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口
惡毒的語言。
佛教以惡口為十惡行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惡口
- 外文名:ㄜˋ ㄎㄡˇ
- 拼音:è kǒu
- 釋義:惡毒的語言等
惡口
惡毒的語言。
佛教以惡口為十惡行之一。
惡口惡毒的語言。佛教以惡口為十惡行之一。...... 《漢書·王尊傳》:“[楊輔]素行陰賊,惡口不信,好以刀筆陷人於法。” 洪深 《香稻米》第三幕:“討帳還...
惡口果報謂惡口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常聞惡聲。二者言多諍訟。是名惡口果報。...
《六十四種惡口》是宋代文學家洪邁創作的一篇散文。...... 《六十四種惡口》是宋代文學家洪邁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名稱 六十四種惡口 創作年代 宋代 作品體裁 ...
惡口傷人是一個漢語成語,意思是用惡毒的語言污衊、傷害人...... 惡口傷人是一個漢語成語,意思是用惡毒的語言污衊、傷害人 中文名 惡口傷人 釋義 用惡毒的語言污...
“十戒”的內容包括“身三”,即不殺、不盜、不淫;“口四”、即不兩舌、不惡口、不妄言、不綺語;“意三”、即不貪、不嗔、不痴。身、口、意代表了行為、...
“十戒”的內容包括“身三”,即不殺、不盜、不淫;“口四”、即不兩舌、不惡口、不妄言、不綺語;“意三”、即不貪、不嗔、不痴。身、口、意代表了行為、...
十善業包括: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惡口,五、不兩舌,六、不妄語,七、不綺語,八、不貪,九、不嗔,十、不痴。或稱十善業道。...
惡業是佛教術語。惡業有十種,不善則惡,是十善業的反面。即一殺生,二偷盜,三邪淫,四妄語,五兩舌,六惡口,七綺語,八貪慾,九瞋恚,十邪見。...
二不兩舌。三不惡口。四不綺語。如是口四。汝當受持。一日十日乃至終身若言能持。復當問言。汝今欲作少分善不。多分善不。滿分善不。若言能者復當白言。...
第六、惡口之因果,惡口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常聞惡聲,二者言多諍訟。 一、何故惡口能墮地獄? 答:以惡口皆欲害人,使人聞之...
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惡口,五、不兩舌,六、不妄語,七、不綺語,八、不貪,九、不嗔,十、不痴。一、不殺生而慈心於仁...
十善十惡是佛學術語,十善是不殺、不盜、不淫、不貪、不嗔、不痴、不兩舌、不惡口、不妄言、不綺語,十惡是殺、盜、淫、貪、嗔、痴、兩舌、惡口、妄言、綺語...
‘十惡業’,即殺生、偷盜、邪淫、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慾、嗔恚、邪見;此中,前三者是身惡,次四者是口惡,後三者為意惡,若行此十惡業,將落入三惡道。...
(6)“惡口”,指有意令人苦惱的傷人語:“若人苦言無所利益,但欲惱他,是名惡口”;或指無事加惱他人。“若憐憫心,為(他人)利益故,苦言無罪”。(7)“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