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聖外王

內聖外王

內聖外王是一個成語,讀音是nèi shèng wài wáng,意思是指內具有聖人的才德,對外施行王道,出自《莊子·天下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內聖外王
  • 出處:《莊子·天下》
  • 讀音:nèi shèng wài wàng
  • 類別成語
  • 解釋:內具有聖人的才德,對外施行王道
解釋,出處,用法,詞語辨析,

解釋

內聖,是說他的內心致力於心靈的修養,外王,是說他在社會活動中好似君王。這不是說他必須是一國的政府首腦,從實際看,聖人往往不可能成為政治首腦。“內聖外王”是說,政治領袖應當具有高尚的心靈,至於有這樣的心靈的人是否就成為政治領袖,那無關緊要。--《中國哲學簡史》馮友蘭

出處

先秦·莊周莊子·天下》:“是故內聖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發,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

用法

聯合式;作賓語、定語;指古代修身為政的最高理想
示例:
明·李贄四書評·大學》:“真正學問,真正經濟,~,具備此書。”
內聖外王
“內聖外王”之道,後世學者無一例外將其歸於儒家的主要思想,但並非儒家首創。孔子的儒學思想內涵深遠,內容豐富,既能體現在道德、人格方面,也體現在其政治思想方面。下面即對孔子的“內聖外王”之道及其政治思想簡要分析。
出現
“內聖外王”最早出現於《莊子·天下篇》。《天下篇》作者說:“聖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於一(道)。此即“內聖外王之道”。照《天下篇》看,“內聖外王”是天下之治道術者所追求的,“內聖”是作者的人格理想,它表現為:“不離於宗,謂之天人,不離於精,謂之神人;不離於真,謂之至人。
以天為宗,以德為本,以道為門,兆於變化,謂之聖人,以仁為恩,以義為理,以禮為行,以樂為和,熏然慈仁,謂之君子”;“外王”是作者的政治理想,它表現為:“以法為分,以名為表,以參為驗,以稽為決,其數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齒;以事為常,以衣食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為意,皆有以養,民之理也”。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天下篇》作者的“內聖外王”之道是儒道法三家思想結合的產物。
其內涵通俗的講,“內聖”就是修身養德,要求人做一個有德性的人;“外王”就是齊家、治國、平天下。“內聖外王”的統一是儒家學者們追求的最高境界。
雖然“內聖外王”一詞不是直接出自儒學和孔子之說,但《天下篇》作者所闡述的“內聖外王之道”與孔子儒家思想有相通之處,這就為儒家採用這一術語提供了理論依據。
言論
在“內聖”方面,孔子主張,“為仁由己”。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一個人能不能成為品德高尚的仁人,關鍵在於自己。正所謂“我欲仁,斯仁至矣”。在“外王”方面,儒家以“修己”為起點,而以“治人”為終點。子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在孔子的思想中,內聖和外王是相互統一的,內聖是基礎,外王是目的,只有內心的不斷修養,才能成為“仁人”“君子”,才能達到內聖,也只有在內聖的基礎之上,才能夠安邦治國,達到外王的目的。同樣,內聖只有達到外王的目的才有意義,外王實現了,內聖才最終完成。比如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自己立身,通達了,也不要忘記使別人也能立身,通達。也就是說,在滿足自身需要的同時,也要滿足他人的需要,兩者都滿足了,才是一個真正的“仁者”,也才能真正做到“內聖外王之道”。立己,達己是基礎,立人,達人是歸宿。
政治思想
孔子“內聖外王”政治思想中,體現了道德與政治的直接統一。儒家無不講道德,也無不談政治,認為政治只有以道德為指導,才有正確的方向;道德只有落實到政治中,才能產生普遍的影響。沒有道德作指導的政治,乃是霸道和暴政,這樣的政治是不得人心的,也是難以長久的。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v][5]要求政治家首先出自道德家,統治者只有先致力於聖人之道,成為“仁人”,才可能成為天下愛戴的“聖主”。怎樣才能成為道德家呢?按照孔子的言論,要做到“仁”與“禮”,達到內聖,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統治者。在孔子思想中,政治和道德教化是不分的。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vi][6]孔子以下層百姓為對象,以禮樂為主要工具,輔以刑政,試圖達到“名人倫”的目的,來穩定民心,穩固統治。
道德與政治的統一,也就是由“內聖”到“外王”。這裡,“內聖”是“外王”的前提和基礎,“外王”是“內聖”的自然延伸和必然結果。“修己”自然能“治人”,“治人”必先“修己”。
小結
“內聖外王”之說雖首見於《莊子》,但卻是儒家的基本命題,就連現代儒家的主張仍然如此。從原始儒學到漢代的政治儒學,再從宋明理學到現代新儒學,兩千多年裡,時代在變,儒學的詮釋也在變,但萬變不離其宗,始終在“內聖外王”的模式里運思。因之,我們對於這一傳統社會的精神遺產,一定要慎思慎解。
思想內涵
作為儒家思想之一,孔子時代並沒有明確提出“內聖外王”這一概念,而是道家思想代表莊子所提出,但其思想內涵與孔子在《大學》所提到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一統治天下的準則,即把個人修身的好壞看成政治好壞的關鍵這一觀點相吻合,而“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條目(步驟)被視為實現儒家“內聖外王”的途徑,其中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被視為內聖之業,而齊家、治國、平天下則被視為外王之業。“內聖外王”這一儒家思想也對中國的政治、倫理、文化以及哲學等產生重要影響。
歷史發展
孔子以德才把人劃分為君子小人兩類,並讓有德才之人居於高位,在其“六藝”教育中,把禮、樂、書、數分為文,把射、御分為武。可見其重視文武並重。但是隨著歷史的發展,儒家思想出現了重文輕武、內聖強外王弱的局面。儒家“內聖外王”理論形成與發展歷史可分為:宋代改革派與功利派階段;明代心學與實學階段;清代提倡實學階段,清王朝末期在歐洲列強的打擊下出現洋務派與民族資產階級改良派階段;民國時期三民主義、當代新儒家文化現象出現階段這幾個過程。

詞語辨析

“內聖外王”作為一種人格理想和政治理想,其強調的是在既定的社會體制下的自身修行,並不對外部社會制度有所訴求,要求制度的建設與改善,即要求完善自己的精神層次,但不要求外部制度對肉身的保障。與西方民主、憲政、自由主義制度相比,“內聖外王”中的通過內修的濟世功用,以實現個人理想和達濟社會,進而達到王道社會這一中國傳統政治理想,在中國封建社會,由於專制皇權導致人治而法治不及,加上其思想主張缺少分權制衡、社會制度建構的非正義性而導致其實施起來較難,常常出現“內聖不外王,外王不內聖”的局面,是一種政道有餘但治道不足的表現。
文明模式
我們知道,明王朝有很多附屬國,明王朝的附屬國是是明王朝依靠自己的實力讓眾多的國家服氣,“臣服”而自願加盟的。明王朝的很多附屬國模式就是將來中國統一世界的模式,雖然它有足夠的武力征服其它國家,但它不是依靠武力,而是靠自己的實力(道德)說話的。
儘管明王朝的模式是不完美的,有缺陷的,需要完善的.按中國文化講,“使天下服”絕不是依靠武力,但在特定的歷史階段又不能沒有武力。當人的覺悟達到相當高的水平之後,只需一番合乎規律的道理,就可以使天下歸心了。當人還不開化,或是很野蠻時,這時就需要一定的威懾力,如禹王“刑天舞乾戚”。當他們來入侵時,就要保證一定能打敗他們,這時就需要自身的強大。 如果你強大了,大家都來歸順,趕都趕不走;如果你落後虛弱了,大家都會離你而去(國家獨立),留都留不住,留住的只是矛盾和戰爭。如果中國現在世界第一強國,我看誰也不想從中國獨立出去受窮。如果你自己貧窮落後,誰也不願跟著你受窮,人家鬧獨立,你也不能完全怪人家,應當首先檢討一下自己做到了沒有。 很明顯,以什麼服人,以什麼形式統一天下,是與社會人的文明程度成比例的,越是文明程度高的社會,就越要以道德去統一之;越是落後野蠻的社會就越需要武力去統一之。
這和道德與法律的關係也是同樣的,越是道德敗壞的社會,法律的重要性就顯得越重要;越是道德高尚的社會,法律就顯的無關緊要了。大家都不犯罪,都很明理,辦事都不出規矩,法律還有什麼作用?反之,很多人都犯罪,不依靠法律去制裁又有什麼辦法?大家都犯罪,執法的人難道就不犯罪?整個社會的道德都不好,執法的人的道德就會好?執法人的道德敗壞,貪官污吏也就出來,這個社會是什麼樣也就可想而知了。中國統一世界的模式基本是明朝統一天下的模式,自身強大而“內聖”,外邦、外國紛紛效法學習,主動與中國進行聯合,或自願加入中國,而不是靠武力征服,這就是“外王”。不過,現在理論上更明確了,因為明王朝的理論還是渾渾沌沌。明王朝雖然提出過無為而治,其實明王朝社會根本不具備無為而治的社會條件,因為那時的人的道德品質根本就達不到那樣的程度,明王朝的發展歷史也證明了這一點。
明王朝形式上崇儒,但是整個明王朝的意識形態還是很亂的,就皇帝而言,有據可查的,有信儒的,有信佛的,有信道的,有信基督的,據說還有信穆斯林的,可能還有什麼都不信的,是否還有受唯物主義影響的呢?不可而知。這說明,明王朝還不具備真正的內聖外王的條的。無為而治的社會,要求社會人的素質、道德水平非常高,人們不犯罪,當然也就不需要什麼治理了,這樣才能達到無為而治的。內聖的國家,內部必須治理得好,人們有高尚的道德品質,整個國家從上到下能夠凝聚成一個整體,就象蜜蜂與螞蟻(白蟻)王國一樣(這當然是一種低級的凝聚形式),只有集體,沒有個人,只有大公,而無自私。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能凝聚這么結實,將是無堅不摧的,沒有任何敵人能戰勝他們、能夠奴役他們的。
經典精神
1、始於孝悌 事親篇 兄弟篇
2、終於仁義 施仁篇 取義篇
3、現乎言行 言語篇 力行篇
4、達於智慧 知之篇 智樂篇
5、成乎君子 現實篇 理想篇
6、傳之弟子 回遊篇 子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