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庸陽戲

大庸陽戲

大庸陽戲早先叫“楊花柳”,實為一種賣藝乞丐唱曲,考其特徵,系陽戲一脈,亦即踩堂戲 、儺堂戲的分支。後經教字埡犀牛潭覃氏一家班加工改造,漸次流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庸陽戲
  • 代表劇目:血絲玉鐲
  • 發源地:武陵源
  • 民族:土家族
概述,表演,門派,傳承,

概述

兩百多年後,已逐步完善成為行當齊全的地方劇種。陽戲語言通俗,生活氣息濃。表演重做工少武打,適宜演文戲、家庭戲、悲劇。唱腔由正調和小調兩部分組成,共17個曲牌,正調唱腔用真假嗓結合演唱,尾腔翻高八度,又叫“窄音”,此為大庸陽戲之主要特點。大庸陽戲已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及傳統劇目,在沅澧流域頗負盛名。溯源
大庸陽戲的具體形成日期,典藉中無從稽考。根據陽戲老藝人的回憶,大約200年前已經有了成型的陽戲。陽戲的得名,有兩種說法,一是認為是種田人、種陽春人演的戲,藝人大多是農村農民,並且長期在農村演出,所以稱之為“陽戲”。另一種說法是因為儺戲與陽戲同班演出,儺戲是為娛樂鬼神而演,故稱“陰戲”,陽戲顯然也有還儺願的酬神演出,但在庭前扎台唱陽戲,主要是娛人,故稱之為“陽戲”。從民間歌舞發展成為戲曲劇種,陽戲經歷了“二小”、“三小”,以及“多行當戲”等階段。發展過程中,受到民間花燈、儺戲、辰河戲等藝術形式的影響。陽戲傳統小戲中,有不少載歌載舞的劇目,都具有民間花燈表演的特點,而《盤花》、《撿菌子》、《掐菜苔》等劇目,則直接來自花燈。不少陽戲藝人兼演花燈,漵浦一帶甚至是白天唱花燈,晚上唱陽戲。
大庸陽戲大庸陽戲
大庸陽戲形成於少數民族地區,藝人中亦有不少來自少數民族,少數民族的一些藝術形式,也給陽戲的藝術發展帶來影響。土家族的“打溜子”,苗族的歌舞以及其他少數民族的民歌情歌、民間故事等都給陽戲劇目增添了特別的地方色彩和民族風情。

表演

重做工少武打,多演文戲、家庭戲、悲劇,生活氣息濃。旦角在陽戲中居各行之首。陽戲唱腔由正調和小調兩部分組成,共17個曲牌。正調部分的唱腔均用真假嗓結合演唱,尾腔突然翻高八度,行話叫“窄音”,大庸陽戲的風味特點就在窄音上。“陽戲”之“陽”,—說大庸位於澧水之陽,二說戲為陽春人傳承發展,三說“揚花柳”與“陽”諧音,而“揚花柳”又有淫色之嫌,故定名為“陽戲”。
大庸陽戲大庸陽戲
大庸陽戲與其他地方的陽戲有著較大的區別,最大的不同就是真假嗓結合,前半句用本嗓,後半句高八度上去,大家叫它“金線吊葫蘆”,難度挺大。全國唯獨張家界的陽戲是這樣唱的。大庸陽戲中“金線吊葫蘆”的特殊唱腔,被專家譽為“三湘一絕,五溪奇葩”,能“與黃梅戲媲美”。不過,演員們要唱好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門派

大庸陽戲根據藝術風格的不同,陽戲可以分為北路和南路兩個藝術流派。歷史上,南路陽戲流行於吉首、瀘溪、鳳凰、麻陽、懷化、芷江、黔陽、會同、新晃、漵浦以及貴州的松桃、銅仁、玉屏、天柱、錦屏、黎平等縣市、北路陽戲則流行於沅陵、古丈、永順、大庸、桑植、龍山、保靖、花垣以及湖北的鶴峰、來鳳,四川的酉陽、秀山等縣市。陽戲還曾經以縣定名,按照流行的縣市名稱,稱為大庸陽戲、吉首陽戲、鳳凰陽戲、沅陵陽戲、懷化陽戲、黔陽陽戲等。

傳承

如今張家界陽戲劇團的年輕演員,談起學戲的經歷,感慨頗多:“剛開始學的時候,真的是學了很久也學不會,要把調子翻上去很難,學了一年多才有感覺。”據說,大庸陽戲中“金線吊葫蘆”的特殊唱腔,是由民間山歌演變而成。當地民眾喜歡對山歌,一支山歌唱過去,回歌就要打吆喝聲,用小嗓吼回來,於是形成了高八度。由於是從山歌發展而來,張家界的男女老少都能哼唱幾句。為了保護這種獨特的唱腔,大庸陽戲已成功申報為湖南省文化遺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