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戒善
- 外文名:jieshan
分類,十善經,
分類
戒善有三種,具戒戒善、五八十戒戒善、菩薩戒戒善(羯磨疏‧諸戒受法篇):
一、具戒戒善。就十業中,互為四句:一﹑善而非戒,十中後三,但制意地,非所持故;二﹑戒而非善,謂惡律儀;三﹑俱是者,十中前七,隨分修行,名善,要期普周名戒;四﹑俱非者,身口無記也。
二、五八十戒戒善。就餘三戒,十中前四,俱善戒也,後六善而非戒。如上四分善生經說,四人所受,通七支也。
三、菩薩戒戒善。若據菩薩,十善俱戒。如下四分,心念故犯,亦同相也。」濟緣記釋云:「初句,後三意業,小教不制,故非所持;三中前七,對治是善,要誓是戒。次科,初依多宗。餘三即五八十。前四並通戒善;後六三戒不制,故云非戒。如下,次示今宗。四人即婆塞、淨行、沙彌、大僧,所對四戒,通制七支。三中,初對菩薩戒。由制單意,故通後三俱是戒攝。如下,次對本律。言如下者,即諸犍度。律制,發心作,心念作,並吉。又一切時中常爾一心,違皆結犯。此宗制教,義同菩薩;但瞥爾重緣,以分大小耳。(業疏記卷17‧5‧20)
十善經
松贊乾布時期,大臣吞彌桑布扎最初翻譯的幾部佛經中有一部名為《十善經》,主要講解佛教“十戒”(或稱“十善法”)。“十戒”的內容包括“身三”,即不殺、不盜、不淫;“口四”、即不兩舌、不惡口、不妄言、不綺語;“意三”、即不貪、不嗔、不痴。身、口、意代表了行為、語言和思想。“十戒”源於“五戒”,而又與“五戒”側重不同。“五戒”側重於止惡,而“十戒”側重於行善。由“十戒”而來的“十善”即以不淨觀離貪慾,以慈悲觀離嗔恚,以因緣觀離愚痴,以誠實語離妄語,以和合語離兩舌,以愛語離惡口,以質直語離綺語,以救生離殺生,以布施離偷盜,以淨行離邪淫。“五戒十善”是佛教倫理道德的基礎。以佛教的觀點,守“五戒十善”可確保投生人天善趣,免墮三途,即使今生不能解脫,來生仍可繼續修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