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化子(客家方言辭彙)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客家地區乞丐稱為“教化子”,古時的“教化”即是乞討的意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教化子
  • 近義詞:乞丐、叫花子、叫化子
  • 語言客家話
  • 釋義:乞丐,乞討
釋義,出處,考證,例句,

釋義

乞丐在客家話里為“教化子”,古時的“教化”即是乞討的意思。

出處

唐代《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講經文》中有“有心憑機以呻吟,無力丈梨而教化”的語句,其中“教化”一詞跟游僧傳教化緣有關。游僧化緣,頗似乞丐,具有教化作用。宋代無名氏《張協狀元》第三九出:“教化歸鄉為沒錢。”元代鄭廷玉《看錢奴》第三折:“大清早起,利市也不曾發,這兩個老的就來教化酒吃,被我支他對門討藥去了。”可見,宋元以來,“教化”都可指乞討。顯然,乞丐在客家方言裡當寫成“教化子”。

考證

過去,客家地區的許多乞丐行乞時都會唱一些當地的曲藝,其中最為普遍的就是五句板——竹板歌。這些五句板歌曲都是宣揚孝道和勸人從善的,具有良好教化作用。“五句板”在民間也常被稱作“教化歌”。
民間可見把乞丐錯寫成“告化子”的,甚至一些熟語歌謠類書、方言詞典類書也出現如此錯誤,比如,陳澤平、彭怡玢《長汀客家方言熟語歌謠》(2007)、謝永昌《梅縣客家方言志》(1994)、張維耿《客方言標準音詞典》(2012)、羅美珍、林立芳、饒長溶《客家話通用詞典》(2004)都記成“告化子”,而陳慶忠編《客家話詞典》(2002)則把“教化子”“告化子”都錄入。可見,這已是一個常見錯誤了。出現如此錯誤的根本原因是“教”與“告”在許多地區都同音。
在梅州城區,“教”與“告”都讀[kau](拼音記為ɡào),閩西有些地區讀音也相同,只不過都讀[kɔ](拼音記為ɡò);因此讀音上似乎“教”“告”都通。然而,在蕉嶺及梅縣“下水”(如鬆口),這兩字卻不同音,“教”讀[kau],“告”讀[kɔ]。蕉嶺及梅縣下水一帶的當地人稱乞丐為“教化子”,而不是“告化子”。
梅縣下水聲的特徵之一是“效攝一等字”(專業術語)讀音與梅城存在差別,如“老好寶刀高報告早草”的韻母下水聲讀同“果攝開口一等字”,即讀[ɔ] (拼音記為o),而梅城讀[au](拼音記為ɑo);但“效攝二等字”仍與梅城音無異,就像“教較效交包飽”,無論下水聲還是梅城音,韻母都讀[au]。

例句

客家方言有許多關於教化子的俗語,如“教化子寄門樓,緊徛緊入頭”“比起劉玄德,夜夜睡唔得,比起江湖教化[~公式~]過得”“三個做官爺唔當一個教化娭”“教化碗裡搶飯食”“教化思量太哥”“教化子嫌飯餿”,等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