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立德指使自己的心靈得到淨化、純潔。養性:就是使自己的本性不受損害。通過自我反省體察,使身心達到完美的境界。個人修身不僅飽含了為人、修身、處世的智慧,還包含著始終要有一顆平常心去應對日常的煩惱和不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修身立德
- 修持內容1:戒生氣
- 修持內容2:戒自卑
- 修持內容3:戒嫉妒
修持內容,修身立德 教育之本,
修持內容
1、戒生氣
古人云:“氣大傷身。”生氣是人類負面情緒中的一種,一個人如果經常生氣,就會使身心受到損害。
2、戒自卑
自卑可以輕而易舉地摧毀一個人,也能使人因自強而崛起。
3、戒嫉妒
與其將有限的精力消耗在嫉妒他人的成功上,不如抓住時機做一些實事。
4、戒小人
小人不但對我們的人生之路毫無幫助,反而會成為一塊在關鍵時刻讓你跌倒的絆腳石。
5、戒誘惑
我們要力戒權力、金錢、美色等各種誘惑,不斷完善自身素質,加強個人修養,提高道德品質,同時保持一份健康平和的心態。戒暴怒:暴怒容易使人失去理智,所以,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6、平和心
靜坐當思自己過,閒談莫論他人非。
能受苦乃為志士,肯吃虧不是痴人。
敬君子方顯有德,避小人不算無能。
退一步天高地闊,讓三分心平氣和。
7、修身立德之要一
自處超然,處人藹然;
有事斬然,無事修然;
得之淡然,失之泰然;
思之坦然,為之善然。
8、修身立德之要二
一身浩然氣,二袖清白風,
三分傲霜骨,四時讀寫勤,
五穀吃得香,六神常安定,
七情有節制,八方廣結緣,
九有凌雲志,十足和善心。
9、古人修身養性
中國封建社會的個人修養,主要是灌輸儒家的修身思想,所謂“三綱五常”就是個人修身的核心內容。“三綱”指“君臣義、父子親、夫妻順”;“五常”指“仁、義、禮、智、信”。“三綱五常”實際上就是一種個人修身養性的衡量標準。
修身立德 教育之本
宋代史學家司馬光說“正心以為本,修身以為基”。自古以來,國人都將修心立德放在首位。
先哲們認為,天人合一的本質是“疾敬德”,正所謂“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尚書·蔡仲之命》)。天子受命於天,然而只有有德者方能受此天命。同時,先哲們根據對人的地位和本性的認識,認為對人的管理應實行“仁者愛人”的“仁政”,把“道之以德”作為管理的主要手段。“以天為宗,以德為本”(《莊子·天下》),思想家們的眼光更多地專注於倫理政治問題,形成了趨善求治的倫理政治型文化。
《易經》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儒家提出“三綱”、“八目”,三綱即“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八目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儒家倡導的“仁義禮智信”五常倫理,成為中華傳統美德核心價值觀,與“忠孝廉恥勇”共同構成了中華傳統美德體系。
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養“士”,而“士”的標準是“君子”或“君子儒”。孔子對“君子”的要求是:“修己以安人”;君子應有“智、仁、勇”三方面的修養:“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要追求“盡善盡美”,應“文質彬彬”。道德是通過“心”向里向內追求,以達到內在力量對人的充實和完善。孔子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自省就是通過自我意識來省察自己言行的過程。
孟子要求受教育者將先天就有的“良知”、“良能”加以擴充,發展成為仁、義、禮、智等內心道德。理學家認為“革盡人慾,復盡天理,方始是學”、“盡我之心,便與天同,為學只理會此。”張載提出要“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成為很多知識分子的奮鬥目標。林則徐有十條格言:“存心不善,風水無益;父母不孝,奉神無益;兄弟不和,交友無益;行止不端,讀書無益;作事乖張,聰明無益;心高氣傲,博學無益;時運不濟,妄求無益;妄取人財,布施無益;不惜元氣,醫藥無益;不為百姓,做官無益。”陶行知認為“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主張教育就是要追求真理,教育學生學做真人。
很多諺語、俗話、順口溜也蘊含著心靈修煉的哲理,如“性躁心粗者,一事無成;心和氣平者,百福自集。”“看海聽濤增度量,尋梅賞竹長精神。”“清正公慎勤為官,溫良恭儉讓處世。”“人生三修煉:看得透想得開,拿得起放得下,立得正行得直。”……“德高望重”、“德才兼備”、“德藝雙馨”等向來為人們所稱道並踐行。
中國親職教育一直是數千年來中國古代教育的主要陣地,非常重視道德教育,德育是核心,而且這種教育是終身的。少兒學做人,中青年要會做人,老了要教育後人,特別是以身作則。長期以來,家庭的德育教育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體系,從思想意識到行為規範,從幼兒到耋耄之年,無所不包,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無事不規。
當今社會,道德滑坡已是不爭的事實,其原因可從個人、家庭、學校、社會等方面查找。自我修養缺乏自覺性,既缺少傳統文化的固本培元,又受西方文化的衝擊、受當下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不少人以我為中心、自以為是,根本不想加強自身修養;親職教育缺乏操作性,有的因是獨生子女而過於溺愛,有的因忙於生計而無暇顧及,有的因不懂教育而無法盡責;學校教育缺乏有效性,教材的趣味性、可讀性、針對性不足,有的思政課教師又照本宣科、空洞說教多,加上應試教育作祟、與外面世界的反差,使學校的德育工作大打折扣;社會教育缺乏客觀性,習慣於假、大、空的社會宣傳教育難以達到入心、入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