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

修身

修身,是指修養身心,修身的具體行為表現日常生活中就是擇善而從,博學於文,並約之以禮。修身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並不是看了些聖賢書就成為甚至超越聖人了。至於那些無助於個人陶冶情操、慷慨意志的雜學,不但無益於修身,還會讓人自高自大,自認為無所不知,誇誇其談。也就是說一個人即便學了再多的學科,看了再多的書,卻沒有辦法約束自己的言行以符合禮儀的規範,使自己的身心受益,幫助他人成就善道,那所學則無非是“水月道場,夢中佛事”。修身的本質是一個長期與自己的惡習和薄弱意志作鬥爭的過程,時時檢束自己的身心言行,用誠心、仁愛、謙卑的情操來祛除掉思想中的雜質,對治那些令我們輕浮、驕傲、自大、邪僻的外因、內因。修身最切實的辦法就是擇善而交,通過善友相互勉勵來增長德行,培養志趣,用最樸實無華的態度切磋關於仁愛的學問。一定要遠避世俗的虛談,那些好賣弄學問的、巧言亂德的、文過飾非的,還有諸如攀比、爭競、誇耀、淫詞、妄語、戲笑都要遠離,這些事物唯有叫人敗壞。“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古人學習是為了豐富完善自身的人格,落實到一言一行中而不逾越事理。今人的學習僅僅是為了賣弄學問,於自身的人格修養毫不相干,反而令人生厭。為學過程中千萬不要退卻,總要好學不輟,仰慕聖賢的人格和智慧,細心考究他們為人的結局,開闢出的人生境界,和留給後世的遺產。日積月累,生命的善果就會漸漸成熟,不至於華而不實,所學僅止於口談而無實質了。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修身
  • 外文名稱:cultivate one's moral character
  • 拼音:xiū shēn
  • 注音:ㄒㄧㄨ ㄕㄣ
  • 出處:《禮記·大學》
  • 基本意思:陶冶身心,涵養德性,修持身性。
詞語概念,基本信息,基本解釋,引證解釋,相關文獻,墨子修身,荀子修身篇,《大學》第一章,論權者謀,經典釋義,相關知識,古論修身,

詞語概念

基本信息

【詞目】修身
【拼音】xiū shēn
【注音】ㄒㄧㄨ ㄕㄣ
【英文】cultivate one's moral character

基本解釋

陶冶身心,涵養德性,修持身性。
如:詹瀛生《題載敬堂》楹聯:“載福綏仁惟造福;敬身有道在修身。”

引證解釋

陶冶身心,涵養德性。儒家以修身為教育八條目之一。
元稹《授杜元穎戶部侍郎依前翰林學士制》:“慎獨以修身,推誠以事朕。”魯迅《南腔北調集·真假堂吉訶德》:“意思其實很明白,是要小百姓埋頭治心,多讀修身教科書。” 參閱《禮記·大學》。

相關文獻

墨子修身

君子戰雖有陳(2),而勇為本焉;喪雖有禮,而哀為本焉;士雖有學,而行為本焉。是故置本不安者,無務豐末;近者不親,無務求遠;親戚不附,無務外交;事無終始,無務多業;舉物而暗,無務博聞。
是故先王之治天下也,必察邇來遠,君子察邇而邇修者也。見不修行見毀而反之身者也,此以怨省而行修矣。譖慝之言,無入之耳;批扞之聲,無出之口;殺傷人之孩(3),無存之心,雖有詆訐之民,無所依矣。
故君子力事日強,願欲日逾,設壯日盛。君子之道也:貧則見廉,富則見義,生則見愛,死則見哀;四行者不可虛假,反之身者也。藏於心者,無以竭愛;動於身者,無以竭恭;出於口者,無以竭馴。暢之四支,接之肌膚,華發隳顛,而猶弗舍者,其唯聖人乎!
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據財不能以分人者,不足與友;守道不篤,遍物不博,辯是非不察者(4),不足與游。本不固者末必幾,雄而不修者,其後必惰,原濁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惰。名不徒生而譽不自長。功成名遂,名譽不可虛假,反之身者也。務言而緩行,雖辯必不聽。多力而伐功,雖勞必不圖。慧者心辯而不繁說,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譽揚天下。言無務為多而務為智,無務為文而務為察。故彼智無察,在身而情(5),反其路者也。善無主於心者不留,行莫辯於身者不立;名不可簡而成也,譽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6)。思利尋焉,忘名忽焉,可以為士於天下者,未嘗有也。
[注釋]
(1)本篇主要討論品行修養與君子人格問題,強調品行是為人治國的根本,君子必須以品德修養為重。篇中提出。“君子之道”應包括‘貧則見廉,富則見義,生則見愛,死則見哀’以及明察是非、講究信用、注重實際等內容。(2)陳:同“陣”。(3)孩:畢沆云:“當讀如根荄之荄。”(4)辯:同“辨”。(5)彼:借為“非”。情:為“惰”之形訛。(6)戴:同“載”。
[白話]
君子作戰雖用陣勢,但必以勇敢為本;辦喪事雖講禮儀,但必以哀痛為本;做官雖講才識,但必以德行為本。所以立本不牢的,就不必講究枝節的繁盛;身邊的人不能親近,就不必講究招徠遠方之民;親戚不能使之歸附,就不必講究結納外人;做一件事情有始無終,就不必談起從事多種事業;舉一件事物尚且弄不明白,就不必追求廣見博聞。
所以先王治理天下,必定要明察左右而招徠遠人。君子能明察左右,左右之人也就能修養自己的品行了。君子不能修養自己的品行而受人詆毀,那就應當自我反省,因而怨少而品德日修。讒害誹謗之言不入於耳,攻擊他人之語不出於口,傷害人的念頭不存於心,這樣,即使遇有好詆毀、攻擊的人,也就無從施展了。
所以君子本身的力量一天比一天加強,志向一無比一天遠大,莊敬的品行一天比一天完善。君子之道(應包括如下方面):貧窮時表現出廉潔,富足時表現出恩義,對生者表示出慈愛,對死者表示出哀痛。這四種品行不是可以裝出來的,而是必須自身具備的。凡是存在於內心的,是無窮的慈愛;舉止於身體的,是無比的謙恭;談說於嘴上的,是無比的雅馴。(讓上述四種品行)暢達於四肢和肌膚,直到白髮禿頂之時仍不肯捨棄,大概只有聖人吧!
意志不堅強的,智慧一定不高;說話不講信用的,行動一定不果敢;擁有財富而不肯分給人的,不值得和他交友;守道不堅定,閱歷事物不廣博,辨別是非不清楚的,不值得和他交遊。根本不牢的,枝節必危。光勇敢而不注重品行修養的,後必懶惰。源頭濁的流不清,行為無信的人名聲必受損害,聲譽不會無故產生和自己增長。功成了必然名就,名譽不可虛假,必須反求諸己。專說而行動遲緩,雖然會說,但沒人聽信。出力多而自誇功勞,雖勞苦而不可取。聰明人心裡明白而不多說,努力作事而不誇說自己的功勞,因此名譽揚於天下。說話不圖繁多而講究富有智慧,不圖文采而講究明白。所以既無智慧又不能審察,加上自身又懶惰,則必背離正道而行了。善不從本心生出就不能保留,行不由本身審辨就不能樹立,名望不會由苟簡而成,聲譽不會因詐偽而立,君子是言行合一的。以圖利為重,忽視立名,(這樣)而可以成為天下賢士的人,還不曾有過。

荀子修身篇

《荀子·修身篇》原文
見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見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惡也。故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故君子隆師而親友,以致惡其賊。好善無厭,受諫而能誡,雖欲無進,得乎哉!小人反是:致亂而惡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賢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獸,而又惡人之賊己也。諂諛者親,諫爭者疏,修正為笑,至忠為賊,雖欲無滅亡,得乎哉!詩曰:“嗡嗡呰呰,亦孔之哀。謀之其臧,則具是違;謀之不臧,則具是依。”此之謂也。
扁善之度--以治氣養生,則後彭祖;以修身自名,則配堯禹。宜於時通,利以處窮,禮信是也。凡用血氣、志意、知慮,由禮則治通,不由禮則勃亂提僈;食飲,衣服、居處、動靜,由禮則和節,不由禮則觸陷生疾;容貌、態度、進退、趨行,由禮則雅,不由禮則夷固僻違庸眾而野。故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詩曰:“禮儀卒度,笑語卒獲。”此之謂也。
以善先人者謂之教,以善和人者謂之順;以不善先人者謂之諂,以不善和人者謂之諛。是是非非謂之知,非是是非謂之愚。傷良曰讒,害良曰賊。是謂是,非謂非曰直。竊貨曰盜,匿行曰詐,易言曰誕。趣舍無定謂之無常。保利棄義謂之至賊。多聞曰博,少聞曰淺。多見曰閒,少見曰陋。難進曰偍,易忘曰漏。少而理曰治,多而亂曰秏。
治氣養心之術:血氣剛強,則柔之以調和;知慮漸深,則一之以易良;勇膽猛戾,則輔之以道順;齊給便利,則節之以動止;狹隘褊小,則廓之以廣大;卑濕重遲貪利,則抗之以高志庸眾駑散,則劫之以師友;怠慢僄棄,則照之以禍災;愚款端愨,則合之以禮樂,通之以思索。凡治氣養心之術,莫徑由禮,莫要得師,莫神一好。夫是之謂治氣養心之術也。
志意修則驕富貴,道義重則輕王公;內省而外物輕矣。傳曰:“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此之謂矣。身勞而心安,為之;利少而義多,為之;事亂君而通,不如事窮君而順焉。故良農不為水旱不耕,良賈不為折閱不市,士君子不為貧窮怠乎道。
體恭敬而心忠信,術禮義而情愛人;橫行天下,雖困四夷,人莫不貴。勞苦之事則爭先,饒樂之事則能讓,端愨誠信,拘守而詳;橫行天下,雖困四夷,人莫不任。體倨固而心埶詐,術順墨而精雜污;橫行天下,雖達四方,人莫不賤。勞苦之事則偷儒轉脫,饒樂之事則佞兌而不曲,辟違而不愨,程役而不錄:橫行天下,雖達四方,人莫不棄。
行而供冀,非漬淖也;行而俯項,非擊戾也;偶視而先俯,非恐懼也。然夫士欲獨修其身,不以得罪於比俗之人也。
夫驥一日而千里,駑馬十駕,則亦及之矣。將以窮無窮,逐無極與?其折骨絕筋,終身不可以相及也。將有所止之,則千里雖遠,亦或遲、或速、或先、或後,胡為乎其不可以相及也!不識步道者,將以窮無窮,逐無極與?意亦有所止之與?夫“堅白”、“同異”、“有厚無厚”之察,非不察也,然而君子不辯,止之也。倚魁之行,非不難也,然而君子不行,止之也。故學曰遲。彼止而待我,我行而就之,則亦或遲、或速、或先、或後,胡為乎其不可以同至也!故蹞步而不休,跛鱉千里;累土而不輟,丘山崇成。厭其源,開其瀆,江河可竭。一進一退,一左一右,六驥不致。彼人之才性之相縣也,豈若跛鱉之與六驥足哉!然而跛鱉致之,六驥不致,是無它故焉,或為之,或不為爾!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其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入不遠矣。
好法而行,士也;篤志而體,君子也;齊明而不竭,聖人也。人無法,則倀倀然;有法而無志其義,則渠渠然;依乎法,而又深其類,然後溫溫然。
禮者、所以正身也,師者、所以正禮也。無禮何以正身?無師吾安知禮之為是也?禮然而然,則是情安禮也;師雲而雲,則是知若師也。情安禮,知若師,則是聖人也。故非禮,是無法也;非師,是無師也。不是師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猶以盲辨色,以聾辨聲也,舍亂妄無為也。故學也者,禮法也。夫師、以身為正儀,而貴自安者也。詩云:“不識不知,順帝之則。”此之謂也。
端愨順弟,則可謂善少者矣;加好學遜敏焉,則有鈞無上,可以為君子者矣。偷儒憚事,無廉恥而嗜乎飲食,則可謂惡少者矣;加愓悍而不順,險賊而不弟焉,則可謂不詳少者矣,雖陷刑戮可也。老老而壯者歸焉,不窮窮而通者積焉,行乎冥冥而施乎無報,而賢不肖一焉。人有此三行,雖有大過,天其不遂乎!
君子之求利也略,其遠害也早,其避辱也懼,其行道理也勇。君子貧窮而志廣,富貴而體恭,安燕而血氣不惰,勞倦而容貌不枯,怒不過奪,喜不過予。君子貧窮而志廣,隆仁也;富貴而體恭,殺埶也;安燕而血氣不衰,柬理也;勞倦而容貌不枯,好交也;怒不過奪,喜不過予,是法勝私也。書曰:“無有作好,遵王之道。無有作惡,遵王之路。”此言君子之能以公義勝私慾也。
題解
第一段:敘說人們對善與不善應採取的態度,指出君子隆師親友、好善不厭,因而能夠取得成功。
第二段:講述什麼是善以及致善的具體方法。文中指出通過修身使品德高尚是公認的善,而修身則必須在禮的制約下完成,即使具體的修養方法也離不開禮和老師。
第三段:講述是良好品德修養的意義。指出良好的品德修養可以使人輕視富貴權力,這樣的人可以橫行天下,轉危為安。
第四段:指出修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無論聖人、君子、還是士,要達到完滿的境界,必須不休不輟。而深明法度真義,是修身的基礎,依法度行事才能體現出修養的魅力。
第五段:文中再次強調禮與師在修身中的重要作用,並指出君子的良好品德可以感召世人,可以在任何環境下做普通人做不到的事情。荀子認為,君子是淡泊名利、深謀遠慮、珍惜名譽、勇於為理想獻身的人。

《大學》第一章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翻譯:
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於讓百姓仁愛敦睦、明理向善,在於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應達到的境界才能夠有堅定的志向;志向堅定才能夠鎮靜不躁;鎮靜不躁才能夠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夠思慮周詳;思慮周詳才能夠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每樣東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開始有終結。明白了這本末始終的道理,就接近事物發展的規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揚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養自身的品性;要想修養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先要使自己獲得知識;獲得知識的途徑在於認識、研究萬事萬物。通過對萬事萬物的認識、研究後才能獲得知識;獲得知識後意念才能真誠;意念真誠後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後才能修養品性;品性修養後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後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後天下才能太平。
上至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養品性為根本。若這個根本被擾亂了,家庭、家族、國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輕重緩急,本末倒置卻想做好事情,這也同樣是不可能的!
這就叫做抓住了根本,這就叫知識達到頂點了。

論權者謀

《論權者謀·修身篇》
《修身篇》原文
子曰:“虎兕出於龜玉毀於櫝,憂在蕭牆之內”。商湯亦云:“萬方有罪,罪在朕躬”。故,權者欲達事,須四修其身:一修山容海納之懷,二修納諫如流之聰,三修貼律奉法之表,四修大中至正之性。容舟者,人必敬之;容川者,眾必臣之;容天者,賢必瀚之。反亦,量淺者,人必怨之;量狹者,眾必棄之;量嫉者,賢必敵之。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水至清則無魚,璧無瑕則不玉。修得山容海納之懷者,當容人瑕疵而謀人賢長,容人疏失而助善賢能,容人傲愎而恩報賢勤,容人蜚語而矯取賢誠。一孔之隙,足沉豪舟;一針之坼,足崩盤石。是以,權者居高攬局必修納諫如流之聰。古來勝敗之君,多福於善諫,禍於惡諫。善諫者,其意圖遠難行而謀長,其言逆耳傷尊而利行;惡諫者,其意近利易作而斷道,其言悅耳詠譽而逆行。然,偏於善者,順賴其諫而制於人;偏於惡者,逆行大道而敗於人。故,權者欲得諫之明,當以善不面許、惡不罷黜,凡事親察以立己意而不制於人、不敗於人。貼律奉法者,其下之眾律己必嚴,嚴則行事井然而局不亂。上不表法則法不服眾,上不循法則法不趨眾;眾不服則法不行,法不行則勢不定;眾不趨則事不謀,事不謀則業不立。上表則法行,法行則勢定,勢定則業謀;上循則眾信,眾信則事謀,事謀則業立。是以,權者當以身表法而服法於眾、循事明法而驅眾護法。老子有云:“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大中至正之性者,賞罰擢貶之事必正,正則激人揚力而諸事盡,盡則萬業通達而成其私。有道是:人不患寡而患不均。權者修得大中至正之性者,當以均幸平施、酬勤貧怠、擢能罷庸、斷是明非、護善除惡。
題解
《論權者謀》是融合中國古今管理思想的管理學系統著作。《論權者謀·修身篇》主要對領袖魅力的培養進行系統論述,該篇強點:管理者要培養領袖魅力重在“四修其身”,既:要有寬闊的胸懷,要善於聽取諫言,要有遵紀守法的表率,要有公正不阿的品格。

經典釋義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禮記·大學》)我們可以把它看作是對一個有德之人的人生價值的最高、最完美的概括。要達到“治國”、“平天下”的至高境界,自然非常人所能及,但在自己的事業範圍內,我們應當把它作為一種價值追求。而“修身”,則是做人的基本追求。
儒家學說中的“仁、義、禮、智、信”無不與“修身”有關。修身,在《論語》中論述得尤其精闢,說一部《論語》半部論“修身”,絲毫沒有誇大之嫌。所以,《論語》堪稱教人修身的百科大典。日本也好,新加坡也好,香港也好,他們的學校將《論語》作為修身教材,絕不是應景之舉,他們是有眼光的。
修身,一是修德,二是修智,德才兼備,便是修身的理想結果。而修德又是修身的首要任務。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說的是,先要懂得“孝悌”、“謹信”、“仁愛”,然後“學文”,這就明白告訴我們,應以修德為先。“仁、義、禮、智、信”被稱作中華倫理的“五常”,儒家倡導“仁、義、禮、信”旨在修德。走進《論語》,你會發現,修德之道無處不在。如“苟志於仁矣,無惡也。”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已是家喻戶曉的至理名言。《論語》還告誡我們,莊重、寬厚、誠信、勤敏、慈惠(恭、寬、信、敏、惠),乃人之“五德”。至於修智,《論語》不僅指明了學習知識“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正確態度和“舉一隅”而“三隅反”(舉一反三)的學習方法,更闡明了書本知識與實踐的關係。孔子說過,即使“誦詩三百”,不能用於實踐(“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又有何用(“雖多,亦奚以為”)?所以他主張讀書人要做“躬行君子”。他還教導讀書人,知識面不要狹窄,要廣博,提出“游於藝”(就是要學習“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由此可以看出,《論語》對修身的評價是相當高的。所以,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遵循著這么一條古訓:“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禮記》)。學校是育人的聖地,修身,自然是學校的主要任務,無論師生,當“以修身為本”,學會做人。

相關知識

修養身心
指修養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水平。道家、儒家、墨家都講修身,但內容不盡相同。儒家自孔子開始,就十分重視修身,並把它作為教育八目之一。儒家的“修身”標準,主要是忠恕之道和三綱五常,實質上是脫離社會實踐的唯心主義修身方法。他們認為修身的過程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是本,齊家、治國、平天下是末。由此通過“反省內求”的方法,使個人的行為同封建道德相吻合,為其封建統治和政權的鞏固培養人才。道家的修身要求做到順應自然;墨子則要求做到“志功合”興利除害、平天下。

古論修身

《禮記·大學》修養好自身的道德,管束好自己的家庭,從而治理好國家大事,使天下太平安定。
●人有恆言,皆曰:“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孟子·離婁下》恆言:經常這樣說。本:根本。國家是天下的根本,家庭是國家的根本,而個人又是家庭的根本,所以個人自身的修養是基礎。
●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孟子·盡心下》守:奉行,遵守。修其身:培養自己的品行。平:太平。君子所奉行的原則,是修養自身而使天下太平。
●身不修則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於家者蓋寡矣,而況於天下乎。
唐·武則天《內訓·修身》不修養自身則道德不能確立,道德不確立而能夠化育治好家庭的事很少有,更不必說治理好國家大事了。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禮記·大學》 欲:想。齊:整治。修:鍛鍊,修養。要整治好家庭,先要修養好自己。
●天下者,國之本也。國者,鄉之本也。鄉者,家之本也。家者,人之本也。
《管子·權修》本:根本,關鍵所在。個人的道德修養,是治理好家庭以至整個國家的關鍵所在。
●不修身而求令名於世者,猶貌甚惡而責妍影於鏡也。
北朝·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名實》修身:鍛鍊品德修養。令名:美好的名聲。惡:醜。責:索求。妍:美。只有修身立德,才能獲得聲譽。
●源靜則流清,本固則豐茂;內修則外理,形端則影直。
《魏子》 江河的源泉潔淨水流就清澈,樹木的根牢固枝葉就繁盛;人自身修養好外部關係就融洽,形體端正則影子不會歪斜。
●立身者,立天下之大本也。
宋·王艮《答問補遺》修養自身的道德,這是處世的根本。
●臣聞《大學》之道,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以修身為本,而家之所以齊,國之所以治,天下之所以平,莫不由是出焉。
宋·朱熹《癸未垂拱奏札》大學:書名。天子:舊時稱國君。庶人:舊時稱百姓。壹是:都是。齊:管理好。治:治理好。平:太平。莫不:無一不是。自身的道德修養是管家、理國、使天下太平的根本。說明個人品質修養的重要。
●行高者,名自高。……才大者,望自大。
清·李毓秀《弟子規》品行高尚的人,他的名聲自然高;有才能的人,他的威望就自然大。
●君子以道德輕重人,小人以勢力輕重人。
清·宋纁《古今藥言·憬然錄》輕重人:衡量人。君子從道德衡量人,小人則從權勢衡量人。
●根本固者,華實必茂;源流深者,光瀾必章。
明·張居正《翰林院讀書說》樹根穩固,花果必然茂盛;源流深遠,波瀾才會壯觀。比喻道德、學問的功夫深厚,才能有所作為。
●末流之竭,當窮其源;枝葉之枯,必在根本。
明·葉子奇《草木子·雜俎篇》末流:下游。竭:乾竭。凡事應從根本上找原因。
●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周易·繫辭上》默默專注而有成績,不事標榜而受人信用,這完全是由於德行。
●作德,心逸日休;作偽,心勞日拙
《尚書·周官》心逸日休:心裡舒坦,整天高興。休,吉慶,喜。心勞日拙:費盡心機,反而越被動難堪。
《詩經·小雅·車轄》止:表示確定語氣。景行(xìng):高尚的德行。仰望著高山,效法著大德。表示對德高望重的人的敬仰。
●財不如義高,勢不如德尊。
漢劉向《說苑·說叢》富有錢財不如道義高尚,有權勢不如道德品行崇高。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
《後漢書·張衡列傳》患:擔憂,憂慮。不擔心名位的不顯要,而擔心品德的不高尚。
●立事者不離道德,調弦者不失宮商。
漢·陸賈《新語·術事》立:處理。弦:樂器上發聲的線。宮商:古代分宮、商、角、徵(zhǐ)、羽五音。此泛指樂音。建立功業的人要有道德修養,正如調弦試音的人要懂得音律一樣。
●道者,人之所共由;德者,己之所獨得。
宋·朱熹《朱子語錄》謂道理、規律是人們所共同遵循的,品德、操行是通過自身的修養面獲得的。
●君子之游世也以德,故不患乎無位;小人之游世也以勢利,故患得患失,無所不為。
宋·胡宏《鬍子知言·好惡》游世:與世交遊。德:德行。患:擔憂。位:名位。勢利:權利和利益。君子以德行處世,所以不計較個人之得失;小人以勢利處世,所以患得患失,大膽妄為。
●德者事業之基。
明·洪自誠《菜根譚》道德是事業的根基。
●通於天地者,德也;行於萬物者,道也。
莊子·天地》貫通於天地間人們的行為規範和事物特性的為德,支配著萬物的發展變化的規律為道。
●仁義為友,道德為師。
清·史襄哉《中華諺海》以仁愛、道義為朋友,以道德為師友。
●道義重,則輕王公矣。
荀子·修身》看重道義,那么就輕視王侯了。
●功高后毀易,德薄人存難。
宋·王安石《寓言》功勞高大而後人把它毀掉非常容易,道德修養淺薄的人則難於在世上立足。
●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
《穀梁傳·僖公十五年》流:播。卑:低下。品德純厚的留下美名,品德淺薄的留下惡名。
●苟無濟代心,獨善亦何益!
唐·李白《贈韋秘書乾春》如果沒有匡濟時代的雄心,即使個人的品德修養再好,於國家並無好處。
●不修其身,雖君子而為小人。
宋·歐陽修《答李詡第二書》不注意自身的道德修養,雖是有文化素養的人,也會變成品格低下。
●才出於學,器出於養。
清·趙爾巽《清史稿》才能出於學問,器度出於修養。
●人之立身,所貴者惟在德行,何必要論富貴?
唐·吳兢《貞觀政要·教誡太子諸王第十一》惟:僅。做人最可貴的是德行,而不是金錢地位。
●修之至極,何謗不息。
唐·張九齡《上姚令公書》個人的道德修養到了完美的境地,一切毀謗都將自行止息。
●根淺則末短,本傷則枝枯。
《淮南子·繆稱訓》末:樹梢。本:草木的根或莖幹。傷:損傷。比喻做事打好基礎的重要性。
●人亦有言:“顛沛之揭,枝葉未有害,本實先撥。
《詩經·大雅·盪》古人說過:“樹木倒地以後,根部翻出了,枝葉雖然沒有受損害,但樹根已壞。”顛沛,此指跌倒。揭,高舉。撥:此是“敗”的假借字
●源浚者流長,根深者葉茂。
唐·張說《起義堂頌》源頭經過疏浚,河水會流得很遠;樹根扎得深,葉子就會長得茂盛。喻凡事都應從根本做起。
●根之茂者其實遂,膏之沃者其光曄。
唐·韓愈《答李翊書》遂:飽滿。曄:同“燁”,火光明亮悅目。根柢壯茂的樹果實就結得飽滿,土壤肥沃的土其光澤就明亮悅目。
●白玉度尺,雖有十仞之土,不能掩其光;良珠度寸,雖有百仞之水,不能掩其輝。
漢·韓嬰《韓詩外傳》度(duó):計算,量度。仞(rèn):古時以八尺或七尺為一仞。掩:遮蓋,遮蔽。比喻道德高尚才華出眾的人,總不會被埋沒。
●人到純乎天理方是聖,金到足色方是精。
明·王守仁《傳習錄》上 純乎天理:做事都能按天理運行的法則。聖:聖人,此指傑出的人。足色:純金。精:指純金。做人和研習學問,永無止境。
●珠藏澤自媚,玉幅山含輝,此涵養之重要。
明·薛瑄《薛子論道·中篇》蘊藏珍珠的水澤自然美好,蘊藏寶玉的山隱含著光采。說明個人的修養非常重要。
●蘊輝珠處淵,含英金在礦。
清·李果《示兩兒》深淵裡的珍珠蘊藏著光澤,礦石中的黃金煥發著光采。
石韞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
晉·陸機《文賦》謂礦石中藏著寶玉,山嶺就倍增光輝;水中有著珍珠,川流將更加媚人
●山藏異寶山含秀,沙存黃金沙放光。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四十 山嶺上藏著奇珍異寶,山嶺就非常秀麗;礦沙存在著黃金,礦沙就放出光采。
●山無本必枯,水無源必竭。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38回 本:指樹木。源:源泉。
●神仙本是凡人做,只為凡人不肯修。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李道人獨步雲門》凡人:普通的人。修:指自身品德的修養。任何人都可以通過修養成為高尚聖潔的人。
●德與年俱進,如日升月恆。
明·歸有光《少傅陳公六十壽詩序(代)》德行隨年歲的增長不斷進步,好象太陽升起月亮放光一樣。
《三國志·魏書·王昶傳》禦寒最好的是厚皮衣,消除毀謗最好的是加強自我道德修養。
●珠瑩則塵埃不能附,性明而情慾不能染也。
北朝·北齊·劉晝《防欲》珍珠晶瑩明亮,塵埃就不能沾上去,人的品性高尚,就不會沾染壞的習慣。
●德有所長,而形有所忘。
《莊子·德充符》德:道德。形:形貌。
●修道雖無人見,存心自有天知。
清·史襄哉《中華諺海》修道:指個人在思想修養方面的鍛鍊。自有天知:古人以為老天是有意志的。
●治外物易,治己身難。
唐·林慎思《伸蒙子·治難》管理外部的事物是不難的,難的是對自己的管理。
●德比於上,欲比於下。
漢·荀悅《申鑒·雜言下》德行要與標準高的人相比,利慾要與要求低的人相比。
●德,福之基也。
《國語·晉語六》德行是幸福的基礎。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
《論語·里仁》懷:關心。德:道德。土:田地。君子關心的是道德,小人溺其所處之安。
●平生德義人間誦,身後何勞更立碑。
唐·徐夤《經故翰林楊左丞池亭》德義:品德義行。誦:稱述。身後:死的諱稱。好的品德義行,後人總不會忘記。
●以德分人謂之聖,以財分人謂之賢。
《莊子·徐無鬼》分:給與。聖、賢:同指德行好的人,而聖人高於賢人。以仁德施分給人可稱為聖人,以錢財分贈給可稱為賢人。
●溫良者,仁之本也,敬慎者,仁之地也。寬裕者,仁之作也。
《禮記·儒行》溫良是人的根本,恭敬和謹慎是仁的基礎,寬裕是仁的開始。
●寶己以德,毋寶珠玉。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寶:珍愛。德:品德。要珍惜自己的品德,不要只珍愛珍珠玉石等寶物。
●崇道而忘勢,行義而忘利,修德而忘名。
宋·蘇軾《文與可字說》推崇聖哲的道義而忘掉權勢,實行仁義而忘記私利,修養道德而忘去名位。
●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周易·說卦》用正道去樹立別人,就是仁和義。
禮義廉恥,士君子居身之本系焉。
清·黃宗羲《子劉子行狀上》謂崇禮、行義、廉潔、知恥,是立身的根本。
●令名,德之輿也。德,國家之基也。
左傳·襄公二十四年》美名,是德的車轎;道德,是國家的基礎。
眾人重利,廉士重名,賢士尚志,聖人貴精。
《莊子·刻意》一般的人重視利益,清廉的人注重名聲,賢良的人崇尚志趣,傑出的人重在思慮精深。
世濟其美,不隕其名。
《左傳·文公十八年》後世承前世之美,不敗壞前世之名。
高名塞於宇宙,盛業光於天壤。
《隋書》崇高的名望天下知聞,顯赫的功業輝映於天地。
●及時立功德,身後猶光明。
唐·劉駕《勵志》及時建樹功業和德政,死後美名就傳揚不滅。
●自顧行如何,毀譽安足論。
唐·白居易《續座右銘》 只須自己注意到品行端正,別人的毀謗或稱讚不必去計較。
●有麝自然香,何必當風立。
清·杜文瀾《古謠諺》卷五十 比喻有本事有實績不必吹噓,別人也會知道。
●凡夫愛命,達士殉名。
三國·魏·曹植《任城王誄》 凡庸的人顧惜自己的性命,通達事理的人卻勇於為保全名節而犧牲。
●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竊名。
北朝·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名實篇》 上等士人忘記個人的聲名,中等士人樹立個人的聲名,下等士人竊取美好的聲名。
●老冉冉其將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戰國·楚·屈原《離騷》 冉冉:漸漸。修名:美名。感嘆年歲漸老還沒有為國家作出貢獻。
●劍之鍔,砥之而光;人之名,砥之而揚。
唐·舒元輿《貽諸第砥石命》 鍔(è):刀劍的刃。磔(dǐ):細的磨刀石。此指砥礪,磨練。比喻人的美名要經磨礪才能傳揚。
●論久而後公,名久而後定。
宋·陸游《何君墓表》 論:評論。公:公正。 名:名聲。 定:確定。時間的積澱長些,人們的評論才會趨於公正,名聲也才能最後確定。
●生無一日之歡,死有萬世之名
《列子·楊朱》 在世時沒有一天的歡樂,死後卻世代傳美名。
●千里傳聲,萬里傳名。
清·史襄哉《中華諺海》 美名比聲音傳播得更廣遠。
●身與草木俱朽,聲與日月並彰。
漢·王充《論衡·自紀》 身:人的軀體。朽:腐朽。聲:名聲,聲譽。 彰:顯揚,顯著。 人雖死了,而聲名卻長存。
●成功於一時,重業於萬世。
《後漢書·馮異傳》 垂:傳下去,傳留後世。成功是在一定的時間條件下取得的,但聲名業績卻世代相傳。
●悠悠百世後,英名擅八區。
晉·左思《詠史》 悠悠:長遠貌。英名擅八區:擅,揚,意謂英名傳揚全國廣大地區。
●名聞海內,威震天下。
《史記·淮陰侯列傳》威震天下:威望震動天下。
●貪夫殉財兮,烈士殉名。
《史記·賈誼傳》 有貪慾的人為了錢財而死。志在建功立業的人為了榮譽而勇於犧牲自己。
●功列光於四海,仁風行於千載。
《後漢書·章帝紀》功勳業績聞名天下,仁政之風世代相傳。
●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同光。
戰國·楚·屈原《九章·涉江》 與天地一樣久長,同日月一樣光輝。
●奮名於百代之前,而流譽於千載之後。
三國·魏·桓范《序作》 奮名:為獲得好名聲而奮鬥流譽:傳揚聲名。
●立千載之功,建萬世之安
《漢書·陳湯傳》載(zǎi):年。 世:代。 安:安寧,安定。立下大功,世代安居樂業
●名節重泰山,利慾輕鴻毛。
明·于謙《無題》 謂聲名,節操比泰山還重,私利慾望比鴻毛還輕。
高名千載留。
南朝·梁·蕭綱《登琴台》 美好的聲名,千年百載留傳。
●盡功於竹帛,流音於管弦。
《後漢書·鄧皇后紀》 功勳載入史冊,並被弦歌讚頌。竹帛:史書。古人在竹簡、絹帛上記事。流音:指美好的品德和聲名。
●德音流千里,功名重泰山。
《後漢書》德音: 好的德行和聲譽。功名:功業和聲名。好的德行和聲譽遠揚千里,功業和聲名比泰山還要重。
●功名著於鼎鐘,名稱垂於竹帛。
《三國志》 著:顯出。鼎鐘:古銅器之稱,上面銘刻文字,或表彰功德,或記事。竹帛,竹筒和白絹,古代供書寫之用。功績和聲名都被史書收錄。
●威動天地,聲懾四海。
淮南子·氾論訓》 威:威名,威勢。懾(shè):恐懼,害怕,引申作鎮服。比喻威望極高,聲名極大。
●人生芳穢有千載,世上榮枯無百年。
宋·謝枋得《和曹東谷韻》 芳:芳香,喻美好的名聲或德行。穢:鄙賤邪惡的行為和名聲。榮枯:喻政治上的得志和失意。
●得失一朝,而榮辱千載。
《後漢書·荀悅列傳》一時的得失關係到身後的長久榮辱。
●千載之勛,一朝可立。
南朝·後魏·許謙《遺楊佛嵩書》 把握好機遇,可以建立不朽功勳。
●留得聲名萬古香。
宋·文天祥《沁園春》 萬古香:千年萬代都讚頌備至。香:名聲的美好。留下美好的名聲,萬古流芳。
●丈夫垂名動萬年。
唐·杜甫《赤霄行》 丈夫:指“大丈夫”,泛指有大志、有作為、有氣節的男子。垂名:名聲留傳。大丈夫要建功立業流芳百世。
●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
晉·陶淵明《詠荊軻》荊軻雖然死去,但千載以後他的英俠義舉仍長留在人們心中。
●人患志之不立,亦何憂令名不彰邪?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自新》 患:憂慮。令名:好名聲。彰:明顯。只怕不立志,不怕無聲譽。
●根深而枝葉茂,行久而名譽遠。
漢·徐幹《中論》 謂長期砥礪志行,名譽便傳揚開去。
●君子雖殞,善名不滅。
唐·武則天《臣軌下·誠信》 有德行和知識的人雖然死了,但美好的聲音卻不會消失。
●官達者,才未必當其位,;譽美者,實未必副其名。
晉·葛洪《抱朴子·博喻》官運亨通的人不一定稱職,名譽很高的人,名實不一定相符。
●盛名之下難為居。
《新唐書·官琯贊》 居:居住,引申為做人。
●溺私利者則傷名。
唐·李延壽《晉史》 沉溺於私利的人有損自己的聲名。
●身沒聲名在,多應萬古流。
唐·賈島《哭孟郊》 沒(mò):死亡。人死了,而聲名猶存。
●事業功德,老而益明,死而益光。
唐·韓愈《上考功崔虞部書》 功:功勞。德:德行。益:更加。明:光大,卓著。 光:光榮。
●古人日以遠,青史字不泯。
唐·杜甫《贈鄭十八賁》 青史:史書。古人在竹簡上記事,故稱。泯(mǐn):滅。謂人已死去很久,但名字在史冊長存。
●名終埋不得,骨任朽何妨!
五代·裴諧《經杜甫墳》 聲名是埋沒不了的,人死骨腐有什麼要緊。
《五代史·王彥章傳》 皮:珍貴的皮毛。名:美好的名聲。為人應留下好的聲名。
●但憂死無聞,功不掛青史。
宋·陸游《投梁參政》 青史:古代在竹簡上記事,因稱史書為青史。為人要建功立名。
●邪正古來觀大節,是非死後有公論。
宋·陸游《觀史》 大節:重大的節操。公論:公正的評論。
●去國一身輕似葉,高名千古重於山。
宋·李師中《送唐子方之貶所》去國:離開朝廷不作官。高名:高尚名節。
●蓋棺公論定,不泯是人心。
宋·李曾伯《挽史魯公》 蓋棺公論定:指史魯公死後,對他一生的全部表現作出結論。蓋棺,蓋上棺蓋。泯:消滅。泯滅。
●男子須流芳百世。
宋·劉克莊《次韻徐守宴新進士》流芳百世:形容美名長遠流傳。
●骨朽人間論自公。
宋·陸游《落魄》論:對死者的一生所作所為作出結論。公:公平,公道。
●功業逐日以新,名聲隨風而流。
唐·韓愈《與鳳翔邢尚書》 功名業績不斷發展,名氣聲譽傳播四方。
●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宋·范仲淹《嚴先生祠堂記》 蒼蒼:深青色。泱泱:深廣貌。風:風範。讚美嚴子陵的高潔品行。
●生有聞於當時,死有傳於後。
宋·王安石《祭歐陽文忠公文》 聞:出名,有名望。在世時有威望,死後留聲名。
●生則有涯,死宜不泯。
宋·范仲淹《東染院史種君墓志銘》 泯:消滅,泯滅。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聲名不能泯滅。
●所守者道義,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節。
宋·歐陽修《朋黨論》 守:遵守。行:實行。惜:珍惜。
●勸君不用鐫頑石,路上行人口似碑。
宋·普濟《五燈會元》 鐫(juān):刻。德行高潔,自然聲名留傳。
●大夫忠烈後,高義金石貫。
宋·蘇軾《徐夜病中贈段屯田》 大夫:古代指任官職者。高義金石貫:金,鐘鼎;石,豐碑。意謂高風亮節鑄在鐘鼎,刻在豐碑。
●所不朽者,垂萬世後,孰謂公死,凜凜如生。
《宋史·辛棄疾傳》 不朽:不會磨滅。垂:流傳。孰:誰。凜凜如生:氣勢威嚴,好象健在一樣。凜凜:嚴肅,可敬畏的樣子。
●功勳人丹青,名跡萬世香。
宋·蘇舜欽《舟中感懷寄館中諸君》丹青:古代丹冊紀勛,青史紀事,丹青猶言史籍。名跡:名聲事跡。功勳載入史書,聲名世代留傳。
●百年身世酣歌里,千古功名感慨中。
宋·陸游《三月一日府宴學射山》 雖一生在優遊佚樂中度過,但千古功名未立,不勝感慨系之。功名標示於史書上,長久傳揚。
●人鹹樂乎生,而愧於苟生;人鹹惡乎死,而尚於有名。
明·宋濂《周君墓銘》 人們都樂於活著,但以苟且偷生為恥;人們都不想死去,但以殉名取義為榮。
●秦淮水逝,跡往名留。
清·汪中《經舊苑吊馬守貞文》逝:流逝。往:消失。
●聲名留落天地間。
明·方孝孺《吊李白》 聲望和英名留傳於天地之間。
●富貴一時,名節千古。
《明史·趙光抃傳》 人生的富貴是短時間的,而聲名節操卻長久流傳。
●身後的惠澤,要流得長。
明·洪自誠《菜根譚》 惠澤:給人的好處恩德。人死後要留下美德聲名。
●忠心正氣,千古不磨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 一個人的忠誠無私之心和剛正之氣,千秋萬代也不磨滅。
●人生富貴駒過隙,唯有榮名壽金石。
清·顧炎武《秋風行》 駒:指白駒,即日影。人生的富貴榮華就象白駒過隙,瞬間即逝;唯有榮譽聲名卻象堅硬的金石,永遠留存。
●重如泰山輕鴻羽,流芳遺臭俱千古。
清·繆鐘渭《紀大東溝戰事吊總兵世昌》 人的價值有重如泰山或輕如鴻毛的,有的流芳千古,有的遺臭萬年。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唐·杜甫《戲為六絕句》 你們這些(嘲弄詩人)的人早已聲名俱滅,他們的成就卻象江河一樣,流傳千秋萬代。今也喻英才萬古流芳。
●既不能流芳百世,亦不足復遺臭萬載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尤悔》 既然不能給後世留個好名聲,也不可給後世留個壞名聲。
●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
《管子·牧民》 維:綱。 禮:禮法。 義:正義。 廉:廉潔不貪,品行方正。 恥:羞愧之心。 謂禮、義、廉、恥是治國的四綱。
●仁義禮善之於人也,辟之若貨財粟米之於家也,多有之者富,少有之者貧,至無有者窮。
《荀子·大略》 仁義禮善:泛指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占統治地位的道德規範。 辟:同“譬”,比喻。 謂仁義禮善這一整套道德規範應為全社會一體遵從。
●人之有禮,猶魚之有水也。
晉·葛洪《抱朴子·譏惑》 比喻禮儀對於人的重要。
●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是禮三本也。
《荀子·禮論》 天地是生命之本源,祖先是我們的本源,君師是政治的根本。……因此,這(事天地,尊祖先,敬君師)是禮的三大根本。
《論語·泰伯》 葸(xǐ)畏懼。 絞:說話尖刻、刺人。 一味恭敬而不用禮來作指導就會疲勞,小心謹慎而不用禮來作指導就會畏懼,勇敢無畏而不用禮來作指導就會作亂,心直口快而不用禮來作指導就會尖刻。
●禮身之斡也,敬身之基也。
《左傳·成公十三年》 禮:泛指古代的社會規範和道德規範。 敬:戒慎,不怠慢。 禮和敬是立身處世的根基。
●禮,與其奢也,寧儉
《論語·八佾》 奢:奢侈,講排場。 儉:節儉。 舉行禮儀,寧可節儉,不可奢華。
●博學於文,約之以禮。
《論語·雍也》 謂君子廣博地學習典籍,並用禮來約束自己。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論語·顏淵》 禮:儒學家學說中約束人的思想行動、有利於統治階級的禮節和道德。 謂不合於禮節和道德的東西不看,不合於禮節和道德的話不聽,不合於禮節和道德的話不談,不合於禮節和道德的事不做。
●禮之用,和為貴。
《論語·學而》 禮儀的套用,以和順為可貴。
克己復禮為仁。
《論語·顏淵》 克制自己,使言行合於禮,這就是仁。
●聖人以禮示之,故天下國家可得而正也。
《禮記·禮運》 謂聖人用禮儀來教化天下。
●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禮記·曲禮上》 禮:禮節。 尚:注重。 在禮節上注重有來有往。也指互相對等的行為。
●樂所以修內也,禮所以修外也。
《禮記·文王世子》 修內:自身的修養。 修外:處理好人與外部世界關係的修養。以音樂來陶冶自己的性情,用禮制來協調人與人的關係。
●忠信,禮之本也;義理,禮之文也。
《禮記·禮器》 本:關鍵。 文:文彩,形式。 忠誠守信是禮的關鍵,經義名理是禮的形式。
●大樂必易,大禮必簡。
《禮記·樂記》 大樂大禮都簡易而不鋪張。
●和寧,禮之用也。
《禮記·燕義》 與諸侯國和好安寧,這是禮儀的實際套用。
●乾坤覆載,以人為貴;立身處世,以禮儀為本。
晉·無名氏《沙彌十戒法並威儀序》 乾坤:天地。
●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詩經·鄘風·相鼠》 儀:威儀,嚴肅態度、端莊行為。 何為:即“為何”的倒文。
●以禮為翼者,所以行於世也。
《莊子·大宗師》 禮:禮儀。 行:通行。
●君子不失足於人,不失色於人,不失口於人。
《禮記·表記》 失足:舉止不慎重。 失色:對人容貌不莊重。 失口:言談不當。 君子待人,舉止慎重,莊重有禮,言談得當。
●樂行而志清,禮修而行成。
《荀子·樂論》 志清:志氣清正。 行成:行動有結果。
●繩者直之至,衡者平之至,規矩者方圓之至,禮者人道之極也。
《荀子·禮論》 至:最。 極:頂端。 謂墨線是取直的標準,衡器是取平的標準,規矩是取方圓的標準,禮是人道的標準。
●服美動目,行美動神。
晉·裴頠《女史箴》 服:衣裝服飾。 行:行為。 動目:引人注目。 支神:感動人心。 衣裝服飾華美只能使人注目,行為美好才能令人敬重。
●禮讓一寸,得禮一尺。
三國·魏·曹操《禮讓令》 你禮讓別人一寸,別人就會禮讓你一尺。
●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
《史記·項羽本紀》 大行、大禮:指大事。 細謹、小讓:指小節。 幹大事業、顧大局的人,不必拘泥和顧及小節。
●溫故而知新,敦厚而崇禮。
《禮記·中庸》 溫習過去學過的,可增長知識;篤實誠厚,是用來尊奉禮儀的。
●人不徒貴儉,而貴不禮。
晉·程本《子華子》 徒:只 謂人不僅只注重節儉,還要注重禮節。
●殺人可恕,無禮難容。
宋·晉濟《五燈會元》 殺人有時尚可寬恕,不合禮教倒是不能容忍的。
●人有禮則生,無禮則死。
宋·司馬光《易說》 形容人生中禮儀的極端重要。
●禮之至者無文,哀之深者無節。
宋·蘇軾《賜文武百寮太師傅已下上第一表清舉樂不允批答》 至:極,最。 文:此指禮節儀式。 節:法度。 最高的禮節沒有一定的儀式,最深重的哀悼沒有一定的法度。
●禮貴從宜,事難泥古。
宋·王安石《乞皇帝御正殿復常膳表》 從宜:遵從適當。 宜:適合,適當。 泥古:拘泥於古制。 禮制最可寶貴的是適合時代的需要,做事不可拘泥於古制。
●禮有經、亦有權。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4回 禮節有常規的,也要有變通。
●貧者不以貨財為禮。
《禮記·曲禮上》 窮人送的禮,不能用金錢的價值來衡量。
●物薄而情厚。
《國小·善行》 物雖然微薄但帶著深厚的情意。
●千里送鵝毛,禮輕人意重
清·史襄哉《中華諺海》 形容禮物雖微不足道,卻表明情意深重。
●禮雖純為天理之節文,而必寓於人慾以見。
清·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 謂禮儀雖然純粹屬於天道法則的一種形式,但應該貫串於人生的追求過程中。
●老不拘禮,病不拘禮。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 老年人和病人不必拘泥禮節。
●將求於人,則先下之,禮之善物也。
《左傳·昭公二十五年》 將要對別人有所求,就首先要謙恭自抑,這在禮節上是善於處理事物。
●禮下於人,必有所求。
宋·佚名《名賢集》 在禮節上降抑自己的身分去待人,一定是對人有所祈求。
●與人以實,雖疏必密;與人以虛,雖戚必疏。
漢·韓嬰《韓詩外傳》 實:忠誠老實。 虛:虛情假意。 謂待人誠實,疏遠的人也會親近你;待人虛偽,親友也會疏遠你。
●結交接物,恭而有禮。
《晉書·杜預傳》 接物:與人交際。 待人接物,謙恭而有禮貌。
●凡事謙恭,不得尚氣凌人,自取恥辱。
宋·朱熹《朱子全書·學五·教人》 尚氣凌人:驕橫傲慢,氣勢逼人。
●以謙接物者強,以善自衛者良。
宋·林逋《省心錄》 用謙遜的態度待人接物的,是強有力的人;用與人為善的態度進行自衛的,是賢良之士。
●在家不會迎賓客,出外方知少主人。
明·佚名《增廣昔時賢文》 在家裡不懂得熱情待客,出門就缺少熱情接待自己的東道主。
●人惡禮不惡。
《金瓶梅詞話》第80回 謂別人不以禮待我,我仍以禮待他。
●人好剛,我以柔勝之;人用術,我以誠感之;人使氣,我以理屈之。
清·金纓《格言聯璧·接物》 別人以剛強的辦法,我以柔和的辦法戰勝他;別人使用權術,我以誠實的態度感化他;別人動氣了,我以道理使他折服。
●受人滴水之恩,必當湧泉之報。
清·史襄哉《中華諺海》 湧泉之報:指報答別人的恩德倍加豐厚。 湧泉:地下奔涌而出的泉水。
●禮聞來學,不聞往教。
《禮記·曲禮上》 願學者來,故禮只聽說來學。不願來學,雖教無益,故不聞往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