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族哈節(唱哈節)

京族哈節

唱哈節一般指本詞條

哈節,又稱“唱哈節”,所謂“哈”或“唱哈”即唱歌的意思,是京族的傳統歌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哈節主要流行於廣西的京族居住地區。哈節的日期各地不同,萬尾、巫頭二島為農曆六月初十,山心島為農曆八月初十,海邊的一些村落則在正月二十五日。雖日期各異,但節日的形式與內容基本相同。哈節是京族最隆重的節日,也稱“唱哈節”。“哈”是京語譯音,含有“歌”的意思。各地京族哈節日期不一樣,或農曆六月初十,或八月初十,或正月十五。各地都有專門用於哈節活動的建築物——哈亭。京族哈節活動由祭祖、鄉飲、社交、娛樂等內容組成。

2006年5月20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東興市申報的京族哈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類別:民俗;編號:Ⅹ-7)。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京族哈節
  • 別稱:唱哈節
  • 節日時間:農曆六月初十,八月初十,正月十五
  • 節日類型:祭祀
  • 流行地區廣西京族居住地區
  • 節日起源:為紀念海神公的誕生
  • 節日活動:迎神,祭神,送神等
  • 節日意義:京族傳統文化的集中體現
  • 申報地區:廣西壯族自治區東興市
  • 遺產編號:Ⅸ—7
  • 批准時間:2006年5月20日
歷史淵源,分布範圍,主要活動,文化特徵,傳承保護,傳承價值,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關於哈節的歷史淵源有不少民間傳說,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傳說稱:古代有位歌仙來到京族三島,以傳歌為名,動員民眾起來反抗封建壓迫。她的歌聲感動了許多民眾。後人為了紀念她,建立了“哈亭”,定期在哈亭唱歌傳歌,漸成節俗。各村的哈亭是節日活動的中心。
另一說在四五百年前,北部灣岸邊的白龍嶺下,有一條巨大的蜈蚣精,它吃人成性,凡從此海域過往的船隻,都要奉送一個活人給它吃,不然就會翻船,害得人們妻離子散,不得安寧。有一位神仙知道後,就來到這裡為民除害。神仙化作乞丐,搭船過海,船駛到蜈蚣精洞口,當蜈蚣精張口撲來時,神仙把事先煨得滾燙的大南瓜塞進蜈蚣精口裡,蜈蚣精吞下大南瓜,燙得直打滾,屍斷三截,隨波逐流成為萬尾、巫山、山心“京族三島”,附近居民才得以安居樂業。於是京族人把大仙尊奉為“鎮海大王”,立廟祀之,每年都到海邊迎接“鎮海大王”來享祭,這就成了一年一度的哈節。

分布範圍

京族主要聚居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東興市的萬尾、巫頭、山心三個小島上,地處中國大陸海岸線最西南的部位,與越南隔海相望。

主要活動

“哈”或“唱哈”,京語即唱歌之意,哈節就是歌節。哈節的具體日期因地而異,萬尾、巫山二島為農曆六月初十日,山心島為農曆八月初十,海邊的一些村落則在正月二十五日,雖然日期各異,但節日的形式與內容基本相同。節期一般為三天,通宵達旦,歌舞不息,周圍各族民眾亦來歡慶。哈節在哈亭內舉行,哈亭位於村邊,以上乘木料建成,堅固美觀。哈亭正堂設有神台,上供全村共同敬奉的神位(如“鎮海大王”“陳朝上將”等)和祖先牌位。
京族哈節京族哈節
哈節活動可分為四個環節:首先是迎神,其次是祭神,再次是入席聽哈。唱哈是哈節的高潮,所占時間最長。
(一)迎神
在唱哈前一天,集隊舉旗擎傘抬著神座到海邊,遙遙迎神,把神迎進哈亭。把所養的“象”(其實是豬)趕到哈亭繞行三周。然後留到半夜殺掉,由主持哈節活動的頭領組織參加哈節鄉飲,聽哈的人(即有資格入席的人按先後次序登記在本子上,每年輪到排在最前的一定人數,為“哈頭”籌辦祭品。)各養一頭大豬,養時要把豬洗得乾乾淨淨,不得弄髒,也不能咒罵,稱為“養象”。到了節日,看哪家養的豬最大就選他的,這頭豬用來祭神之後,只把8斤豬肉分給眾人吃,其餘的由“養象”戶自行支配。
(二)祭神
祭神的具體時間為節日的當天下午3點鐘左右。祭祀儀式開始後,首先由主祭者帶領人們迎接來自海上、天宮各位神靈、祖先進入神位,讀祭文,緊接著是向諸神敬酒和獻禮。在祭祀之後進行娛神的過程中,表演內容不但穿插了人們喜聞樂見、反映生活情趣的古詩詞演唱、歷史故事說唱等,還要唱“進香歌”,跳“進香舞”“進酒舞”“天燈舞”等。
京族哈節京族哈節
1.進酒舞
少女舞者在勸慰神靈飲酒的進酒舞中,反覆以雙膝微顫的三角步進退往復於神案前,同時雙手在胸前表演從小指依次輪指帶動手腕轉動的“輪指手花”和兩手互繞、手指輪轉拉開的“轉手翻花”等柔美舞姿,以表達京族少女對諸神的愛戴和崇敬。
2.採茶摸螺舞
採茶摸螺舞從情歌《舞採茶》演變而來。歌舞中“桃姑”(女舞者)們用各種模擬採茶和捕撈海螺的動作在歌聲陪伴下翩翩起舞,把人們的思緒忽而帶到綠茵蔥蘢的茶林,忽而又引向碧波喧囂的海邊,共同分享姑娘們摸螺捉蝦的喜悅。整個表演像一首充滿濃郁鄉土氣息的抒情詩,使人陶醉。
3.對花屐舞
按京族古老習俗,未婚的男女青年,若各自製作的木屐大小、樣式和花紋都同樣的話,那么這對青年男女即被認為是獲得天意撮合的夫妻。為此,京族民間便演變出述說為獲得“天意撮合”的名分,戀人便私下“串通”花屐的大小、式樣與花紋,使“巧合”成為現實的對花屐舞蹈。
4.天燈舞
在天燈舞中,舞者頭頂瓷碗,碗上疊盤,盤子裡點燃蠟燭,同時兩手端著酒杯,杯中也各有蠟燭一根。載歌載舞時,三根蠟燭閃閃不滅,若是群舞,一片燭光閃爍,煞是好看。天燈舞的結束開啟了亭內外人們與詠隊歌聲的閘門,如潮的歌聲此起彼伏,還逐漸加入著由近及遠的人聲和笑聲。這些充滿生活情趣的歌舞,不但達到了“娛樂神靈”的目的,更重要的是使人們真正獲得了身心的愉快和精神上的享受。
(三)入席聽哈
祭神畢,入席飲宴與聽哈,稱為“坐蒙”(又稱“哈宴”),每席6~8人。酒肴除少數由“哈頭”供應外,大部分由各家自備,每餐由入席人輪流出菜,且邊吃邊聽“哈妹”唱歌。婦女只是捧菜上桌,不能入席坐。婦女、兒童均在“哈亭”外邊聽歌。唱哈是哈節的主要活動項目,唱哈的主要角色有三人,即一個男子叫作“哈哥”,又稱“琴公”,兩個女子叫作“哈妹”,又稱“桃姑”。主唱的“哈妹”站在“哈亭”的殿堂中間,手裡拿著兩塊小竹片,一邊唱一邊搖擺著敲,伴唱的“哈妹”坐在旁邊地上,兩手敲打竹製的梆子和之。“哈妹”每唱完一句,“哈哥”就依曲調撥奏三弦琴一節。如此一唱一合一伴奏,直到主唱的“哈妹”睏倦了,轉由另一個“哈姝”出來主唱。唱哈要連續進行3天。歌的內容有民間傳說、哲理佳話、愛情故事等。
京族哈節京族哈節

文化特徵

京族作為海洋少數民族,以漁業為主要生計來源,他們對大海有著極為深厚的感情。每年漁季結束,京族人都要在各自的村子舉行盛大的慶典來感謝大海的無限恩澤、感激海神和祖先的庇佑,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平安富足。京族人民主要通過以集體祭祀和唱哈這樣一種質樸、自然流露的“原生態”方式表達他們對自然界、人類社會以及自身存在意義的認知,以其崇尚大海、信仰神靈、感恩生活的漁家情懷賦予了京族哈節充滿生活氣息的原生態文化價值:
京族哈節京族哈節
一是表達對大海的敬畏之心。浩瀚的大海蘊含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海洋資源,京族人世代以海為生、以漁為業得益於大海的無限恩澤,自然而然產生了對大海的敬畏之心,並且將這種敬畏之心鮮明地體現在哈節當中。在哈節最為重要的迎神儀式當天,京族人身穿節日盛裝,用最好的祭品莊嚴肅穆地到海邊把“鎮海大王”迎回哈亭拜祭,前往祭拜的民眾言行舉止都十分端莊得體;
二是表達對海神和祖先們的感恩之情。從京族哈節的由來可以看出京族是一個信仰神靈的民族,京族人相信能有今天安居樂業的生活離不開海神的恩德和艱苦創業的祖先們的蔭佑。在哈節期間,京族人把各路神靈“迎接”回哈亭之後,每天都要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來表達他們對於海神和祖先們的感恩之情;
三是表達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嚮往。作為京族傳統文化最為重要的表現形式之一,唱哈幾乎貫穿於哈節期間各項儀式活動,京族人通過用樸實無華的歌聲來歌頌先祖們的豐功偉績,訴說漁家人生活的艱辛與快樂,展現漁家人其樂融融的祥和景象,表達他們對於未來生活的美好嚮往。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哈節是京族唯一的本民族傳統節日,每年都隆重慶祝,以祭祀神靈、團聚鄉民、交際娛樂為主要內容。經過近五百年的發展演進,京族哈節是京族傳統文化的集中體現。通過了解京族哈節迎神、祭神、唱哈、鄉飲、送神的全部過程,從中可解讀哈節作為海洋文化的積澱。
京族哈節京族哈節
京族舞蹈形式相對較少,主要集中在哈節祭祀儀式中。哈節中的舞蹈是京族具有代表性的傳統舞蹈。哈節舞蹈以它獨特的形式、豐富的內涵和古樸的風格,生動地展示了京族悠久的歷史、獨特的生活習俗、恆穩的心理狀態及多姿多彩的文化風貌。哈節舞蹈凝聚了京族民族文化的精髓,其舞蹈風格特徵是京族漫長歷史發展中形成的諸多文化現象的集中體現。

保護措施

2006年5月20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0年11月12月,入選防城港市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
2009年,京族哈節和京族字喃文化傳承研究中心29日在廣西防城港市正式掛牌成立。研究中心的主要任務是保護和傳承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京族哈節和京族字喃文化。

社會影響

京族作為廣西特有少數民族,具有獨特的民族文化。京族文化特徵主要體現在其民俗儀式中。哈節作為京族最重要的節日集中體現了包括信仰、信念、精神與情感,以及京族的音樂舞蹈藝術的京族文化。京族哈節為期數日,其儀式又不同的、特定的禮儀環節,形式講究、場面隆重。充分表達了京族人的情感特徵與感情歸宿。此外,越南越族也有一些人來參加(越南越族舉行哈節時,京族也有一些人應邀前往參加)。
京族哈節京族哈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