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藝術特點,唱詞特徵,演唱形式,曲調風格,伴奏樂器,流行地區,傳承保護,流傳現狀,保護措施,傳承人物,入選非遺,曲藝價值,人文價值,學術價值,認同價值,藝術價值,榮譽表彰,
歷史沿革
清代中葉,興寧北部的羅崗、羅浮與江西交界,設有官辦的“驛鋪”,贛南地區的商販經過興寧時,將江西贛南的曲藝“於都古文”傳入興寧。竹板歌初為賣藥、討食和說善書者使用,後來做佛事的人借竹板歌勸化心裡有疙瘩者、病者和死者家屬,幫他們解除思想痛苦,因而又稱乞食歌、教化歌。清朝興寧道士在表演道教舞蹈時,起初是以竹板伴奏演唱竹板歌。而更多的是民間藝人用於說唱情節曲折的民間故事傳本,而且一代一代相傳下去。
自清末民初後,興寧竹板歌便逐漸傳開。
“古戲文”竹板歌傳入興寧後,經過了三個嬗變:一是唱詞結構的嬗變,由贛南傳入時的兩句體結構,逐漸融進當地的山歌(每首七言四句)並被“同化”,過渡為四句體,至清末民初又衍變為五句體,並逐漸向五句體尾駁尾變化;二是腔調的嬗變,“古戲文”腔調傳到興寧後,逐漸與當地客家山歌的音韻接近,並融進了當地的山歌曲調,逐漸形成五句板腔調,曲調分為兩個單元,前兩句為一個單元,後三句為一個單元,調式以5向6轉變,所押音韻與興寧話語音相同;三是樂器的嬗變,由三塊竹板變為四塊竹板,另有一塊鋸齒狀的竹板,並由單一的說唱向多種表演方式演變,從而形成為興寧竹板歌。
據史料記載,清嘉慶年間,興寧在神光山下創辦了培訓竹板歌說唱藝人的學堂“忠義堂”,專門傳授竹板歌說唱藝術。“忠義堂”創辦後,竹板歌傳承了“錦、上、添、花、英、雄、豪、傑、仁、義、禮”等共11代。清光緒年間,忠義堂一度停辦,民國初期又復辦,培養了一批批帶“滿”字輩的說唱藝人師傅頭和說唱藝人,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興寧民眾曾以竹板歌宣傳動員民眾,對打土豪、抗日、推翻國民黨反動派及封建統治,起到了積極的激勵作用。
新中國建立後,興寧人民用竹板歌歌頌黨和社會主義,讚美新生活,創作了一大批竹板歌作品。在《寧江文藝》等刊物發表,推動竹板歌的創作。
1954年至1956年,文化館幹部下鄉時,每人都帶4塊竹板下鄉,分區分期舉辦竹板歌說唱培訓班,培養了一批骨幹人員,後來有的成為竹板歌傳承人。
改革開放後,興寧的竹板歌活動更為活躍,文化部門多次舉辦培訓班,1980年9月23日至10月1日,文化館舉辦為期10天的竹板歌培訓班,有20多人參加,由老藝人傳授竹板歌技藝,包括打竹板、演唱技巧,現場示範表演,組織新編竹板歌傳本大會唱,共演唱8場,演唱了《叔嫂奇冤》等8個新編傳本,從而培養了一批演唱新人。
藝術特點
唱詞特徵
竹板歌唱詞工整,曲體結構相對固定,是五句一首,每句七字,五句中一、二、四、五句押韻。通常是前一首的最後一句是後一首的第一句,有時為了字接前後兩首,省去擊樂過門,直接唱上一首尾句的三字,叫“尾駁尾”但到變換韻腳或情緒大的變換時就不能“尾駁尾”,第一首第五句唱完後與第二首中間則要過門或夾白。
竹板歌習慣用尾駁尾合韻,以敘事見長,多用於說唱中、長篇故事傳本及短篇故事摺子。演唱中有插白,有說有唱,唱時字正腔圓,說時語言風趣。
演唱形式
竹板歌表演方式有坐唱、站唱、單人、雙人說唱、對唱。表演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白天、晚上,田頭地尾、禾坪廳堂等地均可演唱,不需搭台,不用化妝。
在說唱竹板歌的過程中,通常有前奏、間奏、尾聲等過門音樂,一般由竹板、椰胡、秦琴、二胡演奏。一般開唱前有一段前奏,唱完一段(常為五句)之後有一段間奏,在轉換情節處有時也會出現間奏。這些過門音樂可以不斷反覆,其長短視說唱的需要而定,它們不僅豐富了竹板歌的音樂性,也為演唱者即興調整和編唱歌詞提供了適當的時間。一般的唱本都有夾白,夾白有傳承的,也有臨時發揮的。演員在演唱過程中常根據作品的內容表述和作品情緒喜、怒、哀、樂表現的需要,在唱腔旋律、節拍、節奏等各方面加以改變,但每首的結束音是不變的。竹板歌的曲調大致相同,都是傳承下來的曲子。他們在歌唱中,善於運用節奏和速度的變化,連說帶唱地表述各種不同的情緒。起唱之前和每唱完一首或一段的時候,他們都要敲打一次手中的竹板,俗稱“打竹板”,作為引子和過門;若兩人唱時,則一人拉胡弦,一人打竹板。
曲調風格
竹板歌有平板、哭板、歡板、拖板、吊腔等多種不同風格和韻味的唱腔,整體音樂風格低沉、壓抑、平緩,略帶滄桑、悲涼,特別是每句結束音一般都在羽音上,這也增添了曲調的哀戚與悲涼。
伴奏樂器
伴奏樂器和表演道具為四塊竹板(每塊竹板約寬1寸長6寸,其中有一塊竹板一邊緣呈鋸狀),表演者敲擊竹板作為伴奏樂器,還作為豐富表演動作的道具。
流行地區
興寧竹板歌,又稱五句板,主要分布於興寧全市城鄉,並流傳於梅州市及河源、韶關等客語市縣,還輻射到香港、澳門、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地區和國家的客籍華僑、華人聚居區。
傳承保護
流傳現狀
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生活的發展,竹板歌的生存環境受到一定影響,藝人和聽眾都面臨老齡化的問題,而年輕一輩多不了解、不喜歡、不會唱竹板歌,且缺乏符合時代和民眾需求新作品,使得竹板歌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急需採取有力措施加以保護。
保護措施
興寧市挖掘整理了竹板歌傳統曲本100多部,紅色革命竹板歌500多首。興寧竹板歌有各級別傳承人40多人,有20多個民間藝人,每年培訓2000多名中小學生。興寧全市每年有專場演出200多場,竹板歌成為公共文化活動的主要內容之一。
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興寧文化館在周末舉辦竹板歌演唱活動,組織說唱人員在人民公園和明珠文化廣場以及下鄉開展演唱活動,特別是在春節、國慶、 中秋、重陽等節日開展活動,促進竹板歌活動的不斷開展。
傳承人物
周天和
周天和,廣東省級非遺項目興寧竹板歌代表性傳承人,男,1930年出生,已於興寧山歌劇團退休。廣東省曲藝家協會、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梅州市山歌大師,曾任興寧市山歌協會會長,被譽為“客家山歌王”。
鐘柳紅
鐘柳紅,男,1961年出生,興寧市山歌協會副會長、梅州市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梅州市山歌大師,是興寧竹板歌說唱藝人後起人才之一。
入選非遺
2009年3月20日,竹板歌(興寧市竹板歌、蕉嶺縣竹板歌)被梅州市人民政府列入梅州市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9年10月16 日,
興寧竹板歌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列入廣東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21年5月24日,
廣東省梅州市興寧市申報的竹板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國家級
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遺產編號:V-138。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竹板歌”項目保護單位興寧市文化館評估合格。
曲藝價值
人文價值
興寧竹板歌具有傳播知識、明志壯懷、激勵抗爭、結交朋友、溝通感情、抒發胸臆、勸化教誨、娛樂身心等諸多功能,能夠通過唱本中的生動故事、曲折情節、典型人物和地方語言,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人們識別真善美和假惡醜的能力,使人們的情操得到陶冶,精神得到提升,起到了較好的啟迪和教化作用。
學術價值
興寧竹板歌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涉及的內容廣泛,反映了客家人的生活、生產、個人、家庭和社會風情。它的唱詞語彙豐富,道白詼諧風趣,有熟語、俗語、俚語、諺語、歇後語等;它的曲調起伏多變,豐富多彩。通過竹板歌能夠更好地了解當地客家人的歷史與現實、風俗與習慣、語言和民間藝術,對研究客家的人文歷史具有重要作用,是新興的客家學重要的研究對象和寶貴資料。
認同價值
興寧竹板歌具有濃郁的客家特色,充滿強烈的客家生活氣息,尤其能讓海外的客家人產生無限的思鄉之情,激發出濃濃的親情友情。每當海外華僑和港澳台同胞回到家鄉,聽到竹板歌更倍感親切,爭相邀請民間藝人出境去演唱竹板歌。興寧的說唱藝人和藝術團也先後多次出訪,把竹板歌帶到香港、澳門、台灣、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地,更是受到遊子的熱烈歡迎和讚賞,潤物無聲地起到了聯誼聯情、增強文化認同和凝聚力的作用。
藝術價值
興寧竹板歌具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和審美價值。一是它的唱詞形象生動,通俗易懂,易於民眾接受,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二是它的說白表現方式多樣,包括有交代人物情節的道白,有表明人物身份的獨白,有人物之間的對白,還有在唱詞中的插白,由於這些說白多具有詼諧、幽默、風趣的韻味,使表演在樸素中更顯生動,在民間極具藝術的吸引力。三是它的曲調多樣,有平緩、低沉、壓抑、悲怨、高亢、歡快等調式,能夠明快而細膩地抒發喜、怒、哀、樂等不同情感,使聽眾在感動中得到藝術的薰陶和美的享受。
榮譽表彰
2003年,《好夢成真今朝圓》獲廣東省首屆民間歌會銅獎、特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