儺戲(德安潘公戲)

儺戲(德安潘公戲)

儺戲(德安潘公戲),江西省德安縣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德安潘公戲集歌舞、戲曲、雜耍、傀儡與假面雜扮於一體的儺戲表演形態。於唐末,至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歷史,流傳於江西省德安縣境內吳山鎮和愛民鄉。

2011年5月23日,儺戲(德安潘公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為Ⅳ-89。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儺戲(德安潘公戲)
  • 批准時間:2011年5月23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非遺編號:Ⅳ-89
  • 申報地區:江西省德安縣
  •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德安潘公戲起源於唐末宋初。北宋乾德年間,京都汴梁開封府的潘氏三兄弟,即淳美(中書太師、武惠王)淳騫(晉平王騫公)淳琳(魯惠候琳公)在朝廷任職。其中晉平王騫公被派往江州(即今九江)做官,在德安一帶率其子孫領兵剿匪,驅趕野獸,開荒種糧,為民造福。江州數縣百姓感恩戴德,便把潘家的祖先唐代護國法師潘太公敬為神建祠立廟,永鎮地方。同時潘氏帶來的開封城勾欄瓦肆中的歌舞雜劇花棚會也在江西省德安縣廣為流傳。這種花棚會,人稱之為鑼鼓太公戲,或叫潘太公遊春。

文化特徵

每年元春正月初一至十五,德安縣吳山鄉桂、胡、李、陶四大家族12個村莊都要舉行花棚會,白天遊春、祭祀,晚上演劇、聚樂。晚上整場表演約需兩小時,演出9場節目,主要包括棚上杖頭傀儡與棚前面具化裝兩種表演。
整場表演約需2小時,演出9場節目,一場節目為一個斷本或一段,每個段本大約十分鐘左右,主要包括杖頭傀儡與面具化妝兩種表演。表演前首先在祖堂內拉起一塊藍色的布帳作為表演區域,當地稱布帳為“花棚”。人物上棚前先由演員合念一段誦詞,再在鑼、鼓、笛三樂器的音樂伴奏下演出節日,棚上的傀儡表演由一兩個演員分別用左手撐杖頭傀儡,右手握著傀儡的兩膀在布帳內左右搖擺,翩翩起舞。棚下由演員帶著面具隨著劇情在布帳的中間出入,或舞刀劍或翻槓踏蹺,或跳或舞,但都不開口,其唱唸全由場外一個叫“參軍”的代唱代念24段雜劇與歌舞。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德安潘公戲保存了唐代的音樂,宋代的雜劇、街市的傀儡歌舞,是宋代肉傀儡的遺存。它有完整的文學劇本、原始的表演形式、珍貴的傀儡造型和古樸的戲劇面具,對於認識宋金時期的演劇風貌和中國戲曲發生髮展的歷史衍變,有著重要的文化價值。

傳承狀況

隨著農村的空心化和經濟社會的發展變化,許多小劇種都面臨保護與傳承的問題,瀕臨失傳的風險,潘公戲也不例外。潘公戲的沒落有著與其他劇種同樣的原因,也與其自身特殊性有關。

傳承人物

桂訓錦,1939年生,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儺戲(德安潘公戲)。

保護措施

1981年,德安縣文化館在副館長陳澤龍的帶領下,到吳山鄉、樟樹、楊柳、竹篷、桂村進行民歌徵集活動時,根據公社黨委副書記桂乃煌(已故)和老農桂大財(已故)、桂訓門等同志口頭敘述,首次整理出了德安潘公戲,隨後又深入各村進行挖掘、整理,因其中有戴面具表演,故稱為“布帳儺”,並上報省、市文化主管部門,德安潘公戲有史以來第一次正式定性命名,成為儺文化大家族中的一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