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書過程
編寫背景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大深厚、燦爛輝煌,它承載著
中華文明,蘊含著民族精神,彰顯著民間智慧,維繫著國家統一,是當代文化發展與創新的基石,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優質資源,也是人類文明的瑰寶。保護傳承好、利用發展好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對於延續中華文脈,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進入21世紀後,中國政府把文化遺產保護視為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在政府主導和社會廣泛參與下,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蓬勃發展,在各個方面都獲得了可喜的進展,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中國不僅建立起了符合中國國情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制度、管理機制,而且還建立起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體系和代表性傳承人名錄體系,頒布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建立起地方法規和專項法規,實現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依法保護。如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理念已被全社會普遍認同,廣大民眾的文化自覺、文化自信正在形成。但是,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強和現代化的迅猛發展,中國的文化生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面臨著一些新情況、新問題。新時代,要深化非遺保護工作,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科學保護,需要理論依據和智力支持,《大辭典》的編纂正是適應這一需要而立項實施的。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多次做出重要指示批示。在2017年12月28日至29日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讓活態的鄉土文化傳下去,深入挖掘民間藝術、戲曲曲藝、手工技藝、民族服飾、民俗活動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要把保護傳承和開發利用有機結合起來,把我國農耕文明優秀遺產和現代文明要素結合起來,賦予新的時代內涵,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生生不息,讓我國歷史悠久的農耕文明在新時代展現其魅力和風采。”2019年8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敦煌研究院座談時指出:“要加強對國粹傳承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支持和扶持,加強對少數民族歷史文化的研究,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大辭典》的編纂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指示精神,是積極推進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研究的重要舉措。
《大辭典》通過釐清基本概念、專業術語,並以辭條的形式逐一進行科學的概括和闡釋,傳播正確的保護理論和方法。而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項目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這些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是“人間國寶”,值得在全社會廣泛宣傳和弘揚。《大辭典》的編纂、出版正是為了促進廣大民眾對這些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知、認同,並進一步實現科學地搶救保護,有效地傳承發展。
通過20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實踐,中國積累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經驗、保護實績和較為豐碩的理論研究成果,各地陸續出版了一些介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叢書和研究論著,如由王文章主編的《
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論》,是從基礎理論方面系統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保護的拓荒之作。該書改編的教材及修訂後的教材一直暢銷,是普通高等院校、文化及相關係統培訓廣泛使用的、具影響力和權威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教科書。豐富的保護工作實踐和研究成果,為編纂《大辭典》奠定了基礎。隨著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深入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社會教育、學校教育的普及,廣大民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認知度和參與度的提高,各級相關機構、院校和文化幹部對正確掌握非物質文化遺產理論,全面了解各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及代表性傳承人的需要,編纂、出版一部具有權威性、知識性、實用性的《大辭典》已經勢在必行。
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事業深入、可持續發展的新常態下,基礎性理論研究和套用性理論研究亟待加強。作為一門新興學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目前尚未形成自己的一套完整的概念、原理及學科體系,正處於探索和建構階段。《大辭典》的編纂,通過組織該領域資深專家,經過科學研究,不僅正確釐清和闡釋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的一些基本概念、術語、理論,準確概括和釋義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方針原則、理念方法等,還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編寫過程
長江出版傳媒崇文書局特邀王文章主編《大辭典》,王文章邀請
呂品田、
羅微、李榮啟三位擔任副主編,並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參與。該項目於2017年3月開始醞釀、策劃,落實主要參與人員,成立了編輯部,擬定編纂方案和細則,梳理基本理論、制度機制、實踐活動三部分的辭條,通過線上和線下多次廣泛地聽取各方面專家的建議,反覆進行研討修改,初步形成了較為統一的意見,並確定了《大辭典》涵蓋的內容和基本框架結構。同年,《大辭典》被列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特別委託項目、中國藝術研究院基本科研項目、“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項目等。
《大辭典》立項之後,2017年7月26日,在中國藝術研究院召開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大辭典編撰開題專家論證會。會上,受邀專家對《大辭典》前三部分的辭條進行了認真論證。會後,多家新聞媒體進行了報導,多家網站做了網上宣傳,使《大辭典》的編纂得到了文化部門及非遺保護研究學者、文化幹部、民眾的廣泛關注。
為了落實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這兩大部分辭條的撰稿,2018年6月28日,在北京召開了《大辭典》編撰工作會議。會上,受邀專家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編委共同研討了《大辭典》編纂的相關問題,主編王文章為各位編委頒發了聘書。會後,編委均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進行了《大辭典》編纂的宣傳、組織工作,既擴大了該項目的影響,又落實了該地區代表性項目和代表性傳承人辭條的編纂,並按照規定的進度有序推進此項工作。編委會組織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領域資深專家、學者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並具有理論研究能力的幹部共同參與研究撰寫。辭條撰寫作者共500多人,充分體現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者的集體智慧。
各部分辭條撰寫完成後,主編、副主編及編輯部成員齊心協力,完成了繁瑣的收稿、編輯、審閱、修改、統稿等工作。2021年,《大辭典》以免於鑑定形式通過中宣部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審核驗收,順利結項。
出版工作
2022年1月,《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大辭典》由長江出版傳媒崇文書局出版發行。
出品人 | |
---|
項目策劃 | |
---|
責任編輯 | |
---|
特約編輯(按姓氏筆畫排序) | |
---|
特約審稿(按姓氏筆畫排序) | 劉雨晴、李艷麗、陳春陽、陳凌雲、胡欽、胡心婷、郭曉敏、黃沙、程欣、程可嘉、薛緒勒 |
---|
責任校對 | |
---|
責任印刷 | |
---|
裝幀設計 | |
---|
內容說明
《大辭典》的結構主要由“前言、凡例、目錄、正文、附錄、索引”六部分組成,核心部分是正文。正文部分收錄的辭條整理歸納為五部分:一、基本理論(188條);二、制度機制(99條);三、實踐活動(72條);四、代表性項目(五批名錄項目及擴展項目共3102條);五、代表性傳承人(五批代表性傳承人及增補的傳承人辭條共3175條)。全書總計收錄辭條6636條。
(一)基本理論
正文的第一部分是基本理論,涵蓋基本概念、專業術語。這部分辭條的設立,是經過編委會反覆研究篩選、逐條商討斟酌,又經過多次徵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領域各方面專家的意見而確定的,因而辭條的設立具有較高的科學性與學術性。
基本理論部分精選了“文明、文化、中華文化、中華傳統文化、文化遺產、自然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形態、民族文化、民間文化、地域文化、文化表現形式、文化模式、文化特徵、文化資源、文化環境、文化空間、文化生態、文化差異、文化趨同、文化多樣性、文化尊重、文化權利、文化共享、文化傳播、文化整合、文化變異、文化認同、文化自覺、文化自信”等辭條。這部分辭條的撰稿不同於一般文化類辭典相同或相關辭條的撰寫,是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視角構思和撰寫的,具有一定的專業特點。為了保證這部分辭條的學術質量,課題組特別邀請了幾位著名的文化學者、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領域資深專家劉魁立、陳勤建、朝戈金、高丙中等參與撰稿。這部分辭文科學地釋清了概念定義、內涵和外延,論述了每個理論概念的來源及歷史發展過程,客觀評價了其理論貢獻和對非遺保護實踐的意義。每一辭條釋文既以學術界研究定論的成果為基礎,又融注著撰寫者獨到的見解和個人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原創性。
專業術語內容包括非物質文化遺產及保護工作相關的基礎理論術語、非物質文化遺產十大門類的主要專業術語。因《大辭典》是中國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業辭典,許多辭條鮮有準確的定論,要達到定義準確、釋文恰當,其撰寫難度很大。為此,作者們花費了艱辛的勞動。例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確認、建檔、研究、保存、保護、宣傳、弘揚、傳承、振興、保護主體、傳承主體、民間藝術創作研究員、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原則、真實性、整體性、傳承性、整體性保護、搶救性保護、生產性保護、數位化保護、傳承方式、傳承場所、清單、保管人、持有人、履約報告、國際合作、國際援助、聯合申報、中國經驗,等等,都是經過作者們潛心研究和科學概括才得以完成。
(二)制度機制
這部分涵蓋法律法規和制度機制。法律法規辭條包括對國際公約、宣言、指南等的釋義,對黨中央、國務院及相關部委印發的重要指導意見及管理辦法等的闡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及專項保護條例主要內容的概括等。厘定的這些重要法規條例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法律依據和政策指南,對未來中國的非遺保護工作具有根本性的指導意義。但這部分辭條之前還未有辭典以辭條的形式做過梳理和釋義。因此,這部《大辭典》對法律法規辭條的設立非常必要。這部分辭條的釋義既有公約或法條頒布的意義、要旨,通過與施行的時間,更有其結構與內容的精當概述。每個辭條力求概括全面、要點突出、語言精練、表述準確。
制度機制辭條內容包括對國際、中國國內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組織與機構的介紹,對《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優秀實踐名冊》《
世界遺產名錄》《
世界記憶遺產名錄》的釋義,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中規定的三大保護制度,即:調查制度、代表性項目名錄製度、傳承與傳播制度以及文化遺產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的概括和闡釋等。這部分辭條不僅能使讀者全面了解國際、中國國內非遺保護機構設定的情況及功能作用,而且凸顯出中國非遺法制建設和制度機制建設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經驗。
(三)實踐活動
實踐活動內容包括對已批設的7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及16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基地的釋義,對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非物質文化遺產數位化保護工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搶救性記錄工程等幾大保護工程與實踐活動、重要論壇與大型展覽、主要研究成果和學術論著等,條分縷析地進行了梳理和概述。中國自21世紀初以來,為形成全民守護精神家園、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自覺,自上而下開展了極為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因《大辭典》篇幅所限,只能擷取有代表性且影響深廣的保護工作、工程、論壇、展覽及學術成果,難免有遺漏。中國的非遺保護實踐任重道遠,尚在途中,未來會不斷地譜寫新篇和續篇。
(四)代表性項目
這部分收錄了國務院公布的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和擴展項目名錄,總計3102項。
為了更好梳理和全面介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大辭典》遵循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分類體系,按照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十大類別,即: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的分類方法,每一類別的辭條按照第一批至第五批的順序排列,以便於修訂時增補新批次的項目辭條。辭條的釋文內容包括:辭條界定、獲得國家級代表性項目的批次、分布區域、歷史淵源及演變、存續狀態、傳承方式、技藝特點、主要價值等。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涉及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此部分的辭條,課題組組織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從事保護實踐並具有理論研究能力的幹部及項目所在地區專家學者共同參與研究撰寫。《大辭典》中此部分的體例格式均以項目名稱作為辭條名,將同一名稱不同申報地區的辭條進行了合併處理。
(五)代表性傳承人
正文的第五部分代表性傳承人,收錄了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3062名及增補的優秀代表性傳承人113名,總計3175名。
被認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的畢竟是部分傑出者,民間仍有一批成就卓著且有著深遠影響力的大師和優秀的非遺傳承人,他們的業績也需要給予宣傳和傳播。因此,《大辭典》為了更好地體現出學術性,依據一定的標準,代表性傳承人部分增補了113名尚未列入國家級名錄的傳承人辭條。列入代表性傳承人辭條的標準為熟練掌握所傳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該遺產所屬領域具有公認的代表性,且在一定區域範圍具有較大影響力,並積極開展傳承活動的傑出者。所收辭條涵蓋了國家文化主管部門公布的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部分早期獲得“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的傳承人,以及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推薦的尚未列入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名錄,但在保護傳承實踐中成績傑出的部分優秀傳承人。
國家通過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傳播制度,將保護措施落實到傳承人,保證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持之以恆地傳承與傳播。代表性傳承人不僅掌握著絕技、絕藝,而且具有執著、敬業、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大辭典》以辭條的方式逐一介紹非物質文化遺產十大類別的代表性傳承人,不僅使人們能夠了解到他們學藝傳藝的經歷、帶徒授藝的情況和取得的成就,而且通過宣傳他們的業績,更好地弘揚工匠精神。此部分辭條的釋文內容包括:基本信息(生卒年月、性別、籍貫、民族、所傳承的項目名稱、獲得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的批次)、師承情況、傳承實踐、項目特點和主要成就(獲得的國家級獎項、稱號、收藏)等。
書籍目錄
總目 | 頁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 | |
| |
| |
| |
| |
| |
編寫特點
這部辭典的特點是:民眾知識與專業知識的深度結合。從該辭典的撰稿人隊伍構成上就可以看出,既有眾多長期思考非遺專業知識和基本理論的專家,也不乏長期在非遺戰線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士。這就保證了在這裡所集中系統呈現的知識,既充滿泥土芬芳,體現了民眾的智慧;又具有在更大範圍內可以共享、傳播、比較、闡釋的相對統一的格式和專業要求。
文化特色
2023年6月15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大辭典》著作權簽約儀式在第29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BIBF)上舉行。該辭典三年內擬推出英文版、俄文版和日文版。俄羅斯尚斯國際出版社有限公司計畫出版《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大辭典》俄文版和日文版,預計三年內完成兩個語種的翻譯出版工作,並在俄羅斯、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多國發行。卡努特國際出版公司計畫出版《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大辭典》英文版,預計三年內完成翻譯出版工作並在全世界多個國家發行。
榮譽表彰
2022年12月30日,經過多輪評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大辭典》獲得崇文書局2022年度“出版十佳”榮譽獎。
2023年2月2日,湖北長江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長江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對長江傳媒“2022年度優秀主題圖書、十佳圖書、優秀期刊”進行表彰,《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大辭典》被評為“2022年度十佳圖書”。
2023年4月23日,由中國文物學會、中國文物報社主辦的2022年度全國文化遺產十佳圖書推介活動完成初評,《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大辭典》入圍終評圖書。
2023年4月24日,中國出版協會發出《關於公布第八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評獎結果的通知》,正式公布了
第八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評獎結果,《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大辭典》獲圖書獎。
社會評價
“《大辭典》是一部有人情味的辭典,它將已故非遺傳承人及其事跡也收入其中,不會因他們的逝去而忽略掉他們為守護和傳承國家技藝所作出的畢生貢獻。”
(《無錫日報》評)“《大辭典》的編纂立足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框架和學科建設視角,系統闡釋中國非遺及其保護實踐所涉基本理論;重視話語體系的建設,對收錄的非遺領域名詞、術語體系進行學術規範並給予科學闡釋;追求專業性、實用性,凸顯知識密集、檢索方便的特點,內容上有機統一、形式上統一規範、語言上科學準確,以適應非遺保護領域理論研究和工作實踐的學習、參考和研究需要。《大辭典》較全面、客觀地反映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總體面貌,反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非遺保護的實踐經驗、理論探索和突出成就,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學乃至文化遺產學這類新興學科的創立和發展奠定了重要學術基礎。”
(《人民日報海外版》評)價值意義
(一)學術價值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已有20年的實踐,且積累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經驗、保護實績和較為豐碩的理論研究成果。但是,還未有一部具有權威性、學術性、綜合性、系統性、實用性的專業工具書。這部《大辭典》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首部專業辭典,屬於填補空白之作。同時,作為一門新興學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目前正處於探索和建構階段,該項目的研究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的建構做出了理論貢獻。
《大辭典》具有較強的學術性、理論性。這部《大辭典》匯集了一批非遺保護研究領域的一流專家學者和多年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且實踐經驗豐富的文化幹部參與研究和辭條的編纂,他們工作態度認真嚴謹,經過研究相關資料與深入思考,正確釐清和闡釋出了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的一些基本概念、術語、理論,準確概括和釋義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方針原則、理念方法等,既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學這門新學科的建設奠定一些基礎,又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實踐提供了理論依據。
《大辭典》的創新性主要體現在前三部分辭條的梳理、研究和撰稿上。一是這部分辭條的設立,編委會堅持認真嚴肅的科學態度,經過反覆研究篩選、逐條商討斟酌,又經過多次徵求非遺領域各門類專家的意見而確定的,因而辭條的設立具有較高的科學性與學術性。二是在辭條的研究和撰寫上,凸顯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專業特色。基本理論部分的辭條是從非物質文化遺產視角構思和撰寫的,體現出這些基本理論對非遺保護的價值和意義,具有一定的原創性。每個辭條都不是簡單的概念和觀點的羅列、堆砌,而是內容全面的闡釋。諸如,中華傳統文化、文化形態、文化表現形式、文化特徵、文化資源、文化環境、文化生態、文化認同、文化自覺、文化自信、社會實踐、民間創作等,既有基本概念、理論淵源、歷史發展,並闡釋出其內涵外延,又能密切聯繫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實踐,突出了在非遺保護領域中的作用和意義。又如,文化遺產、自然遺產、文化和自然混合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等辭條的闡釋,為了體現科學嚴謹,作者結合已頒布實施的國際、中國國內公約、法規等檔案精神進行闡釋,避免了憑空論道。第二部分制度機制辭條,均是作者們經過認真研究、提取內容精髓、高度概括而撰寫完成的,其內涵豐富、簡潔明了。第三部分實踐活動辭條,突出了概括的全面性、真實性,數據與數字的準確性。三是研究方法的綜合性。為了科學地闡釋一些名詞、術語,作者們將社會學、歷史學、文化遺產學、民族學、民俗學、藝術學等學科知識滲透、融合,多視角探索研究,使辭條的釋義概念準確明了,內容科學全面。
(二)套用價值
《大辭典》作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專業工具書,不僅以辭條形式系統地解釋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概念、術語、理論、政策法規、制度機制、保護實踐,還逐一介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項目及代表性傳承人,全面、客觀地反映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總體面貌,是一部為從業人員提供專業知識、為非遺學科建設提供教學參考、為非遺研究和保護提供翔實資料、為廣大民眾普及非遺知識的實用工具書。《大辭典》也充分展現出了中國自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以來,政府、社會、民眾不同層面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發揮的作用,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取得的成效。這對今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理論研究、保護實踐等具有參照、借鑑意義。《大辭典》的編纂與出版不僅有利於弘揚和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而且有助於指導和推進新時期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深入發展。《大辭典》力求做到內容全面、體例規範,突出科學性、知識性、穩定性、實用性,且達到貼近時代、貼近社會、貼近實踐,知識密集、內容實用、檢索方便、客群面廣。
編寫人員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大辭典》編纂委員會主任由原文化部部長
蔡武擔任。原文化部副部長王文章擔任該辭典主編,呂品田、羅微、李榮啟三位專家擔任副主編。以
劉魁立、
朝戈金、
葉濤、
諸國本、
馮時、
高丙中、
羅桑開珠、
崔樂泉、
巴莫曲布嫫等為代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領域資深專家、學者及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具有實踐經驗和理論研究能力的骨幹力量共同參與編纂,撰稿作者近600人。
作者簡介
王文章,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全國政協京昆室副主任,教育部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顧問,清華大學吳冠中藝術研究中心名譽主任,國家郵政局郵票選題諮詢委員會主任。曾任北京大學、中國政法大學、東南大學、山東大學、俄羅斯列賓美院等特聘教授,中國文化報社社長兼總編輯,文化部藝術司司長,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黨委書記兼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文化部副部長兼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黨的十七大代表,全國政協第十一、十二屆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