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
“陽戲”是儺戲系統中戲劇表演因素更趨完備的劇種,在西南諸省市農村,還常有演出,有的地方還有陽戲劇劇團。民間把儺戲分為“陰戲”和“陽戲”。以酬神和驅邪為主的叫“陰戲”,以娛人和納吉為主的叫“陽戲”。
陽戲全稱是“舞陽神戲”,簡稱“陽戲”,即在祭祀儀式中進行若干戲劇性表演。舉行陽戲神祀活動,一般先叩許信願,然後再還願,因而叫“還陽戲”,又稱為“願戲”。
陽戲分為內壇和外壇,內壇主要是做法事,外壇主要是唱戲。陽戲內壇二十四戲,即二十四壇法事,為迎神、酬神、送神儀式。外壇二十四戲,主要是戲劇表演,常演的劇目為:賜福戲、賀壽戲、仕進戲、婚娶戲、送子戲、逗樂戲等等。祭祀儀式的淡化和消失,戲劇娛樂因素的強化是陽戲的重要特徵。面具是儺戲藝術的一個重要特色,早期陽戲演出都要戴面具,至近現代,逐漸演化為塗面化裝表演,只有個別地方的演出仍戴面具,保存陽戲早期演出形態。貴州福泉陽戲就是戴著古老面具表演,保持早期陽戲演出特色的劇種。
陽戲的具體形成日期,典藉中無從稽考,據說陽戲形成於清嘉慶、道光之間。陽戲的得名,有兩種說法,一是認為是種田人、種陽春人演的戲,藝人大多是農村農民,並且長期在農村演出,所以稱之為“陽戲”。另一種說法是因為
儺戲與陽戲同班演出,儺戲是為娛樂鬼神而演,故稱“陰戲”,陽戲顯然也有還儺願的酬神演出,但在庭前扎台唱陽戲,主要是娛人,故稱之為“陽戲”。
從民間歌舞發展成為戲曲劇種,陽戲經歷了“二小”、“三小”,以及“多行當戲”等階段。發展過程中,受到民間花燈、儺戲、辰河戲等藝術形式的影響。陽戲傳統小戲中,有不少載歌載舞的劇目,都具有民間花燈表演的特點,而《盤花》、《撿菌子》、《掐菜苔》等劇目,則直接來自花燈。不少陽戲藝人兼演花燈,漵浦一帶甚至是白天唱花燈,晚上唱陽戲。
儺堂戲經常與陽戲同台演出,二者在藝術上也是互相影響。陽戲移植儺戲劇目,吸收儺戲唱腔;儺戲借鑑陽戲臉譜化妝,去掉臉子殼;一些陽戲老藝人會演儺戲的《打求財》、《扛揚公》等劇目,儺堂戲的“三女戲”《孟姜女》、《龍王女》、《龐氏女》,也為各地的陽戲劇團搬演。
辰河戲對陽戲發展的影響也是較為明顯的。早期陽戲以演小戲為主,後來從地攤走上舞台,從農村流入城市,逐漸上演大戲,角色行當日漸豐富,有些行當直接取自辰河戲,音樂上採用了辰河戲的一些過場音樂牌子,移植了一些辰河戲的劇目,引入了辰河戲的一些藝術表現手法和表演程式。
陽戲形成於少數民族地區,藝人中亦有不少來自少數民族,少數民族的一些藝術形式,也給陽戲的藝術發展帶來影響。土家族的“打溜子”,苗族的歌舞以及其他少數民族的民歌情歌、民間故事等都給陽戲劇目增添了特別的地方色彩和民族風情。
早期的陽戲主要活躍在山間田野,雖在清末民初進入了城市,但其演出活動大都還是季節性的,班社也多是臨時組合,藝人是半農半藝、半工半藝,演出場地主要是草台、祠堂、廟台、堂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陽戲藝術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扶植。20世紀50年代初, 業餘陽戲劇團發展劇100多個。1957年前後,大庸、鳳凰、懷化、吉首等縣市相繼成立了專業的陽戲劇團,專業演職員達200餘人。挖掘、整理、改編、創作了一大批陽戲劇目,陽戲藝術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新局面。
特色
劇目
從整體上看,北路陽戲因與荊河戲合班演出,故而演出劇目以大本戲為多,小戲較少,表演上也吸收了許多地方大戲劇種的表演程式,聲腔自成一體。南路陽戲因多與儺堂戲、花燈同台演出,演出劇目以小戲為多,大本戲較少,表演上也較多吸收花燈的表演技藝,音樂曲牌豐富,男女分腔,行當分腔,聲腔亦自成一體。
唱腔
陽戲的音樂唱腔以曲牌聯綴體為主,輔以板式變化,南北兩路各有特點,按流行地域又分為四個流派,各有各的主要曲調,風格也各有差異,但聲腔結構相同。流行於大庸、沅陵、桑植、永順等地的“澧河陽戲”,流行於保靖、花垣、古丈、龍山等地的“酉河陽戲”。 多用真假聲相結合的唱法,俗稱“金錢吊胡蘆”,每一句腔的腔末用小嗓高八度唱,很有特色。
表演
陽戲的表演很有特點。由於陽戲劇目的題材大多是反映的農村生活,藝術上主要植根於湘西花燈等民間歌舞,所以其表演藝術充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和鄉土氣息,地方特色十分鮮明。表演技藝中,不少是來自民間歌舞的身段和語彙,還有直接採用花燈的各類扇子、手巾表演技藝,以及花燈的手法,步法身段組合和場面調度。另外,也有不少來自某些生活、勞動動作的藝術提煉,如撿田螺、舞板凳龍等。並且還向彈戲、辰河高腔等劇種學習借鑑了口條、水袖、武打等功夫。
念白
陽戲的念白亦有地方特色,北路陽戲以大庸話為主,南路陽戲則有鳳凰、吉首、黔陽口音等區別。陽戲表演上特別講究手法和眼法的運用,手法除一般各行常用的蘭花手、劍指、虎掌、抖指之外,還有姜爪子、荷 包手、摘袖手、佛手、勾子手、丫口手,疊掌等。眼法上則有鼓、斜、淚、對、睞等不同眼法,表現各類角色的喜、怒、哀、樂、驚等不同情感。陽戲表演中的步法很有特點。如小丑的鴨步、猴步、碎步、梭步、小跳步、矮子步,小旦的躋步、碎步、蹉步、雲步、十字步、輕盈步、小踏步、疊疊步,再加上上山步、下山步、鬼魂步、撿田螺步等,可將不同人物的不同心理狀態表現得惟妙惟肖。
流派
根據藝術風格的不同,陽戲可以分為北路和南路兩個藝術流派。歷史上,南路陽戲流行於吉首、瀘溪、鳳凰、麻陽、懷化、芷江、黔陽、會同、新晃、漵浦以及貴州的松桃、銅仁、玉屏、天柱、錦屏、黎平等縣市,北路陽戲則流行於沅陵、古丈、永順、大庸、
桑植、龍山、保靖、花垣以及湖北的鶴峰、來鳳,四川的酉陽、重慶的秀山等縣市。陽戲還曾經以縣定名,按照流行的縣市名稱,稱為
大庸陽戲、、酉陽陽戲、吉首陽戲、
鳳凰陽戲、沅陵陽戲、懷化陽戲、
黔陽陽戲等。
陽戲劇目
據資料介紹,陽戲的傳統劇目約有150餘個。內容主要是反映普通的人倫物理、家庭生活、勞動故事、男女愛情和妖孤鬼神故事。按照角色行當的情況,陽戲劇目可分為小陽戲和大陽戲兩類。小陽戲即“二小戲”和“三小戲”,大陽戲為多角色的大本戲。陽戲的劇目主要來源於四個方面:一是歷史上陽戲藝人積累的劇目。有陽戲藝人自己編演的,也有地方小戲共同流傳的,這類劇目是陽戲劇目的主體。二是來自儺堂戲的劇目。如三女戲——《孟姜女》、《龍王女》、《龐氏女》。三是來自花燈的傳統劇目,如《撿菌子》、《掐菜苦》、《盤花》、《打豬草》、《扯筍子》等。四是移植地方大戲或
木偶戲的劇目。如《白蛇傳》、《平貴回窯》、《游龍戲鳳》等。另外,新中國建立之後,創作了現代陽戲《斗笠灣》、《婦女代表》、《邊城霧》、《送蜜》、《金鞭岩》、《桃花灣》、《愛扯謊的婆娘》和神話劇《春哥與錦雞》以及歷史劇《羅大將軍》等劇目。
福泉“陽戲”
福泉市龍昌鎮大水溝黃土哨村民組,該組有110戶,600餘人,漢族。這裡是福泉陽戲傳承地,陽戲是明朝洪武四年(公元1372年)從浙江一帶隨軍入黔`的,已傳承36代,其前身“元皇寶壇”,共有18壇,如今僅存一壇。據陽戲36代傳人聶仕學說,當地的陽戲分文戲和武戲兩種,可連續演出月余而不重複。當地文化部門已蒐集、整理唱腔十多種(九板十三腔)和一批陽戲劇本,主要有:《桃園結義》、《千里走單騎》、《霸王別姬》、《孟姜女》等。
福泉陽戲開演前要舉行簡單的“開壇”儀式,但已不如儺戲複雜繁瑣,僅為一種象徵。儺戲演出多在主家堂屋或庭院進行,而福泉陽戲則要求搭台露演,已從台下走向台上,更具戲曲表演規範。福泉陽戲與周邊省、市的陽戲比較,其不同之處在於,至始至終都戴面具而沒有被塗面化裝所取代,這是其學術和審美價值可貴之處。
福泉陽戲一堂為36面,僅存17面,這些面具因其歷史久遠具有文物價值。面具分文、武、老、少、男、女六類,造型注重角色性格的深層刻畫。福泉陽戲班子有8名藝人,多為50歲以上老藝人。加大力度培養接班人已提上文化部門的日程,採取必要措施保護這一寶貴的民族民間文化遺產。
福泉陽戲以其歷史久遠和保持較好的文化生態而為學術界、藝術界所關注,曾參加“90年上海國際民間藝術博覽”和第八屆亞運會舉辦的“中國(貴州)儺戲面具藝術展”,並赴武漢、重慶等地巡迴演出。這些活動使福泉陽戲在海內外享有一定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