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地戲的劇目只有武戲,如《
三國》、《
隋唐演義》、《
封神榜》、《
楊家將》之類。在飾演中又加進了許多
青面獠牙的人物,以加強驅邪逐崇的氣氛。人們看戲時也是在欣賞地戲臉子(即地戲面具)。圖中的地戲臉子武將,連頭盔一起雕刻,再配上可以活動的耳翅,構成一個整體。表現手法上誇張突出,刻工精細,特別在眉毛、眼睛、嘴的刻畫上表現出獨到的性格特徵。
民間藝人將地戲臉子概括為文將、武將、少將、老將、女將五種臉譜,稱為“五色相”。頭盔和耳翅的裝飾是安順地戲臉子的突出特徵。男將頭盔上多以對稱龍紋裝飾,根據身份地位的不同,有的四五對,有的多達九對。女將的頭盔多用“鳳盔”,紋飾有“雙鳳朝陽”、“鳳穿牡丹”等,有些還裝飾有各種各樣的花紋。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7年6月8日,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九溪村地戲隊獲得國家文化部頒布的首屆文化遺產日獎。
安順地戲
簡要描述
地戲,俗稱"跳神",是流行於貴州省安順市的地方戲,其產生於明初來自安徽、江蘇、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順屯軍有關。明朝軍隊在貴州設有24個衛、26個守衙千戶所,其中安順有3個衛、2個守衙千戶所,史料上稱衛所軍士為"屯堡人",有了屯堡人,地戲也就隨之而出現了。
安順地戲分布於以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為中心及市屬的平壩、普定、鎮寧、關嶺、紫雲、開發區,以及鄰近的清鎮、花溪、長順等地。在全部300堂地戲中,僅西秀區就有190多堂。(一個地戲隊只演一部大書,稱一堂)
起源
地戲是
屯堡人獨有的一種頭戴木刻假面的民間戲劇,其由來與屯堡人的生存選擇有關。據《續修安順府志》記載:"當草萊開闢之後,人民習於安逸,積之既久,武事漸廢,太平豈能長保?識者憂之,於是乃有跳神戲之舉。藉以演習武事,不使生疏,含有寓兵於農之深意。"
安順地戲已有六百來年的歷史,其存在與明初開發黔中安順有關。明
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太祖
朱元璋調集來自安徽、江蘇、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三十萬大軍遠征雲南,一舉擊潰元朝盤踞雲南的殘餘勢力。戰事既平,朱元璋慮及雲南地處邊陲,貴州又是土司勢力長期占據之地,若無重兵屯戍,“雖有雲南,亦難守也。”故把戰略重點轉向貴州,命征南大軍沿雲南到湖廣驛道就地屯守,在貴州設有24個衛、26個守衙千戶所,其中安順有3個衛(普定、安莊、平壩),2個守衙千戶所(關嶺、柔遠)。於是,貴州這塊土地上就有了史料上稱謂的“屯堡人”,地戲也就隨之而來了。
明王朝建立初期,國內局勢極不穩定,元朝殘存勢力的拚死反抗,邊疆"諸蠻"不停地叛亂。為了防範"諸蠻"叛亂,朱元璋令擇地建城,在修建城池的同時,明軍在安順、平壩一帶,設定屯、堡、衛、所駐紮人馬。貧苦出身的皇帝朱元璋說:"養兵而不病於農者,莫如屯田。"屯田的結果,鞏固了邊疆,養活了士兵,發展了當地經濟,及把中原文化帶進來。
儺文化的主體本是中原文化,早在明軍里盛行的融祭祀、操練、娛樂為一體的軍儺,和在中原民間傳承的民間儺,也隨南征軍和移民進入貴州,並與當地民情、民俗結合,形成了以安順為中心的貴州地戲。
表演特點
安順地戲演出以村寨為單位,演員是地道的農民。一般一個村寨一堂戲,演員二三十人,由"神頭"負責。安順地戲在春節期間演出二十天左右,稱為"跳新春",是歲終新正的聚戲活動,與逐疫、納吉禮儀一起舉行。地戲演出時,村口或醒目的地方要插一面大紅旗,旗上繡著很大的"帥"字,表示這個村子裡今天要演出地戲,也有納吉之意。演出由"開財門"、"掃開場"、"跳神"(演故事)、"掃收場"四部分組成。演出前,要將存放臉子的木箱(櫃)從神廟或存放人家裡抬出來,舉行莊嚴的開箱儀式。村民還會在建房求財、祈福求子的時候請地戲隊中的"神靈"如關羽、佘太君等去進行"開財門"、"送太子"等活動。
安順地戲是一種古老的戲劇,其顯著特點是演出者首蒙青巾,腰圍戰裙,戴假面於額前,手執戈矛刀戟之屬,隨口而唱,應聲而舞。其演唱是七言和十言韻文的說唱,在一鑼一鼓伴奏下,一人領唱眾人伴和,有弋陽老腔餘韻,其舞主要表現征戰格鬥的打殺,雄渾粗獷,古樸剛健。安順地戲所演的三十來部大書,以屯堡人喜愛的薛家將、楊家將、岳家將、狄家將、三國英雄、瓦崗好漢為主角,讚美忠義、頌揚報國的忠臣良將,內容全部是金戈鐵馬的征戰故事。
安順地戲的演出程式一般分為"開箱"、"請神"、"頂神"、"掃開場"、"跳神"、"掃收場"、"封箱"等組成。其中的"跳神"是正式演出,又分為"設朝"、"下戰表"、"出兵"、"回朝"。其餘部分是帶有驅邪納吉成分的儺戲活動。由於屯堡人的神靈觀,更給地戲賦予"儺願"的性質,村民還會在建房求財、祈福求子的時候請地戲隊中的"神靈"(如關羽、佘太君等)去進行"開財門"、"送太子"等活動。
被譽為“中國戲劇活化石”、“中國戲劇歷史博物館”。
劇目
地戲演出的劇目、本子又叫"地戲譜","譜,布也,列年事也。"地戲具有以史為線索的性質。民間藝人有"戲敘史冊"之說,陶關地戲隊大旗上就有這四個字。按歷史年代編排,現存劇目有:
《封神演義》、《大破鐵陽》、《東周列國志》、《楚漢相爭》、《三國演義》、《大反山東》、《四馬投唐》、《羅通掃北》、《薛仁貴征東》、《薛丁山征西》、《薛剛反唐》、《粉妝樓》、《郭子儀征西》、《殘唐》、《二下南唐》(飛龍傳)、《初下河東》、《二下河東》、《三下河東》、《九轉河東》、《二下偏關》、《八虎闖幽州》、《五虎平南》、《五虎平西》、《岳飛傳》、《岳雷掃北》等,全是唱朝代興衰的戰爭故事,構成了軍儺最主要特色。
面具
從人物造型上看,地戲面具包括將帥面具、道人面具、丑角面具和動物面具四大類。
1.將帥面具
地戲中的將帥面具最為引人注目,而且造型獨特,又有文將、武將、老將、少將、女將之分。它們均由面部、 頭盔、耳翅三部分構成。頭盔又有平盔和尖盔之分。這類面具特別注重頭盔和耳翅的精雕細刻。頭盔多以龍、風作裝飾。男將多為龍盔,女將多為鳳盔,龍、鳳可多可少,有頭有尾,龍有鱗,鳳有羽,形體有圓有扁,形態變化多端。地戲面具的這一特徵,體現了中華民族崇尚龍、鳳這一民族精神。有一些特殊人物,則龍、鳳並用,如李世民是真龍天子,其頭盔有龍有鳳;關羽是丹鳳眼,尉遲恭也有鳳眼,他們的頭盔也有龍有鳳。頭盔的裝飾,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民俗意象,二龍搶寶、游龍戲珠、龍鳳呈祥、鳳戲牡丹、龍飛鳳舞、雙鳳朝陽、多喜(喜鵲)多福(蝙蝠)等等都是地戲面具頭盔裝飾的主題之一。此外,星宿和神靈也是頭盔裝飾的重要主題。在地戲劇本和人們的觀念中,有一些人物不是世間凡人,而是天上星宿下凡或神靈所變,因而頭盔上刻著與人物對應的星宿或神靈以示其身份。例如岳飛、薛仁貴、蓋蘇文、樊梨花、薛丁山等人物就是如此。岳飛是如來佛佛座前大鵬轉世,頭盔刻著一隻展翅欲飛的大鵬;薛仁貴、羅成、馬超是白虎星下凡,頭盔上刻著一隻老虎;蓋蘇文是條青龍所變,頭盔刻著一條青龍。如此裝飾,本來被神化了的面具表現得更加神聖了。
耳翅也是地戲面具的重要部件,它的作用是使人物顯得更加神勇。耳翅有龍翅、鳳翅、龍鳳翅和葵花翅等等。男將面具多為龍翅,李世民、岳飛、薛仁貴、薛丁山、蓋蘇文、羅成、馬超、韓群虎、胡敬德、單雄信等等都是如此。女將面具則多為鳳翅,如樊梨花、陳金定、穆桂英等等。另外,鬍鬚也是地戲將帥面具的重要裝飾,其作用是顯示人物的性格和年齡,如韓群虎、裴仁基、羅玉、宇文成龍、司馬超、伍雲召、朱燦等等。
從面部的造型看,將帥面具講究的是刀法明快,要求有稜有角,輪廓分明,既注重寫實也注重誇張。武將面具強調煞氣。多用誇張的表現手法,豹子膽、火燒眉、 高鼻樑、撩牙嘴,人物形象顯得驃悍、勇武、剛烈、威 猛、深沉。文將面具注重靈氣,著力於人物內在情感的刻畫,人物形象顯得威嚴而又莊重,平和而剛勁。少將 面具則為五官端正、劍眉倒豎,多為粉臉小生形象,透著英武、灑脫、陽剛之美。女將面具則講究秀氣、嬌媚、 端莊、嫻靜,又不失武戲的人物特徵,顯現出一股颯爽英姿的精神氣質。用面具藝人的口訣來說,嘴的刻法是 "天包地(上齒咬下唇),地包天(下齒咬上唇),上下撩牙分兩邊;地包天,天包地,吡牙例嘴顯神氣"。眉氣的刻法則是"少將一支箭,女將一根線,武將如烈焰"。眼睛的刻法是"武將豹子眼,女將彎月亮,少將精氣足,文將菩薩樣"。
將帥面具所表現的人物形象特徵,除了面部造型、頭盔和耳翅的裝飾以外,還特別注重用色在人物形象上的表現。一般地,各種顏色都有一定的象徵意義,代表著一定的性格特徵。例如紅臉多為忠勇剛直的武將,關羽、 楊龍、伍雲召面具便是;黑臉多為剛烈、勇猛的武將,如張飛、楊玉成和尉遲恭;藍臉多為果敢之將,如單雄信,麻叔謀;綠臉多為怪異者,如南洋王朱燦、尉遲寶林;白臉多為英武之將,如馬超;青臉多為兇惡驍勇之將,二 花臉多為守關總兵,三花臉多為反派營壘中的將帥或其他偏將、副將。
將帥面具的面部造型和頭盔、耳翅裝飾以及用色的變化,使各個人物面具顯得栩栩如生,形、神、精、氣便渾然一體了。
2.道人面具
地戲中的道人很多,他們或為反派營壘中的軍師,或為前來助戰的神仙或修道之人。他們不戴頭盔而戴道冠, 相貌醜陋、怪異。如雞嘴道人,面部被刻成人面雞嘴,道冠被刻成雞翅和雞尾,一副似人非人、似雞非雞的形象,整個造型於怪異中顯現其反派人物的奸詐、狡猾性格。其他如鐵板道人、飛缽道人,形象也非常怪異,而且生動傳神。這些面具既寫實又誇張,著重突出其精靈之氣,使其形神兼備。
3.丑角面具
地戲中的丑角面具使用得比較多,最常見約有歪老二、笑嘻嘻、老好人、煙殼殼、眼鏡先生等。最為令人難忘的是歪老二和煙殼殼。傳說歪老二是朱元障遠征貴州、雲南時在當地尋找的內線與嚮導。在明軍與番邦交戰中,他往返於其間代為明軍傳遞信息。其面具造型,歪嘴皺鼻,毗牙例嘴,斜眉扯眼,髻上斜插一把木梳,面部多塗為紅色,也有的塗為藍色。整個形象非常滑稽。又如煙殼殼,是近代才出現的面具。他是個受鴉片毒害的典型。藝人抓住鴉片鬼毒癮發作時的醜態,以誇張的手法刻畫了這一人物形象,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4.動物面具
地戲中的動物面具主要有虎、獅、犬、牛、馬、豬、猴等。這類面具在造型上或寫實或誇張,以充分體現各種動物的頭部外表特徵和內有特徵為雕刻的著眼點。獅與虎的兇猛、馬的溫馴、豬的憨厚、牛的勤勞、狗的親近、猴的淘氣,都是那樣的形似和神似,妙趣無窮,讓人獲得動物形象美的感受。
地戲面具同時具有神格和人格。安順等地有專門從事臉子雕刻的藝人。村寨演出班子新購置的面具,未經法事前,可以隨便放置,視為木雕;一經點將封號,即為神物。"開光"是將面具升華為神的儀式,由雕匠主持。先將臉子鄭重陳列在神龕上,然後殺一隻大公雞,以雞血點在臉子上,同時念動開光詞,賦臉子以生命。
地戲演出時,演員無一例外都要戴上面具。地戲面具的戴法與儺堂戲不同。先用青紗長統套頭將頭包住,置面具於額頭之上,而不是象儺堂戲那樣戴在臉上,這是便於武打。
面具用丁香木或白楊木精雕細刻而成,做工講究,神態生動。面具由面孔、帽盔、耳子三部分組成。面相分文、武、老、少、女五類,俗稱"五色相"。除主將外,還有小軍、道人、丑角、動物等類別。諸多面具中,武將面具最複雜,可細分為少將、老將、女將、番將、正派將軍、反派將軍等。面具五官造型,形成了一定的程式,如眉毛必遵循"少將一枝箭,女將一棵線、武將烈如焰"之說;嘴的刻法有"天包地"與"地包天"兩種;眼則是"男將豹眼圓瞪,女將鳳眼微閉"。
就技法而言,地戲臉子多為淺浮雕與鏤空相結合,精細卻不繁瑣;色彩上用貼金、刷銀的亮色,以及紅、綠、藍、白、黃、黑,幾乎沒有一種顏色不可拿來用上。有的面具還要鑲嵌上玻璃片,華麗堂皇,十分了得。
服飾
地戲的服飾,一般著青、藍、白、褐土布斜襟長衫、長褲,束青布腰帶,足蹬布鞋。背扎靠旗(四面),腰間圍兩塊繡有花邊的布片象徵戰袍。道具一般使用刀、槍,女將除刀槍外,左手持手帕。文將持摺扇。不論什厶角色,一律臉蒙青紗,頭頂面具(俗稱臉子)。地戲班子,必有成套的臉子,多的達一二百面,少的也有六七十面。臉子多用白楊木雕成,大小略如人面,加上頭盔裝飾,一般長約三十公分,寬約二十公分。臉子造型分文、武、老、少四大類,再根據劇中角色性格特點精雕細鑿,漆上鮮明的色彩。老將額上刻皺紋,配青白棕紅各色鬍鬚;女將鳳眼微睜,娥眉俊俏;少將眼睛圓瞠,面目英俊;凶將、猛將則雙眼暴突,鼻翼怒張,齜牙咧嘴,有的還要雕獠牙,顯得猙獰兇悍。著色與京劇臉譜類似,通常以赤紅表忠勇、堊白表奸詐、粉紅表文俊、黑藍表剛烈、青綠表神異怪誕。頭盔的雕飾因角色而異,雕工細緻繁富而講求對稱,設色精美斑斕而追求勻整。女將頭盔飾鳳,男將頭盔飾龍,整個臉子造型誇張,神情逼真,充分刻劃出劇中人物的性格特徵,表現了民間藝人古樸的藝術傳統,包容著深廣的文化內涵。地戲面具本身已成為獨立的藝術品,並廣為愛好者收藏。
傳承人
顧之炎,男,漢族,國中文化,出生於1940年12月。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大西橋鎮九溪村農民。著名地戲藝人。
地戲是儺戲向戲劇發展的過渡階段,是屯堡人原來娛樂的主要方式。每年一般在古歷正月上半月和七月的上半月演出。正月是迎新春、祝四季平安,七月是跳神,以此來祈求五穀豐登。演出的時候,演員頭戴屯堡人獨有的木雕面具,黑紗遮臉,背戰旗,腰系戰裙,它的伴奏很簡單,一鑼一鼓,一人獨唱,眾人相和,每堂神只跳一部分歷史演義。儘管它沒有生、旦、淨、末、醜的區分,沒有完整的伴奏及鑼鼓經,沒有豐富的曲牌和多彩的聲腔,但是它有以“將”為主的人物區分,有粗獷的表演程式和套路,有簡單的遺存古風的弋陽古腔。
地戲是明代以來祖籍江南的諸省的屯軍及其後裔鐘愛的民間戲劇,表演的全是武戲。它的動作是吸收了古代戰爭中的各種格鬥動作演化而成。表演雙方手持兵器交鋒,一招一式表現出對古代戰爭場面的模擬。動作套路有操刀、擋刀、追刀、拖刀、碰刀、栽刀、掛刀、沖槍、垛槍、撲槍、刺槍、攪槍、花槍、和面、過堂、互掛、靠拐、抱捶、撩須、理三刀、圍城刀、回馬槍、抓雉毛、打背叛、雞點頭、牛擦背、古樹盤根、雪花蓋頂、雙鳳點頭等六十多套,這些套路多從實戰打鬥中演變而來。使用的木質兵器有:刀、槍、劍、戟、鞭、鐧、斧、棍、拐、矛、鉤、鐺等十八般
兵器。
傳承意義
安順地戲的獨特性和唯一性廣受海內外人士關注,曾造訪法國、西班牙、韓國、日本、新加坡,多次到香港、台灣、北京、上海演出,深受歡迎,被譽為"中國戲劇活化石"、"中國戲劇歷史博物館",是研究戲劇發生學、人類學、宗教學、民俗學、美學、歷史學、語言學等學科的活材料。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人們的思維觀念也開始發生變化。在多元型現代文化的衝擊下,地戲在逐漸萎縮,演員年齡偏大且隊伍人數逐年減少。很多有地戲隊的村寨已停鑼息鼓多年沒有演出,如此下去,令人擔憂,保護這一在中國戲劇史上具有戲劇轉型活資料的古老劇種,已到刻不容緩之期。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安順地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