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科研條件,人員編制,科研部門,合作交流,設施資源,科研成就,科研成果,學術期刊,人才培養,學科建設,教學建設,文化系統,所徽,理念,榮譽表彰,機構領導,現任領導,歷任領導,
歷史沿革 1929年,在
北平 正式成立了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唐鉞為首任所長,所址先在東城新開路35號,後遷東誠芳嘉園1號。建所初期,主要研究動物學習和神經解剖。
1933年,心理研究所南遷
上海 ,由
汪敬熙 生任所長。
1934年,遷至南京。
1937年,
抗日戰爭 爆發,心理研究所一直在遷徙途中,先經湖南南嶽至廣西陽朔、桂林,再到貴州貴陽。
1940年,至桂林南雁山村才稍為安定,並恢復研究工作,主要研究胚胎行為發展問題。
1944年,再遷至重慶北碚。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次年9月遷回上海(岳陽路320號)。
1948年後,繼續抗戰期間所作的胚胎行為發展和兩棲類蝌蚪脊髓機制的研究,並恢復戰前所做的哺乳類動物行為與神經系統的研究。
1949年,上海解放,心理所停辦,研究所人員併入中央研究院醫學研究所(岳陽路320號)。
1950年,在郭沫若院長和丁瓚先生的支持下籌建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成立了心理研究所籌備處。8月,成立了中國心理學會籌備委員會,掛靠在心理所籌備處。
1951年3月2日,政務院批准成立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任命
曹日昌 為所長,12月7日心理研究所正式成立,所址設在北京西城東觀音寺10號。建所後,開展了中國小獎勵與懲罰的研究,蒐集了國內兒童身心發展的常模資料,進行了託兒所調查、兒童身心發展因素的研究以及心理學名詞編譯工作等。
1953年,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室,曹日昌為室主任、丁瓚為副主任。
1955年,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室設動物、感知、思維、個性四個研究組,進行知覺心理研究;根據巴甫洛夫學說進行動物行為(條件反射)研究,兩種信號系統和神經類型研究。
1956年,中科院心理研究室擴大,將
南京大學 心理系併入心理研究室,恢復所名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潘菽任所長,曹日昌、
丁瓚 任副所長,同時成立了所學術委員會。所址遷至西城端王府夾道7號。
1957年,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開展勞動心理學研究。
1958年,心理研究所調整了研究方向,將原有的四個研究組改成聯繫教育、勞動和醫療實際的三個研究組,進行教育心理、勞動心理、航空心理、醫學心理方面的套用研究,同時也開展了生理機制的研究和動物心理的研究,從而推動了套用心理學的發展。
1961年,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將原有的三個研究組擴大成四個研究室:教育心理研究室、勞動心理和航空心理研究室、醫學心理研究室、腦電和腦模擬研究室。
1968年,科研工作完全停頓,全所人員下放湖北幹校。
1970年,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究所被撤銷。
1972年,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科研人員從幹校回京,西城端王府夾道所址被占用,在臨時實驗室條件下開展了兒童心理發展、視覺、聽覺、記憶、人工智慧、航空工程心理、病理心理和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研究,還增加了對心理學基本理論問題的研究。
1977年6月,國務院做出“恢復心理研究所是很必要”的批示,研究所正式恢復。
1976年8月,研究所在北京平谷召開了全國心理學學科規劃座談會,在會上擬定了規劃草案。
1976年11月,中國心理學會恢復活動。
1980年7月,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由文革前的四個研究室擴建為六個研究室,包括發展心理研究室、感知覺研究室、生理心理和病理心理研究室、心理學基本理論研究室、工程心理研究室、情報研究室。
1986年,研究所確定了六個研究室和十四個研究方向。
1988年,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正式遷往新所址。
2002年,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進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試點。
2004年8月,中國心理學會受國際心聯的委託在北京主辦第28屆國際心理學大會。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 科研條件 人員編制 截至2015年11月,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有職工209人,其中研究人員148人(研究員38人、副研65人、助研45人),管理和支撐人員61人,外籍專家2人,有開發中國家科學院院士2人,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學者16人,國家青年千人計畫入選者2人,國家千人計畫短期項目入選者1人,萬人計畫青年拔尖人才入選者1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陳楚僑
外籍專家: Jurg Ott、Walter Edwards
國家千人計畫入選者 姓名 類別 入選時間 短期千人
-
青年千人
2014年
青年千人
2015年
資料來源:
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入選者 科研部門 截至2015年11月,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設有3個研究室,有2箇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心理健康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行為科學重點實驗室
研究室: 康與遺傳心理學研究室、認知與發展心理學研究室、社會與工程心理學研究室
合作交流 2004年8月,中國心理學會受國際心聯的委託在北京主辦第28屆國際心理學大會。這是100餘年來首次在開發中國家召開的國際心理學大會。大會有78個國家的6000餘名代表出席。
根據2015年12月研究所官網顯示,研究所與紐西蘭
維多利亞大學 、
慕尼黑大學 、
哈佛醫學院 等進行了學術交流活動,舉辦老年心理研究與促進國際研討會、人腦發育國際會議、中國國際眼動會議(CICEM2014)等學術會議,參加了國際套用心理學大會、世衛精神分裂症共識會議等學術會議。
根據2015年12月研究所官網顯示,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與廣東省科技協會、
華南師範大學 等機構分別開展了廣東省民眾心理和諧的評估與建設項目,在
福建省 福鼎市 山區開展農村山區老年人及其家屬心理健康試點,與北京易飛華通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聯合開發深度腦放鬆休息站等合作項目。
設施資源 根據2015年12月研究所官網顯示,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構建了多個科研研究平台,通過中科院儀器設備共享管理平台將100餘台通用儀器設備實現了公用共享,主要儀器設備如下表所示:
儀器設備 沉浸式虛擬現實系統
近紅外光學成像儀
磁共振兼容腦電儀
磁共振兼容眼動儀
3.0T磁共振成像系統
超靈敏全自動成像分析系統
全功能酶標儀
膜片鉗放大器
超音波破碎儀
晶片雜交儀
vogel test飲水衝突
高架十字迷宮[ENV-560]
吸塵式獨立動物籠架
CO2 培養箱
顯微注射儀
晶片掃瞄器
Real-Time PCR儀
蛋白質純化儀
多功能酶標分析儀
小鼠節律分析系統
研究型磁共振成像儀
磁共振兼容腦電儀
磁共振兼容眼動儀
磁共振兼容通道直流電刺激儀
資料來源:
截至2009年10月,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圖書館資源主要涉及心理學及其相關自然和社會科學學科。有館藏外文圖書2萬餘冊,中文圖書2萬餘冊,包括珍貴的早期心理學中文著作。中文期刊900餘種,4萬多冊,現刊近百種,其中收藏了中國早期心理學期刊外文期刊500餘種,其中英文刊400餘種、日俄文刊近150種,現刊近70種,共45000餘冊。1983年至2000年心理所圖書館自建心理學論文庫,收集了1983年—2000年的心理學論文9741篇,全部有實物並裝訂成冊,分別編有分類及著者目錄,收集了1956至2000年的心理學論文題錄11000餘篇。 2003年,心理所圖書館開始使用圖書館自動化管理系統,並建成中國心理科學信息中心數位化平台,利用信息技術進行館藏管理和提供文獻信息服務。心理所可利用的全文資料庫近50種,文摘或工具型資料庫6種。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2009年至2013年,心理所共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國防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北京市科技獎三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2項,獲批專利12項。
獲獎概況 獲獎名稱 類別 授獎部門 腦高級功能調節及干預的機制研究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人機工程設計標準研究
國防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中國軍人醫學與心理選拔系統及標準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標準彩色測試圖
省部科學技術進步獎
國家技術監督局
輕工業部技工培訓心理模擬教學研究
省部科學技術進步獎
輕工業部
中國的領導行為研究
省部科學技術進步獎
中科院
激素、遞質與行為關係的研究
省部自然科學獎
中科院
航天員選拔心理會談的方法和評價標準研究
省部科學技術進步獎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
中國文化與三資企業管理
省部科學技術進步獎
教育部
中日合資企業的組織行為學研究
省部科學技術進步獎
教育部
萊頓強迫問卷(兒童版)信度、效度兼劃界分的研究
省部科學技術進步獎
北京市
招飛心理選拔測評系統
省部科學技術進步獎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
認知腦電位的神經基礎及套用研究
省部科學技術進步獎
四川省
腦認知功能中P300與MMN的發生機制研究及其臨床套用
省部科學技術進步獎
重慶市
腦認知功能中P300與MMN的發生機制研究及其臨床套用
省部科學技術進步獎
重慶市
突發事件對醫護人員、患者、民眾心理狀態的影響及對策的研究
省部科學技術進步獎
北京市
突發事件對醫護人員、患者、民眾心理狀態的影響及對策的研究
省部科學技術進步獎
北京市
視覺空間注意腦機制的早期調控及其年老化研究
省部科學技術進步獎
北京市
資料來源:
2009年至2013年,心理所共發表各類科技論文1439篇,其中SCI/SSCI/EI收錄的期刊論文877篇,國核心心期刊收錄論文488篇,影響因子大於5的論文76篇,其中第一作者論文29篇,最高影響因子為32.745;Q1類文章占SCI/SSCI發表文章的比例約為48%;出版專著/譯著總計57部。圍繞國家戰略需求開展研究,有效服務於政府巨觀決策,共提交諮詢報告46項,其中18項被中辦國辦採用,7項得到中央或國家領導人的批示。
2009年至2013年,心理所共承擔科研項目及課題總計338項。其中承擔973課題5項;科技部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項目1項;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項目1項,國家科技支撐計畫課題8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42項,其中重點項目2項、傑出青年項目1項、重大研究計畫重點支持項目2項、重大研究計畫培育項目4項、面上/青年及其他項目133項;主持中國科學院項目及課題63項,其中戰略性先導專項A類課題1項,B類課題2項,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 10項,重點部署項目3項;還承擔了其他部委及地方委託等課題113項。
學術期刊 《
心理學報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月刊,中國心理學會和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主辦,
科學出版社出版 ,主要發表中國心理學家最新、最高水平的心理學科技論文。
心理學報 《心理學報》1956年創刊,1966年因“文革”而停刊,1979年復刊,至2007年底共出版39卷164期。從2001年起由季刊改為雙月刊。2008年起改為月刊。1989年以前,《心理學報》由中國心理學會主辦;1989年以後由中國心理學會和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共同主辦;1995年以後,香港中文大學心理系成為《
心理學報 》的協辦單位。《心理學報》是國家科技部“
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 ”(CSTPCD);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 、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 、中國學術期刊電子雜誌社、
北京大學圖書館 )《
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 》來源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
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 》來源期刊;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南京大學社會科學資料庫研究開發中心“
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 (
CSSCI )”統計源期刊;《
中國學術期刊文摘 》源期刊;編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縱覽》(2004年版)。《
心理學報 》文章摘要被美國出版的《Psychological Abstract》和心理科學光碟(PsychINFO)所收錄。
《
心理科學進展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雙月刊,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主辦,
科學出版社出版 ,國內外公開發行。主要刊登能夠反映國內外心理學各領域研究的新進展、新動向、新成果的
文獻綜述 、評論和
理論性論文 。《心理科學進展》1983年創刊,原名《心理學動態》,2002年改為現名。至2007年,共出版15卷100期。
心理科學進展
《PsyCh Journal》是中國第一本心理學英文學術期刊,由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主辦,由威立出版社出版,將在世界範圍內發行。每年出版4期,創刊號於2012年第一季度出版。《PsyCh Journal》以認識人類心智和行為奧秘、了解人類社會和文化、促進人類心理健康為己任,發表心理學各種分支學科及相關學科的基礎與套用研究原創和綜述文章。該期刊由國際著名心理學家、
瑞典皇家科學院 院士尼爾森(Lars-Göran Nilsson)教授和國際心理科學聯合會副主席、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張侃研究員擔任聯合主編。
PsyCh Journal 人才培養 學科建設 截至2015年11月,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的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是心理學一級學科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81年11月3日,經國務院批准成為首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之一,2000年9月22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再次認定心理所為心理學一級學科博士和碩士學位的授予單位。有5個博士和碩士培養點,1個博士後流動站。
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 心理學
二級學科博士/碩士培養點: 基礎心理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套用心理學、健康心理學、認知神經科學
教學建設 截至2015年11月,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有在讀研究生284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43人,碩士研究生141人;在站博士後19人。3人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8人獲中國科學院優秀博士論文。
2010年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論文 論文名稱 完成人及導師 院所 空間及言語工作記憶任務的情緒效應:來自ERP/ fMRI的證據
李雪冰、羅躍嘉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
資料來源:
文化系統 所徽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所徽如右圖所示:
釋義: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所徽圖形是國際心理學符號的變形,體現心理學研究的專業特點;又是漢字“中”的變形,在國際套用時體現中國特色。圖形似一尊獎盃,寓意心理研究所的成果處於領先地位,引領心理學在中國的發展;又似展翅飛翔的天使,寓意心理所的奮進騰飛和心理學研究促進人的心理和諧,提高人的心理健康素質;“1929”體現心理所的悠久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色彩單純,穩重,給人以舒適感。
理念 銘責、進取、開放、和諧
釋義:銘責:銘記科技國家隊的崇高職責和使命,踐行以“科教興國為己任,以創新為民為宗旨”的科技價值觀;
進取:與時俱進、開闊創新、競爭拼搏、追求卓越;
開放:勤於學習、善於學習,努力建設學習型研究所; 和諧:民主法制、公平正義、誠信友愛、互利共贏。
榮譽表彰 2017年11月,獲得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授予的“第五屆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機構領導 現任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所長
傅小蘭
副所長
孫向紅、劉勛、陳雪峰
資料來源:
歷任領導 歷任領導 任期 職務及姓名 1950年
1951--1954年
主任:曹日昌
1956--1957年
所長:潘菽 黨委書記:尚山羽
1964年
所長:潘菽 黨委書記:徐全德
1972年
1974--1981年
所長:潘菽
1983--1987年
所長:徐聯倉 黨委書記:李浦新
1987--1990年
1990--1994年
所長:匡培梓 黨委書記:李浦新、滕仲達
1994--1997年
所長:張侃 黨委書記:滕仲達、曾蘇東
1998--2002年
2002--2006年
所長:楊玉芳
2006--2010年
所長:張侃
2010--2015年
所長:傅小蘭 書記:李安林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