儺堂戲

儺堂戲

“儺堂戲”是土家族的一種祭祖活動,又受到中原文化及巴、楚文化的影響,有著比較明顯的巴人“俱事神”和楚人篤信巫術文化痕跡。它融巫術、原始宗教戲劇為一體,成為一種佩戴面具演出的宗教祭祀戲劇,據說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經過不斷充實、擴展和完善,形成了以儺儀儺戲儺舞、儺技為主要形式的儺文化,至今仍然活躍在東北的村村寨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儺堂戲
  • 流行地區:貴州、四川、重慶、湖南、湖北
  • 別名:儺神戲、還儺願神戲、鬼臉戲等
  • 類別:帶有宗教色彩的民族戲劇雛形
介紹,溯源,劇目,伴奏,表演,分類,踩刀祭,溜鏵口,翻叉耍,正戲,黔東北土家族,史料,傳承,

介紹

儺堂戲,流行地域較廣、涉及民族眾多,是儺戲家族中的一個重要品類。因地域和民族的不同,儺堂戲又有儺願戲儺壇戲、儺神戲、還儺願、神戲、鬼臉戲、端公戲師道戲土地戲師公戲等稱謂。這種戲在貴州、四川、重慶、湖南、湖北、廣西、 雲南等首(區、市)的漢、苗、土家、布依、侗、毛難、仡佬等民族中都有流行。從現存《梁山土地》等劇目來看,儺堂戲與"梁山燈戲"頗有淵源。
儺堂戲儺堂戲
在貴州東北部烏江沿岸土家族聚居區的德江思南等縣,民間還完整地保留著享譽海內外的“土家族儺堂戲”。其神秘的表現形式和豐富的文化內蘊,引起了海內外專家學者的強烈興趣,相關的學術研究至今仍然綿延不絕。
儺堂戲是一種佩帶面具演出的帶有宗教色彩而具有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的民族戲劇雛形,被戲劇界譽為“中國戲劇活化石”,涉及內容有民族學、民俗學、宗教學、歷史學、神話、語言、戲劇、美術、音樂及舞蹈等,有茅山教和師娘教兩派。表演的核心是“沖儺還願”、“酬神娛人”,緊緊圍繞神、鬼、人這一軸心開展活動,因而出現“儺祭”、“儺戲”、“儺技”表演形式和儺面具、法器、儺服飾等道具。神案和開壇、開洞、閉壇活動禁嚴、神秘、肅穆,而又娛神娛人;儺戲表演動作誇張、豪放、變化性強、旋轉幅度大,有“踩八卦”、“踩九卅”之舞步;唱腔質樸,語言詼諧、風趣;音樂獨特、內容豐富;服飾古樸簡單,有頭扎、法衣、法裙;面具形態怪異、誇張、滑稽幽默,有半堂戲12個面具和全堂戲24個面具之分;法器大小尺寸、圖案、質地規定嚴格、富有象徵意義,其來歷大多有一神奇的傳說。儺技表演中的開紅山、上刀梯、剎鏵、釘雞等絕技,神秘而又神奇。觀看儺活動表演,可以獲得娛樂的享受,體驗到一種信仰的滿足感,在神秘而又具有驚心動魄的儺技中感受到神的威嚴,在酒足飯飽之後,享受到儺戲帶來的歡快,同時,在你游途疲勞時,享受到麻糖水糖梨熬熬茶等美食、土特產的涼爽。
參見中文百科“踩堂戲”。

溯源

儺堂戲的起源可追溯到原始人的"萬物有靈"觀念的產生時期,那時苗族先民就崇拜鬼神,認為"靈魂不滅",祖先死後其魂魄便脫離軀殼而存在,為了使子孫得到祖先保佑,便對祖先"亡靈"進行祭祖。到三千多年前的周代,鳳凰屬楚地,"楚人信巫鬼,重祭祖",酬神祭鬼更加盛行。在這種酬神祭鬼活動扒 由巫師演唱祭奠詞曲,"形成定格。唐宋時,宗教儀式流行,造神活動日增,祭神詞曲大發展。至元明之際,"攤願神戲"開始出現,但沒有專門的戲曲藝人參加,主要是由苗巫師扮演,是巫師在進行法事時在廳堂於夜間演出,劇目較少,且具有濃重的迷信色彩。清至民國攤堂戲在鳳凰達到鼎盛時期,清初,開始有民間藝人參加巫道跳神扮演;清末至民國,民間藝人從巫道跳神中分離出來,進行了藝術和技巧的創造,出現了職業性的儺堂戲班,並一直延續至今。所以說攤堂戲是一種古老而原始的祭神戲劇。
儺堂戲儺堂戲
生長在武陵山的土家先民,因受地勢崎嶇不平、交通信息閉塞、經濟文化落後、生產力不發達、生存條件惡劣和其它人為宗教無法傳入的影響,民間信仰的原始宗教,巫覡崇拜、自然神崇拜和祖先神崇拜的巫儺祭祀儀式自然已就成了土家地區的民風民俗,因其缺乏甚至沒有一套完整系統的倫理理論,是一種龐大而混雜的民間宗教信仰,作為土生土長的道教正是看中了這一點,為了立教和傳教,生存和發展的需要,自覺與不自覺地將道教的經典教義和神譜融入了民間的巫儺祭祀活動。勤勞、樸實、勇敢、聰明、善良的土家人在道教經典教義的感悟下,把道教信仰和神祇供奉納入了巫儺祭祀儀式。久而久之地形成了集宗教信仰與民俗祭祀活動為一體的獨特的民族民間戲劇儺堂戲。在儺堂戲的儺壇布置上,完全可以清楚地看到道教神在儺壇中的地位。一是從歷史上看“道教源自戰國時,興起於燕齊,神仙方士自稱能煉出長生不死之丹藥,飛升成仙。後來在吸取巫術,陰陽五行讖緯之術等理論後,逐步演化為道教。”⒆在唐玄宗時,應日本僧人邀請,著名鑒真和尚出生入死,六次東渡,終於到達日本。郭沫若先生贊道:“鑒真盲目航東海,一片精誠照太清。捨己為人傳道藝,唐風洋溢奈良城。”至今在日本唐招提寺內供奉著中國鑒真和尚的塑像。可以說,在唐朝,中國土生土長的道教已經開始對外傳教,而佛(釋)教則是在貞觀年間;高僧玄奘西遊天竺(今印度)取經,不可能下子融入巫儺文化圈。二是從儺堂戲自身的內容看:(一)在儺壇中,除了在桌上供奉土家人崇拜的祖先神“儺公儺母”塑像外,其餘主壇神案均為道教最高神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及其它若干小神。三清神是用紙繪畫的三軸彩畫,上面除繪有一位主神外,下面均有若干小神,每軸神案彩畫按其殿位分別懸掛於自己的殿內。三清殿是掌壇師在演出之前用竹子編扎並集剪紙、繪畫、書法、建築於一體的彩樓,是為了營造一種森嚴肅穆的宗教氛圍而特意編扎的。(二)在《師壇圖》上,每壇都頂敬“茅山啟教”和“藥王會上”。據說,“藥王會上”是歷代著名道醫祖師的總稱。諸如彪炳史冊的葛洪陶弘景、孫思邈就是其中赫赫有名的道醫代表。在德江掌壇師中,他們或多或少地會一些中草藥單方,且均系祖傳秘方。穩坪鎮鐵坑村掌壇師張毓福先生行醫三十多年,就是這方面的典型代表。(三)在儺祭儀式中,“開壇”法事首先參拜和躬請的是道教最高神“三清”和大神“玉皇上帝”,在《敬灶》儀式中有“凶穢消散、道氣長存”的詞咒;在儺戲劇目中有“八仙慶壽”……等等。三是從儺堂戲與道教的區別上看,儺堂戲與道教既有相同的一面又有不同的一面。它們相同點主要表現在:(一)兩壇在祭祀之前都要在主家住宅中堂精心設定祭壇。書寫神位、布置神案、擺設供品。只是儺壇中供奉有“儺公儺母”和“地儺小山”的雕像而矣。其它神祇大至相同或接近。同時兩者使用的道具、法器、服飾、供品均已相似。(二)請師酬神參神儀式相同,民間道士與儺戲掌壇師既是信仰者又是“法事”的職業主持者。同時還分別是各壇的演員。(三)使用符咒、口訣、方技術數的目的都是為鎮斬邪鬼、禳災納吉、治病防疫而施。然而他們之間的不同點主要表現為儺壇有獨特的面具,道壇沒有;道壇有樹“幡”朝“幡”儀式,儺壇沒有;儺壇為生而演,不為死而作;道壇則是為死(亡)者而做,不為生而作。儺堂戲是以娛神與娛人的形式達到驅邪逐鬼、禳災納吉、合家幸福等實用目的。道教的做齋則是對死(亡)者以靈魂超度的形式達到脫離苦海,飛升天國,保佑後人的虛幻主義。但是,道教打醮儀式的目的與儺堂戲的目的非常接近。至於兩者的區別不止上述這些,在這裡只是個拋磚引玉。由此可見,道教給予了德江儺堂戲以生命,儺堂戲反過來又為道教發展注入了活力生機,提供了土壤。它們在漫長的演變、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互為條件、相互利用、相互聯繫、相互發展又相互區別的關係。
土家族儺堂戲的源流除了古文獻記載外,民間傳說也很多。這些傳說多與祖先崇拜巫舞文化有關,內容主要是儺神爺爺和儺神娘娘繁衍人類。這也印證了土家族儺堂戲的族屬關係。土家族把儺神爺爺和儺神娘娘看作自己的祖先。後來,子孫們治病、消災、求子、延壽等都要祈求自己的祖先儺神爺、儺神娘,而且據說每求必應,土家人稱之為“沖儺還願”。求祖先降福,總得讓他們高興,總得酬謝,於是就有了酬神、娛神的儀式活動。同治《來鳳縣誌》記載:“村民頗信巫覡,疾病不服藥,多聽命於神”,“一日還儺願,延巫屠承,設儺王男女二像,巫戴紙面具,飾孟姜女、范七郎,擊鼓鳴鑼,歌舞競夕。巫之類不一,還願皆曰跳神。”這些儀式活動就演變發展成土家族儺堂戲。儺堂戲的發展過程,先是儺儀儺舞,然後產生儺戲。儺舞源於遙遠的人類蒙昧時期。先民們在同包括奇蟲猛獸、疾病瘟疫在內的大自然作鬥爭的過程中,產生了通過化妝護面後,在鼓樂聲中奔騰呼號、衝殺跳躍的原始歌舞。這種原始藝術文化的“妝身護面”形象,為儺戲的形成產生了重大作用。隨著巫術禮儀的發展,儺舞相應誕生。它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由原來驅鬼消災的祭祀儀式, 逐漸增加了祈求人畜平安、五穀豐登、緬懷祖先、讚頌智慧、勸人去惡從善以及傳播生產知識等內容,這就逐漸形成為兼備宗教、娛樂性質的祭祀風俗歌舞,成為一種古樸的民間藝術。儺堂戲就是在儺舞的基礎上,增加了故事情節、人物關係,並吸收了諸種戲劇因素髮展起來的。
儺堂戲儺堂戲

劇目

按內容其劇目大致可分為兩大類:
第一類為始祖戲內容,劇目有《天仙送子》《白旗先鋒》《搬開山》《搬土地》《搬算匠》《搬童兒》、《白望送娘》《開山砍五路財》等等,都是一些表示酬神還願的古代戲種。
第二類是正本戲,又可分為大戲、小戲和折子戲三種。大戲劇目有《孟姜女》《龍王女》《龐氏女》《陳世美不認前妻》《雙上墳》《四下河南》《汾水河》《趕齋記》《八仙圖》《萬花樓》《二度梅》《劉海砍樵》等等,它們都是傳統戲內容。
儺堂戲儺堂戲
小戲劇目有《三寶舞龍》《雷交錘》《白猿戲晉》《勾頭催糧》《檢田螺》《正二邊筐》等等,它們都屬地方性的戲。折子戲劇目有《庸堂會》《蘆林會》《池塘會》《金橋會》《樓台會》《安安送米》《打蘆花》《車江別》和《梁祝姻緣》等等,為人們喜聞樂見。
此外,還有《開洞》、《開路將軍》《押兵先師》《開山莽將》《關爺斬蔡陽》《霸王搶先鋒》、《李龍》、《歪嘴秦童》、《梁山土地》、《勾簿判官》、《鐘馗斬鬼》、《安安送米》、《八仙慶壽》等等都是具有較強的思想性和藝術性的著名劇本。儺堂戲劇目數量較多,粗略統計有幾百個。但各地數量多少不一。僅貴州省德江縣流傳的劇目就多達百餘個,被儺文化學界譽為"攤堂戲之鄉"。

伴奏

儺堂戲雖為鑼鼓伴奏,沒有管弦樂,但節奏明快,曲調流暢,劇情幽默風趣,還富有古老而濃郁的神秘色彩。它都是用地方語言唱出來的,通俗易懂,最受當地民眾喜愛。人們稱讚它有"土、俗、純、細"四大特色。"土"與"俗"即再現當地古風古俗,技巧通俗簡單,有一種古老而原始的毫無掩飾的自然美;"純"與"細"即表演細膩,人情人理,反映民眾生活、勞作,純樸逼真。它的曲調唱腔發展至今約有二三百種,豐富多彩,皆隨內容而變化。目前最主要和最流行的有月你的"十二大腔",又稱"十二大調"。十二大腔又有"儺堂腔"和"高台腔"之分。"灘堂腔"包括"開山調"、"先鋒調"、"師娘調"、"搬算匠調"和"童兒調"等五大調,皆是具有濃厚的酬神色彩的古老原始唱腔。高台腔也叫"五竿調",它包括"姜郎調"、"姜女調"、"龐氏詞,、,白望調,、"表堂調"、"卷子調"和"安安調。七個大調,表達人間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生死歌哭,唱到悲哀處催人淚下,演到歡喜時令人鼓掌稱快。
儺堂戲儺堂戲

表演

德江縣,現在就還有130多“壇”儺堂戲在民間活動,每壇有一位“掌壇師”(當地稱“土老師”),演出時少則三五人,多則十來人。儺戲演出與儺壇祭祀交織在一起,分為祭祀、開洞、閉壇三個部分。每當從事此項活動的“土老師”頭戴面具,身穿“法衣”,在莊嚴肅穆、香菸繚繞的“神案”前,在鼓、鑼、絲弦、嗩吶的伴奏聲中“開壇”,或跳神唱戲,或占卜問卦,或為祈願人家通報神祇意旨、禍福吉凶時,特別是當牛角和司刀這兩件特殊“樂器”發出森嚴悲壯之聲時,總會勾起一些潛藏於人們心靈深處的“萬物有靈”的原初情愫。土家族的先民相信,在他們的周圍還存在著一個鬼神的世界,有一種超自然的力量,在主宰著人世的一切,只有頂禮膜拜、祈禱,用巫術、符咒、舞蹈等儀式,才有可能影響它們,避疫逐鬼,驅邪化凶,降福呈祥。在土家族人看來,任何神靈,即使是凶神,只要自己誠心實意地去“許願”、“還願”、 “酬敬”,也能夠使它回心轉意、與人為善。這裡蘊含著土家族人寬厚、善良的民族本性。
儺堂戲儺堂戲
儺堂戲的傳承主要是口傳面授,家傳與師傳相結合。要拜師才傳法,而“絕法”不傳一般弟子。土老師(即巫師)一般都有較好的表演才能和驚人的記憶力,他們往往一字不識,但能背誦許多劇目的全部戲文。由於師傳關係,土家族儺堂還有許多“教派”。 儺堂戲班子稱“壇”,少則六七人,多則十五六人,班主稱“壇主”或“掌壇師”。演出時間少則一天,多則半月。儺堂戲又有“面具儺”與“開面儺”之分,演員帶面具表演的稱“面具儺”;不帶面具開面化妝表演的稱“開面儺”,而最能體現儺堂戲特色的則 是“面具儺”。儺堂戲的主要內容是儺堂正戲。即是還願儀式中戴面具表演的二十四個戲,又分為前十二戲和後十二戲,它同儺壇祭祀緊密配合,共同完成祈禱酬神的任務。法師們認為儺堂二十四戲之神分別關在桃園三洞裡,負責掌管三洞的是玉皇大帝親自封派的唐氏太婆。儺壇每次唱戲都要由“地盤”土地(演員扮演)到桃園三洞去請唐氏太婆開洞,放出二十四戲之神。故老藝人們把正戲分為“上洞”、“中洞”、“下洞”三部分。
儺堂戲
表演形式,包括歌舞、說唱、戲曲三種類型。儺堂戲是一種宗教祭祀色彩很濃的戲劇,演出前要舉行複雜的法事。首先,儺師在堂屋或堂屋外的院壩精心布置儺堂神案。堂屋正面或院壩正對堂屋的一面布置竹子編扎的彩樓牌坊,稱為"三清殿"。"三清殿"前置一神案桌,桌上供棒司儺大神---儺公和儺母的木雕頭像,擺放令牌、神卦、司刀、玉印、牛角、牌帶、馬鞍等法物。牌坊正面懸掛"三清圖"和"師壇圖"。"三清圖"是繪在紙上的三軸彩畫,每軸畫上有眾多神祇。"師壇圖"是歷代攤壇祖師神點陣圖,其上寫著儺壇歷代祖師傳承表。演出前,儺師身著法裝首先虞誠地祭拜"師壇圖",祈求歷代祖師保佐演出獲得圓滿成功。演出結束,儺師要在"師壇圖"前舉行謝師儀式。法事施行的全過程充滿著森嚴、肅穆的氣氛,使人感到已進人一種神秘、恍惚的"神化"境界。
無論在儺堂祭祀儀式還是在戲劇表演中,都有傳統歌舞出現。其歌唱以一唱眾和的形式為主,唱腔多屬一個曲調多段唱詞的上下結構,段與段之間全由鑼鼓過渡,曲調簡單,節奏自由,口語性強,帶有吟詠意味,富有山民歌風。伴奏樂器不用弦樂,是“人聲幫腔,鑼鼓伴奏”,故儺戲又稱為“打鑼腔”。舞蹈分單人、雙人、三人和多人舞。在歌舞的基礎上, 逐漸形成了有人物名稱,有簡單故事情節的戲劇表演。
在儺堂正戲中不少節目屬於說唱形式。這種形式通常是由一個人表演,由於要敘述一個較為曲折的故事,演員常常要表演幾個角色的聲腔、動作。這種說唱表演藝術曾在歷史上對中國戲曲發展影響頗大。尤其對戲曲劇本的創作與唱腔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其說唱的方式,一般說一段故事,唱一段曲子,說說唱唱,不斷反覆。
儺堂戲的表演程式,有它自身的風格特點。首先人物出場有一定的程式。如洞婆出場走 “半邊月”,地盤出場走“大團圓”。人物較多的場面,則有“大穿花”、“小穿花”等。
在表演動作上,也有許多獨到之處。如地盤出台的動作,其頸項直伸、上身僵直、頭與臂同時前後伸縮,機械而滑稽,頗有幽默感,稱為“鳳點頭”、“米篩花”。武將出場有“ 架子路”、“跑馬路”、“拉鳳毛”、“照鼓房”、“撣鳳尾”等動作。其它牛羅出場有“ 蛤蟆曬肚”、“倒掛楊柳”、“童子拜觀音”等套子。
面具,也叫臉子殼和臉子,主要用於表演正戲的節目。其形象大多是根據儺戲中傳說的神祇或戲中的人物形象進行雕刻的,往往帶有濃厚的民間想像成分,因而,在面具的造型中,滲透著土家人心理特徵以及對劇中人物的審美評價,或誇張,或裝飾,或褒或貶,善惡分明。神祇面具有二十四個, 分別代表戲中的唐氏太婆、乾生八郎等。每一個面具都有一個傳說故事。面具為後來戲曲化妝的臉譜化起了先導的作用。
儺堂戲儺堂戲
儺堂戲的服飾、道具和舞台背景比較簡單。道具不太講究且簡陋。服飾,尤其是正戲, 基本保留了儺壇巫師的裝扮形象。一般穿法衣、法帽、羅裙、女繡花便衣。仙官、武將則穿甲及龍袍等。其法衣為白色底子,紅色圖案,青布鑲邊。
正戲的演出,一般都在“還願”戶主家的堂屋或曬壩進行。其舞台背景是這樣的:以“ 香”或“大門”背為底,布置朝牌、令牌、師牌、牛角、司刀、玉印、馬鞭、頭扎等法物。神案桌几下還供有地攤小山神像。神案背後是五張彩畫的“三清圖”和“師壇圖”,正中三 張便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道君、太清太上老君的三位神像。

分類

在德江的“土家族儺堂戲”中,還有一些非常獨特的“絕活”,十分高難驚險,如“踩刀祭”、“溜鏵口”、“翻叉耍”等表演,無疑是繼承了古代巫術用符咒威力進行表演的傳統。觀看這類表演時,觀眾都是屏住呼吸,提心弔膽,嘆為觀止。
儺堂戲儺堂戲

踩刀祭

比如“踩刀祭”,踩“地刀”時,是把一排鋒利的大鋼刀刀刃朝上置於地面;踩“天刀”時,則把若干大鋼刀刀口朝上置於木柱之上排列為樓梯狀。祭祀開始時,“土老師”身穿法衣,赤腳,一邊畫符念咒,一邊從容不迫地走上刀刃,如履平地。

溜鏵口

“溜鏵口”則是把若干鐵鏵口(有時用磚頭)全部用火燒紅,排列在地上,由“土老師”光著腳板逐一走過。

翻叉耍

“翻叉耍”則更為驚心動魄,“土老師”為了降伏惡鬼,要用鋼叉向另一個扮演惡鬼的“土老師”的咽喉或胸膛用力投擲過去,而對方則要用單手準確地接住飛來的鋼叉……

正戲

儺堂戲的主要內容是儺堂正戲。即是還願儀式中戴面具表演的二十四個戲,又分為前十二戲和後十二戲,它同儺壇祭祀緊密配合,共同完成祈禱酬神的任務。法師們認為儺堂二十四戲之神分別關在桃園三洞裡,負責掌管三洞的是玉皇大帝親自封派的唐氏太婆。儺壇每次唱戲都要由“地盤”土地(演員扮演)到桃園三洞去請唐氏太婆開洞,放出二十四戲之神。故老藝人們把正戲分為“上洞”、“中洞”、“下洞”三部分。“上洞”包括《掃地和尚》、《開洞》、《開路將軍》、《點兵仙官》、《引兵土地》 、《押兵仙師》、《水路神祇》等。這些戲全是為請神還願服務的。 “中洞”部分的主要劇目是《乾生赴考》。這是一個由幾個片斷聯綴而成的“串戲”。包括《乾生八郎》、《殺牲九郎》、《算命郎君》、《九洲和尚》、《王婆賣酒》、《打菜仙姑》、《牛高賣藥》等十七個片斷,總稱《買豬》。同“上洞”相比,這部分在戲劇的特性上有了可喜的進展。首先,劇中角色由一人發展到數人,表演上已由一人念唱說做變為有對話,有簡單的分場,形成一個在主題貫穿下由多個片斷組成的“串戲”。這種形式,可長可短,可多可少,十分靈活。儺堂戲歷來是通宵達旦演出的,常根據主人家和觀眾的情緒來確定“串戲”的起訖,並儘可能滿足觀眾樸素的審美要求。如《買豬》就是通過一個叫乾生的書生與幫他挑擔的琴童在赴京趕考途中所發生的一系列事件來展開的。如果主人家高興,觀眾情緒好,演員是在“條綱”之內,可以即興發揮。由於劇中琴童是個丑角,禿頭、歪嘴、駝背,其醜無比,他的怪相,怪動作,奇腔怪調,加上乾生不時用豬尿脬打他的禿頭,時時引起農民觀眾的捧腹大笑。這種粗獷、通俗、滑稽、幽默的表演,實際上反映了土家民眾的審美要求與審美情趣。
儺堂戲面具儺堂戲面具
“下洞”是一些驅邪斬魔、追鬼打鬼的神仙道化戲,包括《開山將軍》、《二郎鎮宅》、《鐘馗戲判》等。這些戲雖然也有人物情節,但除了申名表姓、冥冥祭語之外,大多沒有道白與對話,全由裝扮之鬼神在起伏變化的鑼鼓聲中作啞劇式的表演。一般法師表演技術都較高,不僅能騰空跳躍,旋轉自如,而且酬酢翩翩,隱形匿影。加上鬼神猙獰兇悍,咄咄逼人,充滿了陰森恐怖氣氛,所以在民眾中有“鬼戲”之稱。
除了“三洞”正戲之外,還有一些古老的儺堂戲劇目。它們既不在“三洞”之內,又不屬外戲之列,但它卻具有正戲的許多特點:如在裝扮上必須帶面具,在內容上帶有宗教色彩 ,演出背景同樣要有神案布局和三請神佛圖等。

黔東北土家族

黔東北土家族的儺堂戲是獨具特色的,它屬於儺戲,是中國大地上眾多儺戲中的一分支,它與彝族的變人戲(又名撮泰吉)、師公戲師道戲、壇燈戲、地戲等等有區別,當然與儺、儺儀及儺戲有必然聯繫。但是儺堂戲不能等同於儺戲,倘若如此,我們就不用討論了。儺堂戲是土家人在堂屋或擺手堂中(今天發展到院壩或庭院中表演)所進行的娛神悅人活動,才謂之儺堂戲土家族的儺堂戲。與土家族的音樂舞蹈、戲劇(目)緊密相關,面具、服裝、道具、唱腔及唱詞更是與土家人生活緊緊關聯。儺堂戲文化中,儺堂戲是整個文化因子中最重要成分,一切以這中心為展開和延伸,因此,稱之為儺堂戲文化;所有表演、展示營造氣氛都是為其服務的,即儺堂戲中表演的陽戲和陰戲、儀式和儀軌、絕技和絕活使用,及其的面具、道具、服裝;演唱中音樂、唱腔、唱詞、舞蹈表演中的文舞和武舞等等形成一個非常神秘的文化群,曲六乙先生曾撰文說,儺戲由於民族、地區和文化積澱的不同,與母體儺祭活動孕結方式的不同,以及處於不同的發展層次,而呈現出不易辨識的相當複雜的架構,而黔東北土家族儺堂戲表演集中到沖儺還願,消災納吉,祝壽誕生,清宅安神等方面,戲劇表演多是《關公斬蔡陽》、《甘生趕考》、《唐王叫化》、《安安送米》等陽戲方面。娛鬼神的陰戲基本上作附屬節目,可見這已從娛神完全轉向娛人了。加之儺堂戲表演中插科打諢的道白,更加地方文化活動化;在土家族地區,儺堂戲班子幾乎遍及各個村寨,其成員由情趣相投的村民自願組成,多者二十餘人,少則六七人,儺堂戲的傳承主要靠口傳面授,家傳與師傳相結合,土老師一般都有教好的表演才能和驚人的記憶力,他們有的雖然一字不識,卻能背誦許多劇目和全部戲文,聲望很高,往往成為壇主;土家儺堂戲,在黔東北有廣泛而深厚的民眾基礎,尤其在貴州省沿河、德江、思南、江口、印江、石阡、松桃等縣市流傳,成為普遍文化現象。

史料

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沈從文在小說《神巫之愛》中,對這一帶儺堂戲的演出有十分傳神的描寫:“他(指神巫)頭纏紅巾,雙眉向上直豎。他臉頰眉心擦了一點雞血。紅緞繡花衣服上加有珠繪龍虎劃黃紙符咒。手持銅叉和鏤銀牛角。一上場便在場坪中央有節拍的跳舞著,還用嗚嗚的調子念著娛神歌曲。他雙腳不鞋不襪,預備回頭赤足踹上燒得通紅的鐵犁。那健全的腳,那結實的腿,那活潑的又顯露完美的腰身轉折的姿勢,使一切男人羨慕,一切女人傾倒。那在鼓聲蓬蓬下拍動的銅叉上圈兒的聲音,與牛角嗚嗚喇喇的聲音,使人相信神巫的周圍與本身,全是精靈所在。”
儺堂戲儺堂戲

傳承

德江縣是貴州省文化廳命名的“儺戲之鄉”。1987年11月26日至12月6日,以貴州德江為主體的“貴州民族民間儺戲面具展覽”在北京隆重展出,共展出儺戲面具235面,其中德江占107面,並進行“土家儺堂戲”匯演,引起了海內專家學者強烈反響。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曹禺先生驚稱:“中國不但有長城,沒想到還有儺戲,是很值得研究和保護的文化瑰寶。”期間全國30多家媒體進行宣傳報導,其中《人民中國》、《中國建設》雜誌以“中國德江土家儺文化”為題,並用英、法、德、日等多國文字向130多個國家和地區宣傳德江“土家儺堂戲”。
儺堂戲儺堂戲
昔日享譽海內的德江“土家儺堂戲”今朝為何難覓?據該縣有關部門調查,上世紀80年代全縣有儺堂戲近100壇,“土老師”400多人,主要分布於穩坪、木葉、新灘、文化、路青、桶井、平原、楠桿、關莊、共和、銀絲、煎茶等鄉鎮的土家山寨,由於搶救和保護及宣傳力度不夠,隨著時間的流逝,民間老技人相繼去逝,年輕人因種種原因不願學習,許多口碑、文字等資料已流失於民間,又由於受到現代外界漢文化的衝擊,許多有保存價值的東西已“漢化”和“西化”。一些“端公先生”(即儺堂戲中主演員)向記者傾訴,他們很想把這些民族文化瑰寶傳授給年輕一代,可他們嫌這些東西土、醜,哪有心思去學?這次,劉先生一行逛遍了德江縣城和部分鄉鎮,均未買到土家儺堂戲面具和服飾及書籍等紀念品。 中國少數民族戲劇協會、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學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的有關學者專家在考察德江“土家儺堂戲”後都感嘆:民間文化遺產和自然生態一樣,都是一次性的,一旦毀滅,無法再生。為儘快搶救民間文化遺產,建議有關部門建立“德江土家族儺堂戲文化保護圈”,讓人們通過對古儺文化的了解,從深層次上挖掘本土文化的內涵,繼承和弘揚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更好地促進當地文明的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