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論爭

中西醫論爭是醫學領域術語。

醫學史界將1913年的教育系統漏列中醫案,1929年廢除舊醫案和1950年的改造舊醫實施步驟草案的提出,作為近代三次中西醫論爭的標誌。2006年隨著張功耀“告別中醫論”一出,又兼方舟子等人積極參與,遂引發中醫存廢問題的新世紀大論戰。與前三次自上而下的批判不同,第四次中醫批判由於有眾多網友的參與,呈現出鮮明的自覺啟蒙特點。這一場論戰持續不斷,直到屠呦呦獲諾獎,這一論爭再起波瀾。

“中西醫論爭”實為傳統醫學現代醫學論爭。

基本介紹

論爭背景,論爭實質,論爭辨析,名人觀點,五個階段,大事記,相關論著,中醫與科學,

論爭背景

現代醫學因為教會傳教的需要,於19 世紀初開始進入中國。在其傳入中國之時,還沒有中醫的概念,中醫實際上是因為現代醫學的傳入而出現的。因為現代醫學是由來自西方國家的醫生帶來的,所以被稱為西醫,而中國的傳統醫學便被稱為中醫。從此便開始有了中西醫論爭。
不過在兩者爭論的開始階段,更多的是把西醫稱為新醫,中醫喚做舊醫,中西醫之爭為新舊醫之爭。從西醫傳入中國開始,中醫和西醫就對立起來,造成獨一無二的中國特有現象。

論爭實質

中西醫論爭是近代中國社會中西衝突的一個側面,其論爭的實質在於:面對中西新舊並存的近代中國醫界,中國醫學如何與中國現代國家建設相攜並進。
中西醫論爭持續時間長、波及範圍廣,在論爭過程中,中西醫論爭與其他論爭交織進行,且學理論爭與生存抗爭結合。中西醫論爭不僅是醫學界內部的論爭,更涉及到西方科學中國傳統文化之間的論爭,其實質是中西文化的論爭。

論爭辨析

如果把名詞的含義都搞錯了,那討論的可能是一個偽問題。在“中醫”、“西醫”這兩個詞上,大多數人都犯了糊塗。“中醫”指“中國古代醫學”,它對應其他民族的古代醫學知識,比如“西方古代醫學”。而“西醫”實際上是近代以來傳入和發展的“現代醫學”,在歐洲首先發展起來並徹底替代了“西方古代醫學”,以現代科學技術為基礎的一門學科。
無論哪個民族哪種文化里的“古代醫學”都是以當時對世界的認識為基礎的,因此都存在大量的錯誤認識甚至迷信,而且這些錯誤的水平是類似的。也就是說,“中國古代醫學”和“西方古代醫學”,才是精神上的孿生兄弟。在現代科學產生之前,中西方對世界的認識水平差不太多,對人體的認識也極其相似。比如《黃帝內經》則認為眼淚和鼻涕是從大腦里滲漏出來的(泣涕者,腦也)。中國古籍《素問》認為“心主神明”,認為心臟主導著人的所有思想、情感和思維。類似的,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同樣主張心臟是智力之所在,因為他認為作為理智的聲音來自胸腔而不是腦袋。
“西醫”,即現代醫學,是在科學革命影響之下,西方傳統醫學通過否定自我,更新蛻變而成的。1543年,維薩里發表《人體的結構》、哥白尼發表《天體運行論》,天文學和醫學同時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在中國,清代醫學家王清任通過觀察屍體,發現前人典籍中關於人體臟腑的論述中“立言處處自相矛盾”,1830年出版《醫林改錯》,成為中國醫學解剖學的一大成就。然而王清任的“改錯”遭到了同時代許多名醫的攻擊。而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之上的現代醫學很快發展起來,因為利用現代科學的方法對傳統醫學去粗取精,使之由經驗演化成科學。中國傳統醫學也應該走同樣的道路,無論從教育還是方法上,都應引進科學的標準和手段,使中醫融入現代醫學中來。
所以,“中西醫論爭”實為傳統醫學現代醫學論爭。

名人觀點

中西醫論爭是偽命題
根據馮友蘭的觀點,學者應當從哲學屬性、科學屬性、文化屬性3個方面去把握中醫學,並將醫與藥分開討論,而中西醫論爭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結合其親身經歷,他認為中醫學的未來應當在不失其個性的現代化。

五個階段

中西醫論爭始於1851年,大致可以分為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1851到1894年,期間由於西醫的傳入,出現了一些早期的匯通醫家;
第二階段是1895年到1911年,這一時期中國醫學界出現普及西醫知識的高潮,同時對如何處理中西醫關係問題形成了一些爭論;
第三階段是1912年到1929年,這一時期的論爭及事件包括中醫界為爭取中醫的合法地位及權利同北洋政府進行鬥爭,同時與西醫界的"廢止中醫"思想進行學術爭論,中醫內部也產生出如何發展中醫的不同看法;
第四階段是1929年"廢止中醫案"出籠到1949年南京國民政府崩潰,這期間中醫一直進行著反廢止,反歧視的鬥爭,匯通思想已相當成熟。
第五階段是從1949年始,隨著一些與醫學有關的熱點事件,如1950年的改造舊醫實施步驟草案的提出、2006年張功耀的“告別中醫論”、2014年“燒傷超人阿寶”發起中西醫挑戰賽——脈診驗孕、2015年屠呦呦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2020年6月《北京市中醫藥條例(徵求意見稿)》中規定關於“不得詆毀、污衊中醫藥”、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發布“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鐘南山表示連花清瘟膠囊對治療新冠肺炎有效等,又不斷引起關於中醫藥的爭論。

大事記

1911年的中西醫論爭與伍連德狙擊東北鼠疫有關。
1913年的教育系統漏列中醫案。
1929年廢除舊醫案。
在中醫面臨廢止之時,惲鐵樵先生作為中醫界代表人物,挺身而出提出抗議,著《群經見智錄》以反駁余雲岫的《靈素商兌》。
1950年的改造舊醫實施步驟草案。
2006年10月7日,張功耀等人在網上發出《關於徵集就告別中醫中藥而致國家發改委公開信簽名的公告》。
2014年10月,北京醫師“燒傷超人阿寶”發起中西醫挑戰賽——脈診驗孕,獎金在網友贊助下追加到10萬,引發廣泛關注。最終因挑戰者退出,且隨後無人應戰,挑戰賽最終“流產”。
2017年4月8日,浙江省發布全國首套國小中醫藥教材《中醫藥與健康》(上、下),意味著浙江是全國第一個將中醫藥知識納入中國小地方課程的省(區、市),浙江的小學生成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這一全國“首創”,引發了熱議。網上甚至出現了“中醫粉”和“西醫粉”的論戰。反對者認為應該以科學精神弄清楚其中正確和錯誤部分,而不是盲目把古代未經充分審視的知識,連同古人的錯誤囫圇吞棗地教給還缺少足夠辨識能力的少年兒童。
2018年9月,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中醫藥針灸科醫師發表論文稱,量子糾纏理論能運用到針灸臨床的直系親屬互治上。這個“突破性”的成果意味著,如果孩子生病,針扎媽媽就有可能治好。16日,北中醫東直門醫院發表聲明:《試論“量子糾纏”與針灸》確是我院針灸科王軍、吳彬、陳晟三位醫師發表在2017年11月《中國針灸》雜誌“學術爭鳴”專欄里的論文。
2020年6月,《北京市中醫藥條例(草案公開徵求意見稿)》中關於“不得詆毀、污衊中醫藥”及相應追責處罰條文引發大量討論與爭議。《北京市中醫藥條例》2021年5月1日起施行,徵求意見稿中“禁止詆毀中醫藥以及詆毀中醫藥將入刑”等條款,被刪除。

相關論著

近代中西醫的博弈》,皮國立 著,中華書局,2019年;
近代中西醫論爭史》,趙洪鈞 著,學苑出版社,2012年;
中西醫論爭
《近代中西醫論爭史》
近代中西醫論爭史修訂版》,趙洪鈞 著,學苑出版社;
中西醫論爭
《近代中西醫論爭史》修訂版

中醫與科學

人物觀點
吳儀指出,中醫藥作為中華民族創造的醫學科學,是我國優秀民族文化中的瑰寶,其地位、作用及科學性不容置疑
張伯禮:中醫是一種科學,沒有問題,不容置疑
王國強:關於中醫科學不科學的爭論一直存在,但中醫的科學性是不容否定的。
范吉平:中醫的療效證明它是科學的。中醫的科學性是個偽命題,不容置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