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戲劇之一,被譽為戲劇藝術的“活化石”,主要流行於貴州漢(屯堡人)、布依、仡佬、苗等民族中,被列入了首批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花溪地戲主要分布在該區中部和西部,演出隊伍大多為布依族民間藝人組成,其中以大寨地戲隊最具代表性。其演唱用當地方言,形式憨直拙樸、粗獷自然。據不完全統計,該區地戲表演共有20餘堂,主要演繹歷史上各個朝代的英雄人物,歌頌保家衛國、英勇善戰的英雄主義精神,傳統劇目包括隋唐薛仁貴征東、宋朝楊家將、岳飛傳等。花溪民間地戲文化具有悠久歷史,豐厚的底蘊,傳承幾百年來成為當地布依族同胞勞動之餘喜愛的娛樂活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花溪地戲
- 起源:古代的“扮儺”
- 榮譽:戲劇藝術的“活化石”
- 演出者:大多為布依族民間藝人
花溪地戲,起源之說,發展現狀,
花溪地戲
花溪地戲主要分布在該區中部和西部,演出隊伍大多為布依族民間藝人組成,其中以大寨地戲隊最具代表性。其演唱用當地方言,形式憨直拙樸、粗獷自然。據不完全統計,該區地戲表演共有20餘堂,主要演繹歷史上各個朝代的英雄人物,歌頌保家衛國、英勇善戰的英雄主義精神,傳統劇目包括隋唐薛仁貴征東、宋朝楊家將、岳飛傳等。花溪民間地戲文化具有悠久歷史,豐厚的底蘊,傳承幾百年來成為當地布依族同胞勞動之餘喜愛的娛樂活動。
起源之說
花溪地戲]源於古代的“扮儺”。“扮儺”是為逐疫鬼,迎神靈,保平安的祭祀儀式。地戲是傳入花溪地區最早的戲種之一,據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賀長齡編修的《貴陽府志》載:“土人、貴築、廣順、貴定皆有之,歲首迎山魈,逐村屯為儺,擊鼓以唱神歌,所到之家,皆飲食之。”花溪地區的地戲,至今仍有上述的習俗。如唱戲的時間均在正月初開場,演出前要燃香點燭,舉行祭祀活動和開財門儀式。
發展現狀
花溪區的地戲共有18撥,他們是以下18個村寨的地戲隊:花溪大寨、燕樓的思惹、槐州、燕樓村、谷蒙(燕樓村有兩潑)、黨武的當陽、葵林村、新寨、下壩、湖潮的新民、楊梅、寅貢、車田、蘆官、汪官、元方和麥坪的杉木二村。這些地戲隊所演出的劇目都是《薛仁貴征東》、《楊家將》、《羅通掃白》、《三國演義》、《岳飛傳》等歷史故事劇。這種表演場合方便人們觀看。演者均戴面具,服飾簡單,以鼓擊節而歌,一人領唱,眾人合之,不用任何器伴奏,其風貌近是陽腔。
在花溪區的地戲中,最有影響力的是大寨地戲隊,除天時地利用職權外,他們的演出技巧高於其他戲班,湖潮新民、黨武下壩和燕樓思惹三地戲隊次之,其他隊則各有所長,他們的演出同樣受當地人的歡迎。花溪區的地紅演唱不用樂器伴奏,只用一面大鼓和一隻銅鑼打節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