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經歷
1948年2月26日出生於天津市;
1979年9月—1982年7月於天津中醫學院中醫系學習;
1982年畢業於天津中醫學院並獲醫學碩士學位。
1982年9月—1992年7月任天津中醫學院中醫研究所室主任;
1992年7月—1999年12月任天津中醫學院中醫工程研究所所長;
1999年12月—2002年8月任天津中醫學院副院長;
2002年8月—2005年12月任天津中醫學院院長;
2010年12月—2018年12月 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院院長
2018年1月29日,在天津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當選為天津市出席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工作內容
多年來承擔了國家“七五”至“十五”重大攻關等項目40餘項,先後任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規劃(973)兩個項目《方劑關鍵科學問題研究》、《方劑配伍規律研究》首席科學家,科技部“創新藥物和中藥現代化”重大專項總專家組成員。參加中醫藥現代化頂層設計,主持和參加起草了全國《中醫現代化科技發展戰略》、《中藥現代化發展綱要》等檔案。
主要從事
中藥研究主要從事心腦血管病研究,臨床療效突出,深受廣大患者愛戴。主持“益腎化濁法治療老年期血管性痴呆”的研究,在國內首次制定了血管性痴呆證類分型標準和按平台、波動、下滑三期證治方案。創建腦脊液藥理學方法,首次明確了中風病中醫證候和先兆症動態特徵及變化規律,開展了中風病急性期常用治療方案比較研究,在此基礎上,建立了以辨證論治為特色的綜合治療方案,並被推廣套用。同時對高粘滯血症進行了系統、深入研究。目前正在主持著科技部重點項目《中醫藥對心肌梗死二級預防研究》。
在中藥現代化研究中,開拓了以中藥有效組分組方研製現代中藥的模式和設計方法,搭建了中藥方劑有效組分提取分離和活性篩選技術平台,詮釋了中醫藥配伍特點和作用模式的現代科學內涵,為現代中藥研製和名優中成藥二次開發提供了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撐。研究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所完成的《
複方丹參方藥效物質和作用機理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開拓了中醫工程學研究新領域。建立了全國第一家中醫工程研究所,開展了中醫舌診客觀化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教學工作
在教學工作中,更新教學觀念,較好處理了規模與質量、通識與專才、中醫藥特色與多學科發展關係,使學校整體水平顯著提高,綜合實力位居中醫院校先進水平。針對中醫高等教育存在問題,組織了提高教學質量系統工程,著重進行了中醫臨床思維和臨床實踐能力的教學改革,主編中醫內科案例式教材和系列實訓教材,開展了討論式教學和自主性學習聯動式教學模式改革,建立了先進的實訓基地,研製了系列教學儀器,明顯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
社會貢獻
在
王永炎院士的鼎力相助下,捐助個人獲得的
何梁何利獎金20萬港元和兩篇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導師獎金10萬元作為啟動資金,發起設立了“勇搏”基金,旨在激勵、資助在校家庭困難和立志於中醫藥發展事業的優秀學生,激發和培養他們“勇於拼搏,敢於奉獻,重於創新”的胸懷與抱負。在社會各界人士的支持下,該獎學金獎勵力度和廣度不斷擴大,在激發和培養青年學子們進取精神方面發揮著愈來愈大的作用。
在防治SARS中,任天津市中醫治療SARS總指揮,組建中醫醫療隊,開闢中醫病區,套用中醫藥在控制病情惡化、改善症狀、穩定
血氧飽和度、激素停減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所總結的SARS發病特點和證候特徵、病機及治療方案,被WHO頒布的《SARS中醫治療方案》收錄,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成果榮譽
多年來共獲國家科技進步獎5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二等獎20餘項,授權專利20餘項,發表論文200餘篇,主編專著10餘部。培養出站博士後、畢業博、碩士研究生120餘名。2篇博士論文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榮譽,1篇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提名榮譽。
學風嚴謹,富於創新,形成了採用現代科學技術研究中醫藥學的突出特色,取得一批重要標誌性成果,貢獻突出,成績卓著,曾獲
何梁何利基金獎、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
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等榮譽稱號。
長期從事中醫
心腦血管疾病和中醫藥基礎研究。主持
血管性痴呆(VD)系統研究,主持制定了VD證類分型標準和按平台、波動及下滑三期證治方案;提出益腎化濁法,治療VD 360例,顯效率39.3%;創立腦脊液藥理學方法,揭示了
中藥對神經細胞保護的作用機制,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採用大樣本臨床流調方法,首次明確了中風病中醫證候和先兆症動態演變規律;開展了
中風病急性期常用治療方法比較研究,建立了綜合治療方案,獲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主持973項目《方劑關鍵科學問題研究》,創建了以中藥組分配伍研製現代方劑的新模式及配伍優選設計方法,達國際先進水平。主持的子課題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獲國家科技進步獎3項,國家發明獎1項、省部級科技一、二等獎20項。授權專利16項。發表論文120餘篇。
2016年榮獲天津市科學技術最高榮譽——天津市科技成就獎
中醫現代化
他是國家重點學科中醫內科學學科帶頭人,國家重大新藥創製科技專項技術副總師,教育部高等學校中醫學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教育指導委員會會長……他在這一個個崗位上兢兢業業地工作,也交出了一份份不平凡的業績單。他叫張伯禮,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
致力於傳統中醫現代化
“繼承發展祖國傳統醫藥,為人民健康服務。”這是老共產黨員張伯禮的堅定信念。
“中醫藥學雖然古老,但它的理念、方法並不落後,現代生命科學所遇到的很多困難和挑戰,將從中醫藥學中得到啟發。”30多年來,張伯禮致力於用現代科學技術繼承和發展中醫藥。有一次,學校買進一台利用全血檢測血小板聚集性的儀器,為摸索實驗條件,建立基礎資料庫,需要大量新鮮血液反覆測試。張伯禮連續8次抽取自己的靜脈血。實驗室的工作人員勸阻他,他卻說:“我是實驗室負責人,應該抽我的血!”為完成國家科技攻關項目,他帶領團隊夜以繼日地工作。他的家就在校園旁邊,卻很少回去,連續奮戰3個多月,終於完成了科研任務。
傾注心血教書育人
張伯禮在中醫藥人才培養上傾注了大量心血。直到今天,他都堅持在教學一線指導研究生、親自給本科生授課。“培養出一批超過我的學生,就是我最大的心愿。”他常說:“一流的醫生,應該坐下來會看病,站起來能演講,閉上眼會思考,進了實驗室能科研。”他言傳身教,培養博士後、博士、碩士140多名。如今,他培養的學生遍布世界各地,很多都成為學術骨幹和學科帶頭人。
他倡導教師當以學生為本,提出“醫德高尚、會中醫思維、臨床能力強”的人才培養目標。2008年,他主持制定了世界中醫學教育史上第一個國際標準——《世界中醫學本科(中醫師前)教育標準》,提交首屆世界中醫藥教育大會討論,2009年獲審議通過,並向全世界發布,有力推動了中醫藥教育的國際化和標準化。
處處為病人著想
張伯禮把“賢以弘德,術以輔仁”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他身兼數職,工作繁忙,但堅持每周出門診。他處處為病人著想,從不開大處方,不做不必要的檢查,不收病人任何禮物,為病人精心診治。
一次張伯禮出完門診,疲憊地走出診室,突然一位病人家屬攔住他哭著說:“我們是從農村趕來的,沒掛上號,您救救我們吧!”她指著病人說:“他得了肺癌,去了好幾家醫院,花了2萬多元也不見好。”張伯禮仔細詢問病人情況後,判斷嗆咳很可能是藥物副作用引起的。他給病人調整了用藥,親切地對病人說:“你很可能不是癌症”。一周后病人複診時症狀明顯改善,又用了一段時間中藥,病人就康復了。病人家屬拉著張伯禮的手說:“您真是我們的救命恩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