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族三島

京族三島

京族三島(越南語:người Kinh Tam Đảo)是中國大陸與越南交界處的巫頭、萬尾、山心三個小島。現屬於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下轄的東興市江平鎮(越南語:Giang Bình trấn )。

因該三島是我國56個民族之一的京族唯一聚居地,故習慣稱“京族三島“。總面積20.8平方公里,總人口1.3萬人。是中國京族的聚集地。

自2019年5月1日休漁期起,當地京族民眾藉助島、灘、海的風光優勢發展旅遊業,開闢新的增收途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京族三島
  • 外文名稱:越南語:người Kinh Tam Đảo
  • 地理位置:廣西東興市江平鎮
  • 占地面積:20.8平方公里
簡介,概況,地理位置,旅遊資源,歷史,相臨景點,江河,大山,園區,古蹟,其他,

簡介

京族三島北宋以前一直屬於中國領土,廣西土司儂智高叛亂後,越南乘機控制此地,在明朝和清朝時歸越南管轄,為越南的飛地。1885年中國和法國簽訂了《中法和約》即《中法會訂越南條約》,在廣東方向(建國後這部分邊界全部劃歸廣西)上,越南的飛地江平、黃竹、石角、句冬(現廣西的江平、黃竹和白龍尾半島)重新回到中國版圖。根據清史記載:廣東西南江平、黃竹一帶,從思勒拓展邊界到海,南北計四十里,東西共六十里。京族三島重回中國版圖。
越南飛地時期越南飛地時期

概況

京族三島是民族風光旅遊點,萬尾13公里長的金灘和巫頭的原始森林,萬鶴山是旅遊勝地。京族的服飾樸素美觀,獨具風格。京族的主要節日有“唱哈節”,每到節日,男女老少穿著盛裝,雲集哈亭,彈起獨弦琴,跳起竹槓舞等,舉行“唱哈”活動,祈保生產豐收,人畜興旺。
京族三島京族三島

地理位置

在美麗的南海北部灣上,有一塊“冬季草不枯,非春也開花,季季魚泛鱗,果實滿枝丫”的寶地,這就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市的“京族三島”──巫頭、萬尾、山心。
京族三島面臨南海的北部灣,背倚十萬大山,與越南僅一水之隔。其中巫頭、尾二島與越南近在咫尺,雞犬相聞,涉水可渡。尾、巫頭、山心三島,是由海水沖積而成的沙島。由尾北望山心,西望巫頭,頗似一個“品”字形。尾處於江平半島的最南端,地勢平坦,地形狹長似帶;巫頭中間凸出,兩頭下垂,地形呈紡錘狀;山心地勢周圍高,中間低,呈盆地狀。現在山心、巫頭、萬尾三島,因為圍海造田和築堤引水,已與大陸相連,海島變成了半島。
京族三島

旅遊資源

京族三島旅遊資源豐富,旅遊業方興未艾。海岸樹木茂盛,鬱鬱蔥蔥;環繞三島長達13公里的海濱沙灘寬10-20米不等,沙質細軟金黃,被譽為“金灘”;海水潔淨碧藍,淺水區寬闊平坦,白日風平浪靜,漁舟點點,晚間潮漲浪涌,波濤陣陣。海洋、沙灘、樹林、鶴群,構成了京族三島獨特的海濱天然風光,是不可多得的海濱浴場。再加上京族人民的純樸熱情,是京族三島寶貴的旅遊資源。如今,已建成“京島旅遊度假區”,不同檔次的賓館、海洋餐館鱗次櫛比。京族三島正張開雙臂,迎接著海內外賓朋的到來。

歷史

京族原為"越人",歷史上稱為"京人",1995年正式定名為"京族"。京族是越南的大民族,京族三島的京族系15世紀末16世紀初從越南塗山遷徙來的,至今約500年歷史。在京族的敘事歌中,對其祖先的遷徙也有反映:京族祖先幾個人,因為打魚春過春;跟蹤魚群來巫島,孤島沙灘不見人。巫頭海上魚蝦多,打魚生產有門路;落腳定居過生活,找到這處好海埠。京族祖先在海邊,獨居沙島水四面;前繼後接幾十代,綜計閱歷數百年。
過去,京族人的生產方式比較單一,生活比較貧困,1964年填海造田,把萬尾、巫頭和山心三個小島通過攔海大提與大陸連線起來,使農田面積成倍增加。改革開放的春風,給京族三島帶來了勃勃生機,特別是中越邊貿恢復以來,國家又給予優惠政策,增強了京族人民儘快致富的信心,他們更新對商品經濟淡薄的觀念,利用本地資源,在捕魚和種田之餘,積極參與邊境貿易,收入明顯增加,京族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從前的茅草屋,取而代之的是鱗次櫛比漂亮的小別墅式的房屋,現代化的家用電器已進入普通京族人的家庭,京族人真正過上了富裕生活。京族人民生活水平已在我國少數民族中名列前茅。
京族三島京族三島

相臨景點

江河

世外桃源 灕江 古西湖 古西湖 五排河漂流 東定湖 聚龍潭 榕湖 板峽湖 遇龍河

大山

園區

古蹟

其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