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劇是湖南19個地方戲曲劇種中,最年輕的一個戲劇劇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新生的一種少數民族藝術形式。1954年2月誕生於湘西苗族自治區花垣縣麻栗場鄉。初始時,曾稱“苗劇”、“苗語劇”、“苗戲”(苗語叫“戲雄”),七十年代曾稱“苗歌劇”,直到1982年才正式定名為“苗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苗劇
- 誕生時間:1954年2月
- 誕生地:湘西苗族自治區花垣縣麻栗場鄉
- 類型:少數民族藝術形式
簡介,溯源,藝術特點,聲腔,伴奏,台詞,劇目,行當,造型,傳承,附錄,
簡介
苗劇,是湖南19個地方戲曲中最年輕的一個劇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誕生於湘西苗族自治區花垣縣麻栗場鄉,興起湘西自治州花垣、吉首、古丈、鳳凰等縣,後擴展到湖南西南的城步、綏寧等縣。始稱“苗劇”、“苗語劇”、“苗戲”(苗語叫“戲雄”),20世紀70年代曾稱“苗歌劇”,直到1982年才正式定名為“苗劇”。
溯源
五千多年前,苗族祖先蚩尤是一位叱吒風雲的戰神。出於戰爭的需要,除了運用智謀和巫術,他還創造了戰爭面具,其化裝奇特:面部戴上金屬製作的造型兇惡而猙獰的臉殼,盔頂裝有金屬鑄造的一對牛角,耳鬢亦以鋒利的劍戟狀的金屬片保護,綜合為後來所謂的“面具”。為了嚇退對方,他裝扮成猛獸凶神模樣,額上弄出四隻眼睛,兩腋下附以雙翼,變成“天符之神”。其足部裝飾成牛蹄,左右肩各增兩臂。是故,史書對蚩尤有這樣傳奇性的描繪:“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耳鬢似劍戟,頭有角”(《述異記》)。“身如牛,人面,目在腋下,食人”(《神異經》)。“疏首”(即雕首,雕飾面部,指戴面具)。連他的八十一個兄弟(即結拜兄弟的部落酋長),也作如是裝束:“獸身人語,銅頭鐵額,食沙石子”(有特異功能)。見(《龍魚河圖》)。蚩尤被黃帝擒殺之後,許多部落不聽號令,黃帝“遂畫蚩尤像,使萬邦臣服”。由此可見蚩尤在那個時期的顯赫威望。有不少史志記載,秦漢以降,蚩尤仍受到歷代帝王的膜拜。秦始皇游東海所祠山川八神,蚩尤是以“兵主”之稱端居其中的。漢高祖劉邦 在宮廷內設蚩尤神位並“首祠之”,及至天下初定,便“立蚩尤之祠於長安”。以上史料表明:蚩尤是中國面具的創史人,並且最先將面具用於戰爭。蚩尤歿後,苗族經歷了長達幾千年的遷徙,為祈求蚩尤的神佑,苗巫以鍋菸灰塗面,倒戴鐵三腳(表牛角),裝扮成戰神蚩尤模樣為苗民驅邪賜福。
這就是被大師稱謂的最原始的蚩尤戲。其發生的時代應是距蚩尤歿後不久。一直保留在苗族巫壇中,延演至今。其傳統儀式劇目有《恰相》(漢語即:趕猖),《大追傷亡》等,這些基本法事與技藝是苗巫度執(拿營業執照)必考項目,因而這種戲劇形態得以傳承至今。我們通過上世紀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以及近幾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多次普查,獲得大量珍貴資料。這些成果,成為“中國戲曲起源於古代祭祀”的實證。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花垣、鳳凰、吉首、保靖、古丈、瀘溪以及湘西南的城步苗族自治縣、靖縣、綏寧、芷江、新晃等縣市,是中國苗族同胞的聚居地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苗族同胞在政治上當家作主,經濟上翻了身,民族民間的文學藝術也得到迅速的發展。1953年,湘西花垣縣文化館在麻栗場鄉建立了沙科中心俱樂部,並隨之成立了文化站,將熟悉苗族文藝的苗族教師石成鑒調到文化站工作。石成鑒了解苗族同胞喜愛看戲,但又沒有本民族語言的戲看的情況,萌生了創立苗劇的願望。在縣文化館的支持下,以他為主,將苗族故事《瀘溪峒》改編成苗劇《團結滅妖》,交給麻栗場俱樂部排演。他們用苗歌、苗語演唱,把生活動作和舞蹈、武術的動作加以發展。使之相當於戲曲形式的唱、念、做、打,於1954年農曆正月初六在麻栗場首次演出。這齣戲以親切的民族語言、樸素的感情和濃郁的民族特色,受到苗族民眾的歡迎。這場演出,標誌著苗劇的誕生。
自治州文化部門加倍努力,對各苗區的民間藝人進行培訓,推廣苗劇。苗劇便在花垣、吉首、古丈、鳳凰等縣廣泛興起,相繼創作演出了十幾個劇目。如花垣縣的《龍寶三姐》、吉首縣的《合作大生產》、古丈縣的《石丁叭拉》、鳳凰縣的《神箭手》等。這是苗劇的業餘演出階段。
1958年,苗劇進入城市演出,一些專業演出團體對唱腔的發展進行的各種嘗試。如1958年花垣縣文工團演出的《千歌萬頌石昌忠》,第一次突破原始苗歌的束縛,借用歌劇的手法創腔;1965年花垣縣農村文藝宣傳隊演出的《借牛》,第一次用戲曲的板腔手法進行創腔;1979年花垣縣文工團編演的《帶血的百鳥圖》,以音樂創作為主,借鑑漢族戲曲唱、念、做、打等表現手段,使苗劇的藝術水平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苗劇的流布,除了湘西自治州的一些縣市之外,還擴展到湖南西南的城步、綏寧等縣。城步、綏寧兩縣的苗劇與湘西地區的苗劇有所不同,他們的劇目大多數是現代題材,只有少部分是根據民間故事和苗族歷史故事改編的,還有少量的移植劇目。
藝術特點
聲腔
苗劇的聲腔體系至今尚未形成,處於試驗探索階段。大體有三種不同的形式:
用原始苗歌為唱腔。如花垣縣麻栗場業餘苗劇團,從誕生至今,一直採用這種辦法。好處在於簡便易行,民眾喜愛;不足則是旋律性不強,戲曲特色也不夠鮮明。
用漢族民間音樂為苗劇唱腔。花垣吉衛鎮古牛苗劇團常採用這種辦法。他們演出的《歌獻情成》一劇,大部分唱腔是用本縣流行的漢族漁鼓調譜成的,有時也用陽戲音樂配曲,並有小型民族樂隊伴奏,頗受本地苗漢人民的歡迎。
以苗族民歌為素材,創作新的唱腔。這是專業劇團和部分業餘劇團,為了提高苗劇音樂的戲劇性與表現力所作的嘗試。其中有四種不同的做法,有的用歌劇和歌舞劇手法設計音樂,屬於歌劇風格;有的是在民歌的基礎上,借用戲曲板式節奏變化去創腔,是苗劇走戲曲路子的一種嘗試;有的是在民歌的基礎上發展成山歌劇,在原始民歌基礎上,根據劇情及人物性格進行發展,甚至把幾支同類型的曲調揉合成一曲,給唱腔賦予新的生命;有的則是採用曲牌連線的結構形式, 在唱腔中,結合板式變化的變奏手法來彌補不足。
伴奏
苗劇的過場曲牌,是根據苗族嗩吶曲改編的。苗劇的鑼鼓點也有兩種來源,一是用苗族鼓舞、獅舞的鑼鼓點為基礎,發展成固定的鑼鼓經;另一種則是吸收京劇的鑼鼓點,略加變化,用地方特色樂器演奏。
苗劇樂隊也分文場和武場。文場除了二胡、中胡、揚琴、三弦、笛子等民族樂器之外,還有一些苗族的樂曲。如拉弦樂器“牛角器”,這是苗劇的主奏樂器,音色明亮音域寬廣,表現力強。竹嗩吶也是苗族的傳統樂器,音色明亮,但音域太窄。武場面的打擊樂則有土鑼土鈸、包包鑼、竹柝等。竹柝很有特點,原是巫師的迷信工具,在苗劇中將它作為板鼓使用。
台詞
苗劇的舞台演出語言目前尚未統一,大體上有用苗語、或用漢語兩種形式。專業劇團大多是用漢語,湘西自治州的業餘劇團演出苗劇,都用當地苗語為舞台語言。城步、綏寧的苗劇則用漢語。
劇目
解放前的苗劇,其劇目主要有《恰相》、《大追傷亡》、《抱己嘎》等,其特點是劇情單一,程式固定,嚴格安排在祭祀法事中,儀式化程度較高。解放後的苗劇,劇目甚多,主要有大戲《團結滅妖》、《帶血的百鳥圖》、《逃犯審官》、《黛雅與那卡》等。其劇情曲折複雜,戲曲化程度較高,曾獲得多次全國性獎勵。
行當
因為創立時間不長,目前苗劇還沒有形成固定的表演程式和行當體制。業餘劇團大多是以生活化的表演為主,略有提煉和發展,有的還吸收了漢族傳統戲曲的某些表演程式;專業劇團則在苗族生活的基礎上,按照戲曲劇種`表現生活的特殊規律,對生活形態進行加工、提煉,正在努力創造一套具有苗族特色的表演程式。
演唱方法上,業餘劇團與專業劇團各有不同。如花垣、吉首、鳳凰一帶的業餘苗劇團由於採用原始苗歌為唱腔,完全保留了苗歌的獨特演唱方法,不求音量大,只求掌握風格韻味,曲調簡樸,多用本嗓演唱。專業劇團大多是用漢語演唱,唱腔已有較大的發展,通常採用民歌唱法與苗歌唱法相結合的演唱藝術,根據曲調的特色,採用相應的演唱方法。在做功方面,還沒有固定的程式,根據劇目題材和演出單位不同,表現形式也不同。農村業餘劇團和演農村生活小戲時,大多是用生活化的表演,專業劇團則較多採用了程式化的表演。他們有的是直接從苗族生活動作中提煉程式,如走路、唱歌、站立等,苗族婦女走路擺手、扭腰的動作很有特色,也搬上了舞台。苗族唱歌有托腮的習慣,因此也就形成了全托、半托、假託三種程式。
另外他們也從苗族舞蹈中提煉表演程式,如跑圓場便從鼓舞中提煉出小扭腰、大擺手的動作。也有人從苗族巫師的動亂中提煉出矮步、墊步等程式;另外也借鑑、吸收漢族戲曲表演程式,如亮相、抱拳、旋轉、弓箭步等。融合苗族巫師的一些步法,形成了一些有特色的苗劇表演程式。武打表演,業餘劇團多以苗族武術為主,如苗拳、苗棍、刀。專業劇團則將漢族武打套子拆散和苗族武術融合使用。如將苗族武術的“起式”與漢族戲曲的“起霸”結合使用,或者完全借用漢族戲曲武打,如高翻、空翻、靠手等。
造型
苗劇的舞台服裝很有特色,不管什麼行當,均以苗族現代服裝為基礎。但業餘劇團與專業劇團,歷史劇目與現代劇目之間有一定的差別。專業劇團的戲服,在苗族現代服裝的基礎上,進行了許多改革,特別是演出歷史劇目時,變化更大。
傳承
苗劇的價值有四:(一)有利於弘揚苗族先進文化,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二)有利於搶救瀕滅的特殊劇種,是百花齊放的舉措;(三)有利於挖掘僅存於湘西苗區的蚩尤戲(苗劇的初始形態),是編寫研究中國少數民族戲劇史的活態史料;(四)有利於展示、傳承少數民族優秀劇目和技藝,是苗族七百萬觀眾的渴求。
苗劇已失去過去的輝煌,觀眾遠離劇場,劇團急劇銳減,傳承人嚴重流失。被稱為“天下第一團”的花垣縣專業苗劇團僅保留一塊牌子、一套班子、一棟房子,很少創作和上演苗戲劇目。事實證明,苗劇已經處於瀕滅狀況,若不及時搶救,它將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中永遠消失。
苗劇的搶救措施有:(一)出台保護政策與法規,實行法律保護;(二)建立國家、省、州、縣、四級保護機制;(三)苗劇的保護資金納入各級財政預算;確定保護重點與區域;(五)建立研究基地與苗劇保護中心中國藝術研究院及其他科研部門,搶救、蒐集、整理相關圖文資料,出版研究成果,建立網路檔案;保護傳承人,落實資助項目與劇團,鼓勵辦班授徒。
附錄
石成鑒(1913-1982),苗族,花垣縣麻栗場鄉老寨人。石成鑒畢業於湘西特區師資訓練班,以後長期任國小教員。他諳熟苗儺藝術,善詩歌詞賦,懂苗語漢語,對苗族歷史、風土人情了如指掌。
1952年,他在花垣縣麻栗國小任教時,兼任了當地夜校的教師。夜校,不但學文化,同時也開展民眾性的文藝活動。當時,他曾提出將苗族故事《瀘溪峒》(其內容與儺戲《抱假嫁》相似)改成苗劇的構想。1953年秋,石成鑒調花垣縣文化館,負責麻栗場區的民眾文化輔導工作。這樣,苗劇的創造也因此獲得了時間和空間。1954年春,他與苗族藝人吳興華用七天的時間寫出了第一個苗劇劇本《團結滅妖》;又與石成業、劉光旭等人將劇本付諸於排練場。石成業、劉光旭當過苗老司(苗巫),演過儺戲,在他們共同的努力下,《團結滅妖》很快排練而成。1954年2月初,正值新春佳節,又逢立春時分,《團結滅妖》在麻栗場進行了首場演出。演出驚動了四鄉八寨,苗民們湧向了麻栗場。他們看著以苗歌苗舞苗語演出苗家古老的神話故事,萬眾歡呼:我們有了自己的“戲雄”(苗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