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芷江儺堂戲
- 年代:唐代
- 特點:“神、鬼”文化
- 性質:輔之以歌舞的祭神戲曲
由來典故,民族特色,享譽國內外,弘揚文化,
由來典故
儺,是古老的祭祀中一種還願儀式。儺堂戲是輔之以歌舞的祭神戲曲。在芷江縣,關於儺堂戲流傳這樣一種說法。儺堂戲又名桃園戲。相傳唐貞觀年間,佛教、道教盛行,宮廷樂師從道教法祀中以祈福還願為主題,神話故事為原型編纂出一套歌舞戲。戲中,天子與大臣分別出演道教里的玉皇大帝和各路神仙。一日,皇后娘娘帶著年幼的太子出演,將戲衣箱當“搖籃”,把太子放在箱內睡覺。當戲演完後,皇后到衣箱抱太子,太子已閉氣而亡。太宗悲痛之餘,追封太子為“老郎太子”,為其修建了一座桃元洞府,將編纂的歌舞戲命名為“桃園戲”,並命梨園弟子永遠供奉“老郎太子”。“桃園戲”傳入民間以後,民間戲班又融巫術、民間宗教和戲劇為一體,每個戲班還用木頭雕刻了一個老郎太子神像作為供奉,每次演出前都要焚燒紙錢,虔誠叩拜。這就是儺堂戲,即桃園戲的開端。
民族特色
芷江儺堂戲自唐代以來,繼承了古老的“神、鬼”文化,具有厚重的神秘色彩。舊時,多在民間廟會、求子、還願的祭祀活動中搭草台演出。 據芷江縣文化部門工作人員介紹,芷江儺堂戲分為7大類,有唱和生、淨、醜、旦、末5種行腔。共12戲目,分別為扮功曹、打開山、扮土地、扮笑和尚等8個面具戲和扮仙翁、采香、掃殿、扮師娘4個人戲;面具戲其雕刻面具猙獰可怕,其形勇猛,而人戲則各有特色。戲調分為28個曲調,大多數是10字句,加一點“呀”底子調和民間小調、民歌調、花燈調,通俗易懂。道具多用槍、鞭、鐧、牛角、祖師棍、神卦等,用鑼鼓、嗩吶、二胡等伴奏。打擊樂有九錘,七捶,放炮等曲牌。表演儺戲前,戲班要設兩個儺壇(儺堂),儺壇布置精緻,集編扎、剪紙、染印、繪畫、書法、建築等藝術為一體。
儺堂戲最突出的特徵,即在表演上要戴面具,而面具是被作為神靈看待的。儺堂戲的面具來源很古老,可以追溯至遠古先民的紋面,它是紋面的再度誇張,既增加了神秘感和威懾力,又給人以審美感受。在儺祭中,面具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據史書記載,商周時期儺祭之風盛行,為了在儺祭中獲得強烈的祭祖效果,主持儺祭的方相氏佩戴著“黃金四目”面具。後來在儺堂戲表演不斷發展的進程中, 面具逐漸成了儺堂戲造型藝術的重要手段,也是儺堂戲最為重要、最為典型的道具。早期的儺堂戲角色,便是靠面具來區分角色行當。面具又稱臉子或臉殼子,多為木質,所繪花紋及色彩各地大同小異。不同角色的面具造型不同,較為直觀地表現出角色性格。
儺堂戲面具受宗教和禮儀的制約, 在情感表達上被規範化為三種類型:凶面、善面、醜面——凶面、善面主要是神靈造型,用於“祭”;醜面是世俗角色,用於“戲”。儺堂戲面具在造型上具有很高的價值。
享譽國內外
1995年至2002年間,日本、韓國和國內數百名專家學者多次來芷江觀摩該劇團演出,並給予了非常高的評價,讚譽芷江“儺”文化是世界最原始、最古老且又保存完成的藝術瑰寶。中央電視台、湖南電視台、湖南日報等十幾家新聞媒體均報導過芷江儺堂戲。新店坪儺堂戲劇團還被湖南省文化廳授予“百佳民間劇團”、懷化市文化局授予“明星農村民間劇團”。
弘揚文化
儺堂戲又稱儺戲、儺願戲、儺壇戲等,是一種從原始儺祭活動中蛻變出來的戲劇形式,它積澱了各個歷史時期的宗教文化和民間藝術,是宗教文化與戲劇文化相結合的產物。作為中國戲劇的活化石,儺堂戲既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祖先留給我們的藝術瑰寶。儺戲面臨嚴重的傳承問題。為有效解決“芷江儺堂戲”後繼乏人問題,弘揚優秀的民族民間文化,有效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打造儺戲文化品牌,讓民族絕技走向世界。芷江縣委、縣政府按照“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的目標,投入資金100萬元在全縣實施“民族文化進課堂”。成立了民族文化進課堂工作領導小組,出台了《民族文化進課堂實施方案》,組織民族文化專家、學者和有關部門工作人員編寫教學資料,在中國小開設儺戲音樂、舞蹈和雕刻三門基礎課程,為芷江儺戲傳承和旅遊興縣注入了新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