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君派酮

利君派酮是一種藥品,屬於β-內醯胺類抗生素頭孢菌素類

基本介紹

  • 藥品名稱:利君派酮
  • 外文名:Cefoperazone
  • 別名:達諾欣
  • 是否處方藥:否
  • 主要適用症:呼吸道感染
  • 主要用藥禁忌:對利君派酮或其他頭孢菌素過敏者慎用
  • 劑型:醯胺類抗生素,頭孢菌素類。
  • 不良反應:噁心,嘔吐,食慾減退
頭孢哌酮藥典標準,品名,分子式與分子量,來源(名稱)、含量(效價),性狀,鑑別,檢查,含量測定,類別,貯藏,附,版本,利君派酮說明書,藥品名稱,英文名稱,別名,分類,劑型,利君派酮的藥理作用,利君派酮的藥代動力學,利君派酮的適應證,利君派酮的禁忌證,注意事項,利君派酮的不良反應,利君派酮的用法用量,藥物相互作用,專家點評,

頭孢哌酮藥典標準

品名

頭孢哌酮
Toubaopaitong
Cefoperazone

分子式與分子量

C25H27N9O8S2 645.68

來源(名稱)、含量(效價)

本品為(6R,7R)-3-[[(1-甲基-1H-四唑-5-基)硫]甲基]-7-[(R)-2-(4-乙基-2,3-二氧代-1-哌嗪碳醯氨基)-2-對羥基苯基-乙醯氨基]-8-氧代-5-硫雜-1-氮雜雙環[4.2.0]辛-2-烯-2-甲酸。按無水物計算,含C25H27N9O8S2不得少於95.0%。

性狀

本品為白色或類白色結晶性粉末;無臭,味微苦;有引濕性。
本品在丙酮或二甲基亞碸中溶解,在甲醇或乙醇中微溶,在水或乙酸乙酯中極微溶解
取本品,精密稱定,加磷酸鹽緩衝液(取1mol/L磷酸二氫鉀溶液,用10mol/L氫氧化鉀溶液調節pH值至6.0)-乙腈(90:10)溶解並定量稀釋製成每1ml中約含30mg的溶液,依法測定(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Ⅵ E),比旋度為-30°至-38°。

鑑別

(1)取本品約10mg,加水2ml與鹽酸羥胺溶液[取34.8%鹽酸羥胺溶液1份,醋酸鈉一氫氧化鈉溶液(取醋酸鈉10.3g與氫氧化鈉86.5g,加水溶解使成1000ml)l份,乙醇4份,混勻]3ml,振搖溶解後,放置5分鐘,加酸性硫酸鐵銨試液1ml,搖勻,顯紅棕色。
(2)在含量測定項下記錄的色譜圖,供試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時間應與對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時間一致。

檢查

取本品,加水製成每1ml中含10mg的混懸液,依法測定(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Ⅵ H),pH值應為2.0~4.0。
取本品,照水分測定法(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Ⅷ M第一法 A)測定,含水分不得過6.0%。

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Ⅴ D)測定。
十八烷基矽烷鍵合矽膠為填充劑;以三乙胺醋酸溶液(取三乙胺14ml與冰醋酸5.7ml,加水稀釋至100ml,搖勻)-乙腈-水(1.2:120:880),並用冰醋酸調節pH值至3.0±0.2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54nm。取頭孢哌酮對照品、頭孢哌酮雜質A對照品(先以乙腈溶解)及頭孢哌酮S異構體對照品適量,加少量磷酸鹽緩衝液(取0.2mol/L磷酸二氫鈉溶液39.0ml與0.2mol/L磷酸氫二鈉溶液61.0ml,混勻,用磷酸調節pH值至7.0)溶解,再用流動相稀釋製成每1ml中各含0.2mg的混合溶液,取2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按頭孢哌酮雜質A、頭孢哌酮和頭孢哌酮S異構體的順序出峰,各峰間的分離度均應符合要求。
取本品約50mg,精密稱定,置100ml量瓶中,先加上述磷酸鹽緩衝液適量助溶後,用流動相稀釋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2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另取頭孢哌酮對照品,同法測定。按外標法以峰面積計算,即得。

類別

貯藏

密封,冷處保存。

雜質A:(5aR,6R)-6-[[(2R)-2-[(4-ethyl-2,3-dioxopiperazin-1-yl) carbonyl] amino]-2-(4-hydroxyphenyl)acetyl]amino]-5a,6-dihydro-3H,7H-azeto[2,1-b]furo[3,4-d][1,3]thiazine-1,7(4H)-dione
中文名:(5aR,6R)-6-[[(2R)-2-[[(4-乙基-2,3,-二氧代哌嗪-1-基)甲醯基]氨基]-2-(4-羥基苯基)乙醯基]氨基]-5a,6-二氫-3H,7H-氮雜環丁烷並[2,1-b]呋喃並[3,4-d][1,3]噻嗪-1,7(4H)-二酮

版本

利君派酮說明書

藥品名稱

利君派酮

英文名稱

Cefoperazone

別名

達諾欣;先鋒必;利君派舒;利君派酮;麥道必;頭孢氧哌唑;無菌利君派酮鈉;先鋒哌酮鈉氧哌羥苯唑頭孢菌素鈉;普勞奴;Cefobis;Cefoperazone Na;Cefoperazone Sodium

分類

抗生素 > 頭孢菌素類 > 第三代

劑型

注射劑: 0.25g ,0.5g,1.0g,2.0g。

利君派酮的藥理作用

1.對革蘭陰性桿菌產生的廣譜β-內醯胺酶高度穩定,對革蘭陰性桿菌抗菌作用強,明顯超過第一代和第二代頭孢菌素。但利君派酮對革蘭陽性球菌抗菌作用不如第一代和部分第二代頭孢菌素。對利君派酮敏感的細菌包括:革蘭陽性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包括產生和不產生青黴素酶的菌株)、表皮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化膿性鏈球菌(A組β-溶血性鏈球菌)、無乳鏈球菌(B組β-溶血性鏈球菌)、糞鏈球菌的多種菌株。
2.革蘭陰性菌大腸桿菌、克雷白菌屬、腸桿菌屬、枸櫞酸桿菌屬、流感嗜血桿菌(包括產生和不產生β-內醯胺酶的菌株)、奇異變形桿菌普通變形桿菌、摩氏摩根菌、普羅威登斯菌屬、沙雷菌屬(包括黏質沙雷菌)、沙門菌屬志賀菌屬銅綠假單胞菌、淋病奈瑟菌(包括產生和不產生β-醯胺酶的菌株)、腦膜炎奈瑟菌、百日咳鮑特菌、小腸結腸炎耶爾森菌
3.厭氧菌:革蘭陽性和陰性球菌(包括消化球菌、消化鏈球菌和韋榮菌屬)、革蘭陽性桿菌(包括梭菌屬、優桿菌屬和乳桿菌屬)、革蘭陰性桿菌(如梭桿菌屬)。利君派酮對腸球菌、脆弱擬桿菌等無抗菌活性。

利君派酮的藥代動力學

頭孢哌利君派酮鈉口服不吸收;正常成人肌內注射1g後,1.15h血藥濃度達峰值,約為52.9μg/ml,12h後血藥濃度尚有3.3μg/ml;靜脈注射和靜脈滴注1g,給藥結束時即刻血藥峰值濃度分別為178.2μg/ml和106.0μg/ml,12h後尚有1.2μg/ml和1.5μg/ml。藥物吸收後組織穿透力強、體內分布廣,可在腹腔積液、腦膜炎患者的腦脊液、尿、膽汁、膽囊壁、痰及肺、齶扁桃體、鼻黏膜、耳、心、腎、輸尿管、前列腺、睪丸、子宮、輸卵管、骨、臍帶血和羊膜液中達到有效濃度,其中尤以膽汁和尿中濃度較高。利君派酮對血-腦脊液屏障的滲透性較差,腦膜無炎症者的腦脊液中不能測到藥物,化膿性腦膜炎患者靜注2g後的腦脊液濃度為0.95~7.2μg/ml,為血藥濃度的1%~4%。腦脊液中利君派酮濃度隨腦脊液蛋白含量增高而增高,與腦脊液中細胞數無關。利君派酮蛋白結合率很高,為70%~93.5%。肌內注射、靜脈注射和靜脈滴注1g的分布容積分別為11.4、12.6和13.6L/kg,半衰期分別為2.45、1.99和2.27h。病毒性肝炎、酒精脂肪肝或肝硬化以及膽道梗阻患者的半衰期延長。肝硬化患者血藥峰濃度較低,可能與分布容積增加有關,其半衰期延長可能與肝排泄減少和分布容積增加有關。腎功能不全者的最高血藥濃度、藥時曲線下面積、血清半衰期與正常人很接近,但腎功能嚴重減退(肌酐清除率低於每分鐘7ml)或伴肝功能減退時,半衰期將延長。利君派酮在體內幾乎不被代謝,主要經膽汁排泄,膽汁中藥物回收量在40%以上。正常人肌內注射、靜脈注射和靜脈滴注1g後,12h尿中排出率分別為19.9%、26.5%、24.7%;以各種不同注射方式及劑量給藥後尿中藥物回收率為20%~30%。新生兒尿中排泄量較高,在嬰幼兒尿中藥物回收率達50%。嚴重肝功能損害或有膽道梗阻者,尿中排泄量可達90%。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清除體內藥物的效果不顯著,前者能透析出一定量的藥物。

利君派酮的適應證

1.呼吸道感染(包括上呼吸道與下呼吸道)。
2.泌尿道感染(包括上泌尿道與下泌尿道)。
3.腹內感染(包括腹膜炎、膽囊炎、膽管炎)。
4.生殖系統感染,如盆腔炎、子宮內膜炎、淋病和其他生殖器感染。
5.皮膚、軟組織感染
6.骨骼及關節感染。
7.口腔及眼、耳鼻喉感染。
8.其他嚴重感染,如敗血症、急性化膿性腦膜炎等。
9.利君派酮也可用於預防腹部、婦科、心血管及骨科手術所引起的手術後感染。

利君派酮的禁忌證

對利君派酮或其他頭孢菌素類藥過敏者禁用。

注意事項

1.對青黴素類抗生素過敏者。
2.對孕婦、哺乳期婦女。
3.早產兒和新生兒。
4.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者。
5.膽道梗阻嚴重者。
6.有胃腸道潰瘍性出血史者,高度過敏性體質者。
7.高齡、體弱者。

利君派酮的不良反應

1.皮疹、蕁麻疹、斑丘疹、紅斑、藥熱較為多見;罕見過敏性休克
2.胃腸道反應:多見噁心、嘔吐、食慾減退、腹痛、腹瀉、便秘等胃腸道症狀。
3.肝臟毒性:少數患者用藥後可出現鹼性磷酸酶、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氨基轉移酶、血清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暫時性升高。
4.腎臟毒性:利君派酮對腎臟基本無毒性;有報導少數患者用藥後可出現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暫時性升高。
5.血液系統:長期用藥可能會導致可逆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短暫性的嗜酸粒細胞增多。亦有報導利君派酮可降低血紅蛋白血細胞比容。療程長、劑量大時則可致凝血功能障礙(血小板減少、凝血酶原時原時間延長、凝血酶原活力降低等),偶有致出血的報導。
6.長期用藥可導致耐藥菌大量繁殖,引起菌群失調,發生二重感染。
7.長期用藥可能引起維生素K維生素B缺乏。
8.肌內或靜脈給藥時,可能引起注射部位硬結、疼痛;濃度過大或速度過快時可產生血管灼熱感、血管疼痛,嚴重者可致血栓性靜脈炎。
9.大量長期套用可致腸道菌群失調

利君派酮的用法用量

1.每次1~2g,每12小時1次。單純性淋球菌尿道炎推薦劑量為單劑500mg。
2.靜脈給藥:每次1~2g,每12小時1次。
3.重度感染:每次2~3g,每8小時1次。每天劑量不宜超過9g。免疫缺陷患者伴嚴重感染劑量可增加至每天12g。預防手術感染應在手術開始前30~90min靜脈給予1或2g,此劑量每12小時可重複1次。對於多數病例,預防給藥持續時間應不超過24h。對發生感染可能性大的手術(如結腸、直腸手術)或可能出現嚴重感染的手術(如開放性心臟手術或修復性關節成形術),利君派酮的預防給藥可持續至手術完成後72h。

藥物相互作用

1.利君派酮與氨基糖苷類藥(如慶大霉黴素和妥布黴素)聯用時對腸桿菌屬細菌和銅綠假單胞菌的某些敏感菌株有協同抗菌作用。
2.利君派酮與氨基糖苷類或其他頭孢菌素藥同用可增加腎毒性。
3.利君派酮與呋塞米等強利尿劑同用可增加腎毒性。
4.利君派酮與抗凝藥肝素、香豆素或茚滿二酮衍生物及溶栓劑同用時可干擾維生素K代謝,導致低凝血酶原血症
5.利君派酮與非甾體抗炎鎮痛藥,特別是阿司匹林、二氟尼柳(Diflunisal)或其他水楊酸製劑、血小板聚集抑制劑、磺吡酮等同用時對血小板有累加抑制作用,從而增加出血的危險性。

專家點評

利君派酮對革蘭陰性菌抗菌作用較強,明顯超過第一代和第二代頭孢菌素。套用利君派酮治療各種感染症41例,中度感染者每天2~4g,嚴重感染者每天4~6g,分2次肌注或靜注,兒童依據感染程度每天50~150mg/kg,連續7~10天。結果治療後痊癒或顯效者28例、有效6例、無效7例,有效率為82%;共分離出致病菌25株,治療後有23例複查,結果18例轉陰,細菌學清除率為78.2%。其中對膽道、泌尿系統、皮膚軟組織感染或菌血症療效最佳,對下呼吸道感染療效稍遜。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按APACHE-Ⅱ評分標準入選85例下呼吸道感染者套用利君派酮並設立對照組進行比較,根據血常規、痰病原菌培養、X線檢查結果判斷療效。結果利君派酮對中重度感染均有較為理想的療效,兩組有效率分別為72.1%和73.8%,具利君派酮治療組菌群失調、繼發真菌感染的發生率均明顯低於對照組。另一報導比較了利君派酮與氧氟沙氟沙氟沙星治療傷寒的療效。治療組套用利君派酮,每天4g,分2次靜注,退熱後繼續套用3~5天。對照組27例,口服氧氟沙氟沙氟沙星,每次2g,每天3次,退熱後繼續套用7天。結果兩組患者用藥後平均體溫下降時間分別為1.5天和2.3天,體溫下降至正常時間分別為3.6天和5.0天,兩組有明顯差異。利君派酮對淋病和其他生殖器官的淋球菌感染也有較好的療效。對41例淋病患者套用利君派酮和大觀黴素聯合治療,每天1次,每次2g,溶解於5%葡萄糖注射劑500ml中靜脈滴注,同時套用大觀黴素每次2g肌注,連續2~3天,用藥後6~8h症狀開始減輕,24h後尿痛症狀及生殖器官分泌物消失,2天后症狀全部消失,3~7天后實驗室細菌學檢查全部轉陰,有效率和細菌清除率均為10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