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落實教育規劃綱要,構建教師隊伍建設標準體系,全面提升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套用能力,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教育部研究制定了《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套用能力標準(試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套用能力標準(試行)
- 外文名:The standard of teacher's ability of applying informationtechnology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rial)
- 發布單位:教育部辦公廳
- 發文字號:教師廳[2014]3號
- 發布時間:2014年5月27日
通知
標準全文
一、總則
二、基本內容
維度 | I. 套用信息技術最佳化課堂教學 | II. 套用信息技術轉變學習方式 |
技 術 素 養 | 1. 理解信息技術對改進課堂教學的作用,具有主動運用信息技術最佳化課堂教學的意識。 | 1. 了解資訊時代對人才培養的新要求,具有主動探索和運用信息技術變革學生學習方式的意識。 |
2. 了解多媒體教學環境的類型與功能,熟練操作常用設備。 | 2. 掌握網際網路、移動設備及其他新技術的常用操作,了解其對教育教學的支持作用。 | |
3. 了解與教學相關的通用軟體及學科軟體的功能及特點,並能熟練套用。 | ||
4. 通過多種途徑獲取數字教育資源,掌握加工、製作和管理數字教育資源的工具與方法。 | 4. 利用技術手段整合多方資源,實現學校、家庭、社會相連線,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 | |
5. 具備信息道德與信息安全意識,能夠以身示範。 | 5. 幫助學生樹立信息道德與信息安全意識,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 | |
計 劃 與 準 備 | 6. 依據課程標準、學習目標、學生特徵和技術條件,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找準運用信息技術解決教學問題的契合點。 | 6. 依據課程標準、學習目標、學生特徵和技術條件,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確定運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契合點。 |
7. 設計有效實現學習目標的信息化教學過程。 | 7. 設計有助於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信息化教學過程與學習活動。 | |
8. 根據教學需要,合理選擇與使用技術資源。 | 8. 合理選擇與使用技術資源,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機會和個性化的學習體驗。 | |
9. 加工製作有效支持課堂教學的數字教育資源。 | 9. 設計學習指導策略與方法,促進學生的合作、交流、探索、反思與創造。 | |
10.確保相關設備與技術資源在課堂教學環境中正常使用。 | 10.確保學生便捷、安全地訪問網路和利用資源。 | |
11.預見信息技術套用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制訂應對方案。 | 11.預見學生在信息化環境中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可能遇到的問題,制訂應對方案。 | |
組 織 與 管 理 | 12.利用技術支持,改進教學方式,有效實施課堂教學。 | 12.利用技術支持,轉變學習方式,有效開展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
13.讓每個學生平等地接觸技術資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保持學生學習注意力。 | 13.讓學生在集體、小組和個別學習中平等獲得技術資源和參與學習活動的機會。 | |
14.在信息化教學過程中,觀察和收集學生的課堂反饋,對教學行為進行有效調整。 | 14.有效使用技術工具收集學生學習反饋,對學習活動進行及時指導和適當干預。 | |
15.靈活處置課堂教學中因技術故障引發的意外狀況。 | 15.靈活處置學生在信息化環境中開展學習活動發生的意外狀況。 | |
16.鼓勵學生參與教學過程,引導學生提升技術素養並發揮其技術優勢。 | 16.支持學生積極探索使用新的技術資源,創造性地開展學習活動。 | |
評 估 與 診 斷 | 17.根據學習目標科學設計並實施信息化教學評價方案。 | 17.根據學習目標科學設計並實施信息化教學評價方案,併合理選取或加工利用評價工具。 |
18.嘗試利用技術工具收集學生學習過程信息,並能整理與分析,發現教學問題,提出針對性的改進措施。 | ||
19.嘗試利用技術工具開展測驗、練習等工作,提高評價工作效率。 | 19.引導學生利用評價工具開展自評與互評,做好過程性和終結性評價。 | |
20.嘗試建立學生學習電子檔案,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提供支持。 | 20.利用技術手段持續收集學生學習過程及結果的關鍵信息,建立學生學習電子檔案,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提供支持。 | |
學 習 與 發 展 | 21.理解信息技術對教師專業發展的作用,具備主動運用信息技術促進自我反思與發展的意識。 | |
22.利用教師網路研修社區,積極參與技術支持的專業發展活動,養成網路學習的習慣,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能力。 | ||
23.利用信息技術與專家和同行建立並保持業務聯繫,依託學習共同體,促進自身專業成長。 | ||
24.掌握專業發展所需的技術手段和方法,提升信息技術環境下的自主學習能力。 | ||
25.有效參與信息技術支持下的校本研修,實現學用結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