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德勒觀點
錢德勒雖然沒有明確提出企業邊界的概念,但是他從大量實證材料的研究中發現最終決定企業規模的是效率。當企業規模邊界的擴張不能產生效率時,企業應停止擴張活動!
新古典經濟
馬歇爾以來的新古典經濟理論將企業構造成一個技術上的
生產函式,認為企業是為外部進行生產(包括服務)的
專業化生產單位,故也被稱為專業化理論。專業化理論立足於企業的生產功能,側重強調企業生產效率的提高,其基本思路是:企業之所以存在是因為與自給自足相比,為他人生產是有效率的,這種效率來自於企業在
規模經濟、專業化活動等方面具有的優勢。
經濟學觀點
科斯在解釋企業存在問題時使用了
交易費用的概念,他認為如果通過市場安排協調資源的費用(即交易費用)超過了企業內部管理資源的費用,企業內部管理的資源配置就是十分必要的和合理的。可以通過管理協調來減少市場協調成本就是科斯對企業存在的理論解釋。對於“企業組織的邊界”問題,科斯認為,
企業擴張會帶來自身的
組織成本,這主要是因為對企業家的管理才能(
新古典經濟學中的
生產要素之一) 來說,收益可能是遞減的,或者說“企業家也許不能成功地將生產要素用到它們價格最大的地方,即不能導致生產要素的最佳使用。”因此,由於
市場交易成本和企業組織成本的雙重作用, 企業將傾向於擴張到在企業內部組織一筆額外交易的成本等於通過公開市場上完成同一筆交易的成本或在另一企業中組織同樣交易的成本為止。
科斯對市場和企業兩種制度安排做了互替性的比較,並得出結論:企業組織的邊界決定於市場交易成本和企業內部組織協調成本的比較當中。但是科斯的理論存在很大的缺陷,即事實上企業的生產功能是市場無法取代的。企業最重要的特性在於是一種生產銷售物品的管理過程,而市場本身並不能生產任何物品,它只提供生產單位和消費單位之間聯繫的紐帶。科斯把企業作為市場價格機制的替代物實際上是假定了市場可以先於企業而存在,或者說沒有企業時就已經存在市場。而沒有企業存在意味著沒有任何產品生產出來,因而意味著市場不能執行任何配置功能,即市場根本也不應存在。
科斯的解釋從而陷入了難以統一的矛盾當中。而這與科斯完全背離
古典經濟學關於企業的定義而將企業存在的本質說成僅僅是為了交換而不是為了生產是一致的。
科斯的
交易成本理論對後來的學者產生了很大影響,
阿爾欽和德姆塞茨的“隊”生產理論、威廉士的
資產專用性理論、
張五常的要素市場替代產品市場理論等都是對該理論的補充和改進。這裡要特彆強調的是迪屈奇的貢獻,他認為企業邊界由企業和市場的
管理效益與
管理成本對比來確定,其分析框架將
交易成本分析納入長期競爭動態的框架內,並吸納
波特價值鏈與知識經濟理論,這是對
交易成本經濟學僅僅從成本角度出發靜態地分析企業邊界問題的一種改良。因而對半結合這一複雜經濟現象具有較強解釋力,該理論認為當企業的交易成本大於管理成本、交易效益大於管理效益時,
半結合行為發生。
企業能力理論
美國經濟學家契斯認為應該採用一種整體的視角,涵蓋與
企業能力建立相關的整個過程、整個企業的內部知識和產品的生產過程和外部的交易過程。他將企業動態能力定義為“企業整合、塑造和重組內部和外部
競爭力以應對不斷變化環境的整體能力。”,並以企業動態能力為切入點對企業邊界進行研究,認為“企業的邊界在於能力的適用邊界”。
以上理論揭示了企業邊界的影響因素是多元的,決定企業邊界變化的最終力量是效率,而且在分析企業邊界時,
交易成本經濟學和新古典經濟理論以及
企業能力理論是可以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
交易成本學派的靜態比較方法,通過對不同時期的市場結構和
企業組織形態相比較,可以確定企業縱向邊界變動的方向。但交易成本並不是決定企業邊界的唯一因素,因為企業邊界差異的決定因素還應包括企業
專業化水平。新
古典理論從生產角度考察企業邊界,側重於動態、系統分析,適用於與專業化分工的產生和發展密切相關的企業邊界問題的分析,包括生產技術的演進對企業組織的發展的巨大影響,這彌補了
交易成本理論忽視企業生產職能的缺陷。
企業能力理論以整合企業內、外部能力為核心,強調在進行企業邊界分析時必須按照企業本身的要求和
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
統一企業的生產功能和交易功能,保證企業在市場中的健康發展。
決定作用
新古典經濟學把企業看成是一個管理生產功能的系統,它主要研究了諸如自然資源、勞動力和資本等
生產要素的最佳化配置問題。但是,知識經濟時代的企業組織突破了新古典經濟學的
生產函式要素分析框架,將知識要素納入了資源配置的內容,適應了
新經濟的發展要求。我們知道,在新經濟的環境下,知識已經成為比傳統生產要素(如資本、勞動力和土地等自然資源)更為稀缺的一種資源。知識正和資本、自然資源、勞動力等一起成為一項新的基本經濟要素,並且在當今科技瞬息萬變、
技術創新等不確定性因素增加的條件下,由於知識可以實現建立在其自身基礎之上的發展,即所謂“內生性發展”,所以它被認為是新形勢下的“高級要素”,從而使它也成為決定企業存在和邊界的重要影響因素。例如,著名的企業理論家德姆塞茨就提出了企業是協調和整合企業成員所擁有的特殊知識的機構這樣的觀點。即是說,企業要獲取與利用知識,就必須對企業內的知識以及擁有不同類型知識的個人進行管理,因為市場不具有管理企業知識的功能,而只有企業才能作為管理組織內成員及其所擁有的知識的機構而存在。
以知識為基礎的
企業理論對企業的性質予以新的解釋, 這種企業理論關注了企業的異質性以及長期獲得超額收益的機制。與前面若干解釋不同, 企業能力理論並不強調
交易費用,它從企業的“生產”屬性出發, 把企業看成是一個知識產品庫——生產性知識和能力集合。
企業能力理論認為, 企業的
生產可能性邊界不僅取決於組織成員個體所擁有的知識和能力,而且取決於企業作為一個整體所擁有的知識和能力, 即企業核心知識和能力。企業的核心知識和能力是企業剩餘生產和長期競爭優勢的根源。它認為
企業能力是難以模仿的、知識的轉移是低效率的 (高成本 ), 這是因為知識的創造具有專業性、知識的積累具有長期性、知識的表達具有隱含性、知識的分布具有
分散性、知識的運用具有整體性。
企業能力理論正是在這些能力 (知識 )特性的基礎上來解釋企業的存在。 企業能力理論認為, 知識投入在生產過程中是首要的因素, 知識載體於個體並
專業化於某一特定領域, 知識的專業性決定了生產活動需要擁有各種不同類型知識的個人的共同協作和努力。有效的生產要求某一制度安排能起到協調個人知識的功能。然而, 市場並不能承擔這種協調功能。因為市場在協調過程中會因知識的隱含性和不可分割性等原因而失效。在這種情況下, 企業作為一種生產產品和服務的制度安排便出現了。它創造了能使得多個個人集中使用各自擁有專業知識的環境和條件。也就是說, 企業是生產活動所需知識的獲得、運用和積聚的有效制度, 尤其是它通過提供大規模的增量學習過程使得部分生產所需要的知識得以在組織中積聚。由於企業中知識的積聚是擁有各種專業知識的多個個人在生產過程中相互作用的結果, 所以由此形成的有關
知識資產便是由企業擁有的而不是主要被個人所擁有的, 即企業具有比其中所有個人擁有的知識之和還要高得多的知識。這些額外的知識體現在企業的成規之中,成規可能被看作是“一個組織的技能的集合”, “它可以是指整個組織中重複的活動方式”, 即一個組織得以構建和在其中得以運營的行事方式、規則、程式、習慣、戰略和技術。“在任何時候 ,一個行業的企業都可以看作是以一套技術和決策規則 (慣例 )來運行”。企業成規的形成過程實質是能力和知識在企業內部的
社會化過程。正是成規的存在決定了企業這一制度在生產過程中協調個人知識和組織合作方面具有比市場更高的效率 ,並決定了企業的成長過程呈現出
路徑依賴的特徵。也正是企業在能力形成、知識積聚以及成長路徑上的差異決定了為什麼一個企業不同於另外一個企業。而這種不同有可能導致一個企業對其他企業的競爭優勢。
企業能力理論把企業視為一組特殊能力和資源構成的資源集合, 而企業的能力和資源又是以知識和資源為基礎的, 所以也把這種理論稱為企業的知識理論或企業資源理論。但無論叫什麼名稱, 這類理論的共同之處在於它們均認為: 與企業外部條件相比, 企業的內部能力、資源和知識的積累是解釋企業獲得超額收益和保持企業競爭優勢的關鍵概念。
企業能力理論從企業內在發展的觀點出發分析企業和市場。企業被看作是一個
知識創新體, 在本質上永遠是一個能力體系, 這正是企業能夠獲得長期超額收益、產生長期收益的機制的深層原因。企業的能力特徵對解釋企業的存在、邊界以及企業的異質性和競爭優勢都有很強的說服力, 如企業之所以存在是由於能力和知識難以通過市場來傳遞; 企業的外延邊界在於能力的適用邊界,
企業能力決定企業的經營範圍, 特別是企業
多角化經營的廣度和深度。企業的異質性在於企業生產過程中形成和積聚能力的差異性; 而企業內部決策權配置則取決於企業能力(知識)的分布和相互關係。所以, 從企業性質的經濟性來看, 應當以最根本的同質的東西來規定企業的內涵, 這種同質的東西就是能夠產生
智力資本的“企業能力”,能力直接與各企業不同的效率水平密切相關, 而且具有戰略性價值。
如果企業的存在是為了管理企業成員所擁有的特殊知識,那么,由什麼決定企業的邊界呢?基於知識的
企業理論根據知識利用的相對效率來分析企業的垂直和水平邊界。德姆塞茨是這樣解釋企業的垂直邊界的:在市場能有效地轉換產品但不能有效地轉移知識這一假設前提下,如果在生產階段B需要使用階段A所利用的知識,則生產階段A和B將被
垂直整合在同一個企業之中;另一方面,如果階段B不需要使用階段A所利用的知識就可完成生產任務,則階段A和階段B就能有效地通過市場交換相聯繫,換言之,生產階段A與生產階段B可分為兩個獨立的企業。
權力因素
綜述
規模經濟、
交易費用、
信息成本、知識效率等經濟理論都無法完整地解釋企業規模擴張和收縮的問題。由此可以認為,決定企業邊界必定存在著新的本質因素。而這種因素正是在知識經濟條件下,由於知識的重要性所帶來的權力因素。權力是一種控制和影響他人的能力,具有支使、支配的力量。經濟學中的權力是指為了追求特定目標或結果而對個體或群體(組織)所擁有資源的激活和配置力量。影響企業邊界的權力主要是所有權和公共權力。在經濟學中,所有權既指對某種財產的所有權,也指對企業的所有權,
財產所有權指對給定財產進行處置的完全權力,企業所有權則指企業的
剩餘索取權和
剩餘控制權。
公共權力主要存在於政府和社區,通過法律、規章或行政手段來實現。它們對企業規模的決定作用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企業影響
所有者從因財產而發生的一系列
社會經濟關係中進一步擴大了權力範圍,即通過財產關係而控制更多的資產使用和收益權,反映出
資產所有者憑藉其資產而控制整個企業行為。正是這種行為決定企業資產的選擇與配置,“企業邊界是在交易各方進行最優權力配置的選擇”,其配置水平的高低,是企業成長的限制力量。在傳統的“資本僱傭勞動”的古典
資本主義企業中,資本所有者擁有對“人”的控制、支配權。
從具體表現形式來看,在企業的運行中權威主要以兩種形式出現,即強制性權威和誘導性權威。強制性權威通過威脅、恫嚇等手段在權力接受者中建立起威望和可信性,這種權威雖容易引起接受者的不滿和反抗,但在短期內是廣延性、綜合性和強度上最有效的權力形式;誘導性權威主要依靠勸說或獎勵來達到使接受者遵從命令的目的,由於是以“軟”約束出現,比較符合雇員的需求心理,容易使權力接受者服從,並能激發其熱情和創造性,其努力工作的付出問題遠遠超出僱傭契約中的規定,直接或間接推動企業邊界的擴張。所有者追求更多的
剩餘索取權和
剩餘控制權的動因,驅動企業邊界的擴張。
企業所有權對企業邊界的影響,表現為關係企業擴展或收縮的戰略決策、投資決策的決策程式、效率、
決策能力和對企業控制、協調能力上。
公共權力
公共權力具有對企業的強制約束力。
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政府不應
直接干預在
公序良俗範圍內運作的企業行為,但不能排除政府對企業
生產經營活動的個量調控。這種調控有利於實現政府的巨觀設計,維護正常的經濟秩序。因此企業既要承受政府的行政手段,也要面對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既要關注政府的巨觀調控政策,又要注重政府的微觀調節政策。企業執行或順應政府的相關政策,就會得到鼓勵,促進發展;不執行或違背相關政策,就會受到懲罰,喪失既得利益甚至失去生存權力。所以說,政府權力是影響企業邊界的重要因素。
公共權力對企業邊界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政府行為上。政府可以運用行政手段直接干預企業行為,從而影響其邊界,如政府特許及管理限制了企業的擴展;政府也可以運用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間接進行調控,達到限制或鼓勵企業擴展的目的,如貨幣供應、
稅收、利率和
價格管制等
經濟槓桿的調節作用以及公司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法律的約束,都可以極大地影響企業邊界的伸縮。另一方面,政府通過授權有關部門制定市場規則來對企業進行制衡。
社區權力對企業邊界的約束,主要通過社區文化、行為規範和輿論監督來進行,它表現為一種間接的軟約束,但對企業生存和發展的作用也不可小覷。
組成模組
一、內部:像積木一樣靈活搭配將公司改造成組件化是實現企業內部
專業化的一個必然的前提。隨著內部專業化日趨成熟,業務活動的整合將公司變成一個由不同業務模組組成的網路,每個模組中都包含一系列彼此關聯的活動。這些模組既能為組織發揮獨特作用,又能作為單獨實體運行。
企業邊界模糊
根據George解釋,
IBM將這些模組稱為“
業務組件”,業務組件是公司的基本建築單元,它們彼此鬆散連線。業務組件允許企業進行擴展或發展,而不會像傳統的“硬連線”業務模式那樣增加組織的複雜性。
企業級最佳化不僅需要新技術的支持,還需要從新角度考慮商業模式設計問題。隨著內部專業化日趨成熟,業務活動的整合將公司轉變成由一個個業務模組組成的網路,每個模組中都包含一系列彼此關聯的活動,由適當
企業資源提供支持,如人員、流程和技術等。每個業務模組都在組織中發揮獨特作用,同時又可以作為單獨實體運行。這種“模組聯盟”設計的一大優勢在於:它能加速企業的決策流程,把應當內部運作的業務模組和適合
外包的業務模組區分開來。
採用模組化結構不等於放棄
集中管理。雖然組件需要靈活性,但它們必須與公司架構和戰略保持一致。為了幫助客戶改進商業設計,實現企業級最佳化,
IBM特別開發出一套全新的企業框架--“組件化業務模式(ComponentBusinessModel)”。
組件化商業模式通常為客戶提供“面向未來”的業務框架,促使企業朝著完全成熟的內部
專業化組織發展,
CBM能夠作為診斷工具,幫助那些採用複雜商業模式的公司識別並隔離問題,能在不增加組織複雜度的情況下實現企業內部的專業化,同時不會使客戶感覺到企業內部發生著的變化。
比如說寶潔公司,在內部,寶潔公司始終密切關注產品研發和品牌推廣,但並非所有的
產品構思都必須由內部提供。實際上,即使在核心業務領域,
寶潔也主張利用外部專家。例如,寶潔曾與專業設計公司DesignContinuum合作,開發出高度成功的拖把業務。這些內部的變化不僅沒有影響消費者,而且還加速了產品創新,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
二、外部:把行業資源編織成網路
相對於內部
專業化,外部專業化是專業化企業的另一方面。受標準化驅動的內部專業化日趨成熟,鬆散連線的
業務組件賦予企業相當的靈活性,完成企業級最佳化的公司可以通過行業網路與外部合作夥伴進行低成本的協作--無論它們是獨立供應商還是其他大型組織中的對外部門。
對於外部資源的管理,也大體分為三個階段。在外部專業化的第一個階段,企業幾乎擁有並管理著行業價值鏈的所有單元,在他們眼裡,垂直集成是保持接入可信賴的供應商及目標客戶的唯一方法。George解釋這一時期,汽車製造商曾一度希望自己經營橡膠種植園,為其輪胎廠提供原材料,而啤酒製造商則夢想自己經行銷售產品的酒吧。處於“內部集成”階段的公司試圖通過嚴密控制輸入和分配來提高產品質量。因此,內部集成的公司常是“客戶化”企業,自主開發並使用基於行業專用系統和界面的IT解決方案。在供應商驅動的大規模
配送渠道尚未對企業構成威脅時,這個模式具有吸引力。可是,“內部集成”的公司已開始感受到其專用配置正在成為與供應商合作的阻礙,大量的人員、流程和技術投資成為不可避免。現在,許多公司都已渡過了“內部集成”階段,開始學習與少數經過精選的合作夥伴協作,把行業價值鏈上的一些主要功能
外包外部專家來完成,從而進入“戰略性合作”階段。在這個階段,企業在合作領域採用開放標準以支持企業間通信,但仍然依賴專用解決方案;企業開始識別價值鏈中的
專業化領域,但內部集成結構的原有單元仍然存在,許多非核心活動仍在企業內部執行。
在外部專業化的最後階段,公司利用全球化商業平台的低成本交易與多個外部專家建立連線。這些“行業網路化”企業聚焦專業能力領域,同時進行組織改造,以便在彼此協作的行業生態系統中發揮作用,它們依賴開放標準及行業協定與合作夥伴通信。行業網路化公司主要關注核心業務活動,同時協調由行業特定的專家和跨行業專家組成的
價值網路,在專業領域表現最出色的廠商將獲得規模優勢。聚焦細分市場和專業價值的企業將成為未來增長驅動型企業的主要形態。
PC行業在過去三十年間的演進充分證明了外部
專業化的發展趨勢。20世紀70年代,垂直集成模式盛行:
IBM和數字設備公司(DigitalEquipmentCompany)內部購買並生產每種PC部件(當然,術語PC通常不能完全指代早期的個人電腦)。同時,蘋果計算機公司試圖通過專用的作業系統和硬體設計方法來控制整條價值鏈。然而到了20世紀80年代末期,合作模式開始盛行,從而改變了行業狀態。英特爾(Intel)和微軟(
Microsoft)等主要技術供應商開始占據
絕對優勢,
戴爾(
Dell)及Gateway等新品牌作為面向客戶的銷售商迅速崛起。20世紀90年代,隨著定單製造的盛行,PC行業實現了完全的商品化,進入到網路化階段。可見,在不到30年的時間裡,一大批專業化企業組成的PC行業網路徹底取代了早期的內部集成玩家。
在外部,
寶潔在非核心業務領域與合作夥伴及專家展開了廣泛的合作。2002年,公司將全球設施管理功能
外包給了外部專家。寶潔的IT基礎設施、成品配送和物流等工作都由外部專家全面負責,公司於2003年將多個人力資源工作外包給了第三方。在中國,寶潔也貫徹了在全球的做法,將物流等一系列非核心業務交由本地專家完成。通過組件化實現專業化,其最終的目標是實現
企業全球化經營能力,能夠執行差異化的戰略。這需要高效快速靈活的商業模式來支撐:面對客戶新的需求,內部可以迅速自由組合,形成新的能力滿足客戶要求;外部能夠快速整合相關資源,形成新的價值鏈。
不同於傳統企業,專業化能夠靈活地適應
成本結構和業務流程,在更高的生產力、成本控制、資本效率和財務可預測性水平上降低風險並開展業務。George大膽預測未來10年到20年之間,中國企業經營環境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全球化商業平台帶來
交易成本的降低,對企業提出一系列新要求,只有那些關注少數核心業務領域的專業化企業才可能獲得成功。在這些關鍵的業務系統中,傳統意義上的競爭對手們將締結成戰略聯盟;
成本中心有可能轉變為新的收入源;過去的交易夥伴將發展成未來的合作夥伴。
隨著鬆散連線的組件逐步取代集成的業務單元,今天的企業邊界將土崩瓦解。最後,能夠在內部集中執行核心活動與
外包非核心任務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的公司,將成為最終的贏家。”George斷言。
核心任務
事實上,
企業能力是企業邊界的一個決定性因素,企業能力的強弱、大小決定了企業邊界的具體位置。當今世界,收購、兼併、合併和聯合是把企業這塊“蛋糕”快速做大的捷徑之一。決定企業這種擴張方式能否成功的關鍵正是企業能力。1997年8月4日,波音正式完成與麥道的合併。這種高起點的聯合,形成了航空製造業新波音與歐洲空中客車公司兩雄稱霸的新局面,也使波音在世界500強的排名,從1996年的第144位一躍為1997年的第39位。l998年7月3日,德國大眾汽車以4.3億馬克的價格收購英國
勞斯萊斯汽車公司,這不僅使德國大眾擁有由
勞斯萊斯創造的獨特的、同行難以企及的在驅動力、減噪、安全舒適性方面的汽車核心技術,同時也為德國大眾進入英國市場降低了門檻,由此實現了快速做大的目標。
波音和大眾之所以能擴張成功,緣於這種“合二為一”在其企業能力控制範圍之內,在其“勢力範圍”之內。如果企業自身的能力無法達到這個境界,強行將“蛋糕”做大,其結果必然是可望而不可及,甚至事與願違。國內把組建企業集團作為國有企業重組、行業重組的一種主要形式。當時,人們把“船大抗風浪”當成對企業集團競爭優勢的一個形象描述。一時間,全國上下組建企業集團的活動“風起雲湧”。不可否認,有一些企業通過兼併、聯合等多種形式組建的企業集團,實現了優勢互補,提升了
競爭力,發展勢頭良好;但同時也有一些企業在組建成企業集團之後,企業形勢不僅沒有好轉,反而
資產質量迅速下降,企業原有的競爭優勢喪失殆盡,企業集團到了崩潰的邊緣。由此可見,企業管理最深層次的任務或許就是要構造企業的能力!
企業本質上是一個能力的集合體,包括生產能力、資金運作能力、新產品開發能力等。企業的核心能力就是在企業能力結構中居於支配地位、發揮決定性作用的能力。許多學者都認為,所謂企業的核心能力是指一個企業獨有的、紮根於組織之中的、適應市場機會的、能形成可持續競爭優勢的能力。這種能力在本質上是一個企業“特定的知識體系”。正如美國管理學家潘漢爾德和哈默所說,核心能力是“組織中的積累性學識,特別是關於如何協調不同的生產技能和有機結合多種技術流派的學識”。無疑,這種企業“特定的知識體系”是以
隱性知識為主的,並且具有明顯的方法論特徵,是很難察覺、複製和模仿的。因此,在其概念理解上存在的種種歧義就用不著大驚小怪了。例如,有人認為
企業核心能力等於核心技術或先進設備等等。索尼的微型化技術、佳能的精密儀器研製、NEC的數位技術、
松下的加工技術和分銷能力、耐克的銷售能力和設計能力、
戴爾的直銷能力、海爾的
市場整合能力、長虹的技術吸收創新和低成本擴張能力等等,被研究者或企業家個人描述為相應公司的核心能力。這些林林總總的表述並沒有把握問題的本質。由於
企業核心能力是“特定的知識”,因此其最終必須歸結到人的方面並以人為載體,是隱藏在
企業資源背後的配置、開發、保護、使用和整合資源的主體能力。任何僅僅將企業某一項專有技術、壟斷資源或暢銷產品視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企業都不會成為百年老店,因為它們是對物的依賴而不是對人的依靠。而企業的真正核心能力應該是以人為皈依的“
企業文化力”。只有文化的力量才是最深刻、最終極的力量。以滿人入關為例,他們攻破了漢人的長城,奪取了漢人的城池,推翻了漢人的江山,在政治上、軍事上是勝利者。但在文化上,他們卻失敗了—滿人入關後,被漢人同化了;雖然是滿人坐了江山,最後也相當於漢人坐了江山,不過是換了個朝代。文化是滲透到血液里的東西,它決定了大腦怎么思維,決定了雙腿怎么行動,因而是最終的力量。企業文化對
企業能力的形成、作用、保持和促進起著根本性的作用,決定著企業在市場活動中的態度,企業產品、服務屬性的價值取向,企業自身的組織規範和行為準則,企業用什麼樣的方式、手段來運用
企業的資源參與市場競爭。這些都是企業能力形成的前提條件和後續保證。所以,
企業文化力是企業的核心能力
企業邊界的真實含義與
資產專用性分析所作的概括有本質區別。它是指“企業”這一有計畫的生產協調機製作用的規模與範圍,而不是同一所有權下的資產集。
縱向一體化取決於企業所擁有的競爭優勢和生產的互補程度,而不是資產專用性這個表面指標。據此,筆者對美、日汽車企業與零部件企業的雙邊關係重新進行了考察,指出
專用性資產租借關係比分包制更接近市場契約,而不是相反。美、日汽車產業發展路徑的歧異正在於應對互補性時採取了不同的
制度安排。
影響因素
人們對企業的功能、組織、生產、契約、產權等進行分析,可以發現這些要素可以分為兩大類:生產性要素和組織性要素。生產性要素明確了
企業核心能力大小、
生產範圍、上下游產品等,可以界定企業的
生產可能性邊界(可以生產什麼、生產的能力大小、生產的異質性等);組織性要素明確了
管理成本、產權分配、契約的完整性等,決定了企業的組織可能性邊界(可以擁有多大的機構、採取什麼樣的組織方式等)。所以可以從
生產要素和
組織要素兩個變數來分析他們對企業外部邊界的影響。
借用古典
個體經濟學IS-LM曲線分析方法,可以把生產可能性邊界和組織可能性邊界映射到同一象限,進而可以在圖1中得出一個結論:企業的生產可能性邊界和組織可能性邊界的交點就是企業的最優外部邊界。在本文中,企業的規模和邊界屬於同一個問題的不同表達。例如企業的生產規模擴大可以理解為企業生產的可能性邊界得到擴展。為直觀起見,在圖1中將橫坐標表示為邊界。其中L1表示組織可能性邊界,L2表示
生產可能性邊界。圖1中的A點表示,在這一點上,企業的外部邊界是最優的。
邊界變化的四個緯度:人們分別討論企業處於不同象限企業外部邊界變化的情況:
第Ⅰ象限:企業邊際生產收益和邊際組織收益均比較大,因而企業為追求更大的收益,有極強的欲望將生產和組織可能性邊界向右推移,從而形成新的交點B,企業的外部邊界向外擴展。屬於這一類的企業比較典型的代表是處於高速成長的
新興企業,他們一方面不斷地進行兼併,進行
橫向一體化;一方面大量收購上、下游企業,進行
縱向一體化。
CA公司就是這樣一個典型。
CA創建於1976年,是全球最大的IT管理軟體公司之一,總部位於美國
紐約長島,服務於全球140多個國家的客戶,專注於為企業整合和簡化
IT管理。經過70多次兼併,CA公司從只有4人的規模,在短短24年內,迅速發展成為僅次於微軟的全球第二大軟體公司。第Ⅱ象限:企業的邊界組織收益較大,而邊界生產收益較低。這樣企業出於理性的考慮會將一部分生產剝離出去,部分產品採取外購的形式,企業保持核心能力使生產更加
專業化,企業生產規模相對變小。但是由於企業邊際組織收益較大,企業有向外擴展組織可能性邊界的動機,因而企業會以自己為核心企業,向外輸出資金、管理,超越原有的組織邊界,干預到交易方的生產管理過程。企業外部邊界是內縮還是外擴要取決於
生產可能性邊界和組織可能性邊界各自變化的幅度,從圖1中看,原有的平衡點A被新的平衡點C所代替,常見的模式有
虛擬企業、戰略聯盟等。耐克公司是這方面的典型例子,耐克公司將97%的製造業務進行
外包,從這方面看他的生產可能性邊界很小。但是耐克具有非常優秀的研發水平、品牌管理能力和資金運作能力,從這方面講耐克可以將自己的組織可能性邊界進行很大程度的擴展。
第Ⅲ象限:企業的邊際組織收益和邊際生產收益都比較低,企業處於非常不利的位置。在這種情況下,企業要么收縮
生產可能性邊界,要么收縮組織可能性邊界,或者同時收縮兩者來提高企業的收益水平。企業常見的做法有大幅裁員和
資產剝離。從圖1可見,原來的平衡點A為新的平衡點D所取代,企業的邊界變小。2004年,
IBM公司PC業務連續3年虧損,虧損額高達80億美元,PC業務的虧損嚴重阻礙了公司專業服務、軟體等其他有利可圖的業務的發展,19000名從事PC業務的員工也成了IBM沉重的負擔。同年,IBM決定將PC業務賣給聯想。2005年第三季度,IBM公司的利潤超過了金融分析師的預期,贏利的主要原因之一,正是剝離了長期困擾IBM的PC業務。第Ⅳ象限:企業的邊際生產收益大而邊際組織收益小,這意味著企業的經營管理不善,機構設定不當、管理冗餘。企業有可能進行重組、重新設定組織架構、精簡管理人員、去除管理冗餘,或者進行合併,如歷史上手工作坊網路向聯合工廠的轉變等,也有可能將
生產可能性邊界外擴,以消化較高的
組織成本,獲得好的組織收益。從圖1分析,新的平衡點E取代了A,企業的外部組織邊界發生了變化。中國民航政企不分,冗員嚴重,效率低下給民航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組織成本,一直是影響民航發展的重要原因。2001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發文,宣布由國家計委牽頭進行中國民航的重組。2002年10月,中國民航完成了重組,由眾多的諸侯分割形成了南方航空等六大中國航空集團。中國民航的重組意味著企業在面臨低的邊際組織收益(高的邊際組織成本)的情況下,必須對其外部邊界進行收縮調整。
影響企業邊界的四種情況,人們列入下表,可以使得大家更清晰地知道企業邊界所受到的影響,以及企業應該選擇的對策。
企業邊界
很多人都會認為企業可以依照自己的資源和發展路徑來決定企業自身的
成長空間,但是事實是,如果人們需要有效的得到企業發展的空間,確保在成長過程中所做的選擇是有效的,那么就需要知道如何進行企業邊界管理。人從外行到專家要經過五個漸進的階段:業餘人員、學徒、熟練工、能手、出類拔萃者。類似地,
企業對企業邊界的管理能力也是由五個階段組成的,如下表所示。企業邊界管理模型旨在幫助企業判斷自己所處的位置,並說明企業改進的方向。
嘗試階段的特徵是缺少任何關於邊界管理的知識,採用典型的
試錯法來實施管理。企業多方合作完成的時間和成本都無法預測。在這一階段,合作過程帶有極大的嘗試性,因此,這一階段企業主要關心的是合作是否能夠可行。
重複階段的特徵是基於以往積累的管理經驗來實施新的管理。為了抓住
市場機會,時間是首先要考慮的十分重要的因素。該階段中,由於合作在可行性上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保證,成員企業關注的焦點從而轉移到時間這一關係到市場機會能否捕捉到的關鍵因素上。定義階段的特徵是開始用檔案的手段來認識正式的邊界管理過程。
當檔案建立以後,潛在的成功的合作夥伴的範圍就大大拓寬了,即成員企業獲得合作成功的可能性增加了。該階段的管理方法是明確的,是經過實際經驗和嚴格分析的。一旦合作的時間能夠滿足實現市場機會的需要,企業就開始把關注的焦點轉移到如何降低成本、獲取收益,以便合作後實現的合作效益更大。
管理階段的特徵是按界定的責任管理,管理建立在不斷變化的知識的基礎工。企業不斷地了解和參與其他公司的邊界管理過程,不再有嚴格的邊界管理流程,邊界管理的結果具有可預測性。當合作時間和成本都可以接受之後,成員企業的邊界管理重點就轉向合作的可預測性和一致性上了,即合作過程的質量。成熟階段的特徵是成員企業對適應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如果以上因素都良好的話,即企業的邊界管理能力良好,這表明企業的企業邊界管理能力已經十分成熟了。這一階段應重視套用範圍的拓展,只有這樣才能夠獲得更大的競爭優勢。所以,在成熟階段,其主要指標是自適應範圍。
兩重邊界
首先,從
古典企業開始討論,這裡指的古典企業是
個人業主制企業和
合夥制企業。根據
科斯和
張五常的理論(以下簡稱為科斯企業邊界理論),最優狀況下,企業的邊界就在
邊際的市場
交易費用和企業組織費用的均衡點上。如果現實中的經濟世界果真如此,那么在這條邊界內外一定具有某些截然不同的特徵。事實上,現代企業理論的很多工作就是在界定這些特徵上。然而,所有的這些工作均沒有得出理想的答案。
如果認為
企業契約是長期契約,而市場契約是短期的,或者認為企業契約是
不完備契約,而市場契約是完備的。那么在現實中可以看到,許多處於上下游生產關係的企業間往往存在著長期的並且不完備的交易契約;如果認為企業契約是
生產要素交易的契約,而市場契約是中間產品交易的契約,那么如何解釋戰略聯盟?戰略聯盟是合作方各投入一定的人力和非人力資本構成的,比如共同開發新產品,它是一種要素交易的契約,可是它明顯是不同企業之間的
交易行為。正因為現實中的一些企業間的交易行為具有企業契約的特徵,一些經濟學家認為企業的邊界是模糊的。在市場和企業之間,王詢定義了“中間地帶”,麥可·迪屈奇(1999,中譯本)定義了“半結合”。“中間地帶”和“半結合”的確描繪了經濟世界的現實情況,但並不認為企業的邊界是模糊的。要理解這一點首先要放棄
科斯企業邊界理論中的兩個並未言明的假設:一是科斯的企業邊界不等同於以註冊和納稅為判別標準的企業邊界;二是不要求企業必須是一個個相互獨立的個體,把企業間邊界(指的是科斯的企業邊界)的交叉,甚至企業與其它組織或個人邊界的交叉看作是一種經濟常態。於是,現實的經濟社會將是圖1所示的情況。
實線圓圈代表的是表面意義上理解的企業邊界,它界定了現有法律承認的企業範圍,判別的標準是,這個企業是獨立的註冊實體和納稅實體。把企業的這種邊界稱之為法定邊界,邊界之內的稱之為法定企業。在圖中假設法定企業Ⅰ與法定企業Ⅱ、Ⅲ、Ⅳ等存在著不同的交易關係。其中,法定企業Ⅰ與企業Ⅳ是隨機的短期的市場契約關係,而與企業Ⅱ、Ⅲ等是較為穩定的長期交易關係。對於後者屬於前述的“中間地帶”或“半結合”的契約關係。如果把所有與法定企業Ⅰ存在“中間地帶”或“
半結合”契約關係的法定企業用包絡線描繪出來,就形成了圖中的虛線圓圈,這是法定企業Ⅰ的另一重邊界,稱之為契約邊界,邊界之內的稱之為契約企業。同時可以看出,法定企業Ⅰ也存在於法定企業Ⅱ、Ⅲ等的契約邊界之內,即企業的契約邊界是可以相互交叉的。這個
企業契約邊界的相互交叉性,以及法定企業、契約企業的提出,就說明了企業的邊界並非是模糊的。首先,
科斯企業邊界並不存在所謂的
模糊性,它就是所定義的契約邊界。契約邊界之內的契約是
企業契約,具有相對的長期性、不完備性和要素投入性;邊界之外是市場契約,具有相對的短期性、完備性和中間產品投入性。邊界就在企業契約的邊際淨收益(受組織費用的影響)與市場契約的邊際淨收益(受市場
交易費用的影響)的均衡點上。其次,企業的法定邊界也是明晰的,這是從法律意義上界定的企業邊界。所以說,真正使人混淆的是,很多學者沒有看到企業契約邊界和法定邊界的差別,誤認為企業的法定邊界之外的
交易行為均是市場契約,進而將企業契約邊界內外的契約差別與法定邊界內外的契約差別相比較,這自然產生了矛盾。為了解決這種矛盾,“中間地帶”和“
半結合”被提出。其實,所謂的“中間地帶”和“半結合”就是在
企業契約邊界之內,法定邊界之外的那部分,這之中的契約的本質是企業契約。也就是說,企業契約邊界內的交易契約,既包括同屬於一個法定企業內的要素所有者的企業契約,又包括該法定企業與其它組織或個人的企業契約
論及此,就需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企業契約和市場契約的區別在哪裡?二是法定邊界內外的企業契約的區別在哪裡?關於這兩個問題,事實上可以在威廉姆森(1979)的那篇著名論文《交易費用經濟學:契約關係的治理》中找到答案。但由於威廉姆森一開始就站在反對
科斯的企業、市場兩分法的立場上,並沒有看到企業的雙重邊界性,所以他的論述不免過於繁瑣,且繞開最合適的答案。
研究與威廉姆森的不同之處在於兩方面。首先,威廉姆森用的是交易頻率,用的是交易比率。交易頻率是個絕對值的概念,交易比率則是相對值的概念,是指某法定企業與另一法定企業的交易活動占其總交易活動的比率。可以看出,交易比率越低,其
企業契約邊界越大;其次,威廉姆森將投資分為非專用、混合和專用三種類型,將其簡化為非專用和專用兩種類型。事實上,資產的專用性是個程度的概念,當專用性低於某一
臨界值時,就可認為是非專用的。對於涉及到非專用資產的交易活動,無論其交易比率是高還是低,這種交易契約都是市場契約。市場契約的一個特點是它不具有自我實施性質的長期性。即締約方可以通過
機會主義行為,不履行契約的長期條款而使自己獲益。其原因在於其資產的準租很小,甚至為零。或者說,轉換交易對象對自己的收益較大、損失很小;而當交易涉及
專用性資產時,長期穩定的契約關係就顯得比較經濟了。這種長期穩定的具有自我實施性的契約就是
企業契約。或者說,企業契約通過專用性資產產生一種“鎖定”的功能,將締約各方牢固地聯結在一起。這時,契約參與者如果合併為一個法定企業,則基於新的法定企業的契約邊界會變大(由於契約邊界的交叉性)。而契約邊界受市場
交易費用和企業組織費用的影響,有一個限度。當交易比率高於某一點時,擴大契約邊界就不經濟了。所以,交易比率決定了法定企業的規模。相互間的交易比率低則結成法定邊界外的企業契約,交易比率高則會“一體化”,締結法定邊界內的
企業契約。
四重邊界
“兩重邊界”討論的是
古典企業的情況,當公司制企業出現後,企業的邊界又發生了變化。
首先出現了一個點劃線圓圈,稱之為經營邊界。現代公司制企業與古典企業的顯著不同是股權的分散化、股權的有限責任和職業經理人的出現。這致使一部分企業股東退出了企業的生產經營圈,成為單純的持股者。這個生產經營圈就是公司的經營邊界;其次,單純的持股者又可分為投資者和
投機者,投機者不以公司分紅為贏利目的,明顯他們與公司的關係是不具自我實施性的非企業契約關係,於是在圖3中,法定邊界的一部分落在契約邊界之外;最後,公司制企業的出現使得公司治理問題凸顯,於是圖3中還有個不規則的圓圈,我們稱之為治理邊界。治理邊界之內的
企業契約參與者是公司內部治理者,治理邊界之外的企業契約參與者和市場契約參與者是公司外部治理者。我們將內部治理簡單定義為“
用手投票”,即有權進入公司董事會,或有權對公司董事會的成員構成直接發表意見。而外部治理就是“
用腳投票”。“用腳投票”有兩種形式——直接和間接。市場契約參與者採用的是直接的“用腳投票”形式,而企業契約參與者由於受
專用性資產的“鎖定”,一般採用間接形式,比如不再增加專用性資產的投入,職工的消極怠工,供應商的偷工減料,等等。我們描繪的治理邊界是一個不規則的圓圈,它穿過了公司的經營邊界、法定邊界,反映了目前世界各地公司治理的現狀:一些公司股東不再行使“
用手投票”的權力;公司職工有權進入公司董事會,如德國1/2的監事會成員是職工代表(德國監事會的地位相當於我國的
董事會);關聯企業、銀行間相互持股,如日本等國的情況,等等。
三層治理結構
目前一般認為,公司治理具有內部和外部兩層治理結構,但如果套用公司四重邊界的觀點,我們可以發現公司治理其實具有三層結構。但在理解這一點之前,首先要對
利益相關者的概念進行辨析。
1.誰是利益相關者
1963年,利益相關者(stakeholders)的概念首先被
史丹福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提出。這個概念一經提出就被眾多學者所接受,且有所發展。1997年,Mitchell和Agle(1997)歸納的迄今經濟學家對利益相關者的定義達二十七種之多。可見,關於誰是利益相關者在學術界並沒有得到共識。
事實上,企業多重邊界的提出的最直接的效應是,它可以使我們非常簡便地辯識出誰是企業的
利益相關者。我們認為一切與企業具有企業契約關係的個人或團體都是利益相關者,即
企業契約邊界所包圍的契約參與者都是利益相關者。因為在一定的
專用性資產的“鎖定”下,只有企業契約參與者才與企業存在著長期穩定的利益分享和風險共擔關係,企業的
價值創造與
價值分配活動直接影響著他們的效用,同時他們的參與行為也直接影響到企業的價值創造與價值分配活動。而企業契約邊界之外的市場契約參與者與企業是一種隨機的,或者“脆弱”的契約關係,他們個體對企業的貢獻是微弱的,他們個體的“呼聲”也是微弱的,他們只有作為一個整體——市場——出現時,才能對企業的行為產生影響。更重要的是,他們是不承擔
企業風險的。因此,我們贊同將
利益相關者直譯為“下賭注者”,認為只有通過
專用性資產的“賭注”,並被“鎖定”在
企業契約的“賭局”中,該行為主體才是利益相關者。按此定義,一切與企業存在交易關係的個人和團體都有可能成為該企業的利益相關者,包括股東、債權人、雇員、供應商、消費者、政府部門、相關的
社會組織和社會團體、周邊的社會成員等。但要成為真正的利益相關者,必須“下賭注”,必須進入企業契約關係。
2.公司治理的三層結構
公司的四重邊界是以組成公司的不同參與者為劃分依據的。經營邊界包含了公司的經理層和一般雇員,他們同時也可以是股東,甚至是內部董事;法定邊界內增加了不參與公司生產經營的股東;契約邊界內在去除了不以投資為目的的股東後,增加了公司的其他
利益相關者;治理邊界內為公司的內部治理者;治理邊界外為公司的外部治理者;治理邊界與契約邊界之間為不參與內部治理的利益相關者;契約邊界之外為所有的與公司具有市場契約關係的個人或團體。這種對公司的不同行為參與者的確認,使我們認識到公司存在著三層治理結構和一個治理對象。
籠統地說,治理對象是指公司經營邊界內所包括的經理和一般雇員。因為是他們直接參與了公司存在的最基本活動——價值創造,並左右了公司的戰略走向,而作為利益分享和
風險分擔的其他交易契約參與者必須對其有所控制。而在
科層制的公司結構中處於指揮者地位的是高級經理人員,於是,準確地講,治理對象是公司的高層經理。
公司的第一層治理結構是內部
治理層,由治理邊界內的
利益相關者構成,他們被稱為內部治理者。他們最基本的權力是有權作為
董事會的選舉人和被選舉人,進而
直接控制著治理對象。從當今世界各國的公司治理實踐看,所有的利益相關者均有可能成為內部治理者,並且在有的情況下,經理和一般雇員既是治理對象,也可以是內部治理者。
公司的第二層治理結構是利益相關者的外部治理層,由治理邊界與契約邊界之間的利益相關者構成。他們的治理權力是“
用腳投票”,但是由於
企業契約的“鎖定”功能,一般情況下,“用腳投票”的形式是間接的,或者說的是消極的。這裡就存在一點疑問,既然第二層治理結構與第一層治理結構都是由
利益相關者組成,他們行使不同行為方式的原由是什麼?這其實涉及到公司治理的一個本源性話題,即,誰是公司治理者?這裡給出我們的簡單思考。首先,由於公司的發展需要,以及其他利益相關者的
專用性資產的依賴性,處於第二層治理結構的利益相關者的專用性資產具有了專有性和
稀缺性的特點,這使得他們在
重複博弈的事後談判中也占有一定的談判優勢,從而也可以確保獲得一定的組織租金。其次,儘管他們進入公司內部治理也同樣可以獲得這部分組織租金,甚至更多,但內部治理存在著一定的治理成本。所以,利益相關者是進入公司內部治理還是參與公司外部治理,完全是基於自利的考慮,是相互間博弈的結果。
公司的第三層治理結構是市場
治理層,由處於契約邊界之外的所有與公司具有市場契約關係的個人或團體構成。它也是一種外部治理形式,但與
利益相關者的外部治理結構存在一定的差異。在目前關於公司治理的文獻中,一般將外部治理等同於市場治理,這是不正確的,問題出在對公司邊界的認識上。通過引入公司的四重邊界性,可以看出第三層治理結構與第二層治理結構的差異:
一、從參與主體看,前者是市場契約參與者,後者是
企業契約參與者;
二、從治理行為看,前者是直接的“
用腳投票”形式,後者更多地採用間接的“用腳投票”形式;
三、從治理力量看,前者的單獨行動對公司基本沒有影響,或者說這種影響是公司的經營常態,而後者的單獨行動或多或少的會得到公司的關注;
四、從交易關係看,前者與公司間一般是利益的競爭關係,後者與公司在競爭中充分表現出合作性;
五、由第四點得出,後者必然要分享到組織租金,前者則不然。
目前經濟學界對公司治理的邏輯起點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傳統的看法認為公司治理必須遵循“股東
利益最大化”的治理原則;而另一種觀點則以“
利益相關者合作”為準則推導出“
共同治理”的治理理念。但我們的
公司治理結構三分法劃分說明,如果將公司的三層治理結構作為一個整體看,公司治理既不是“股權至上”,也不是所謂的“共同治理”模式。
研究結論
推動現代企業理論發展的關鍵人物有
科斯和
張五常。關於科斯和張五常的一個貢獻,一些學者認為,他們解釋了企業的邊界在哪裡,或者說以什麼為界限劃分了企業與市場。
然而,企業的邊界真的被清楚界定了嗎?科斯在評論張五常的一篇文章中寫到“看起來,企業並沒有明確的界限。……由於我思想的混亂可能誤導了張五常,正如這種情況一樣,我但心,誤導了另外不少的經濟學家”。事實上,張五常沒有被真的誤導。張五常最近在北京大學的一次演講中承認“他連企業的邊界在哪裡也不清楚”。張五常還曾提出一個很有深意的問題:“如果一個
蘋果園種植主與一個養蜂人簽訂契約,讓蜜蜂為蘋果樹授粉,那么是會產生一個企業還是兩個企業?”。
所以,企業的邊界在哪裡仍是一個尚待解決的問題。王詢指出“企業與市場之間不存在明確的分界線,……在企業與市場之間存在一片
模糊的中間地帶。在這一中間地帶,各個不同的行動者之間既存在市場交易關係,也存在各種非市場交易關係”。我們認為王詢對“中間地帶”的認識是深刻的,他看到了目前學術界在企業邊界問題認識上的誤區,但遺憾的是他未能進一步揭示“中間地帶”的契約本質,進而無法進一步解決企業的邊界問題。為此,本文將首先針對目前關於企業邊界理論的種種含混不清的論點,提出
古典企業的兩重邊界性,以期解釋企業的邊界究竟在哪裡。然後,根據公司制企業的特點,描述了公司的四重邊界。最後,以此為依據回答誰是公司的
利益相關者,並得出一個完整的
公司治理結構。
儘管從
科斯的開創性工作開始,企業不再被看作為一個“黑匣子”,但是
新制度經濟學的一個最基本的起點性問題——企業的邊界在哪裡,並沒有被很好的解答。究其原因,在於兩方面:一是現有的研究始終在堅持一個沒有言明的假設,即企業的邊界是不可交叉的;二是將從
交易成本理論中得出的企業邊界(本文稱之為契約邊界)與現實中觀察到的以納稅實體為判別標準的企業邊界(本文稱之為法定邊界)混為一談。如果放鬆企業邊界是不可交叉的假設,認為企業的契約邊界的交叉是一種經濟常態,並區分企業的兩種邊界,現代企業理論的種種似乎前後矛盾的論點就可以得到圓滿的解釋。
在建立了
古典企業的兩重邊界理論的基礎上,本文又認為在公司制企業中,存在著另兩條邊界,一是經營邊界,二是治理邊界。這兩條邊界是隨著公司的“
經理革命”而產生的。經營邊界的出現,說明了公司治理的重要性,而如何劃分治理邊界就構成了公司治理問題的最基本內容。隨後,套用公司的四邊界理論,本文將契約邊界內的
企業契約參與者界定為企業的
利益相關者,並認為完整的公司治理包括內部治理、利益相關者的外部治理和市場治理三層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