民軍副司令
吳振宇及夫人、女兒,斯里蘭卡總理普雷瑪德薩,泰國三軍司令,芬蘭總統科依維斯托及夫人,泰國公主等。
1990年來園參觀的有
斐濟國家軍隊司令等一行10人,中國台北奧委會主席
張豐緒等一行5人,芬蘭外交部長等一行7人,
孟加拉總統夫人,泰國總監,
坦尚尼亞總理等。
1991年8月,日本首相
海部俊樹的夫人到園參觀大熊貓。
參觀信息
開放時間
北京動物園開放時間 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 7:30-18:00
11月1日至3月31日: 7:30-17:00
2018年9月28日起,公園“滿員”後將停止售票。香山、頤和園由2015年的8萬人分別下調至5.6萬人和5萬人,動物園由10.8萬人調至6.3萬人,景山公園由2.1萬人調至1.2萬人,天壇公園由5.8萬人調至5萬人。“下調人數主要是出於遊園的安全性和舒適度考慮的,同時也要考慮文物的承受力,比如噪音、燈光都會對古建文物造成影響。”當入園人數達到當日最大承載量時,公園停止當日售票,關閉所有售票視窗;當景區遊人達到瞬時最大承載量時,公園將暫停售票、暫緩入園。
“動物城堡”劇院表演時間
周一至周五:11:00-17:00
雙休日:10:00-17:00
海洋館開放時間
1月16日至3月31日、11月1日至12月31日:10:00-16:30(16:00停止售票)
4月1日至10月31日:9:00-17:30(17:00停止售票)
遊船一票通航行時間
開航時間:每年4月1日——10月31日
閉航時間:每年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
航班時間:每日10:00—16:00 整點航班
交通路線
途經北京動物園的捷運、公交線路有:捷運4號線(M4)、特4路、夜班車8路、7路、15路、16路、19路、27路、45路、65路、87路、102電車、103電車、運通104線、運通105線、105電車、運通106線、107電車、111電車、運通205線、特19路、332路、334路、347路、360慢車、360
快車、362路、534路、563路、632路、695路、京城水系一日游。
門票價格
北京動物園旺季票價(每年4月1日-10月31日)
聯票:19元/人(包括門票、熊貓館);
門票:15元/人(不包括熊貓館門票);
熊貓館5元/人;
企鵝館10元,兒童動物園10元(均不包含在聯票內)
北京動物園淡季票價(每年11月1日-3月31日)
聯票:15元/人(包括門票、熊貓館)
門票:10元/人(不包括熊貓館門票);
熊貓館票價5元/人;
企鵝館10元,兒童動物園10元(均不包含在聯票內)
北京海洋館票價
成人票:130元(持北京公園年卡120元)
優惠票:70元
遊船一票通
成人票:每張40元
優惠票:每張25元
(含北京動物園聯票,不含頤和園門票)
1.2米以下兒童免票登船
學生18周歲以下,軍人、殘疾人、老年人(60歲以上),憑有效證件可購買優惠票
航線1:北京動物園遊船碼頭——頤和園外南門碼頭(單程)
航線2:北京動物園遊船碼頭——紫竹苑公園(往返)
“動物城堡”劇院
成人票:30元
兒童票:25元
均包含北京動物園聯票
重大事件
劉海洋傷熊案
2002年1月29日至2月23日,
清華大學電機系學生
劉海洋先後數次用
濃硫酸和氫氧化鈉燒傷北京動物園熊山的三隻黑熊,一隻
棕熊和一隻
馬熊,被公安機關抓獲,此事引起了社會的關注,討論的焦點集中於當代大學生的教育、單親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動物權利立法等不同方面的問題。
北京動物園搬遷案
2004年春季,北京市發改委和北京市
大興區政府計畫將北京動物園遷出位置,與發生經濟困難的大興區
北京野生動物園合併,並將動物園用地作為商業用地出售。訊息透露後遭到了普通市民、環保人士、動物專家和新聞媒體的強力反對,在社會各界的強大壓力下,北京動物園搬遷的提案擱淺。
北京動物園志願者組織
2004年春季,北京動物園、
中國動物園協會、中國青年報綠島、綠家園志願者等單位聯合發起向社會公開招募動物園志願者,為遊客提供講解服務。北京動物園的志願者是目前中國大陸最早的也是唯一的動物園志願者組織。
原動物園園長被查
2014年7月31日,原北京動物園副園長、北京市陶然亭公園管理處園長肖紹祥涉嫌貪污罪、受賄罪、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被北京市檢二分院提起公訴。
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已受理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