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文中,道德是
道和德的合成詞,道是一種良好的選擇,
德是一種素養或習慣。二者合起來就構成它的定義,即一種良好的選擇習慣,其中習慣是它的種,良好的選擇是它的屬差。道德屬於倫理學範疇,其題材是人的活動或實踐,其目的是人的幸福。道德定律與自然定律或邏輯定律不同,它不是一個百分之百確定的定律,這是由於道德定律對應的題材本身的不確定性造成的,所以也有人因此懷疑道德定律是否存在。一個有教養的人只尋求與題材的確定度相匹配的定律,對於道德定律不可強求其確定度,關於道德的知識只要有助於我們的活動或實踐也就足夠了。另外,知道了什麼是良好的選擇並不能使我們成為道德的,重點在於實踐,即習慣的養成。
道德的起源
實踐或活動起源於欲望,而非理性。理性只能分辨對錯,而不引起任何活動,欲望正好相反,它能夠引起活動,卻不能分辨對錯。欲望能夠服從理性,也能夠反對理性。服從理性的欲望導致良好的選擇,反對理性的欲望導致較差的選擇,而道德正在於這種良好的選擇,所以說道德從根本上起源於欲望和理性的統一。
進一步來講,欲望是由感覺引起的,感覺又分為快樂和痛苦。快樂來源於愛好,痛苦來源於討厭。凡熱愛一事物者,該事物就能夠給他以快樂,所以愛好道德者,道德也使得他快樂。因此,道德與快樂並非不可兼得。
在沒有養成習慣之前,快樂常常誘導我們選擇做不道德的事,痛苦則迫使我們選擇做不道德的事,所以做一個道德的人並不容易。但是,良好的選擇習慣一旦養成,道德的活動本身就能夠帶來快樂,這種快樂又誘導我們選擇做道德的事情,所以做一個道德的人也可以說並不難。特別要注意乃是從小就養成一個好習慣,因為好習慣既然特別的有助於增進人的幸福,壞習慣自然也就特別的能夠損害人的幸福。
道德的功能
凡是人的活動都是為了獲得某種幸福,區別在於幸福的種類和完滿的程度不同。道德的活動既然是一種活動,當然也不能例外,它也是為了追求某種幸福。人類的靈魂可以粗略的分成三個部分,即營養和繁殖的部分,感覺和欲望的部分,心靈和理性的部分。道德既然與實踐和活動密切相關,所以它的目的就在於追求人類靈魂中感覺和欲望部分的幸福。
道德的準則
既然道德是一種良好的選擇習慣,像射箭一樣有一個標靶,即人的幸福,所以也像射箭一樣,需要在實踐中根據感覺來調整和提高它的命中率。因此,說道德的準則是感覺當不為謬誤。
有人說道德的準則是自由,而把自由又定義為既不壓迫人,也不受人壓迫。這話一半正確,一半不正確。因為相同人的幸福是相同的,不同人的幸福是不同的。對幸福一概而論,是智力不成熟的表現。人的性格是有多樣性的,有的人愛好思考,有的人愛好運動。即便同一個人,小時候和長大了的性格也有可能不同。因此,幸福和快樂也具有多樣性。對待不同的人,幸福既然不可以一概而論,相應的道德也就不可以一概而論。如果對象全都是自由人,那么既不壓迫人,也不受人壓迫誠然是一種道德,但是如果對象一方是自由人,一方是奴隸,那么道德就是一方壓迫另外一方。不可以強求相同的人遵循不同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不同的人遵循相同的道德。
具體來說,不可以強求古人遵循今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小孩遵循成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女人遵循男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窮人遵循富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開發中國家遵循已開發國家的道德。這種說法反過來也是正確的,不可以強求今人遵循古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成人遵循小孩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男人遵循女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富人遵循窮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已開發國家遵循開發中國家的道德。
具體的道德
一般欲望部分
行動方面的道德有自信和勇敢,不道德有魯莽,遲鈍和怯懦等。
感情方面的道德有節制和自製,不道德有放縱和冷漠,病態和變態等。
特殊欲望部分
交易方面的道德有慷慨和節儉,不道德有揮霍,浪費和吝嗇等。
交流方面的道德有嚴肅和溫和,不道德有暴躁和麻木等。
交談方面的道德有風趣和誠實,不道德有滑稽和乖戾,誇張和刻板等。
交際方面的道德有大方和謙遜,不道德有驕傲,虛榮和虛偽等。
交往方面的道德有博愛和公正,不道德有自戀和諂媚等。
理智部分
考慮方面的道德有周詳和謹慎,不道德有繁瑣,衝動和馬虎等。
理性部分
思辨方面的道德有深刻和廣博,不道德有膚淺和狹隘等。
詞源
道德一詞,在漢語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
老子所著的《
道德經》一書。老子說:“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運行與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但,德的本意實為遵循道的規律來自身發展變化的事物。在當時道與德是兩個概念,並無道德一詞。“道德”二字連用始於荀子《勸學》篇:“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詞起源於拉丁語的“Mores”,意為風俗和習慣。《
論語·學而》:“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錢穆先生的註解:“本者,仁也。道者,即人道,其本在心。”可見,“道”是人關於世界的看法,應屬於世界觀的範疇。
其他定義
馬克思主義對道德的定義
馬克思主義認為,道德是一種社會
意識形態,它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範。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道德觀念,沒有任何一種道德是永恆不變的。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類的道德觀念是受到後天的宣傳教育及
社會輿論的長期影響而逐漸形成的。這是一種
道德相對主義,與之相反的主張則稱為道德絕對主義。道德很多時候跟
良心一起談及,良心是指自覺遵從主流道德規範的心理意識。
各種文化中的道德觀
相較於
西方文化自
古希臘以來把道德視為一個獨立分離的單元(
哲學中的
倫理學),中國古代並沒有特別把道德領域(Moral)跟非道德領域(Amoral,異於指不道德的Immoral)切割開來(中文道與德兩字經常並用,對真善美三者亦無明顯區隔):兩者之間界線模糊又經常融為一體(
儒家理想的
天下觀即為一例,文史哲不分亦為一例,大體上是受到
陰陽五行及
天人合一思路的影響);
希伯來、
伊斯蘭和
印度文化中,道德附屬於
宗教,例如
耶和華或
安拉或法 (印度哲學),並不是獨立的單元;原始
部落中(非洲人、印地安人、澳洲土著、
台灣原住民等),道德通常附屬於傳統
習俗,亦非獨立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