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五戒十善
- 來源:大正藏 No. 0600 十善業道經
- 翻譯者:實叉難陀
- 備註:引佛經
五戒十善編輯 鎖定 “十戒”的內容包括“身三”,即不殺、不盜、不淫;“口四”、即不兩舌、不惡口、不妄言、不綺語;“意三”、即不貪、不嗔、不痴。身、...
松贊乾布時期,大臣吞彌桑布扎最初翻譯的幾部佛經中有一部名為《十善經》,主要講解佛教“十戒”(或稱“十善法”)。“十戒”的內容包括“身三”,即不殺、不...
《三歸五戒十善義》,為民國印光大師所撰,把學佛修行的基礎很清楚地指出,可以讓家眾隨時檢點身心,步步踏實去做,則往後的修行會如順風揚帆般,快速而無障礙。...
戒善(佛教術語)持戒的善根,如前生受持五戒者,今生得生人間,前生受持十善者,今生得生天上,此皆持戒的功德所致。見於【丁福保《佛學大辭典》】持戒之善根。前生...
尊者嚴格按照善法要求,居俗受持五戒十善,出家受持三學六度,循序漸進,堅持修行,終於脫離垢染,證得正果。此尊與第308尊同尊,可互參。...
空海在《十住心論》[1] 中包括日本流傳的各宗在內的全部佛法,分為十個層次...”是說修此五戒十善,來生可以得到好的報應,再生為人。可見,空海講的第二心,...
真人說:“我有五戒十善、六齋三會、五臘五忌,你能夠持守奉行嗎?”公主說:“弟子能持守奉行。” 真人說:“能夠持守則可以做天官,不能持守則淪為下鬼。” ...
五戒十善之事善也,然人天之果報盡,則還墮於三途,故亦為惡。二二乘之善。二乘能離三界之苦故名善,然但能自度,不能度他,故亦為惡。故大論謂寧起惡癩...
有漏善法是佛學術語,有漏之業因有善惡,五戒十善,是善地,五逆十惡,是惡法。...... 有漏善法是佛學術語,有漏之業因有善惡,五戒十善,是善地,五逆十惡,是...
地藏七是屬於大乘佛法中的淨土宗念佛法門,秉承“以佛為師、以戒為師、以苦為師”的理念,以消除業障為重點,以五戒十善為基礎,以往生淨土為歸宿。把吃素戒殺、誦經...
故佛陀廣說五戒十善法、四聖諦法、十二因緣法、六度萬行菩薩法令各類眾生離苦得樂,入大涅盤。覺悟乃人生之真諦,只有通過對生命的究竟覺醒,才能夠免掉如夢幻泡影...
“須菩提,假如有修五戒十善的男女,在早晨用恆河沙這么多的身命來作布施,中午又用恆河沙那么多的身體、性命來作布施,下午也一樣,像這樣用百千萬億劫那 樣長...
出自五戒十善第九善:不嗔恚,不嗔恚者,謂不生忿怒之心,嗔恨於人,即是止嗔之善。既不嗔恚,當行慈忍之善也。 <<大乘五蘊論》中說:“云何為嗔?謂於有情樂...
該法門以信願念佛為正行,淨業三福、五戒十善為輔助資糧。淨土信仰是佛教的基本信仰,大乘各宗多以淨土為歸。佛法西來,東晉,慧遠在廬山東林寺建立蓮社,提倡專修...
其中,乘“五戒”法,生於人間的叫“人乘”;乘“十善”法,生於天上的叫“天乘”;乘“四諦”法而證“阿羅漢”果的,叫“聲聞乘”;乘“十二因緣”法而證“...
並根據自己的情況與因緣選擇與早晚功課,禮拜懺悔,誦經,五戒十善等行持主輔調節配合,但這些助行的功德都需回向一心往生淨土,體現專修原則。對根基中下或初學等一般...
世界悉檀:即運用世間凡夫的思考方式、感覺、觀念等解說佛法的知見,使一般世俗人也能隨順修行,如說持五戒十善可以往生善道,造五逆十惡便下墮三塗等。...
世界悉檀:即運用世間凡夫的思考方式、感覺、觀念等解說佛法的知見,使一般世俗人也能隨順修行,如說持五戒十善可以往生善道,造五逆十惡便下墮三塗等。...
世界悉檀:即運用世間凡夫的思考方式、感覺、觀念等解說佛法的知見,使一般世俗人也能隨順修行,比如說持五戒十善可以往生善道,造五逆十惡便下墮三塗等。...
世界悉檀:即運用世間凡夫的思考方式、感覺、觀念等解說佛法的知見,使一般世俗人也能隨順修行,如說持五戒十善可以往生善道,造五逆十惡便下墮三途等。...
善法,拼音shàn fǎ,指佛學用語,通俗的講就是修善果的方法。中文名 善法 ...既不邪見,當行正信正見之善也。福智十善法: 五戒十善法 孝順父母——生我育...
言五時者,(一)佛初成道,為提謂等,說五戒十善人天教門。(二)佛成道已,十二年中,宣說三乘差別教門。求聲聞者,為說四諦。求緣覺者,為說因緣。求大乘者...
因緣合會誰為親 五戒十善除去嗔不望他許自為親 世間榮樂如浮雲展轉五道如車輪 莫計壽命惜金銀天地尚壞何況身 奉持經戒是大珍...
例如小乘有五戒、八戒、二百五十戒等;大乘有三聚淨戒、十重四十八輕戒等。小乘五戒為: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八戒為:在五戒外另加臥高廣大床、花鬘...
《善生經》是佛陀對在家信徒宣講的一部佛經,經中賦予禮六方新的涵義,同時,將五戒十善等佛教基礎修行攝入經中,教導在家佛教徒如何妥善處理各種人際關係,創造和諧...
在第一階段的爭論中,何充認為東晉以前各朝都尊重了佛教的傳統制度,而且認為佛教的五戒十善有益於社會的和諧安定,僧人們出家追求高尚的情操,貴道忘身,具有“上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