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學能否成為一個獨立的學科? 最近幾年, 人們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廣泛的討論。由於
創業研究一直處於一種多學科參與的複雜局面, 不少學者都批評它缺乏學術共識、知識累積和統一的研究範式, 因而難以走向成熟。面對如此批評, 本文回顧了過去25 年裡的
創業研究, 考察了各個關鍵主題和學者群體的產生與演進。通過探討研究的共識水平、知識基礎和未來的走向, 我們對上面的批評給出了一個正面的回應。
早期歷史
創業研究有著悠久的歷史。自12 世紀始, “
Entrepreneur”一詞就已經在法語中出現了, 但當時,
歐洲盛行的
封建主義體制阻礙了創業和創新的發展。直到18 世紀, 封建主義逐漸被消除, 法律和制度發生了重大變化,創業和創新才逐漸繁榮。
一般認為,
企業家概念最早是由
法國銀行家RichardCantillon 在其1755 年的著作《商業概論》中提出的, 他分析了經濟發展過程中企業家的角色。但在很長一段時期,源於
亞當·斯密的古典經濟理論在
經濟科學中占據著主導地位, 這種理論並不強調經濟體系中的企業家功能。直到19 世紀, 有幾位傑出的經濟學家打破了這種趨勢, 開始關注企業家的作用, 包括法國
政治經濟學家Jean- BaptisteSay、
英國倫理學家
Jeremy Bentham和英國
哲學家、經濟學家John Stuart Miller。
19 世紀末
美國逐步成長為一個強大的工業國, 創業活動在
新大陸上非常活躍, 於是一些美國學者延續了源自
歐洲的創業研究, 其中比較有影響力的有FrancisWalker、Fredrick Hawley、John Bates Clark等。
20 世紀初, 人類步入工業社會。
熊彼特的理論大放光彩, 他在歷史上第一次明確了創業者就是通過創新和提前行動製造變化與不均衡的人。然而, 隨著大型公司在工業社會中日益占據主導地位, 創業理論沒能得到人們足夠的重視。除了熊彼特, 還有一些經濟學家也為創業研究做出了巨大貢獻, 如Baumol、Dahmén、Leibenstein、Hayek、Mises和Kirzner。同時, 一些行為科學家、社會學家、
人類學家也對創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20 世紀70 年代, 世界經濟第一次顯示出大型企業不一定總是長盛不衰。兩次石油危機使許多大型公司被擊垮, 失業成為西方社會的一個主要問題。大型企業被看作缺乏靈活性並且很難適應新的市場條件。結果, 類似於創業、創新、產業動態性和就業創造的主題成為政治爭論的焦點, 像美國的
里根總統和英國的柴契爾夫人都非常支持創業和小企業。在這種背景下, 許多學者投身到
創業研究中。隨著大量研究成果紛紛湧現, 創業作為一個研究領域就這么開始了。
主題和考察
從前面的討論中看到創業和企業家的概念由來已久,但創業作為一個研究領域的發展是從20 世紀80 年代才開始的。本文把1980- 2004 年25 年分成了4 個時間段,然後逐一考察創業研究的演進。根據對創業研究文獻的被引分析, 我們著重考察三類具有影響力的創業學者。第一類是有影響力的內部學者。這些學者一直在發表有關創業研究的論文, 並且人們對他們的引用次數多、時間長。第二類是有影響力的外部學者。他們沒有在期刊上發表過與創業有關的文章, 但卻在多個時期里被內部學者大量引用。第三類我們稱之為核心學者。他們既可以是外部學者也可以是內部學者, 只要他們在Cornelius 的分析里被引用超過50 次, 或者曾經於1996 年到2006 年間獲得過
瑞典的企業家與中小企業研究獎( The FSF- NUTEKAward) ①。在文獻被引分析中, 50 次是一個相當高的引用次數, 說明該學者的研究吸引了許多人在其基礎上展開了進一步的工作, 因此他是核心學者。而獲得FSFNUTEK獎, 則代表學術界公認該學者為創業研究做出了基礎性的貢獻, 因此也是核心學者。一個學科領域裡, 核心學者提出了關鍵性的問題, 奠定了研究的基礎, 是我們關注的焦點。
2.1 1980- 1986 年間的創業研究
20 世紀80 年代初, 世界剛剛經歷了兩次石油危機,西方各大國陷入了衰退之中。許多知名企業都在大面積裁員, 甚至破產倒閉。面對國際競爭力的衰弱和國內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的居高不下, 西方學術界被迫開始反思現有的經濟理論。就在此時, 人們發現小企業在吸納就業和推動經濟成長上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創業研究開始受到人們的重視。在這段時期里,
創業研究才剛剛起步, 呈現出高度分散的情況, 很難從中分離出獨立的研究主題和學者群體。
本期高度被引用的學者們大致構成了三個網路。第一個網路由Collins、Moore、Cooper、DeCarlo、Lyons、Schwartz、Hornaday、Aboud、Wainer、Rubin 和Roberts 組成。這些學者的文章廣泛討論了企業家在心理與非心理方面的特質, 比如個性特徵( 偏好和態度) 、年齡、教育、性別、民族以及創業動機、實現需要、權利等。而第二個網路則由McClelland、Brockhaus、Hull、Bosley 與Udell 構成。這個網路主要關心創業者對工作的不滿意程度、創業者承擔風險的傾向、對金錢和名譽的興趣、任務偏好、
內部控制傾向、創造性和對成就的渴望等。第三個網路包括三個學者: Shapero、Roberts 與Wainer。他們探討了社會因素和個人創業之間的關係。本期共出現了兩位核心學者, 他們是Birch 和Cooper。Birch 於1996 年獲得了第一屆FSFNUTEK獎。雖然他在本期被引用的次數並不突出, 但是他的研究確實影響了整整一代學者。正是Birch 發現了小企業對就業的巨大作用, 喚醒了人們對
創業研究的重視。他的觀點甚至直接影響了美國和其他國家公共政策的制定。Cooper 早在20 世紀60 年代就已經在研究創業了, 他緊隨Birch 於1997 年獲得了FSF- NUTEK 獎。在本期, 研究的熱點集中於企業家的個人特質。學者們認為, 企業家是具有與眾不同的個性與心理特徵的人。大量的研究都希望能夠識別究竟什麼人是企業家。同時, 也有學者在思考社會因素對於個人成為企業家的影響, 如教育水平、社會家庭背景和企業家
經驗等。為了從普通人中找出創業者, 學者們廣泛使用了
個性心理學和
社會心理學的分析方法, 分別研究了企業家個性和社會特質的不同側面。但是這些研究不僅分散, 往往還相互矛盾。基於心理學的企業家研究沒有抓住
創業研究的重點, 也沒有形成廣泛的學術共識, 無法將這個領域真正推近創業理論。
2.2 1987- 1992 年間的創業研究
20 世紀80 年代末90 年代初, 世界經濟依然徘徊不前, 泡沫的破滅更是讓
日本持續忍受負增長的折磨。
蘇聯和
東歐的政治經濟體制發生劇變, 冷戰也隨之結束,兩個陣營的軍事產業開始大規模解體和轉型民用。全球的不確定性水平突然提高了, 而創業則被人們認為是應對不確定性的有效手段, 人們對
創業研究的熱情更加熾烈了。與此相應, 本期研究創業的學者和文獻迅速增多,出現了59 位有影響力的學者, 其中有14 人是外部學者。他們組成了5 個獨立的學者群體和4 個分離的主題。
本期出現了13 位核心學者, 其中除了Porter 以外都是內部學者。學者們已經開始逐漸靠攏在一些關鍵學者周圍, 導致了分離的研究主題和學者群體的出現。幾個共識中心也在各群體內部逐漸浮現出來。這些分享著研究共識的學者們組成了所謂的無形學院( Invisible College) ,推動了
創業研究的進步。
由於從個性心理角度研究企業家一直沒得到有價值的成果, 上一期占主流的心理研究範式到本期開始衰落。Brockhaus 和Horwitz( 1986) 以及Low 和MacMillan( 1988) 就發現個人的心理特質對於創業決策基本沒有影響。Gartner(1985)將企業家分成了8 類, 卻觀察到企業家之間的差別和企業家與非企業家之間的差別一樣多。從企業家特質的角度來研究創業, 不僅無法理解創業者, 也無法理解創業現象。隨著個性心理範式的失敗, 人們開始關注一些其他的概念, 比如社會、行為、環境, 等等。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和
管理學開始紛紛介入到創業研究之中。這些學科各自引進了不同的分析方法, 導致
創業研究範式不再統一。
2.3 1993- 1998 年間的創業研究
在里根時期, 美國出於冷戰的需要對科學技術進行了大量的投入, 這種國家戰略到了20 世紀90 年代結出了意想不到的果實。以網際網路、個人計算機和無線通信為代表的
信息技術革命開始改造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新的知識經濟表現出和傳統工業經濟全然不同的特點, 企業歸核化、
組織結構扁平化、信息化、知識密集化,等等, 這些變化都為創業活動創造了條件。同時, IT 技術的發展又讓創業的門檻大大降低了, 許多企業只需要幾個人和幾台聯網的計算機就能獲得豐厚的利潤。
柯林頓政府強化放鬆管制的政策, 更是極大地促進了美國的創業活動。像
微軟和英特爾這樣的公司, 從企業初創到成為世界頂級公司, 只用了短短十幾年的時間。作為信息革命的發起者, 美國一舉甩開了日本和歐洲, 再次領跑世界經濟, 這種巨大的成功刺激了全球對創業和創新的關注。
創業研究因此飛速發展, 學者人數和文章數量都在快速增多。本期一共有55位有影響力的學者, 他們形成了6 個學術群體。
創業研究本期出現了大發展。根據Cornelius( 2006)的搜尋結果, 討論創業問題的文章是上一期的4 倍還多,有影響力的內部學者也增加到了47 位, 同時外部學者的比例從上一期的24%( 14 /59) 降低到了15%( 8 /55) 。本期20 位核心學者中有11 人是來自於上一期的。這些都說明, 是內部學者而非外部學者為
創業研究做出了大量奠基性工作, 學者們在前期的研究之上開始建立起穩固的知識基礎。
與上一期相比, 人們不再關注創業者個人特徵這個主題了。而Porter 的著作本期則引起了學者們極大的興趣。資源基礎理論為人們從內、外部研究創業提供了一個客觀的視角, 擺脫了從主觀層面考察創業者個性的研究困境, 而且資源觀與
創業研究形成的界面又為大量實證研究提供了平台。異質性(Heterogeneity) 是創業與資源基礎理論的共通點, 通過將企業家能力, 如靈敏與靈活的決策、創造力、獨創性和遠見等, 視為不可模仿的資源資產,資源觀可以十分方便地將創業納入其企業理論之中。在解釋新創企業如何贏得競爭優勢時, 資源基礎理論也顯示出了強大的說服力。因此, 戰略分析變成了創業研究的主流
範式。不過和這種
範式的統一趨勢相反, 本期的研究卻呈現出一種很不穩定的狀態。學者群體和研究主題在本期與上一期之間的連續性很差, 比如說上一期的第2 個主題本期就分裂成了3 個平行的主題, 而上一期的第3 個和第4 個主題到本期則退出了研究前沿。學者們雖然更緊密地圍繞在各自的領軍學者周圍, 但卻形成了一個個“概念孤島”, 彼此之間缺乏相互啟發。這一切都說明本期的共識水平比上一期降低了。
2.4 1998- 2004 時間段的創業研究
世界跨入21 世紀, 科技革命和全球化的影響逐漸加深, 企業面對的市場競爭正變得越發激烈。人們普遍認識到創業對於個人和公司來說, 都是應對“極度競爭性”環境的一個基本工具。世界各國對於創業在塑造未來國家競爭力上的關鍵作用已經達成共識。在這個最後的時間段里, 人們對創業的研究更加深入了, 一共出現了56 位有影響力的學者。他們構成了8 個分離的學術群體和7個主題。
在最後一期, 外部學者的比例從上一期的15%繼續下降到了13%( 7 /56) 。14 個核心學者中, 除了4 位新進入的學者, 其餘都來自上一期。由此可見, 本期無論是研究主題之間的連續性, 還是學術群體內部的凝聚性, 都得到了加強。這說明共識水平正在提高。但是上一期的戰略研究範式, 本期卻失去了主導地位。雖然資源基礎理論十分適合用來分析企業家的決策、機會
認知、機會發現、組織能力與市場競爭優勢, 也有助於解釋企業家的資源轉換過程, 但是它仍然不能解決如何將引入創新後的動態均衡進行模型化。為了能夠將企業家納入到資源分析中, 資源基礎觀點依賴於一個先驗性假設———企業家具有更易於
發現機會和有效使用資源的獨特能力,這導致它在回答像“如何解釋企業家更具動員資源的能力”這樣的問題時顯得無能為力。不難發現, 這種基於資源觀的
創業研究在創業機會和企業家異質性問題上陷入了巨大的困境。正是因為資源基礎理論的這些重大缺陷,
創業研究的戰略分析
範式本期被一些新興的視角取代了, 比如機會研究、組織生成、社會資本以及
認知心理學, 等等。創業領域又顯現出了多學科參與的研究模式,
奧地利經濟學、金融經濟學、產業經濟學、戰略管理、行為科學、心理學、組織研究、社會學, 所有這些學科重新帶來了多樣化的分析方法。研究範式的統一前景再次難以預料。
全時段分析
3.1 核心學者與知識基礎
縱觀1980- 2004 年這25 年, 創業研究領域總共出現了26 位核心學者。這些核心學者提出了關鍵性的問題, 吸引了別人在其基礎上繼續研究。Light、Portes、Waldinger 和Bates 以及Aldrich 早期的研究為種族
創業研究奠定了基礎。而Aldrich 後來的工作則主要關注於創業與
社會網路這個方向。Birch 的文章讓人們注意到了小企業對促進就業和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 也讓學術界開始討論經濟政策對創業的影響。udretsch 和Acs 的注意力則集中在企業的創新與企業規模和產業特徵之間的關係上。Porter 雖然是外部學者, 但其研究為人們從資源基礎的視角考察環境、資源與創業企業之間的相互作用打下了基礎。Storey 的研究在歐洲更具影響力。人們通過他的文章能夠更深刻地理解區域因素對小企業成敗的影響。Becattini 和Sabel 則詳細的考察了
義大利工業區, 讓人們第一次看到了產業集群和創業在區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Reynolds的貢獻很大程度上是來源於他組織對創業領域的經驗研究, 他也因此榮獲了2004 年度的企業家與中小企業研究獎( FSF- NUTEK) 。Kanter 的作品被研究公司創新與金融政策的文章廣泛引用。而自僱傭研究則是Blanchflower 的興趣所在。Baumol 一直致力於將創業納入到正統的經濟學理論之中。
奧地利經濟學派的當代旗手Kirzner 則研究了企業家警覺、機會、創業行為和市場過程之間的關係。受他啟發, Shane、Venkataraman 和Zahra 等學者建立了
創業研究的機會分析方法, 給出了一個目前最好的概念性框架。同時Zahra 還和Hitt 一起研究了企業戰略性創業問題。Gartner 則為創業過程的研究付出了大量的努力。Cooper的研究範圍比較廣泛。在早期, 人們競相引用他關於技術企業家的文章。後來, 人們對他研究新創企業成長的文章更感興趣, 而他自己還發表過探討社會網路的論文。Hellmann 和Gompers 是風險資本研究的
靈魂人物。MacMillan 也討論過這個方向的問題, 但是他最重要的貢獻在於將管理學和創業學交叉到了一起, 為後來的研究開闢了一個廣闊的領域。
通過上面的討論我們可以看出, 儘管創業研究相當具有分散性, 但是學者們經過25 年的不懈努力, 確實為這個領域累積了知識、奠定了基礎。
3.2 主題演進與研究走向
縱觀全部4 個時間段里創業主題的演進, 我們發現了三點值得注意的情況。
首先, 創業研究雖然仍不穩定, 但是已經存在逐漸穩固的研究主題了。無論在哪個時期, 參與
創業研究的學者都很多, 不過大多數學者對於這個領域的興趣是短暫的,他們只在某個時期內發表了很少的幾篇文章, 其文章也很少有人引用。這些學者追趕學術“時尚”的行為, 導致不斷有新的研究方向受到追捧而舊的則遭遇冷落, 這不利於
創業研究走向成熟。同時, 我們也發現, 創業領域裡存在一批持續努力的學者, 他們不斷吸引各種研究力量凝聚在其周圍, 形成一個又一個的學術圈。Reader 和Watkins( 2006) 通過對聚集在各主題下的學者們進行問卷調查, 驗證了這種學術圈的存在。他們發現, 在每個學術群體的內部, 學者們不僅存在智力結構上的緊密聯繫, 還存在社會協作上的密切關係。
其次, 研究
範式的統一趨勢和研究的共識水平存在此消彼長的關係。在第一期,
創業研究的主流範式是根植於心理學的, 而當時不存在穩定的主題, 研究結論也相互矛盾, 根本談不上學術共識。到了第二期, 社會學、心理學、經濟學和管理學廣泛介入研究, 他們帶來了多樣化的研究
範式, 導致本期沒有哪個範式能夠成為主流。不過不同的學科各自鎖定了不同的研究主題, 而各主題下的共識水平則明顯得到了提高。到了第三期, 戰略研究範式幾乎統治了創業領域, 但是本期的學者們很少達成共識。即便是研究同一個主題的學者, 彼此之間也很少互相引用論文。到了第四期,
戰略學的統治被瓦解。心理、經濟、組織、金融、戰略等各個學科, 又一次開始在創業領域圈定自己的研究範圍。此時不存某個主流的
範式, 但學者們卻更緊密的團結在了核心學者的周圍。這個時期的共識水平是4 個時期里最高的。儘管研究範式與研究共識存在著這樣的
張力, 我們還是發現了幾個一直存在的共識中心: 對企業創業導向的研究; 對創業機會和企業家警覺的研究; 對創業的資源基礎觀的研究; 對企業家心理特徵的研究; 對產業和戰略如何影響創業績效的研究; 對風險資本家的研究; 對社會網路的研究。
最後, 我們認為創業學正在走向成熟。25 年來,
創業研究經歷了一個從分歧到共識、到再分歧、到再共識的螺旋演進過程。而研究範式又經歷了一個從統一、到離散、到再統一、到再離散的曲折發展過程。在這個歷程中,
創業研究不僅沒有被其他的學科所肢解, 反而吸取了綜合科學的研究方法, 積累了知識基礎, 培養了核心學者。一般來說, 一個正在走向成熟的學科需具備4 個特徵: 自己能夠從內部提出研究方向; 存在穩固的研究主題; 存在區分清晰的研究群體; 研究主題的專門化程度不斷加深。對照前面的討論,
創業研究已經滿足了全部4 個條件, 其未來應如Scott Shane(2001)所言: 成為一個與其他學科平起平坐的獨立學科。
研究展望
創業學將繼續處於多學科參與研究的狀態, 不同的學科和分析方法在研究創業的不同問題上有著各自的優勢。經濟學的方法就比較適合於研究環境對創業的影響和創業本身的微觀結果, 以及創業對巨觀經濟的作用。而心理學則能解釋為什麼某些人會進行創業而其他人不會。社會學則能站在巨觀的高度上看問題, 考察創業與種族、文化和社會制度之間的複雜互動。歷史學能夠幫助人們識別以往的機會
是什麼, 並為我們的研究提供了一個縱向的視角。管理學則在研究創業的組織、流程和策略方面具有優勢。
在這樣複雜的多學科背景下, 學者們要想統一創業研究的範式, 就必須在整合所有這些研究方法的同時塑造自己獨立的理論構架。這是一項相當艱巨的任務。人們在建設創業研究的
概念框架上取得了一項非常重要的進展, 這就是我們前面提到機會分析方法。機會分析將
創業研究歸結為4 個問題: 機會的存在問題, 機會的發現問題, 機會的開發利用問題, 利用機會後的結果問題。該框架一經提出就在理論上和實踐上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並且獲得了學者們的廣泛認可。不過儘管該框架被認為是最有前途的研究架構, 但它並不能全面反映所有的
創業研究領域, 其本身也還存在一些亟需解決的問題,比如機會源於何處? 機會如何測量? 等等。只有Ihrig( 2006) 等人開發了一種“知識基礎”方法, 試圖去融合機會的內生與
外生兩種概念。除此之外, 人們對機會的研究尚未取得其他的新結論。因此, 未來的研究趨勢應該是: 一方面進一步完善機會分析框架; 另一方面對現有的框架進行拓展, 以覆蓋
創業研究的其他領域。這都需要學者們去探索新的理論來源。可見
創業研究還有更長的路要走。
相對於西方, 我國的研究起步較晚, 與美國存在從學士到博士的
創業教育體系相比, 我國尚未有創業學位授予。隨著創業現象越來越受重視, 已有部分高校成立了創業研究中心並開設了
創業管理和
創業教育的課程, 其中
吉林大學以
蔡莉教授為核心的研究小組、
西安交通大學以
李垣教授為核心的研究小組、
清華大學以
姜彥福教授為核心的研究小組、
南開大學以
張玉利教授為核心的研究小組、
浙江大學以
王重鳴教授為核心的研究小組、
中山大學以
李新春教授為核心的研究小組非常出色。
中國大量的社會科學研究院所紛紛展開對創業現象的研究, 與國外創業學術界的接觸和交流也日益增多。在經濟轉軌和信息化革命的時代背景下, 中國的創業活動十分繁榮, 而區域之間在經濟、教育水平和文化、生活習慣上的差異, 又使得我國創業機會的種類和創業企業的類型十分豐富。這就為國內的研究既提出了大量的現實問題,又提供了廣泛的經驗檢驗。我們未來的工作應在繼續引進國外成果的基礎上, 結合國內的實際情況以促進自身理論的發展。創業學-中國大學
創業教育研究現狀、問題與對策 自1947年
哈佛商學院的Myles Mace教授率先開設
新創企業管理課程以來,美國的創業教育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從1968年只有4所大學開設創業方面的課程,到1997年,全美至少開設一門創業課程的商學院已超過400家,其中開設4門以上課程的有50家以上。美國的
創業教育不僅限於本科教育,許多一流的商學院已把創業學設為
工商管理碩士的主修或
輔修專業。20世紀90年代中期,
哈佛大學和賓州大學已經開始培養有關創業學方向的
工商管理博士,其中
哈佛大學商學院有十幾位教授專門從事創業學研究。
美國創業教育一方面是創業實踐的蓬勃興起的結果,同時,創業教育的研究也提升和促進了美國創業教育及其實踐的發展。中國大學
創業教育興起較晚。1997年,清華大學發起的首屆“
清華大學創業計畫大賽”拉開了
創業教育的序幕。1999年1月教育部公布的《
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畫》,對加強教師和學生的
創業教育,鼓勵他們自主創辦
高新技術企業起了極大的促進作用。2002年4月,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
北京召開的普通高校
創業教育試點工作座談會上提出:對大學生進行創業教育,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造、創業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是當前高等學校的重要任務。與會代表認為,在課程設定方面,要適當增開一些創業的課程。專業教育中也要滲透和貫徹
創業教育的思想,特別是在實踐教學環節中,更要貫徹創業教育精神。教育部還將
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等9所院校列為我國創業教育試點院校。
中國大學在意識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並積極開展各項實踐的同時,還應對創業教育本身進行深入的研究,以便更好地促進創業教育的發展。那么,中國
創業教育研究取得了哪些進展?存在什麼問題?本文從CNKI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上,用與“創業教育”有關的關鍵字進行組合檢索,獲得了上千篇有關創業教育方面的文章,對其進行篩選後得到具有代表性的46篇文章。筆者通過對這46篇文章進行分析,試圖了解中國在大學創業教育研究方面的一個總體情況以及存在的問題。
現狀描述
1.1 發表時間
對所遴選的46篇文章的發表時間進行統計,發現樣本論文發表的時間主要集中在1999年至2004年。這與我國教育部對
創業教育的正式反應始於1999年有關,有關創業教育研究論文自1999年開始呈上升趨勢。
1.2 作者情況
56.5%的論文是作者單獨完成,30%左右為合作完成。
我們把樣本中能夠統計的,且具有高級、副高和中級職稱的作者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其中副高職稱占主導地位,比例達到48.8%,整個樣本呈典型的常態分配。
從研究領域來看,出現最多的是來自
高等教育研究與管理領域,其次是科技哲學、
技術經濟與管理專業領域的。除此之外,其它領域都很分散,而能真正表明自己專門從事創業與
創業教育的作者只有2人。因此可以推斷,我國創業與
創業教育在大多數高校並未成為一個獨立的專業和學術領域。從事這方面研究的大都是來自其它領域的研究人員。
1.3 發表刊物
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04年版)》為標準,對46篇論文所發表的刊物進行統計後發現,其中有19篇發表在非核心刊物上,占總樣本的41%。
對發表刊物的類別進行分析後發現,發表的刊物主要在教育類和高校學報,其中教育類的有 24篇,學報類的有13篇。
1.4 主題與內容
對所有的論文進行梳理後,其主題和內容有如下幾個方面:
國內外創業教育的現狀。其中有6篇文章的主要內容是論述國內外現狀的,而其它論文也有不少
或多或少在論文的開頭涉及到國內外創業教育發展現狀的描述,但大多數是泛泛而談。
對創業教育意義和目標的論述。
創業教育的意義主要從對國家經濟的貢獻、高校發展的必要性以及對大學生培育的重要性等方面來論述。還有一兩篇論文著重論述了
創業教育的目標。創業學學科體系的建設和實施方面的論文占了一定比例,至少有10篇左右的論文討論了創業學學科體系的建設和實施。
對大學生創業素質和能力的研究是整個樣本中最集中的,有10篇上的論文涉及到這方面的問題,並且其中有不少運用了調查問捲來獲得一手資料。
國外創業教育經驗的借鑑。樣本中有7篇文章是專門介紹國外
創業教育經驗的,主要是介紹美國和日本的創業教育經驗。
除了上述五個方面的內容之外,其它文章分別涉及到對有關創業教育方面術語和概念的界定、大學生創業評價體系的構建、研究生創業教育的思考以及高校從研究型大學向創業型大學的演變。
1.5 研究方法
根據
風笑天的《
社會學研究方法》一書,研究方法有調查研究、實驗研究、文獻研究和實地研究四種方法,其中前兩種一般屬於
定量分析方法,後兩種一般屬於定性方法。樣本中有6篇進行問卷調查後做出分析,占總樣本的13%,其餘的都只能歸於一般的定性的文獻研究。從研究方法上看,我國創業教育研究處於發展初期,還停留在對問題的定性描述上。
1.6 外文參考文獻
國外創業與創業教育的實踐與研究積累了很多經驗,適當的借鑑將有助於我國在該領域的發展。在統計樣本的
參考文獻中,有外文文獻的只有8篇,占樣本總數的17.4%。其中最多的一篇引用了13篇外文文獻,最少的引用2篇,平均引用6.4篇。
問題與對策
在我國,對創業與創業教育的呼籲早已出現,但從學術角度對其概念進行界定及研究,還是隨著近幾年創業實踐的興起,開始從國外引入的。從以上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我國的
創業教育及其研究還處於起步階段,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創業教育及其研究的主題與內容處於介紹和引進階段。從梳理出來的論文主題和內容來看,主要還是對
創業教育的現狀和意義進行描述,還在討論需不需要創業教育,且大多停留在表層的分析和闡述。雖然這些研究和論述對
創業教育的發展都有裨益,但嚴格地說,其學術價值不大,對創業及創業教育的推動作用也極其有限。
二是從事創業與創業教育的專門研究隊伍缺乏。由於我國大多數的高校沒有設定相應的專業和課程,因此,多數研究人員是其它領域的,且專門從事該領域的研究人員不多。相比起來,國外從事創業與
創業教育隊伍龐大得多。以哈佛大學商學院為例,僅專業從事創業學研究的教授就有十幾位,而全美創業領域的首席教授有200多人。
三是缺少創業與創業教育研究的平台。專業的期刊和雜誌是創業與創業教育研究發表學術觀點和相互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對學術領域的發展起著一個平台的作用。根據1991年美國的相關統計,有關創業和
創業教育的刊物達幾十種,其中公認權威的刊物有5種。然而,本研究的樣本所發表的刊物沒有一家是屬於創業與
創業教育領域的。
四是研究方法單一。從樣本的研究方法來看,除了少數幾篇用了問卷調查方法和簡單的描述統計分析之外,大多是定性研究,且多數是泛泛而談。其研究方法極少用到定量方法,缺少實證研究。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的普遍套用往往是一個學科領域發展和深化的條件與標準,從這點也可看出,我國的創業與
創業教育還處於初期階段。
我國要想在創業教育及其理論研究並占據一席之地,還需要在許多方面做出努力。筆者建議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
第一,拓展研究內容的廣度和深度。根據全球創業觀察(GEM)的報告,中國在全球創業活動中是屬於活躍狀態的國家,且中國的創業環境正在不斷改善,不斷發展的創業實踐決定了我國未來經濟對創業和
創業教育的巨大需求。相應地,我們需要理論界將相關研究的內容在廣度和深度上向前推進。研究不應停留在討論要不要
創業教育,而要開始深入研究如何有效地開展創業教育,以及如何來提高大學生的創業理論和實踐能力,並將其轉化成我國經濟發展的動力。
創業研究可以在巨觀和微觀兩個層面上推進。比如,創業及
創業教育與經濟成長的關係、創業與創業教育的制度建設、創業與創業教育的體系建設、創業機會的識別與評估、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培育與評估等。
第二,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的發展。定性分析和闡述的較多,缺少定量分析方法。如果只停留在表面的泛泛而談,在實證研究占主導地位的今天,將很難將創業與
創業教育向前推進,並被廣泛地接受為一門“科學”的學科。當然,這裡不是否定定性分析的價值,定性和定量研究在研究範式、邏輯過程、理論模式、研究目標等方面存在差異,因此,各自有其優勢和適用的範圍。在我國創業與創業教育研究的起步階段,大量運用實地研究、訪談、個案分析等
定性研究方法可以為學科體系整體理論的構建發揮重要作用。
第三,研究環境的營造。除了我國活躍的
創業實踐本身的推動之外,作為高校自身,應充分意識到創業與
創業教育研究在未來高等教育和我國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在研究隊伍的培育和學科體系的建設上提前做出規劃,積極推進創業教育的發展。
第四,應建立我國大學的創業教育評價體系。隨著大學
創業教育的發展,其相應的評價體系和評價機制已顯得日益重要。
創業教育評價是高校實施創業教育,對大學生的創業意識、
創業技能和創業精神的培養和提高程度,以及其社會價值的實現等方面做出判斷的過程。Vesper在多年的研究基礎上提出主要應當從以下七個方面進行評價:提供的課程、教員發表的論文和著作、對社會的影響力、校友的成就、
創業教育項目自身的創新、校友創建新企業情況、外部學術聯繫(包括舉辦創業領域的重要學術會議和出版學術期刊)。我們應借鑑國外的相應研究成果,結合我國實際來建立一個大學的
創業教育評價體系,以便更好地引導和規範本領域的研究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