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推進農業和旅遊業標準化工作實施意見

2010年2月25日,六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以六政辦〔2010〕11號印發《六安市推進農業和旅遊業標準化工作的實施意見》。該《意見》分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主要工作、保障措施3部分。

主要工作是:建立健全標準體系;強化標準化管理;加強農產品質量認證工作,切實開展旅遊服務業的質量評價和改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六安市推進農業和旅遊業標準化工作實施意見
  • 發布號:六政辦〔2010〕11號
  • 發布單位:六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 發布時間:二○一○年二月二十五日
通知,實施意見,一、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二、主要工作,三、保障措施,

通知

六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六安市推進農業和旅遊業標準化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開發區、試驗區管委,市政府有關部門、有關直屬機構: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六安市推進農業和旅遊業標準化工作實施意見》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實施意見

六安市推進農業和旅遊業標準化工作實施意見
為加快全市農業旅遊業標準化工作進程,全面提高我市區域特色農產品質量,增強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有效提高我市旅遊業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增強旅遊產業化和旅遊產品的競爭力,促進旅遊業向產業化、品牌化、特色化方向發展,根據《關於實施技術標準發展戰略的意見》(六政辦〔2008〕89號)和省、市標準化工作會議精神,現就加強全市農業、旅遊業標準化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創建“特色、綠色農產品大市”為主線,以制訂和推廣農業標準為基礎,以產品認證、例行監測、質量追溯、市場準入為手段,以建設有龍頭企業帶動的示範基地為重點,建立健全農業標準體系、質檢體系、認證體系,發展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提高我市農業標準化水平。以“旅遊強市”為出發點,以“食、住、行、游、購、娛”旅遊六要素為主要內容,以提升旅遊業整體水平和競爭力為目標,圍繞我市旅遊業的結構最佳化和產業發展,加快旅遊服務標準的制定、實施和推廣,建立健全旅遊服務標準體系,加快推進旅遊標準化進程,為創建省級旅遊經濟強市,實現旅遊服務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支持。
目標任務:到2012年,建立比較完整的農業標準體系,實施市場準入制度,產地和流通環節農產品質量安全達標率在95%以上。大力發展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生產面積200萬畝,有效使用綠色食品標識的產品達到80個以上;有機食品生產面積達到5萬畝,有效使用有機食品標識的產品達到30個以上;其餘農產品質量基本達到無公害標準。旅遊業要結合我市旅遊特點,力爭三年內建立和完善我市旅遊業標準體系,制修訂旅遊業地方標準10項以上,現有標準實施覆蓋率達到80%以上,重要基礎性標準、安全及環保標準實施覆蓋率達到80%以上,景區標準實施推廣率達到100%;旅遊標準化試點示範創建單位10個以上;進一步樹立旅遊服務品牌意識,提升旅遊企業在管理、品牌、服務、理念等方面的“軟實力”,為遊客提供高質量的旅遊環境,基本實現旅遊服務標準化。

二、主要工作

(一)建立健全標準體系
農業方面:一是圍繞重點產業和主要產品的生產與加工,積極採集國際標準和國家、行業標準,特別是無公害、綠色食品標準;二是對我市無標產品和自行制定的農業標準及生產技術規範進行一次全面清理和修訂,對具有地方特色的無標農產品每年組織技術人員參照無公害、綠色食品相關標準制定企業標準和生產技術規範,對不適應現狀的標準進行修訂;三是對主要農產品的生產技術規程形成地方標準,到2012年底形成六安市實用農業標準彙編,建立起比較完善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農業標準體系。
旅遊業方面:按照旅遊業的國家標準,結合省市行業標準,針對全市旅遊業急需規範的事項,組織制定地方標準;針對所有旅遊業的服務產品,積極開展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的研究制定工作,構建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相銜接的服務標準體系。圍繞“食、住、行、游、購、娛”旅遊六要素,組織制定我市《旅遊景區(點)服務質量規範》、《導遊員服務規範》等系列技術標準規範。大力培育旅遊商品品牌,加大旅遊商品開發力度,制定並實施相關旅遊產品標準,確保旅遊產品質量,不斷提升旅遊特色產品的開發和生產能力。
(二)強化標準化管理
農業方面:1、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建設。政府扶持建設一批由龍頭企業帶動的大規模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基地,按照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標準區別管理,實行統一供種、統一用肥、統一施藥、統一加工、統一經營,規範技術操作規程、生產檔案、加工包裝,確保示範基地的標準和質量,以此輻射和帶動全市農業生產。到2012年底,全市建成各類標準化專業生產基地100個。其中20萬畝以上的綠色優質糧油生產基地10個,5萬畝以上綠色茶葉基地5個,5萬畝以上的綠色蔬菜生產基地5個, 500畝以上的食用菌生產基地10個,1000畝以上的山野菜生產基地5個,5000畝以上的水果生產基地2個;3萬畝以上的水產品生產基地5個,10萬隻以上標準化禽業養殖小區30個,5萬頭以上標準化生豬養殖基地20個,1000頭奶牛標準化養殖小區8個。把八縣區特色農業主導產品建成全國綠色食品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2、強化監管檢測和過程控制。一是建立農業環境質量例行監測制度。在現有環境評價的基礎上,建立農田環境質量例行監測制度和公告制度,對沒有新增污染源的地塊開展補點監測,對現有檢測超標點進行加密檢測,最終確定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適宜生產區、限制生產區和禁止生產區,完善縣(區)域環境評價和規劃。二是對生產過程實施有效控制。採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對生產過程進行監控和管理。三是規範農產品包裝相關標準。要根據國家有關產品包裝標準及標籤使用有關規定,促進農產品包裝升級,以適應市場不同層次的消費需求。尤其是認證產品和出口產品要規範使用認證標誌,使之符合產品出口國的要求。四是實施市場準入制度和產品檢測制度。在市區和縣城的主要農產品市場實行準入制度,在產地和流通環節實施農產品例行檢測和質量追溯制度,農產品質量安全達標率在95%以上。五是嚴格執行現有農業標準。現有申報“三品”(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嚴格執行相關標準。
旅遊業方面:建立以國家標準與行業標準為主體、地方標準為補充,內容涵蓋景區管理、遊客接待、遊客投訴、環境衛生、文化旅遊產品等方面,涉及服務設施標誌、環境、管理、服務質量等的旅遊企業標準化管理體系。以提升我市整體旅遊服務水平為目標,全面組織旅行社、星級賓館(飯店)、景區景點、旅遊車(船)、公共場所、視窗單位等嚴格實施旅遊服務標準,規範服務行為。一是在我市星級賓館的管理上,引導企業引進專業公司管理,逐步引進先進的管理模式。二是在旅遊景區(點)的管理上,全面推進旅遊景區標準化管理,整頓規範旅遊景區建設,大力提升旅遊景區綜合素質,以旅遊景區質量管理為切入點,大力推進旅遊景區創A、廁所創星、服務創優、質量創佳工作。重點學習國內以及國際先進的管理理念及方式,在人性化服務方面有所創新。大力推行“標準化服務、規範化經營、專業化管理”的現代企業管理模式,在整體上提高旅遊服務質量、管理水平和經營效益。三是在旅遊商品生產上,努力推出一批高附加值、工藝精緻、攜帶方便,有地方特色的旅遊商品。四是在鄉村旅遊發展上,逐步推行標準化建設,使鄉村旅遊經營管理和服務逐步規範,並在全市逐步開展農家樂服務標準化試點工作。
(三)加強農產品質量認證工作,切實開展旅遊服務業的質量評價和改進
通過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鼓勵農產品加工企業開展“三品”認證,繼續實施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三位一體、整體推進”發展戰略,以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推進農業標準化的全面實施。到2012年,實現全市適宜生產區域40%以上的面積達到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標準,其餘面積全部達到無公害生產標準。同時,加強與主要出口國認證機構的合作,積極開展有機食品的國際認證工作,推動農產品質量升級,衝破“技術壁壘”。 適時在全市旅遊服務業開展標準化服務評比工作。將制定標準和合格評定結合起來,開展標準實施的評價活動。按照有關標準要求,開展對旅行社、星級飯店、旅遊景區(點)、農家樂等方面的符合性評定。市質監、旅遊等有關部門聯合開展旅遊業標準化示範單位創建、農家樂星級劃分與評定、旅遊業標準體系確認等活動。以評價促進實施,切實加快旅遊服務標準化進程。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政策引導扶持
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加強引導。各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形成合力。質監部門要切實擔當起領導和指導全市標準化工作,組織地方標準規範的審定和發布,並依法監督標準的實施;農委要負責農業標準體系的建立,農業發展的中長期規劃制定與實施;旅遊、文物部門要根據全市旅遊服務標準建設規劃,制定本行業實施方案,組織編制提報各類專項標準,並切實抓好旅遊服務標準的推行工作;發改部門要認真貫徹國家、省、市促進發展的方針政策,不斷完善政策措施;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重點抓好市場管理;物價部門負責抓好農產品價格、景區商品價格和服務價格監管;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負責餐飲服務環節的食品安全監管;其他部門也要積極配合做好相關工作。
(二)切實加大投入
各級政府要切實加大投入,扶持農業、旅遊業、服務業標準的制修訂、標準體系的建立和完善。要以“以獎代補”的方式積極吸引社會資金,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機制。要把農業標準化工作與特色產業、農業結構調整、農業產業化、生態農業建設、農業示範園區建設、農業綜合開發和農產品加工業等相關項目結合起來,採取項目捆綁的辦法增加投入。要鼓勵外資和民營資本投資參與旅遊資源開發。
(三)進一步加強宣傳
要充分利用報刊、電視、網路等媒體,多層面、多視角宣傳標準化工作。要緊緊抓住“3·15國際消費者保護日”、“世界標準日”等重要節點、重大活動,加大農業和旅遊業標準化工作宣傳力度,擴大標準化工作的社會影響力,提高企業實施標準的自覺性,提高全社會標準化意識,共同推進我市標準化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