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家
qí jiā
齊家 :
齊家 |
拼音: | qí jiā | | | | |
解釋: | 1.治家。語出《禮記.大學》:"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
治家。(整頓管理家事)語出《
禮記·大學》:“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清
李漁 《風箏誤·閨哄》:“不會齊家會做官,只因情法有
嚴寬。”
康有為 《大同書》戊部第一章:“夫強異類者以同居,以此而日言齊家,豈非怪謬!”
齊家的意思,是使家族成員能夠齊心協力、和睦相處。齊字有治理、整理的意思。〔原文〕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主旨〕說明管理者修己安人的次序。
注釋
(一)明德於天下,意思是使天下的人,都能夠自省、自律,成為不肯做壞事的人。 (二)齊家的意思,是使家族成員能夠齊心協力、和睦相處。齊字有治理、整理的意思。 (三)修身指修治自己的品德,也就是改變自己的行為習慣。 (四)
正心是使自己的心不妄動,不生邪念。 (五)誠意指心意誠實。 (六)致知的意思是求得知識。 (七)格的意思是確實研究清楚。 (八)物的範圍要擴大為事物。
今譯
古時候的管理者,希望世人都能夠自省自律、有所不為,成為不肯做壞事的好人,一定會先從國家著手,設法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要治好自己的國家,一定會先從家族著眼,設法把自己的家族治理好,使族人和睦相處,齊心協力。要治理好家族,一定會先從自己做起,用心改變自己的態度習慣,成為一個具有良好德行的人。要修好自己的品德,一定會先從正心做起,使自己
心無旁騖,心思端正。要端正心思,一定會先使自己的意念真誠。要求心意誠實,一定會先使自己認識明確。希望獲得明確的認識,一定會先用心運用自己的聰明智慧型,認真地窮究物理。
引述
今日大家十分重視知識,應該進一步明白智慧型高的人,知識才能夠運用得恰當,所以知識愈多愈好。智慧型低的人,不能夠合理運用知識,就算擁有豐富的知識,也不過是兩腳書櫥。有時候運用錯了,反而危害人群世界,所以知識愈多愈不好。大學這一段經文,告訴我們
格物致知,可以獲得外來的知識。獲得這些外來知識之後,必須發揮內在的誠。因為中庸說過:『不誠無物。』缺乏誠意,則一切事物都變成虛偽。虛偽的時候,所學得的知識,便不能夠妥善加以運用,也將成為無所得。一旦無所得,便不能說有什麼德行。所以古人要想明明德於天下,必須從以德治國著手,在自己的國家,施行德政。要施行德政於國家,必須先把自己的家族治理好,使族人都能夠以德相處。要族人和睦共存,必須先把自己的德行修治良好。要求自己的品德良好,必須先端正自己的心思。要端正自己的心思,一定要先自愛。使自己充滿了誠意,然後以外來的知識,回過頭來,指導自己的感情。這樣一方面以良心判斷知識,一方面以理智指導感情,雙方面配合。“合內外之道”,才能夠真正地明明德。
相關齊家成語
齊家治國
修身齊家
齊家修身
治國齊家
相關齊字成語
比肩齊聲
比量齊觀
比翼齊飛
並駕齊驅
並轡齊驅
參差不齊
齒如齊貝
舛錯不齊
錯落不齊
導德齊禮
等量齊觀
地醜德齊
斗重山齊
方駕齊驅
福齊南山
福壽齊天
福與天齊
鼓角齊鳴
鼓樂齊鳴
洪福齊天
積甲山齊
見德思齊
見賢思齊
金鼓齊鳴
齊驅並進
齊驅並驟
齊趨並駕
綠色齊家
相關家字成語
挨家挨戶
挨家按戶
愛國如家
愛國一家
安國寧家
安家樂業
安家立業
安家落戶
半路出家
邦家之光
保家衛國
不痴不聾
不痴不聾
不識東家
蕩產傾家
燈火萬家
東家丘
東家西舍
東家效顰
對頭冤家
兒女親家
發家致富
伐冰之家
法家拂士
泛家浮宅
分家析產
浮家泛宅
《大學》第一章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翻譯:
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於讓百姓仁愛敦睦、明理向善,在於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應達到的境界才能夠有堅定的志向;志向堅定才能夠鎮靜不躁;鎮靜不躁才能夠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夠思慮周詳;思慮周詳才能夠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每樣東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開始有終結。明白了這本末始終的道理,就接近事物發展的規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揚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養自身的品性;要想修養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先要使自己獲得知識;獲得知識的途徑在於認識、研究萬事萬物。通過對萬事萬物的認識、研究後才能獲得知識;獲得知識後意念才能真誠;意念真誠後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後才能修養品性;品性修養後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後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後天下才能太平。
上至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養品性為根本。若這個根本被擾亂了,家庭、家族、國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輕重緩急,本末倒置卻想做好事情,這也同樣是不可能的!
這就叫做抓住了根本,這就叫知識達到頂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