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進一步加快鄉村旅遊發展的實施意見

2012年12月27日,六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以六政辦〔2012〕125號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快鄉村旅遊發展的實施意見》。該《意見》分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目標任務;工作重點、保障措施3部分。

工作重點是:編制鄉村旅遊發展規劃;完善鄉村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大力開發鄉村旅遊產品;提升鄉村旅遊要素品質;加強鄉村旅遊資源保護;積極培育鄉村旅遊示範點;促進鄉村旅遊宣傳推廣;加強鄉村旅遊教育培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六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進一步加快鄉村旅遊發展的實施意見
  • 類型:意見
  • 地區:六安市
  • 印發時間:2012年12月27日
檔案發布,意見內容,

檔案發布

2012年12月27日,六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快鄉村旅遊發展的實施意見》。

意見內容

六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進一步加快鄉村旅遊發展的實施意見
六政辦〔2012〕125號
各縣區人民政府,開發區、試驗區、示範園區管委,市政府各部門、直屬機構:
為貫徹落實《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快鄉村旅遊發展的若干意見》(皖政辦〔2012〕6號),大力推進我市鄉村旅遊發展和美好鄉村建設,經市政府同意,現就進一步加快鄉村旅遊發展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目標任務
(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促進農民就業增收和發展壯大旅遊業為目標,以建設旅遊強縣、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點)、特色景觀旅遊名鎮(村)、星級農家樂為重點,完善鄉村旅遊基礎設施和服務體系,最佳化鄉村旅遊發展環境,把鄉村旅遊打造成為我市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美好鄉村建設的有效載體、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和旅遊業發展的新業態。
(二)基本原則。
1.政府主導、社會參與。通過政府和部門對鄉村旅遊建設的統籌協調和引導扶持,鼓勵支持農民和各類經濟實體參與鄉村旅遊開發建設,採取多種經營模式,充分發揮社會資金在鄉村旅遊發展中的作用。
2.科學規劃、統籌發展。以保護為前提、發展為目的,科學規劃,合理開發,結合美好鄉村建設,加強廣大鄉村生態環境的保護,促進鄉村文物古蹟、非物質文化遺產、民族民俗文化的挖掘和有效傳承。整合農業、林業、旅遊、文化等資源,推動鄉村旅遊及其他旅遊新業態融合發展。
3.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圍繞體驗農民生活、享受農村風光等活動,深入挖掘原生態和原生文化資源,增強鄉村旅遊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打造具有六安大別山淮河特色的農業觀光游和鄉村休閒遊。
4.以點帶面、民眾受益。通過示範帶動,積極推進鄉村旅遊發展,充分發揮農戶主體作用,堅持依靠農民,為了農民,通過打造一批旅遊特色鄉村,帶動全市鄉村旅遊發展。
5.創新機制、提升效益。積極借鑑國內外新觀念、新思路、新機制,不斷創新鄉村旅遊發展模式和經營機制,充分調動農民和旅遊經營者的積極性,推動鄉村旅遊擴大規模,提升層次,提高效益。
(三)目標任務。根據全市農村資源條件、地理區位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情況,結合新農村建設、現代農業綜合開發,參照國家級和省級示範點的標準和要求,重點引導和支持發展“一村一品”、“一家一藝”的鄉村旅遊形式,力爭在“十二五”期間建設不少於8個特色鄉鎮、15個精品村、100個四星級農家樂,形成旅遊鄉鎮、鄉村旅遊示範點、星級農家樂互動協調的鄉村旅遊發展格局,全面推進我市鄉村旅遊發展。
工作重點
(四)編制鄉村旅遊發展規劃。科學編制鄉村旅遊發展規劃,把鄉村旅遊發展規劃納入同級旅遊總體規劃,實現規劃的相互銜接,切實提高規劃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旅遊、建設、交通、農業等部門要重點指導一批不同特色、不同類型的鄉村旅遊村鎮規劃。要突出資源特色,以避免產品同質化開發為核心,以區域旅遊線路整合鄉村旅遊產品為重點,分類指導,錯位開發,實現鄉村旅遊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五)完善鄉村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結合美好鄉村建設工程,堅持以城帶鄉,推動城市公共基礎設施向鄉村旅遊點優先延伸、城市公共服務向鄉村旅遊點優先覆蓋。通過健全鄉村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使鄉村旅遊實現“三通”(通路、通上下水、通網路)、“三建”(建旅遊停車場、建旅遊購物場所、建遊客中心)、“四改”(改廁、改氣、改水、改廚)、“四保”(保生態、保民俗、保耕地、保質量)。到2015年,鄉村旅遊示範點基本實現鄉村面貌景觀化、基礎設施城市化、旅遊服務現代化。
(六)大力開發鄉村旅遊產品。充分利用我市農業生產、農事活動、林業開發和水利建設等特色資源和鄉土民俗文化,深入推進休閒農業、觀光農業、森林旅遊、水利旅遊融合發展。依託自身的鄉村土地、農家庭院、自然景觀、田園風光、農業資源、鄉風民俗等資源條件,充分發揮農業、林業等資源要素與旅遊的疊加效應,大力開發城郊休閒度假、生態農業觀光、民俗風情體驗等不同類型的鄉村旅遊產品,著力打造旅遊特色村和鄉村旅遊精品。按照鄉村旅遊一縣(區)一特、一鎮一品、一村一景、一戶一業的產業發展格局,推出具有六安大別山淮河特色的生態休閒鄉村游、參與體驗式鄉村游、科技教育式鄉村游、民俗體驗式鄉村游、文化休閒式鄉村游和農家樂式鄉村游等鄉村旅遊系列品牌。積極發展休閒農場、養生保健園、生態漁村、森林旅遊、自駕車營地、民俗文化村、主題莊園等鄉村旅遊新業態。
(七)提升鄉村旅遊要素品質。圍繞鄉村旅遊“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成立工作專班,細化任務分工,組織專項攻堅,實現鄉村旅遊特色化、專業化、標準化、規範化發展。餐飲方面:深入挖掘地方特色菜餚,推出一批色、香、味、形、質俱佳的地方特色菜,做到“一家一特”,豐富地方特色菜體系。住宿方面:大力發展農家住宿,規範和提升鄉村旅遊住宿的軟硬體水平,積極發展民俗風味濃厚、農業特色鮮明的農家住宿,建立功能完善的鄉村住宿體系。通行方面:改善和美化鄉村旅遊道路,建設出入通暢、集散隨意的鄉村旅遊交通網路體系。加強外部交通建設,實現城市公車向重點鄉村旅遊點的有效延伸;提高內部交通的通達能力,倡導徒步、腳踏車等低碳交通方式。衛生方面:加大鄉村文明創建工作力度,根治鄉村旅遊環節“髒、亂、差、破、敗、醜”現象,改善鄉村環境衛生。商品方面:設計、開發、生產和銷售具有六安大別山淮河特色的旅遊商品,重點突出“文化特色”、“生態特色”和“三農特色”等鄉村旅遊商品品牌,充分體現我市鄉村旅遊商品的“綠色”、“健康”、“生態”時尚理念,提升旅遊商品價值。娛樂方面:引導支持發展一批大眾型鄉村文體娛樂活動,打造鄉情特色濃郁的旅遊娛樂文化項目,提升鄉村旅遊文化品位。
(八)加強鄉村旅遊資源保護。正確處理開發和保護的關係,以“無礙自然文化景觀”為原則,科學開發利用現有鄉村旅遊資源,避免人為因素對自然環境、人文景觀造成破壞。生態保護:推廣使用沼氣、太陽能等清潔能源,保持鄉村清新優質的空氣品質。保護水體環境,集中處理鄉村和集鎮居民生產生活以及旅遊接待設施產生的污水垃圾,保障整潔的村容村貌,保護優美的田園生態環境。保護傳統文化特色的鄉村聚落景觀和鄉村居住環境,形成環境和諧優美的農業田園景觀。文化保護:切實做好古村落、古建築和古通道的保護工作,加大對宗祠、牌坊、寺廟、名人故居的保護力度,防止“城市化”和“園林化”破壞,不斷挖掘其歷史文化內涵,並積極申報各項非物質文化遺產。
(九)積極培育鄉村旅遊示範點。堅持分類指導,有序推進,重點培育我市四類典型鄉村旅遊示範點建設。一是以臨近重點景區的景區依託型鄉村旅遊。主要以民俗風味、特色鮮明的農業旅遊項目、餐飲和娛樂活動為主,重點培育天堂寨、大別山主峰、萬佛山、龍井溝、九公寨、大別山石窟和皖西大裂谷等景區周邊的山裡人家農家樂,萬佛湖、佛子嶺、臨淮崗、瓦埠湖、橫排頭等景區的漁家樂,舒茶“九·一六”茶園、獨山蘇維埃城、紅石谷等景區的茶園生態觀光體驗游;二是以市區和縣城穩定的客源市場、城郊便利的區域交通為依託的城市近郊型鄉村旅遊。主要以城郊農家樂、城郊垂釣、生態觀光等活動為主,重點發展君湖劉老根生態農莊、淮河風情園、田園度假村、霍山幽芳谷、皖潤山莊、金地豪生態園、木南現代農業示範園、金麒麟生態園等特色鄉村旅遊示範點;三是以交通要道、道路交叉口等交通樞紐為依託的交通沿線型鄉村旅遊。主要以特色餐飲為主,重點發展壽縣安豐、霍邱姚李、金寨斑竹園、霍山道士沖和陡沙河、舒城桃溪、金安區三十鋪、裕安區青山等特色旅遊鄉鎮。四是以主題鮮明、特色明顯的鄉村旅遊資源為依託的特色主題型鄉村旅遊。主要以特色主題餐飲和娛樂活動為主,重點發展壽縣八公山豆腐村、臨淮崗漁村、霍山堆谷山、萬佛湖漁村、葉集羊肉村、天堂寨吊鍋村等特色旅遊村。
(十)促進鄉村旅遊宣傳推廣。科學分析和定位鄉村旅遊目標市場,建立部門聯合、上下聯動的鄉村旅遊宣傳促銷和激勵機制,加大鄉村旅遊的宣傳推廣力度。充分利用網路、電台、電視台、報刊等媒體,加大鄉村旅遊產品宣傳,實現產品與市場的對接。市、縣區旅遊部門要把鄉村旅遊促銷納入旅遊促銷計畫,抓好鄉村旅遊產品宣傳促銷的策劃和組織工作。積極探索鄉村旅遊網路預訂服務,鼓勵旅行社等企業和各類有條件的旅遊集散中心,開展專業的市場銷售和網路促銷,拓寬鄉村旅遊銷售渠道。
(十一)加強鄉村旅遊教育培訓。創新鄉村旅遊人才培養方式。堅持農村現有人才與企業、院校輸送人才相結合,堅持集中培訓、選調學習、送教上門與組織技能競賽相結合的培訓思路,多形式提升從業人員技能。加強重點鄉村旅遊人才培養。重點加強鄉村旅遊行政管理幹部隊伍、鄉鎮村幹部隊伍、鄉村旅遊從業人員隊伍三支隊伍建設,提升指導服務、管理經營、實用技能三方面能力。以直接提升從業農民的服務水平與技術技能為核心,利用縣區中等職業教育資源重點開展鄉村旅遊經營戶、鄉村旅遊帶頭人、能工巧匠傳承人、鄉村旅遊幹部四類人才和鄉村旅遊導遊、鄉土文化講解等各類實用人才培訓,提高從業人員整體素質,依靠人才支持和智力投入促進鄉村旅遊發展。
保障措施
(十二)加強鄉村旅遊工作統籌協調。充分發揮市旅遊工作領導小組的協調指導作用,統籌研究鄉村旅遊開發建設中的重大事項,及時協調解決全市鄉村旅遊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和焦點問題。各縣區也要發揮縣區旅遊領導小組的作用。市直各相關部門和單位要各負其責,通力合作,形成推動我市鄉村旅遊業加快發展的整體合力。
(十三)加大鄉村旅遊發展政策支持。全面落實國家、省以及相關部門制定出台的關於促進鄉村旅遊產業發展的各項優惠政策,進一步細化落實《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快鄉村旅遊發展的若干意見》(皖政辦〔2012〕6號)關於支持旅遊業和鄉村旅遊發展的政策措施。財政支持:加大鄉村旅遊發展投入,各縣區要建立鄉村旅遊發展專項資金,重點用於基礎設施、資源環境保護,以及規劃、培訓等公共服務,並對重點項目給予貸款貼息或補貼。金融支持:加大金融對農戶和經營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引導和鼓勵中介組織為鄉村旅遊發展提供各類資金,探索推行動產抵押、林權抵押、土地使用權抵押等擔保形式,著力解決鄉村旅遊資金難題。用地支持:各縣區應在年度用地計畫中優先安排鄉村旅遊用地,在不改變原農用地用途的情況下可以採取只征不轉的方式辦理用地報批手續。環保支持:各縣區要加大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採取補助、獎勵等辦法鼓勵建設小型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在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等政策扶持中,對鄉村旅遊示範點予以支持。用電、用水支持:城鎮規劃區範圍外發展鄉村旅遊的農戶,用電、用水與農村同價。
(十四)強化鄉村旅遊工作的督查考評。完善鄉村旅遊標準服務體系,實施鄉村旅遊住宿、餐飲、娛樂、購物等主要消費環節的服務規範和安全標準,建立鄉村旅遊督查考核獎勵機制,每年對各縣區和市有關部門支持鄉村旅遊發展情況進行考核評價。各地要探索建立對農戶的考核獎勵措施,對達到鄉村旅遊服務標準的農戶給予一定的資金獎勵支持。
(十五)營造鄉村旅遊發展的良好社會環境。全面提升鄉村旅遊的社會影響,形成全民關注鄉村旅遊、熱愛鄉村旅遊、參與鄉村旅遊、支持鄉村旅遊發展的良好氛圍。充分調動基層幹部隊伍在鄉村旅遊發展中積極性,進一步增強鄉(鎮)村幹部和廣大農民參與鄉村旅遊發展的主動性、創造性。加快特色旅遊品牌培育,著力打造我市鄉村旅遊知名品牌。
六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2年12月27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