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哈節亦稱“哈節”。京族民間傳統節日。流行於廣西防城港市東興市。“哈”或“唱哈”,在京語中就是唱歌的意思,哈節也就是京族的歌節。每到哈節期間都會舉行如迎神,祭祖,唱哈,送神等等活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唱哈節
- 別稱:哈節
- 節日時間:每年的農曆六月初十
- 流行地區:含恨廣西防城各族自治縣
- 節日飲食:鯰汁
- 設定地點:防城港市東興市江平鎮萬尾金灘
節日簡介,節日傳說,節日內容,節日樂器,節日習俗,
節日簡介
流行於廣西防城港市的京族“京族三島”。過節日期,因地而異,有農曆六月初十、八月初十、正月廿五等,一般在下午三時宰豬祭神,成年男子按家庭地位入席,婦女只能旁聽。“唱哈”由一男(哈哥)、二女(哈妹)組成,哈妹打竹片輪流演唱,哈哥彈三弦琴伴奏,連唱三天三夜或七天七夜。現已改變舊俗,增加了新的內容。
京族是廣西獨有的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在防城市東興開發區江平鎮。
哈節是京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哈”是京語譯音,含有“歌”、“請神聽歌”的意思。
節日傳說
哈節的日期各地不同,瀝尾、巫頭島為農曆六月初十,山心島為農曆八月初十。各村的哈亭是節日活動的中心、哈亭雕樑畫棟,飛檐高頂,亭內分左右偏殿和正殿。正殿內設有過去京家信奉的諸神神座。偏殿內設有坐位,聽歌與宴歡時要按長幼次序人座。
節日活動歷時3日,通宵達旦,歌舞不息。周圍各族民眾亦來共同歡慶,一派昇平喜慶景象。唱哈的主角有三人,男歌手一人,稱“哈哥”,專司撫琴伴奏,兩位女歌手是“哈妹”,一個待兩塊竹板,另一個拿一個竹梆,擊節伴奏,輪流演唱。歌的內容有民間傳說、哲理佳話、愛情故事等。鑼鼓聲中,常有妙齡少女登台獻舞。其中最有特色的是“頭頂天燈舞”。只見少女頭頂瓷碗,碗上選盤,盤子裡點燃蠟燭,兩手端著酒杯,也各有蠟燭一根。載歌載舞時,三根蠟燭閃閃不滅,若是群舞,一片燭光閃爍,煞是好看。
節日內容
京族有本民族的語言,系屬尚未確定。絕大部分京族通用漢語文。京族口頭文學內容豐富,其詩歌占有重要地位。京族人民愛唱歌,歌曲曲調有30多種,內容廣泛,有山歌、情歌、婚歌、漁歌、敘事歌等。每當駕船出海或捕魚歸來時,人們往往用歌聲來表達豐收的喜悅心情,餘音裊裊,引人入勝。
傳統舞蹈有《跳天燈》、《跳樂》、《花棍舞》、《搖船舞》等。這些舞蹈過去主要在“唱哈”(意為唱歌)時才跳。表演《跳天燈》舞時,姑娘們身穿白色長衫、黑長褲,頭上頂著或雙手托著有點燃蠟燭的盤碟,隨著鼓點節奏的快慢翩翩起舞,相對轉動手腕,縱橫交錯地穿插,構成各種優美的畫面。“嘲劇”是京族的戲劇,內容多為民間流傳的故事,傳統劇目有《阮文龍英勇殺敵》 、 《等紅娘》,獨具民族特色。樂器有獨弦琴、三弦琴、二胡、笛子、鑼、鼓等。獨弦琴是京族特有的民族樂器,音色非常優雅動聽。
京族主要從事海洋漁業。他們有豐富的海洋知識和打魚經驗,男子個個都是捕魚能手。京族住房大多為磚瓦房,為防海風,建築較為堅固。飲食以大米為主,食魚蝦較多,喜歡用魚汁調味。婦女穿窄袖緊身對襟無領的短上衣,褲子長而寬大;男子上衣長及膝蓋,窄袖袒胸,腰間束帶。
京族是我國少數民族中惟一生活在海邊的民族,過去生活方式比較單一,改革開放以後,京族人民發展了農業、魚類加工業和人工養殖珍珠、海馬等養殖業。人工修築的攔海大堤把3島和大陸連成一體,使島嶼變成了半島,並從大陸引來淡水灌溉農田。世代缺糧的京族人,如今不僅糧食自給有餘,而且經濟收入逐年增長。
“京族三島”位於廣西防城京族自治縣,指的是京族同胞居住的巫山、山心、萬尾三個小島。島上四季氣候宜人,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植物常年叢綠,優美的自然環境孕育了京族人民熱情奔放的性格,也形成了特殊的三島風情。
哈節,是京族最大的民族節日。“哈”在京語中有兩重意思,其一為 “吃”,其二為“歌”或“唱歌”。所以哈節也稱為“鄉飲節”、“歌節” 或“唱歌節”。節日活動內容有祀神、祭祖、鄉飲、娛樂。哈節的日期因地而異,萬尾、山心兩村為農曆六月初六,巫山村為農曆八月初十,紅坎村為正月十五。節日活動在固定的地點“哈亨”舉行。“哈亨”是京族聚會的場所,兼有神廟、祖廟、鄉飲堂、歌堂等功能。在京族聚居地,每個村寨都建有“哈亨”。建“哈亨”的材料全用優質木料,外形美觀,堅固寬敞。有些“哈亨”,屋脊上還有雙龍戲珠的雕塑。“哈亨”中供奉的主要是京族信奉的鎮海大王等神位和族中祖先的靈位。“哈亨”正堂兩側,設定從高到低的三級階梯或坡板,在迎神、祭祀或者聽“唱哈”時,成年男子按年齡長、幼、尊、卑和捐款數額入座,這是早已形成的規矩。
關於“哈亨”的來歷,在京族三島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很久很久以前,這裡有一條蜈蚣精,它吃人成性,凡從此海域過往的船隻,都要奉送一個活人給它吃,不然就會翻船,害得人們妻離子散,不得安寧。有一個神仙知道後,就來到這裡為民除害。它將熱辣辣的南瓜投入蜈蚣的口裡,蜈蚣吃後便碎成數段,分別化作巫山、山心、萬尾三島。這位神仙后來被眾人奉為鎮海大王,祈願他給眾人帶來安康吉祥。
過哈節時,人們首先集結在一起,舉著旗、抬著神座、打著鼓、撐著傘來到海邊,朝著建在彼岸白龍尾島上的神廟祭拜,遙遙迎接神靈到“哈亨”來接客群人敬奉。從海邊回來後,人們在哈亭跳起香舞、花棍舞和天燈舞,兩個嗓音甜脆的姑娘敲起竹板,在三弦的伴奏下,唱起“哈歌”。這兩個善唱的姑娘,人們稱為“哈妹”,而伴奏者,就被稱為“哈哥”。 “哈歌”有民間敘事長歌《琴仙》、《十三哥賣鬼》和《京漢結義歌》等。“哈歌”中還有些用京語唱的白居易的《琵琶行》、蘇東坡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情歌也是“哈歌”的一個不可或缺的內容。“哈歌”旋律優美,娓娓動聽,加上有悠揚的琴聲伴奏,更加動人心弦。
哈節是祭神、娛神的節日,更是娛人的節日。 《防城縣誌》中對哈節,特別是節日的男女對歌情景,做了生動的記載:居住在山心島一帶的京族, “農隙時,則定地點,於月白風清之夜,邀集鄰人,以資娛樂,其所唱之歌,乃係民歌,俗稱山歌。參加者分為兩部,一部為男性,一部為女性,兩方均有諳熟山歌者二、三人,名曰歌屯。男方擇一歌喉清脆之男童,名曰歌郎,女方亦擇一歌喉清脆女童,名曰歌娘。男女相距約五、六丈,由歌屯將歌逐句低聲口傳,歌郎或歌娘循聲高唱,一問一答,聲調和諧,其樂盎然。”哈節還是青年們交友的節日。夜幕降臨後,他們踏著月光來到海邊以民族特有的“踢沙”和“摘木葉”等形式試探愛情和回報愛意。爾後,情歌伴著他們度過快樂的時光。哈節期間還進行鬥牛活動。節日活動持續三天,送神為最後的儀式。哈節還是民族團結的節日,各家各戶盛情款待慕名前來的兄弟民族朋友,使哈節洋溢著團結的氣氛。
京族居住在海島,與大海結下了深厚的情緣。在飲食上,那別有風味的鯰汁,使京族三島富有“鯰汁之鄉”的名稱。“鯰汁”亦稱“魚露”,它以從海上捕得的小魚醃製而成,用以調味,可使菜餚鮮美可口。它的製作方法是:把洗乾淨的小魚放進醃魚的大瓦缸或木桶中,分層加鹽壓緊,然後加蓋封好。等過了幾個月,小魚自會溶解,而分泌出一種紅色的魚汁。經過過濾,過濾出來的就是鯰汁。每年3—6月的漁汛期,是製作鯰汁的季節。屆時,每家每戶都精心製作這一傳統食品。如今這一食品不僅在國內市場受到歡迎,還遠銷到東南亞各國。
節日樂器
唱哈節使用的樂器是獨弦琴,是京族特有的樂器。那琴聲特有的裝飾音和長顫音,如潮浪起伏,婉轉動聽。獨弦琴的構造比較簡單,琴身是長1米左右的半片大斑竹筒,或是3片木板做成的方形木匣,在右端約12公分處鑿一孔,插上一塊小圓木作琴碼,在左端的5公分處鑿一孔立一搖桿,作為把手,琴碼前面裝上指板品格,琴底裝一調弦校子,那惟一的一根琴弦,則一頭繫於搖桿,另一頭經過琴碼穿到琴底的校子上。勞動之餘,一人撫琴,眾人圍坐,沐著海風,在獨弦琴的旋律中度過良宵。
獨弦琴原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民間樂器,流傳甚廣,但後來便逐漸失傳。如今,只在我國京族和越南一些地方得以保存,並在結構上更趨於簡單、合理,更易於演奏。
面海而居的京族主要從事漁業生產,他們熱愛大海,熟悉大海,並在漁業生產中,總結出許多經驗。有諺語道:“日西晚東,雷雨共鳴,海水漫流,魚蝦解鱟。”在海邊,不時可以看見有小小的竹排在浪中浮掠,還可以聽見海風送來的竹排海歌,曲調高亢,勝過濤聲。歌中常常詠唱海上的景物,真是見景生情,聲情並茂。
節日習俗
哈節的日期各地不同,萬尾、巫頭島為農曆六月初十,山心島為農曆八月初十。各村的哈亭是節日活動的中心、哈亭雕樑畫棟,飛檐高頂,亭內分左右偏殿和正殿。正殿內設有過去京家信奉的諸神神座。偏殿內設有坐位,聽歌與宴歡時要按長幼次序人座。
節日活動歷時3日,通宵達旦,歌舞不息。周圍各族民眾亦來共同歡慶,一派昇平喜慶景象。唱哈的主角有三人,男歌手一人,稱“哈哥”,專司撫琴伴奏,兩位女歌手是“哈妹”,一個待兩塊竹板,另一個拿一個竹梆,擊節伴奏,輪流演唱。歌的內容有民間傳說、哲理佳話、愛情故事等。鑼鼓聲中,常有妙齡少女登台獻舞。其中最有特色的是“頭頂天燈舞”。只見少女頭頂瓷碗,碗上選盤,盤子裡點燃蠟燭,兩手端著酒杯,也各有蠟燭一根。載歌載舞時,三根蠟燭閃閃不滅,若是群舞,一片燭光閃爍,煞是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