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藏劇,白劇,壯劇,侗劇,傣劇,苗劇,彝劇,布依戲,毛南戲,其他,
藏劇
藏族戲曲劇種。流行於西藏,用藏語演唱。過去多在廣場演出,有戴面具和化妝兩種演法。一般認為產生於14世紀,成熟於17世紀。演出分“頓”、“雄”、“扎西”三部分,連台演出,穿插歌舞。唱時有幫腔,伴奏主要用皮鼓、銅鈸等。曲調有20多種,大致可歸為達仁、 教魯、達通、 當羅四類(見彩圖)。舞蹈分頓達、切冷、恰白、格切、德東、波爾欽六種節拍和動作。傳統劇目以《文成公主》、《諾桑王子》、《朗薩姑娘》、《卓娃桑姆》等較著名。
白劇
原名“吹吹腔”,白族戲曲劇種。流行於雲南省西部的雲龍、洱源、鶴慶、大理等縣的白族居住地區。清乾隆年間已有演出,光緒年間盛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吸收“大本曲”一些曲調後,始改用今名。有嚴格的角色行當和程式化的動作。語言一般是一半漢語一半白語。有50多種唱腔,唱詞多採用白族民歌的“山花體”。伴奏主要用嗩吶、鼓、鈸、鑼等。臉譜豐富且有特色。劇目有《血汗衫》、《牟伽陀開闢鶴慶》等。
壯劇
壯族戲曲劇種。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西部和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的富寧、廣南一帶。清同治、光緒年間已有演出。 有“師公戲”、 “隆林壯劇”、“田林壯劇”、“德保壯劇”、“雲南富寧壯劇”(土戲)、“廣南壯劇”(沙劇)等。以其語言、音樂唱腔和流行區域不同,一般又分為北路壯劇和南路壯劇兩種。北路的主要唱腔有 “正調”、“平調”。 傳統劇目有《卜牙》、《文龍與肖民》、《儂智高》等。南路的主要唱腔有“平板”、“採花調”、“馬隘調”。主要劇目有《解白》、《百鳥衣》等。雲南的壯劇與北路壯劇大致相同。
侗劇
侗族戲曲劇種。 流行於貴州、廣西、 湖南侗族居住地區。系由侗族民間說唱藝術“嘎錦”和“擺古”於清嘉慶、道光年間逐漸採用舞台演唱形式發展而成。傳統劇目取材於侗族、漢族民間故事。曲調有“平調”、 “哭板”、“仙腔”等。 主要伴奏樂器有二胡、鈴、鑼、鈸、鼓、琵琶和牛腿琴。劇目以《珠郎娘媄》較著名。
傣劇
傣族戲曲劇種。流行於雲南德宏、保山、臨滄等傣族聚居地區。一般認為形成於清嘉慶、道光年間,淵源於傣族民歌和“雙白馬”等民間歌舞。腔調基本為徽調式和羽調式。伴奏主要用二胡、象腳鼓、葫蘆笙等。主要劇目有《千瓣蓮花》、《紅蓮寶》等。
苗劇
苗族戲曲劇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形成於湖南西部的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以苗族民歌“高腔”、“平腔”和巫師音樂為主要唱腔。表演採用一些苗族武術、巫師舞蹈及苗族鼓舞的步法。伴奏偶用木葉、笛子或嗩吶。劇目有《謊江山》、《團結滅妖》、《龍宮三姐》等。
彝劇
彝族戲曲劇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形成於雲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大姚縣。主要腔調有梅葛調、馬莫喏、多西調等,並吸收了彝族民間的生活小調、舞曲和樂曲。伴奏主要用蘆笙、笛子、嗩吶和月琴。劇目以《半夜羊叫》、《曼嫫與瑪若》較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