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原民間廟會
- 歷史源遠:詳見正文
- 性質:傳統文化的淵源和基礎
基本簡介,民間春燈,文藝活動,歷史源遠,廟會奇觀,
基本簡介
廟會最早的形式是隆重的民俗祭祀活動,是人們敬祀神靈、愉悅身心的產物。隨著社會的發展,特別是經濟的發展,廟會和集市效果融為一體,成為人們敬祀神靈、交流感情和貿易往來的綜合性社會活動。廟會的發展和變化與商品生產和經營活動具有密切聯繫。城鎮的發展,為廟會的進一步擴大規模提供了必要的場所。廟宇在城鎮的建築群體中,其地位是十分特殊的。
一方面,廟宇作為神靈的“居所”,成為某一地區或某城鎮的“保護”對象。另一方面,廟宇又成為表彰某些傑出人物的立碑塑像之處。中原地區作為開發較早的地區,廟會的歷史和發展也更具有代表意義。廟會對民族傳統文化的匯聚和傳播方面,它既是某個地區的經濟形態的集中表現,又是文化的表現。多種社會現象共存於廟會,或者是宗教、藝術、道德說教的載體,氣象萬千,百花齊放。正是作為不同的載體,各種文化現象藉助於廟會這個特殊的“場合”而向四周輻射,起到文體的傳播作用。廟會是一種特殊的社會現象,在中原百姓的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和作用。尤其是在遠離大都市的鄉村,廟會成為人們經濟、文化交流活動的中心。
民間春燈
當年,凡是用於慶賀新春的花燈,均泛稱“春燈”。其主要是在舊曆年(除夕至正月初五日)和上元節(正月十三至十七日)期間,張掛於室內外,屆晚燃點,以點綴年景。人們晚間外出時以手提之,以資照明。有的僅為兒童玩具。每年臘月十五日以後,街頭鬧市即有“春燈攤”(一直擺至正月十七日)。所售品種大致有如下幾種:
1.走馬燈。 《燕京歲時記》載:“走馬燈者,剪紙為輪,以燭噓之;則車馳馬驟,團團不休,燭滅則頓止矣。”當年走馬燈,以細秫秸作架,糊上彩紙,狀如小龕。中有豎柱,柱底扎一釘尖,立於下橫樑卡住的一小塊玻璃上;柱上端張一紙傘,傘下用細鐵絲系四戲劇人物。燃燭直噓其傘,傘轉則人物亦轉。從燈的正面可以觀人,從背面白紙可以看影。
2.走絲燈。這是上述走馬燈的變種,燈作多角形,四面、六面、八面、十二面不等,每面畫上各色戲出,如《打漁殺家》、《三娘教子》及《八大錘》等武戲;或畫上成語故事如“畫龍點睛”、“守株待兔”等,也有畫俏皮話兒(歇後語)的,如“狗咬呂洞賓——不認識真神仙”、“老和尚看嫁妝——下世見啦”、“老虎拉碾子——不聽這一套”等;還有畫時事新聞的,如“捉拿康小八兒”、“嘆青水河”、“廣姑子做壽”等等。做工精巧,畫工纖細。內張紙傘,下燃紅燭,紙傘的桿上縛扎著許多馬尾兒(讀作yě),焰騰傘轉,帶動其馬尾兒,有條不紊地撥動每個畫面上的鐵絲機構,畫面上的人物便隨之而舞動起來,極為有趣。
3.動物象形燈。最常見的是羊燈、獅燈、兔兒燈、叭狗燈,以竹皮、秫秸為骨架。上糊彩紙,下端均有四方底架,裝上四個泥輪,以繩牽之能走;背上有洞,腹內燃燭,借燭力頭部能上下顫動,故有諺語“羊燈一點頭”之說。
5.氣死風燈。簡稱“氣風燈”,即今天天安門城樓上掛的圓形紅燈,是典型的節慶點綴物。有人為圖吉利,稱它為“乞賜封燈”。當年,多是用紅色桐油紙糊成的,半透明,上下飾以綠荷葉邊,燈肚飾以鮮紅色或金色“鴻禧”字樣。舊時,大宅門在節日期間將它掛在街門兩旁,上書姓氏“堂號”如“一善堂王”、“積善堂奎”等。
中原民間廟會
6.油紙肖形燈。以竹皮扎架,糊以彩色油紙,巧做各式帶有吉祥含義的象形燈。如龍睛魚燈、綠蟈蟈燈、喜鵲登梅燈、狀元騎馬燈、帶蔓兒的西瓜燈、帶花的桃子燈、帶葉的石榴燈等等。內明以燭,可懸可提。 此外,還有一種僅供觀賞的“春燈”,不能燃燭其中,空有燈名,實際上僅是一種民間工藝品。例由氈簾鋪出售。燈分大、中、小三種,外殼以薄柳木煨成扁圓形;狀如一層籠屜;其正面貼以厚紙,上繪戲曲故事。如“趙子龍大戰長坂坡”、“白娘子水漫金山寺”之類,其風格與楊柳青年畫相似。背麵糊以高麗紙,內貯細沙,有弦有斗,並有個粗鐵鈴鐺。略觸動之,則沙流鈴響,人物便頭擺臂搖,揮動兵器,仿佛廝殺狀,十分有趣。
節日期間,民間的藝人們將半年來積累的燈品藝術傑作,拿至街市展銷,客觀上形成了一個商業競爭性質的“斗燈會”。顧客當是最好的評判者,一些足以賞心悅目,藝術性較高的燈種,屆時必獲高價。尤其是富家小孩,見到心愛的春燈,就會死乞白賴地讓家長給買上一個,否則就“打墜坡”式的哭鬧不走,這是賣燈人和一切賣應時耍貨者所希望發生的情況。越是這樣,越要高價,家長無奈,只好認頭破費。
到了燈節晚上,全家就會領著小孩,小孩提著新買的春燈,一起出遊於天街月下,來個提燈逛燈。舊時的上元燈會之所以熱鬧,就是因為它是由三部分“春燈”所構成的,一是鋪戶懸燈、張燈,供人觀賞;二是夜間出遊的逛燈人自發地匯成人流燈海;三是藝販的春燈“展銷”。這三者合一,就構成了“上林盛舉”之一的上元燈會(現在的燈會僅僅是主辦單位的燈展,沒有遊人自然形成的“斗燈”,所以比較單調)。
文藝活動
在廟會期間,匯聚了豐富多彩的民間文藝活動:獅子、背閣、高蹺、旱船、等雜耍娛樂項目令人目不暇接。廟會上的商品貨樣齊全,琳琅滿目,讓人盡情購物。雖然敬祀神、佛的廟會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是人們的感情交流是以道德倫理的穩定機制為基礎而進行的。勸善懲惡,傳統的社會規範,在廟會上起到鼓勵社會樹立新風尚的重要作用。
歷史源遠
西周時期在中原形成的婚儀“六禮”,逐步演化為提親、定禮、迎娶等固定婚俗,並延續至今。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歲時風俗,如春節祭灶、守歲、吃餃子、拜年,正月十五鬧元宵,三月祭祖掃墓,五月端午節插艾葉,七月七觀星,八月中秋賞月,九月重陽登高等等,大多起源於中原,並通行全國。民俗還創造了民間的生活形態和藝術品,太昊陵廟會、洛陽花會、信陽茶葉節、馬街書會、開封夜市等古代的民間節會至今不衰,開封的盤鼓和汴繡、朱仙鎮木版年畫、南陽玉雕、濮陽和周口的雜技等民間藝術享譽中外。中原因其“中天下而立”,民俗文化廣泛影響了周邊地區乃至華夏和世界華人族群。比如飲食方面,廣東人在豆腐上挖個洞,填滿肉餡,蒸熟後食用,其實就是客家人從中原帶去的吃餃子風俗的變異。民俗的廣泛影響可見一斑。
中國民俗文化源遠流長,是中原絢麗多姿的文化記憶。在被譽為中華文明搖籃和禮儀之鄉的中原地區,勤勞勇敢的中原人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形成許多風尚和習俗,並代代相沿,積久而成豐富多彩、特色鮮明的中原民俗文化。中原民俗文化不僅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活習俗,日常社會交往方面的通禮習俗,生育、婚喪等的人生禮俗,春節、元宵等歲時節慶習俗,而且包括作息起居、生產勞動、工商貿易、民間節會、民間工藝、民間藝術等各個方面的習俗風尚。
中原古代民間廟會長盛不衰,主要有盛大隆重的太昊陵廟會、熱鬧非凡的中嶽廟會和規模盛大的濬縣古廟會。其中,太昊陵廟會歷史最為悠久。始建於春秋時期的太昊伏羲陵,淮陽等地俗稱“人祖廟”。每年農曆二月二至三月三,來自河南、安徽、山東、河北、湖北等地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他們有的朝祖進香、有的摸“子孫窯”。廟會期間,前來燒香拜佛的“經挑班子”在太昊陵前載歌載舞,雜技、獅子、龍燈、竹馬、旱船等也是忙個不停。廟會上售賣的玩具“泥泥狗”古樸別致,逛廟會的人都忘不了買幾個回去。鶴壁濬縣正月古廟會,廟會會期從正月初一至二月初二,長達月余,波及周圍5省80多個市縣,高峰期日人流量近30萬人。縣城四關四街,人流如潮,縣城方圓數十里社會各界匯聚,泥咕咕上市,數省商賈如期趕會,被稱為“華北第一古廟會”。
廟會奇觀
農曆正月十八相傳為舜帝的生日,每年這個時候無論天氣如何,無論路途遠近,河南濮陽及周邊地區的數萬民眾都要雲集在河南省濮陽縣五星鄉堌堆村的負夏舊址(又名瑕邱)祭典中華人文始祖。負夏也因此而發展成為中原地帶的傳統民俗活動——廟會,並且千百年來久盛不衰。
著名歷史學家朱紹候以濮陽獨有的地名負夏為坐標,對古代的姚墟、歷山、雷澤進行考證,認為舜帝定居地負夏就是現在的濮陽縣五星鄉瑕邱,出生地姚墟、耕作地歷山、打漁地雷澤也分別在濮陽的徐鎮集、楊崗上和澶州坡,此三處與負夏相距不遠,且地貌特徵、民間傳說都與歷史記載十分吻合,因而濮陽負夏為舜帝故里已無須再作爭議。
今年是舜帝誕辰4322周年。2月18日至2月20日(正月十八至二十)這幾天象往年一樣瑕邱舊址人涌如潮來焚香祭祖,民間藝人們也趕來為廟會獻藝,耍龍、舞獅、唱大戲、各種社火表演令人目不暇接,八卦悠、猴秋、套圈等民間雜耍也讓孩子們樂不歸家。最具特色的要數這裡的坐會大宴席了,這種習俗也已流傳數百年了,趕會的鄉親會聚在這裡焚香祭祖後,古會管理小組在廣場上擺有數百桌宴席,每桌10個碗8個盤的飯菜。鄉親們可圍坐在一起大會餐。由於人多都要排隊輪番上陣,數千人的吃場甚為壯觀。據說,最多的一年擺了上千席。這種在廟會上千人同吃一大鍋熱菜的情景堪稱中原之最。
準備這數千人的坐會大宴席可真是夠組織者張羅一番的,6個人一桌的宴席,其標準是10個碗(主要有紅燒肉、紅燒丸子、排骨、紅燒魚、粉皮、黃燜蛋等)、8個盤(即燒雞、牛肉、火腿、五花肉、豬肝、豬肚、芹菜、菠菜等)、9斤半鏝頭、半斤白酒,這么大量豐盛的飯菜從其採購到做成成品假如沒有一定的秩序肯定是不行的,為此廟會管理小組專門成立了一伙食組,下邊又分設了管肉組、管菜組、饅頭組、廚事組等,各組分工協作、各負其責。所需的經費都是由來參加坐會的人提前在前一年的臘月以前按每人5-10元或每桌60元報份,另外的資金缺口就從廟會上的善家捐款中提出一部分用於採購所需原料。
飯菜等原料採購齊全後,從正月十二開始,管理小組就開始組織村里近百人張羅著做飯菜,頭一件大事就是殺豬做肉,每次大概需1500公斤左右的豬肉,也就是說二、三百斤重的大肥豬需要殺上10多頭才夠用。從正月十二一大早天不亮就開始殺豬,豬都是從村里各戶收購的家養豬,比養豬廠的肉質要好。殺豬、分割、燒制都是分組進行的,一條龍作業,一天從早忙到晚,豬的各個部位幾乎都被製成了成品菜。
自古就有“年年有餘”的說法,魚當然就成為宴會上必不可少的大菜了,每次大概要準備100多公斤的大鯉魚。做魚組的10多人也是夠書忙火的了。今年的冬季格外的寒冷,剝魚手都給凍麻了,可為了不誤時間,大夥仍堅持幹活。另外,其它的各種菜也需要加工,雞蛋350公斤,火腿10箱,菠菜、芹菜各500公斤等等都要在幾天內摘洗停當以備做成成品菜。孰不知這么多人這么多天緊著忙碌都是義務奉獻,是沒有一點工錢的,並且也不管飯,幹完活各回各家吃飯喝湯,但大家還都樂於幹這種善事,因為十里八鄉的鄉親來這裡相聚一次不容易,特別是還有河北、山東、山西等遠道而來的祭祖的鄉親們,多年來這漸漸成了一種特有的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