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復禮

克己復禮

儒家指約束自己,使每件事都歸於“禮”(“禮”為西周之禮)。“克己復禮”是達到仁的境界的修養方法。出自《論語·顏淵》:“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在早年的政治追求中,一直以恢復周禮為己任,並把克己復禮稱之為仁。顏淵向孔子詢問什麼是仁以及如何才能做到仁,孔子做出了這種解釋。因此,可以把克己復禮視為孔子早年對仁的定義。

基本介紹

成語典故,詞語辨析,

成語典故

【解釋】克:克制。復:實踐,實行。克制自己,踐行禮儀。能使自己品行提升,才可能達到“禮”(西周之禮)。其意思是約束自己,使言行符合於禮。
【出處】《論語·顏淵》:“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近義詞】嚴於律己
【示例】小官公謹忠信,~,奉公守法,正直無私。(明·無名氏《紫泥宣》第一折)
論語載:“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顏淵)
克者勝也,克己就是一個人能夠克制自己,戰勝自己,不為外物所誘,而不可以任性,為所欲為。禮字即是理字,禮乃固理之不可易者,復禮就是要恢復到合理化。克己工夫,全在一個勿字。
朱子解克己復禮,其言曰:“克是克去己私。己私既克,天理自復,譬如塵垢既去,則鏡自明;瓦礫既掃,則室自清。”又曰:“克己復禮,間不容髮,無私便是仁。”又曰:“天理人慾,相為消長,克得人慾,乃能復禮。”又曰:“敬如治田灌溉,克己如去惡草。”王陽明有云:“去山中賊易,去心中賊難。”克己就是要滅此心中之賊。禮對人生行為,具有指導、節制、綜貫、衡斷諸作用,而能促進人與人間關係之圓滿,有禮便是行仁,孔子之以禮為教,可見其由來。故論語子罕篇又載顏淵之言曰:“夫子博我以文,約我以禮。”茲錄國際君友會王愛君文集“克己復禮”如上。
孔子仁道
這是孔子學說的一個重要概念,出自《論語·顏淵》一章:“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有一次孔子的弟子顏回請教如何才能達到仁的境界,孔子回答說:努力約束自己,使自己的行為符合禮的要求。如果能夠真正做到這一點,就可以達到理想的境界了,這是要靠自己去努力的。顏回又問:那么具體應當如何去做呢?孔子答道:不符合禮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聽、不要去說、不要去做。顏回聽後向老師說:我雖然不夠聰明,但決心按照先生的話去做。
由此看來,“克己復禮”是達到仁的境界的方法。歷代學者都認為,這是孔門傳授的“切要之言”,是一種緊要的、切實的修養方法,然而對於“克己復禮”的含義卻有不同的闡釋——這裡的“克”字,在古代漢語中有“克制”的意思,也有“戰勝”的意思。宋代學者朱熹認為:“克己”的真正含義就是戰勝自我的私慾,在這裡,“禮”不僅僅是具體的禮節,而是泛指天理,“復禮”就是應當遵循天理,這就把“克己復禮”的內涵大大擴展了。朱熹指出,“仁”就是人內心的完美道德境界,其實也無非天理,所以能戰勝自己的私慾而復歸於天理,自然就達到了仁的境界。
聖人修養
朱熹以及其他理學家的闡釋,把“克己復禮”上升為某種普遍的哲理。然而從《論語》中的記載看來,孔子說的“克己復禮”只是在說一種具體的學習和修養方法;這裡說的“禮”,就是指當時社會生活中實行的各種禮儀規範,而學習各種禮儀,正是孔子教學的重要內容。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在這裡強調的,不是應當按禮儀規範去待人接物,而是不符合禮的事就不要去做。也就是說,學習禮,不僅僅是要依禮而行,更重要的,是要隨時警惕自己不要去做失禮的事——“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要做到這“四勿”,就必須“克己”,也就是要隨時注意約束自己,克服種種不良習性和私心,這其實也正是今天我們常說的“戰勝自我”。
當然,孔子強調隨時注意不失禮,不是希望弟子都變得循規蹈矩謹小慎微。孔子認為:禮的本質是仁愛。如果人們都能夠依禮行事、非禮不行,那么他們就會在不知不覺之間提升自己的人格而成為一個“仁者”。也就是說,克己復禮是“為仁”。這其實並不是什麼高深的理論,而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真正體會和領悟,所以顏回對孔子說:我雖然不大聰明,但會依照先生說的去做。
孔子能夠在晚年走出一生所追求恢復周禮的主張,是因為孔子心中的仁道不依附於周禮而存在。孔子解釋自己推行周禮是因為人們在使用這樣的禮儀,僅僅是這樣。而不是把周禮擱置在所有行為規範之上。孔子自己的解釋是:“吾學周禮,今用之,吾從周。”孔子說明自己不學夏禮,也不學殷商之禮,而單單學周禮,是因為如今人使用。
孔子以遵循社會行為準則為人生目標,對形成中國人特有的人生觀、價值觀起到了重要作用。那種以獻身社會放棄自我為榮的信念,使很多傳統的中國人在為家庭、親友和社會獻出自己的勞動、財富甚至生命的時候,不是體會到了痛苦,而是感到了自豪。從這方面講,這種人生觀、價值觀對傳統中國人在困境中保持心身平衡有著積極的意義。另一方面,當這些傳統的中國人不能實現這種人生理想時,就經常把問題歸結於自身,或陷入深深自責之中,從而引發了中國人特有的心身疾病傾向。這一點,則是研究中國人心身疾病所不能遺漏的,這就是“忠恕之道”。

詞語辨析

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我們對孔子的這段話可以提出以下幾個問題。
何謂復禮
我們前面討論過《論語·衛靈公》中,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的涵義,知道“義以為質”中的“義”是“禮”的質,是“禮”的唯一標準。所以,“復禮”的意思是要求我們的行為要回復到禮之質“義”上,按公義、公理來辦事。
克己對象
“克己”的己字應該是對天下每一個人說的,每一個人都作到“克己”,則“天下歸仁”就順理成章了。另一種理解,“克己”是專指居上位的當政者,依“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的思想理論,當政者“克己”作示範,老百姓跟著也“克己”,當每一個人都作到了“克己”,人們的行為都回復到公義上了,則當然“天下歸仁”。
克己之意
在《論語·里仁》中,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關於“自省、自責、自訟曾子的名言是:“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但一般人很少有自責精神,孔子就曾感慨地說:“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論語·公冶長》)
克己內容
關於“克己”的“自戒”內容。在《論語·季氏》中,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在《論語·顏淵》里,孔子在回答樊遲問“辨惑”時,講的不是分辨是非之道,而是自修自戒。他說:“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是強調遇事戒衝動。
克己關鍵
說到底“克己”只是克制念頭。《書》曰:“惟聖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聖”。聖是通明,狂是昏愚,心思通明為聖,倨慢為狂。而“聖”與“狂”之間的轉換隻在“罔念”與“克念”之間。克己復禮只在克制我們的邪念,以立人之正念。
子曰:“仁乎遠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從“仁義”的概念“仁之法在愛人不在愛我,義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和對“克己”含意的討論,孔孟原儒的思想對人的要求都是對自己言,對君主居上位者言的,並且對居上位者有更高的要求,《論語·子路》中,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儒家在君王與臣民之間真實作到“不偏不倚”,我是看不出孔孟之道有維護了誰、袒護了誰的意思。
社會心理解析
天津醫科大學王英博士從社會心理方面做出如下解析:
孔子在早年的政治追求中,一直以恢復周禮為己任,並把克己復禮稱之為仁。顏淵向孔子詢問什麼是仁以及如何才能做到仁,孔子做出了這種解釋。因此,可以把克己復禮視為孔子早年對仁的定義。這種定義,對理解孔子心性思想的意義有如下兩個方面:
第一方面
明確了心性修養應以集體為重心的原則。也就是說,當個人的欲望和社會公允的行為規範發生衝突的時候,應該克制個人慾望,而選擇社會規範。當時孔子個人認為,周禮是天下公允的行為規範,應該被廣泛遵循。在對周禮的認識上,孔子顯得過於主觀了。社會所以遺棄了周禮,畢竟有著遺棄它的理由,實際上周代禮樂崩潰已經勢不可擋了。如果擱置下孔子對周禮的個人看法問題,而考慮在個人和集體之間衝突的處理原則上,孔子選擇尊重多數人的感覺、尊重別人的感覺,並把這種尊重超越在對個人慾望之上。所以,周禮可以崩潰,而孔子的仁道卻會長期存在。
第二方面
承認個人慾望與社會規範之間存在著衝突的一面。遵守社會公允的禮儀制度,常常需要克制自己。克,表明了對自身欲望的抑制,也表明了自身欲望和社會規範不是完全統一的。如上所述,孔子早年的心性思想中存在的一個重大缺陷就是在“復”字上。克己復禮,而不是克己守禮。一個“復”字,說明這種“禮”已經失去了。既然已經不存在了,也就不是集體所期望的社會規範了。因此,“復禮”不僅是對自己欲望的不尊重,也是對當時社會心理的普遍不尊重。這不僅注定了孔子政治生涯的失敗,也和孔子晚年對仁道的重新理解不完全一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