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膜炎奈瑟菌

腦膜炎奈瑟菌

腦膜炎奈瑟菌(N. meningitidis)簡稱為腦膜炎球菌(meningococcus),是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簡稱流腦)的病原菌。腎形或豆形革蘭陰性雙球菌,兩菌接觸面平坦或略向內陷,直徑0.6~0.8μm。人工培養後可成卵圓形或球狀,排列較不規則,單個、成雙或4個相聯等。在孵育24h後的培養物中,常呈現衰退形態,菌體大小較不一致,著色亦深淺不勻。在患者腦脊液中,多位於中性粒細胞內,形態典型。新分離菌株大多有莢膜和菌毛

腦膜炎雙球菌(學名Neisseria meningitidis),又名腦膜炎奈瑟菌或腦脊髓膜炎雙球菌,簡稱為腦膜炎球菌,是一種革蘭氏陰性菌,因其所導致的腦膜炎而聞名,亦會造成腦膜炎球菌血症(一種致命性的敗血症)。它只感染人類,並無寄生的動物,是唯一令細菌性感染腦膜炎成為流行病的病菌。約10%成人的鼻咽中有它的蹤跡。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腦膜炎奈瑟菌
  • :奈瑟氏菌屬
  • :腦膜炎奈瑟氏菌
  • 英語名稱:N.meningitidis
生物學性狀,形態與染色,培養特性,生化反應,抗原構造及分類,抵抗力,致病性與免疫性,致病物質,所致疾病,免疫性,微生物學檢查法,標本,直接塗片鏡檢,分離培養與鑑定,生化鑑定,血清凝集法,核酸擴增法,快速診斷法,防治原則,

生物學性狀

形態與染色

腦膜炎奈瑟菌為革蘭染色陰性,常呈雙排列,直徑約為0.8μm的雙球菌。單個菌體呈腎形。成雙排列時,兩個凹面相對。無鞭毛,不形成芽胞。有菌毛,新分離菌株莢膜

培養特性

專性需氧。營養要求高。最常用的培養基是朱古力色培養基。即將血液加熱80℃後製成的血瓊脂培養基。初次分離培養時,還需提供5%~10%的CO2氣體。一般培養48小時後,腦膜炎奈瑟菌在培養基上形成圓形隆起、表面有光澤、透明或半透明、直徑約1mm~5mm的露滴樣粘液型菌落。無色素形成。血平板上無溶血現象。

生化反應

分解糖類產酸不產氣。氧化酶試驗陽性。腦膜炎奈瑟菌可產生自溶酶,人工培養時若不及時移種,數日後菌體自溶

抗原構造及分類

1.莢膜多糖抗原(capsular polysaccharides antigen) 具有群特異性。根據此抗原性不同,可將腦膜炎奈瑟菌分為至少13個血清群。與人類疾病關係密切的主要是A、B、C、Y及W-135群。A群及C群是引起腦膜炎流行的主要血清群。
2.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e protein) 具有型特異性。根據外膜蛋白不同將腦膜炎奈瑟菌分為20個血清型。2型和15型與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有關。外膜蛋白的功能是在細菌細胞壁上形成孔隙,有利於營養物質進入細胞內。
3.脂多糖抗原(lipopolysaccharide antigen, LPS) 此抗原與大腸桿菌有共同抗原存在。脂多糖是腦膜炎奈瑟菌的主要致病物質。

抵抗力

腦膜炎奈瑟菌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弱。乾燥、陽光、濕熱及一般消毒劑很快將細菌殺死。本菌可產生自溶酶。體外25℃,鹼性環境中很快導致菌體腫脹、裂解死亡。

致病性與免疫性

致病物質

1.莢膜:莢膜可抵抗宿主體內吞噬細胞吞噬作用,增強細菌對機體的侵襲力
腦膜炎奈瑟菌腦膜炎奈瑟菌
2.菌毛:介導細菌粘附在宿主易感細胞表面,有利於細菌在宿主體內定居、繁殖。
3.內毒素:是腦膜炎奈瑟菌的主要致病物質。內毒素作用於小血管或毛細血管,引起血栓、出血,表現為皮膚出血性瘀斑;作用於腎上腺,導致腎上腺出血。大量內毒素可引起瀰漫性血管內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導致休克預後不良

所致疾病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簡稱流腦)是由腦膜炎奈瑟菌(Nm)通過呼吸道傳播引起的化膿性腦膜炎。
人類是腦膜炎奈瑟菌唯一的易感宿主。細菌由鼻咽部侵入機體,依靠菌毛的作用粘附於鼻咽部黏膜上皮細胞表面。多數人感染後表現為帶菌狀態或隱性感染,細菌僅在體內短暫停留後被機體清除。只有少數人發展成腦膜炎。我國引起腦膜炎的主要是A群菌,B群常為帶菌狀態。腦膜炎奈瑟菌感染的發病過程可分為3個階段:
解剖圖解剖圖
①病原菌首先由鼻咽部侵入,依靠菌毛吸附在鼻咽部黏膜上皮細胞表面,引起局部感染;
②隨後細菌侵入血流,引起菌血症,伴隨惡寒、發熱、嘔吐、皮膚出血性瘀斑等症狀;
③侵入血流的細菌大量繁殖,由血液及淋巴液到達腦脊髓膜,引起腦脊髓膜化膿性炎症。患者出現高熱、頭痛、噴射性嘔吐頸項強直等腦膜刺激症狀。嚴重者可導致DIC,循環系統功能衰竭,於發病後數小時內進入昏迷。病理改變表現為腦膜急性化膿性炎症伴隨血管栓塞,白細胞滲出。

免疫性

機體對腦膜炎奈瑟菌感染的免疫力主要依賴於體液免疫顯性感染隱性感染疫苗接種2周后,血清中群特異性IgGIgMIgA抗體水平明顯升高。分泌型IgA抗體可阻止腦膜炎奈瑟菌侵襲呼吸道黏膜上皮細胞;血清IgG及IgM抗體在補體的參與下有殺死病原菌的作用;血清抗體在補體的參與下可增強吞噬細胞對病原菌的吞噬與殺滅。6個月內的嬰兒可通過母體獲得IgG抗體,產生自然被動免疫,故很少發生感染。6個月後,來自母體的抗體水平逐漸下降,嬰兒對疾病的易感性逐漸增強,故6月~2歲年齡組嬰兒免疫力最低,是腦膜炎奈瑟菌的易感人群

微生物學檢查法

標本

取患者腦脊液或刺破皮膚出血瘀斑取滲出物作塗片或培養。血液標本作培養。帶菌者檢測可取鼻咽拭子。

直接塗片鏡檢

腦脊液離心沉澱後,取沉澱物塗片,革蘭染色後鏡檢。或消毒患者皮膚出血瘀斑處皮膚,用無菌針頭挑破瘀斑取滲出物製成塗片,革蘭染色後鏡檢。如鏡下見到中性粒細胞內、外有革蘭染色陰性雙球菌時,即可作出初步診斷。

分離培養與鑑定

血液與腦脊液標本在血清肉湯培養基中增菌後,接種到朱古力色血瓊脂平板上,置於含5%~10%CO2的環境中孵育。挑取可疑菌落塗片鏡檢,並作生化反應(表13-1)及型特異性多價血清的凝集試驗鑑定。

生化鑑定

主要通過氧化酶、糖類發酵以及培養生長特點進行。
①細菌形態呈腎形;
氧化酶試驗陽性;
觸酶試驗陽性;
④分解葡萄糖、麥芽糖產酸不產氣;
⑤莢膜多糖抗原直接凝集試驗

血清凝集法

根據莢膜多糖可將腦膜炎奈瑟氏菌分為A、B、C、D、X、Y、Z、29E、W135、L、H、I、K等13個血清群,其中A、B、C群最為多見,約占90%。
關於血清凝集法用的診斷血清方面,推薦天津生物晶片公司生產的腦膜炎奈瑟氏菌全套診斷血清產品。這套產品除了包含腦膜炎奈瑟氏菌菌10個常見血清群的診斷血清。

核酸擴增法

流行性腦膜炎的臨床診斷通常以出現發熱、嘔吐、頭痛等臨床症狀為依據。進一步的確診則需在病人腦脊液或急性衄液中分離到腦膜炎雙球菌。但分離培養方法的檢出陽性率較低.並且至少需要2~3 d才能確診感染.這對疾病的及時治療極為不利。此外,受抗生素使用及其他非特異性因素的影響.分離培養法的靈敏度不高.極大地降低了診斷結果的可靠性。因此,尋找一種快速、靈敏並且適用於I臨床診斷的檢測方法已顯得非常鶯要。近年來,因為具有特異性好、靈敏度高、檢測周期短等優點,在PCR的基礎上建立的基因診斷技術已廣泛套用於多種病原微生物的臨床檢測。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聯合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以PCR技術為基礎,結合我國流腦的流行現狀,建立了Nm ABC群的快速診斷方法。
核酸擴增技術,即聚合酶鏈式反應(polymerase chainreaction,PCR),其基本原理是設計、合成兩條寡核苷酸,作為引物,對應於待測病原微生物某一段特異性序列的兩端,然後在體外模擬DNA體內複製的過程反覆擴增,使靶序列放大上萬倍甚至上百萬倍而被檢測出來。

快速診斷法

依據是腦膜炎患者腦脊液及血清中存在腦膜炎奈瑟菌可溶性抗原。因此可採用已知的抗體檢測有無相應的抗原。
1.對流免疫電泳:此法較常規培養法敏感,特異性高。一般1小時內即可得到結果。
2.SPA協同凝集試驗:將待檢的患者腦脊液或血清與已知腦膜炎奈瑟菌IgG類抗體標記的產生SPA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混合。若標本中存在腦膜炎奈瑟菌的可溶性抗原,則使抗體標記的金黃色葡萄球菌聚集在一起,形成肉眼可見的凝集現象。

防治原則

預防腦膜炎奈瑟菌感染的關鍵是要儘快消除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及提高人群免疫力。
我國1980年正式使用A群多糖菌苗,臨床觀察表明對學齡兒童和成人保護率可達90%。但此種疫苗對2歲以下嬰幼兒免疫原性差,其一是因為腦膜炎莢膜多糖抗原屬於T細胞非依賴抗原,免疫效果與接種者年齡有明顯的依賴關係;其二,多糖菌苗誘導機體產生的IgG抗體主要為IgG2亞類,出現較遲,一般到8~12歲才能上升至成人水平。因此,嬰幼兒接種多糖菌苗後往往以產生短暫的IgM抗體為主。國外採用A群和C群多糖與白喉毒素蛋白偶聯的偶聯菌苗接種8~10周齡的嬰兒,證明這種偶聯菌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及安全性。
流腦的治療首選藥物為青黴素G,劑量要大。對青黴素過敏者,可用氯黴素紅黴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