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時空尺度下的濕地景觀格局與動態趨勢研究

不同時空尺度下的濕地景觀格局與動態趨勢研究

《不同時空尺度下的濕地景觀格局與動態趨勢研究》是依託哈爾濱師範大學,由張玉紅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不同時空尺度下的濕地景觀格局與動態趨勢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張玉紅
  • 依託單位:哈爾濱師範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本項目以黑龍江省扎龍濕地為研究區,結合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及微觀採樣等方法,從不同的時空尺度對濕地從1979年-2010年30年內的景觀格局和動態特徵展開研究。首先,分析扎龍濕地在小區域尺度上濕地景觀的破碎化、乾旱化和鹽鹼化趨勢,並從流域尺度上分析水空間格局的變化。其次,在分區的基礎上分別以兩年和五年的時間尺度分析並總結紮龍濕地的景觀動態變化的模式和規律,建立相應的景觀動態模型。再次,對不同小區域景觀動態的轉換速度、幅度和動態趨勢進行分析,總結紮龍濕地景觀內部的空間異質性特徵和景觀的穩定或不穩定趨勢。最後,明確分析濕地景觀動態變化的驅動因子,針對景觀的穩定或不穩定趨勢構建相應的生態最佳化方案。該項目為濕地景觀動態的多尺度問題提供了理論依據,進一步完善和充實景觀生態學中關於尺度推繹的理論和方法體系,為濕地生態系統管理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

結題摘要

本項目黑龍江省扎龍濕地為研究區,利用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和全球定位系統,結合景觀生態學、數學、地面採樣調查等多種方法,對研究區景觀的動態變化進行遙感監測,分析研究區多年景觀格局動態過程和趨勢,為濕地的管理提供基礎的信息和必要的指導,這也在濕地生態環境的保持、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及濕地管理決策的準確性等多方面有著重大現實意義。 本項目從不同的時空尺度對濕地從1979年-2013年30年多內的景觀格局及其動態特徵展開研究。具體分析了濕地景觀的破碎化、乾旱化和鹽鹼化趨勢,總結了扎龍濕地水文空間格局的情況。根據不同的時間尺度分析並總結了扎龍濕地的景觀動態變化的模式和規律,確定了不同空間區域的景觀穩定性特徵。根據不同的棲息地評價模型探究了鶴類棲息地對景觀變化的回響。主要研究結論有: 1.根據扎龍濕地景觀調查,綜合扎龍濕地的植被條件、水文條件和土地覆蓋情況並結合遙感影像,確定了濕地內部的景觀類型,即由湖沼、有地表水的沼澤、無地表水的沼澤、草甸、草甸草原、鹽鹼地(裸地)、農田與村鎮構成的合併分類和由明水、有地表水的濕地、無地表水的濕地、旱地構成的最終的景觀分類系統。 2.扎龍濕地以含地表水的濕地和無地表水的濕地為主要土地利用/土地覆蓋類型,在30多年的時間裡其組成、數量和空間分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些變化特徵直接影響了濕地的景觀動態特徵。(1)破碎化特徵:從像元、類型到景觀三個空間尺度上分析了扎龍濕地景觀的破碎化特徵。三個尺度的結果均表明核心濕地面積減少, 原有的核心濕地逐漸變得破碎。(2)乾旱化特徵:在近幾十年濕地變得越來越乾,從濕地的外圍延伸到核心區。扎龍濕地1979-2013年期間,濕地景觀在前十年向濕生景觀轉換,但是轉換的幅度越來越小;後二十年,濕地轉向乾旱趨勢。(3)鹽鹼化特徵:從鹽鹼地的數量變化,轉換類型和空間分布的變化上來看,鹽鹼地向核心區擴散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擴散範圍也逐年增大,鹽鹼化沙化程度進一步加劇。 3.扎龍濕地景觀動態變化主要為四類景觀動態類型:A-小幅度規則型穩定景觀,B-中幅度不規則型變化景觀,C-幅度漸弱規則型穩定景觀,D-大幅度不規則型變化景觀。在不同的景觀動態類型中A類小幅度規則型穩定景觀所占面積最大,接近濕地面積的二分之一,主要集中在核心區和外圍穩定的農田部分;D類大幅度不規則型變化景觀面積最少,主要分布於人類干擾強烈的區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