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最高醫學研究機構,1951年8月創建於上海,1958年遷至北京。2003年,遵照中央軍委決定承建解放軍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根據2016年3月信息顯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下設11個研究機構和307醫院、解放軍醫學圖書館、實驗儀器廠、實驗動物中心、研究生隊等附屬機構,駐地分布於北京天津吉林黑龍江四省市。主要承擔軍事醫學基礎醫學生物技術、衛生裝備和藥物研究任務,肩負軍事鬥爭衛勤準備、反恐防恐衛勤準備和疾病防控衛勤準備使命。

根據2016年3月信息顯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有中國科學院院士4人,中國工程院院士7人;有國家重點實驗室3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4個,解放軍重點實驗室10個,天津市工程中心1個,天津市重點實驗室1個;有6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6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36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
  • 外文名:Academy of Military Medical Sciences
  • 成立時間:1951年8月
  • 簡稱:軍科院、軍事醫學科學院
  • 主管部門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衛生部
  • 現任院長張士濤 
  •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太平路27號(北京)
  • 專職院士:中國科學院4人
  • 專職院士:中國工程院7人
  • 博士後流動站:6個
  • 博士點:27個(二級學科)
  • 碩士點:36個(二級學科)
歷史沿革,科研條件,人員編制,科研部門,合作交流,設施資源,科研成就,科研成果,學術期刊,教育基地,人才培養,學科建設,教學成果,文化傳統,機構領導,

歷史沿革

1951年6月11日,中央軍委向華東軍區,第三、第一野戰軍中南西南東北軍區發出了《電告成立軍事醫學科學院》的指示。8月1日,應陳毅市長邀請,華東軍區衛生部部長宮乃泉作為首任院長來到上海,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以下簡稱軍事醫學科學院)在巴斯德研究院和法租界衛生所舊址成立,是繼中國科學院之後,新中國成立的第二家科學院、世界第三家軍事醫學高級科研機構由此宣告誕生。創建之初,軍事醫學科學院設定了生理、生化、藥物、化學、細菌、寄生蟲6個系。
1954年3月,學科系增至14個。
1955年12月12日,考慮到國防建設的戰略意義和中國原子武器生物武器化學武器醫學防護研究的現實需求,總後勤部部長黃克誠大將給周恩來總理寫信提出建議並獲準,於1958年5月將科學院從黃浦江畔北遷燕山腳下,從師級單位升為軍級單位,原有的14個系整合改編為7個研究所。
1961年11月,中央軍委辦公會議決定,軍事醫學科學院執行兵團級許可權。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
1970年,軍委決定軍事醫學科學院執行正軍級許可權至今。
2001年,被國家有關部門評為“863”研究先進單位。
2003年8月10月,“解放軍疾控中心”在軍事醫學科學院正式成立。
2004年,被國家批准納入公共衛生體系。
2005年初,軍事醫學科學院研究員李松帶領科研人員成功研製出抗人禽流感特效藥“軍科奧韋”(達菲),並建成專用生產線,標誌著中國具備自主保障和防控能力。
2005年8月,軍事醫學科學院確立了建設“三大力量”的職能定位:軍事鬥爭衛勤準備科技攻關的核心力量;反恐和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突擊力量;軍隊疾病預防控制的主要力量,並逐步納入國家相關體系。
2009年5月11日,中國第一例輸入型甲流患者,由軍事醫學科學院和國家疾控中心共同確診。9月底,軍事醫學科學院作為唯一指定單位,完成國家1300萬人份甲型H1N1流感防治藥物的儲備任務。
2010年,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複方蒿甲醚研究團隊獲美國“蓋倫獎”。
2011年9月,在瑞士日內瓦,軍事醫學科學院研究員賀福初院士獲得國際組織頒發的“傑出貢獻獎”。

科研條件

人員編制

根據2016年3月信息顯示,軍事醫學科學院有“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0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8人,政府特殊津貼享受者49人,博士研究生指導教師228名,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490名;有中國科學院院士4人、中國工程院院士7人。
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學敏賀福初吳祖澤孫曼霽
中國工程院院士:沈倍奮金寧一李松夏鹹柱秦伯益沈建忠吳德昌

科研部門

截至2011年8月,軍事醫學科學院有各類重點實驗室21個,研究中心9個,科技平台1個;有國家重點實驗室3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4個,解放軍重點實驗室10個,天津市工程中心1個,天津市重點實驗室1個。
國家重點實驗室: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蛋白質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生物醫學分析中心免疫學研究室
國家工程實驗室:哺乳動物細胞高效表達國家工程實驗室
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生物防護裝備工程中心、國家應急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生物防護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蛋白質藥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解放軍重點實驗室:解放軍軍事環境醫學重點實驗室、解放軍衛生裝備技術重點實驗室、解放軍生物防禦重點實驗室、解放軍重要疾病防控模式生物重點實驗室、解放軍生物武器損傷防治藥物重點實驗室、解放軍血液安全與保障重點實驗室、解放軍幹細胞與再生醫學重點實驗室、解放軍核化損傷救治重點實驗室、解放軍再生醫學與幹細胞研究重點實驗室、解放軍血液安全與保障重點實驗室
天津市重點實驗室:天津市環境與食品安全風險監控技術重點實驗室
類別名稱
直屬單位
衛生勤務與醫學情報研究所
放射與輻射醫學研究所
基礎醫學研究所
衛生學環境醫學研究所
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野戰輸血研究所
疾病預防控制所
軍事獸醫研究所
醫院
解放軍醫學圖書館
實驗動物中心
實驗儀器廠
重點實驗室
蛋白質工程實驗室
生物化學實驗室
生物晶片實驗室
蛋白質組與基因組學實驗室
分子遺傳學實驗室
軍事毒理學實驗室
媒介生物學實驗室
微生物檢測實驗室
衛生裝備技術實驗室
軍事應激醫學實驗室
新武器效應與防護實驗室
分子免疫學實驗室
實驗血液學實驗室
新藥評價實驗室
國家實驗靈長類種質資源中心
國家藥品臨床研究基地
蛋白質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軍事醫學科學院藥代動力學重點實驗室
研究中心
國家實驗靈長類種質資源中心
國家藥品臨床研究基地
國家消毒檢測評價中心
國家愛滋病檢測確認實驗室
國家菌種保藏中心
國家北京新藥安全評價中心
工程中心
軍事醫學科學院組織工程中心
科技平台
軍事醫學科學院研發實驗服務基地
資料來源:

合作交流

  • 國際交流
2008年4月23日,美國太平洋總部海軍陸戰隊計畫與行動處處長拉塞爾·史密斯上校一行來院交流。2008年5月13日,聯合國禁止化學武器組織總幹事羅赫略·菲爾特一行來院訪問。2009年12月15日,美國國防情報局局長伯吉斯中將率代表團來院參觀訪問。
  • 國內合作
2011年,軍事醫學科學院與深圳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哈爾濱醫科大學中南大學山東大學等機構進行學術交流。與哈爾濱醫科大學大慶校區共同建立極端氣候醫學研究基地——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衛生學環境醫學研究所環境醫學研究(寒區)基地,與人福醫藥在合作建立軍科光谷創新藥物研發中心,與廣東省農業科學院獸醫研究所簽訂合作協定,所與紅豆杉(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研發中心,與解放軍醫學圖書館簽訂科研合作協定。
交流合作交流合作

設施資源

  • 儀器設備
根據2016年3月信息顯示,軍事醫學科學院放射與輻射醫學研究所儀器設備總值3.2億元,生物工程研究所有先進儀器設備3000餘台(套),價值近1.6億元,野戰輸血研究所總實驗面積4000餘平方米,儀器設備900餘台(套)。部分儀器設備如下表所示:
部分儀器設備
高速台式冷凍離心機
液相色譜三級四級桿串聯質譜
投射電子顯微鏡
雷射共聚焦顯微鏡
基質輔助雷射解析電離飛行市時間譜
基質輔助雷射解析電離飛行時間質譜
活體成像儀
高解析離子淌度質譜(hdms)
高分辨磁質譜
傅立葉離子迴旋共振質譜
超導核磁共振譜儀
---
資料來源:
  • 館藏資源
截至2011年8月,解放軍醫學圖書館是解放軍規模最大的圖書館,是中國最大的生物醫學圖書館之一,是國家級生物醫學圖書館中心館組的重要成員,隸屬於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有館藏100萬冊,年訂購外文期刊7000餘種,中文期刊近8000種,中外文圖書5000餘種,學位論文4000餘冊,電子圖書10萬餘種,擁有各類文獻資料庫73個。
解放軍醫學圖書館解放軍醫學圖書館
圖書館設有知識服務中心、讀者服務中心、資源建設中心和編輯部。年接待讀者20餘萬人次,網站讀者訪問近400萬人次;年均出借書刊12萬冊次,接待文獻諮詢約2萬人次;完成科技查新600餘項,文獻檢索課題5000餘項;舉辦醫學文獻檢索、英語、計算機套用等培訓班40餘期,並承擔解放軍專業技術幹部計算機套用能力考試任務。館自主研製開發了《中文生物醫學期刊資料庫(CMCC)》《中文生物醫學期刊引文查詢系統(CMCI)》、《中國醫學學術會議論文資料庫(CMAC)》和《中國疾病知識總庫(CDD)》等系列信息產品。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 獲獎概況
根據2016年3月信息顯示,軍事醫學科學院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一等獎8項、二等獎30項,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二等獎7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8項。
院所(部門)獲獎概況
院所(部門)備註
衛生勤務與醫學情報研究所
獲得各類科技成果獎 300餘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33項、三等獎49項,國防科技情報研究成果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軍隊院校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項,解放軍後勤學術研究成果特別獎1項,一等獎4項、二等獎2項
放射與輻射醫學研究所
自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獲得以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創新團隊獎為代表的獎項288項,其中省部級一等獎以上成果58項,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3項,國家發明獎4項,國家科技進步獎22項,軍隊科技進步獎230項,北京市科技進步獎8項
基礎醫學研究所
先後獲得省部級以上成果獎勵154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5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6項,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52 項
衛生學環境醫學研究所
建所以來,累計取得各類科研成果200多項,其中國家級成果獎11項、軍隊和省部級一等獎16項、二等獎79項
毒物藥物研究所
近年來,獲各類科技進步獎(二等以上)90餘項,其中,國家科學進步特等獎1項,二等獎7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
衛生裝備研究所
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軍隊和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二等獎26項
生物工程研究所
建所以來,共獲得包括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二等獎4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在內的各類科技獎勵53項
野戰輸血研究所
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軍隊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多項
軍事獸醫研究所
建所以來,累計獲科技獎勵264項,其中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七醫院
先後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軍隊醫療成果一等獎4項,獲軍隊和北京市科技進步和醫療成果二等獎19項
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9項;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10項;省部級一等獎4項
科技部
先後獲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軍隊教學成果一等獎、軍隊後勤學術成果一等獎等重要獎項10餘項
生物醫學分析中心
2008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實驗儀器廠
先後獲得國家、軍隊科技進步獎30餘項
資料來源:
部分獲獎概況
項目獲獎類別獲獎時間
成體幹細胞救治放射損傷新技術的建立與套用
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2015年
中藥安全性關鍵技術研究與套用
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2014年
鸚鵡熱衣原體基因工程疫苗及快速偵檢試劑
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2013年
重要動物病毒病防控關鍵技術研究與套用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2012年
“新發傳染病綜合防控技術體系的建立與運用”項目
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2011年
複方蒿甲醚
“美國蓋倫獎”最佳藥物獎
2011年
捲菸危害性評價與控制體系建立及其套用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2010年
白細胞分化抗原單克隆抗體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
B肝核心抗原診斷試劑
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
資料來源:
  • 論文發表
根據2016年3月信息顯示,軍事醫學科學院編纂出版了包括獲得全國優秀圖書獎的《現代軍事病理學》在內的教材和專著160餘部。
院所(部門)論文發表概況
院所(部門)備註
放射與輻射醫學研究所
出版學術專著160餘部;發表學術論文5000餘篇,其中在國際刊物上發表750餘篇,合計影響因子超過1200,在Nature系列子刊連續發表論文12篇
衛生學環境醫學研究所
在研課題包括解放軍“十二五”重大項目、重點項目、國家新藥創製重大專項在內的國家和軍隊重點課題80項
毒物藥物研究所
發表學術論文5000餘篇,其中,500餘篇發表於國際刊物
生物工程研究所
發表論文1600餘篇,主編(譯)著作41部
野戰輸血研究所
發表學術論文800餘篇
科技部
出版了以《醫學科技管理研究與實踐》、《軍事醫學系統論》等為代表的專著30餘部
疾病預防控制所
發表SCI論文150餘篇
資料來源:
  • 項目承擔
根據2016年3月信息顯示,軍事醫學科學院項目承擔的情況如下表所示:
院所(部門)項目承擔概況
院所(部門)備註
衛生勤務與醫學情報研究所
先後承擔國內、軍內課題與任務950餘項
衛生學環境醫學研究所
在研課題包括解放軍“十二五”重大項目、重點項目、國家新藥創製重大專項在內的國家和軍隊重點課題80項
生物工程研究所
先後承擔國家和軍隊的重點課題480餘項
野戰輸血研究所
後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863”、“973”計畫重大項目以及軍隊重大、重點項目等各類課題300多項
軍事獸醫研究所
十一五”以來,共承擔國家“973”、“863”等各類科研課題62項,科研經費達3億元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七醫院
承擔國家“863”、“973”、國家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課題、軍隊等科研課題110餘項
實驗動物中心
十一五以來,中心共承擔國家傳染病重大專項、科技支撐計畫項目(“863”、“97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各類課題約20項,科研經費近億元
科技部
領銜承擔國家、軍隊科技重大專項課題、重點課題、指令性任務20餘項
實驗儀器廠
2010年以來,獲得國家科技支撐計畫“多通道高質量DNA合成儀的研製及產業化示範”課題1項,軍隊醫學科技“十二五”科研項目3項,參與重大項目2項
疾病預防控制所
領銜或承擔國家973、863、重大傳染病專項、重大新藥創製專項等課題十餘項
資料來源:
  • 專利及其他
根據2016年3月信息顯示,軍事醫學科學院獲授權專利1050項。
院所(部門)專利及其他概況
院所(部門)備註
衛生勤務與醫學情報研究所
先後承擔國內、軍內課題與任務950餘項
放射與輻射醫學研究所
國家和軍隊新藥證書42個,新藥臨床批件52個;獲專利190項;編制國家和軍用標準20多項
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專利授權87項
毒物藥物研究所
近年來,共獲得國家新藥證書67個,其中一類新藥證書7個,授權專利近200項
生物工程研究所
獲新藥證書13項,完成成果轉化14項,獲專利證書93個
野戰輸血研究所
獲專利授權100餘項
實驗儀器廠
專利授權22項
疾病預防控制所
獲國家授權專利31項
資料來源:

學術期刊

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誌》為自由來稿,編委會以中華醫學會醫學信息學分會常委為主組成,並適收部分國家衛生部原部屬院校圖書館專家,軍民四所軍醫大學圖書館的專家組成。為ASPT來源刊和中國期刊網來源刊。主管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主辦單位:解放軍醫學圖書館。
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誌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誌
中國套用生理學雜誌》系中國生理學會和軍事醫學科學院衛生學環境醫學研究所聯合主辦的科技學術期刊,國內外公開發行。本刊的宗旨是面向套用和套用基礎理論,促進科研,以加強中國的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曾獲得國家印刷質量二等獎、國防科技期刊一等獎、ASPT來源刊、2004版核心期刊、中國期刊網來源刊。
中國藥理學與毒理學雜誌》是由中國藥理學會中國毒理學會和軍事醫學科學院毒物藥物研究所共同主辦的高級學術性刊物,1986年創刊,雙月刊,為中國生物醫學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主要刊登高質量的藥理學和毒理學研究論文及綜述。
中國藥理學與毒理學雜誌中國藥理學與毒理學雜誌
中國藥理學與毒理學雜誌》已進入Chemical Abstract、Biological Abstract和Excerpta Medica等國際檢索系統;國內入選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數位化期刊全文資料庫(萬方數據)、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中國知網)、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維普咨訊)、中文生物醫學期刊資料庫(CMCC,解放軍醫學圖書館)等11種資料庫;入選中國生物學文摘中國醫學文摘等6種文摘期刊。國外發行和交換已有美國俄羅斯日本新加坡等13個國家。
中國消毒學雜誌》為國家級消毒學理論與套用性刊物。以多種方式介紹國內外有關消毒與滅菌的科研成果、工作經驗和理論知識。曾獲北京市四通獎(1992年)、第二次解放軍醫學期刊質量評比中獲優秀編輯獎(1996年)、中華預防醫學會優秀期刊(2004年)。主管單位:軍事醫學科學院,主辦單位:軍事醫學科學院疾病預防控制所、中華預防醫學會
中國消毒學雜誌中國消毒學雜誌
營養學報》主要刊登國內具有相當學術水平的食物化學、實驗營養、實用營養、臨床營養、營養資源開發與利用及其它營養學研究論文或簡報,也刊登著名專家撰寫的述評、學術動態、國際交流信息、學會活動訊息和營養學家傳略等。曾獲得百種重點期刊 、中科雙效期刊 、Caj-cd規範獲獎期刊、2008年北大核心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1992年、1996年、2000年、2004年、2008年獲得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榮譽。主辦單位:中國營養學會和軍事醫學科學院衛生學環境醫學研究所。
營養學報營養學報
由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主管、公開發行的全國專業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主要報導現代科學技術在醫療衛生裝備上套用的新理論、新成果、新技術、新工藝;報導醫療衛生裝備的管理、使用、維修等方面的經驗。曾獲得全國專業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解放軍優秀醫學期刊。主辦單位:軍事醫學科學院衛生裝備研究所。
生物技術通訊》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唯一的、也是中國國內不多的全面反映生物技術及分子生物學、分子遺傳學研究進展,及其在生物醫學、工業、農業、環保、衛生、食品等各領域套用進展的學術性刊物之一。主辦單位:軍事醫學科學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生物技術通訊生物技術通訊
解放軍預防醫學雜誌》是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衛生部主管、軍事醫學科學院衛生學環境醫學研究所和解放軍預防醫學中心主辦的預防醫學學術性刊物,是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生物醫學核心期刊。先後獲“天津市一級期刊、天津市優秀期刊、解放軍優秀醫學期刊”等榮譽,並被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中國生物醫學期刊文獻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中國期刊網等國家重要信息檢索系統作為來源期刊及收錄期刊。
解放軍預防醫學雜誌解放軍預防醫學雜誌
寄生蟲與醫學昆蟲學報》是由中國動物學會中國昆蟲學會和軍事醫學科學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主辦的、國內寄生蟲學和醫學昆蟲學最高水平的學術刊物,為季刊,主要包括論文、綜述、簡報、論壇等欄目,主要讀者對象包括中國寄生蟲學和醫學昆蟲學科研、教學、臨床醫療、衛生防疫、動植物檢疫、畜牧獸醫、植物保護和醫藥工業等專業人員和生物學、醫學領域及其他相關學科的專業人員和國內外同行學者。
寄生蟲與醫學昆蟲學報寄生蟲與醫學昆蟲學報
國際藥學研究雜誌》是由軍事醫學科學院主管、軍事醫學科學院毒物藥物研究所主辦的綜合性藥學期刊。創刊於1958年,原名《國外醫學藥學分冊》,自2007年8月起改刊名為《國際藥學研究雜誌》,為雙月刊,每期80頁,國內外公開發行。被科技部衛生部評為中國生物醫學核心期刊,併入選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被美國化學文摘》、美國《劍橋科學文摘》、《烏利希國際期刊指南》、荷蘭《醫學文摘》、波蘭哥白尼索引》,以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中國生物醫學期刊引文資料庫、中文生物醫學期刊文獻資料庫、中國藥學文獻資料庫、中國生物學文獻資料庫等檢索機構收錄。曾獲得首屆優秀國防科技期刊評比三等獎、解放軍醫學期刊評比優秀編輯獎和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首屆 CAJ-CD 規範執行優秀獎,2010年在解放軍醫學期刊評比中榮獲“解放軍優秀期刊”榮譽稱號。
軍事醫學》(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系軍事醫學科學院主辦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學術期刊。本刊以刊登軍事醫學及相關學科的創新性論著為主,選登部分研究簡報,技術方法及有一定指導性的文獻綜述。內容涉及放射醫學、微生物學與流行病學、藥理學與毒理學、藥物化學、基礎醫學、衛生學與環境醫學、衛生裝備、臨床醫學及醫學高新技術等領域。獲獎情況: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解放軍優秀醫學期刊。主辦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
學術期刊列表
名稱主辦單位
解放軍醫學圖書館
中國生理學會和軍事醫學科學院衛生學環境醫學研究所
軍事醫學科學院疾病預防控制所、中華預防醫學會
中國營養學會和軍事醫學科學院衛生學環境醫學研究所
軍事醫學科學院衛生裝備研究所
軍事醫學科學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軍事醫學科學院衛生學環境醫學研究所和解放軍預防醫學中心
中國動物學會中國昆蟲學會和軍事醫學科學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軍事醫學科學院毒物藥物研究所
資料來源:

教育基地

2018年10月,被評為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人才培養

學科建設

根據2016年3月信息顯示,軍事醫學科學院是國家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權單位,1965年開始招收培養研究生,是解放軍研究生培養規模最大的科研機構,2011年,經中央軍委批准,軍事醫學科學院研究生教育正式納入解放軍院校教育體系並設立正師級研究生部。科學院有6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6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實際招收培養研究生的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27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36個,有3個國家重點學科,3個北京市重點學科。
國家重點學科:生物化學、病理學、藥理學
北京市重點學科:微生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藥物化學
軍事醫學科學院學位授權學科專業一覽表
序號一級學科二級學科授予級別
1
生物學
微生物學
博士
2
遺傳學
3
細胞生物學
4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5
生物信息學*
6
生物安全*
7
核科學與技術
輻射防護及環境保護
碩士
7
生物醫學工程
-----
博士
9
獸醫學
基礎獸醫學
博士
10
預防獸醫學
11
基礎醫學
免疫學
博士
12
病原生物學
13
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
14
放射醫學
15
再生醫學*
16
醫學蛋白質組學*
17
臨床醫學
內科學
碩士
18
臨床檢驗診斷學
19
外科學
20
腫瘤學
21
急診醫學
22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
博士
23
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
25
營養與食品衛生學
25
衛生毒理學
26
軍事預防醫學
27
衛生防護防疫技術與裝備*
28
軍事心理與認知科學*
29
藥 學
藥物化學
博士
30
藥劑學
31
藥物分析學
32
微生物與生化藥學
33
藥理學
34
軍事後勤學
軍事後勤學
碩士
35
軍事裝備學
軍事裝備學
36
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情報學
碩士
資料來源:
備註:*為自主設定目錄外二級學科。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及招生專業一覽表
流動站二級學科設站時間
藥學
藥物化學
1988年
藥劑學
藥物分析學
微生物與生化藥學
藥理學
基礎醫學
免疫學
1991年
病原生物學
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
放射醫學
再生醫學*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
1995年
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
營養與食品衛生學
衛生毒理學
軍事預防醫學
衛生防護防疫技術與裝備*
生物學
微生物學
1999年
遺傳學
細胞生物學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生物信息學*
生物安全*
獸醫學
基礎獸醫學
2004年
預防獸醫學
生物醫學工程
生物醫學工程
2012年
資料來源:
備註:*為自主設定目錄外二級學科

教學成果

根據2016年3月信息顯示,軍事醫學科學院為國家、軍隊培養和輸送了以“兩院”院士為代表的4700餘名研究生,留院研究生沈倍奮賀福初張學敏研究員當選兩院院士,汪海李松、楊曉、裴雪濤曹務春王升啟等列入總後院士後備人選,有17人次獲得求是獎、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和傑出青年基金,11個研究所所長中,有9位是留院研究生或博士後。近年來,產生國家自然基金和軍隊創新群體獎4個人才群體。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累計招收博士後研究人員553名,出站452名。

文化傳統

  • 院訓
博學、求是、忠誠、卓越
院訓院訓
  • 院徽
軍事醫學科學院院徽如右圖所示:
院徽院徽
釋義:軍事醫學科學院院徽中引用的“蛇徽”即“蛇杖”,源於古希臘和羅馬的神話,有“單蛇杖”與“雙蛇杖”之分。被後人奉為醫神的古希臘埃斯庫拉庇烏斯(Aesculapius)行醫時手持銘有聖文的單蛇杖(Single Snake Staff),成為行醫標識,後世奉此為“蛇徽”。單蛇杖正式作為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y Organization, WHO)徽章的特徵性圖案。
作為眾神使者的赫爾梅斯(Hermes)用“使者權杖”(Caduceus)開啟神與人溝通之門,被視為商賈守護神,掌管商業、畜牧、交通、競技等。赫爾梅斯的“權杖” 雙蛇同盤一杖,杖頭有雙翼,代表中立、非戰與和平。古今多用於商貿領域,因其含義也用為軍事醫學符號,取其“非戰”之意,為“和平”而工作,軍事醫學科學院院徽以及各軍醫大學校徽的主體均源於此識及其含義。
  • 60周年院慶標識
軍事醫學科學院60周年院慶標識如右圖所示:
釋義:此標識由數字“60”、字母“AMMS”、“1951―2011軍事
軍事醫學科學院60周年院慶標識軍事醫學科學院60周年院慶標識
醫學科學院”以及蘊含其中的“CDC”四部分組成。數字“60”採用藝術變形體,富有美感,配合右下部“1951―2011軍事醫學科學院”,代表研究院從1951年建院到2011年,迎來了60華誕;字母“AMMS”為研究院院名英文縮寫,採用由遠及近的透視效果,既有歷史的縱深感,又有穿越時空的現代感;字母 “CDC”與數字“60”融為一體,“6”下半部分是一個黃綠色的“C”和紅黃色的“C”,“0”和“AMMS”共同組成一個紅色的“D”,合起來為“CDC”;“6”字上半部分為兩條飄帶,寓意研究院既是解放軍醫學最高科研殿堂,同時又是解放軍最高疾病預防控制機構。
整個標識以紅、黃、綠色為主,紅黃是國旗、黨旗、軍旗的主色調,綠色既是軍隊的特有色彩,又是生命和生命科學的本色,寓意研究院在黨中央、中央軍委的正確領導下,敢於擔當,勇於創新,在科學發展的道路上闊步前進。

機構領導

職務姓名
政委
暫缺(少將)
院長
賀福初(少將)
副院長
張為、徐卸古(少將)
資料來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