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時空尺度下的濕地景觀格局與動態趨勢研究》是依託哈爾濱師範大學,由張玉紅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不同時空尺度下的濕地景觀格局與動態趨勢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張玉紅
- 依託單位:哈爾濱師範大學
《不同時空尺度下的濕地景觀格局與動態趨勢研究》是依託哈爾濱師範大學,由張玉紅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不同時空尺度下的濕地景觀格局與動態趨勢研究》是依託哈爾濱師範大學,由張玉紅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本項目以黑龍江省扎龍濕地為研究區,結合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及微觀採樣等方法,從不同的時空尺度對濕...
景觀生態學的理論發展突出體現其對異質景觀格局和過程的關係,以及它們在不同時間和空間尺度上相互作用的研究。理論研究還包括探討生態過程是否存在控制景觀動態及干擾的臨界值;不同景觀指數與不同時空尺度對生態過程的影間擴散響;景觀格局和生態過程的可預測性;以及等級結構和跨尺度外推。儘管這些都僅是理論雛形,但...
濕地景觀分類是通過建立等級分類系統,全面反映研究區濕地景觀的空間分異和組織關聯,揭示其空間結構與功能特徵,是濕地景觀研究的基礎。首先,對濕地景觀的概念進行剖析;然後,從濕地分類和濕地景觀分類兩方面,闡述國內外相關研究的進展和現狀,並詮釋兩者之間的聯繫和區別;在此基礎上,總結有關濕地景觀分類研究存在的...
《城市景觀格局動態與植物物候回響的多尺度關係研究》是依託華東師範大學,由李俊祥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城市化對植物物候的影響是正確理解和評價城市化的生態後果的基礎。但目前對城市化影響植物物候的時空格局特徵和物候提前機理的解釋相當缺乏。因此,在多尺度水平上開展城市景觀格局與植物物候關係研究至...
《變化環境下不同時空尺度徑流演變及其歸因研究》是2019年06月01日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強、劉劍宇。內容簡介 本書從關鍵水循環要素時空變化特徵入手,利用多元氣候彈性法定量識別全國流域尺度徑流變化成因;通過推導PnT氣候彈性法,模擬評估中國未來流域徑流時空演變特徵;提出氣候季節性和非同步性指數(SAI),...
在區域尺度上,利用高分遙感影像辨識廣東省森林空間分布,開展森林景觀連通性及其生態效應研究;在景觀尺度上,選擇典型區域開展森林生態系統變化及其對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的回響機制研究,並建立模型開展未來預測研究;建立與森林密切相關利益者的多主體土地利用模型,模擬分析森林生態系統結構、功能及景觀格局的變化,定量及...
系統深入地開展了內蒙古不同類型草原生態系統C循環的時空動態與調控機理,家畜放牧、開墾和草地管理等對土壤有機C貯量的影響,根系生產力與碳素周轉,生態系統碳平衡與含C痕量氣體釋放等研究工作。研究發現:①溫度是群落水平土壤呼吸季節動態的主要控制要素,而在景觀尺度上土壤呼吸的空間格局是由水分、土壤有機質和質地...
主要進展與成果如下: 1.本研究精確計量了東北地區松嫩平原1980、1995、2000和2010年LUCC景觀格局和近30a間的變化特徵。並闡釋了這一格局特徵和過程的動力機制。 2.構建一整套湖沼濕地生態系統生態服務價值測定指標,評估其生態服務價值的變化過程,結果顯示,30a間研究區湖沼濕地的生態服務功能呈現降低趨勢。其中,對...
國外道路景觀美學評價多採用專家法和心理物理學法,近年來有相互融合的趨勢。展望未來21 世紀的景觀美學(視覺景觀) 評價,生態系統的評價(時空尺度上) 相比某時刻對於某些特定景觀特徵的評價更為重要,生態系統管理中對於複雜時空動態景觀有效的表達是景觀質量評價一個主要的挑戰。隨著GIS、遙感和仿真技術、數學模型等的發展...
山區土地利用的生態效益評價研究 旅遊洞穴景觀損壞機理及保護模式 重慶市土地資源安全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泉州灣海岸帶濕地生態特徵及保護利用研究 根溪河小流域高程和坡度對水土流失現狀的影響 土地資源生態安全研究綜述 長江上游土地生態修復的成效、問題與對策 礦區復墾土壤質量修復技術的理論探討 岩溶山區建設用地占用...
劉世梁,北京師範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生態學學會副秘書長,國際景觀生態學會中國分會副理事長,中國生態學學會景觀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地學分會副秘書長。主要從事景觀生態學、恢復生態學、環境影響評價與規劃等方面研究。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排名第3)和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
周德民,宮輝力,胡金明*,趙魁義,2007,三江平原淡水濕地生態系統景觀格局特徵研究——以洪河濕地自然保護區為例,自然資源學報,22(1):86-96。 Zhou Demin, Gong Huili, Luan Zhaoqing,Hu Jinming,et al,2006,Spatial Patterns of Water controlled Wetland Communities in the Sanjiang Floodplain, Northe...
李楊帆,朱曉東,鄒欣慶,高建華,2005. 江蘇鹽城海岸濕地景觀生態系統研究. 海洋通報,24(4),4651 賈建軍,高抒,高建華,潘少明,2005. 珠江口河流輸沙、河口沉積與粒度信息之間的聯繫,海洋科學進展,23(3),297-304。高建華,汪亞平,潘少明,王愛軍,楊暘,2005.長江口懸沙動力特徵與輸運模式,海洋通報,24(...
各種內陸濕地景觀都包含了一系列的不同類型的濕地環境,構成一個複合生態系統,如泛濫平原就包括了多種類型的淺水湖泊、淡水沼澤以及洲、灘地等地貌環境。內陸濕地中不同類型濕地環境鑲嵌分布,而且任何一種類型的濕地都與其它類型具有多方面的聯繫,因而環境結構具有多樣化格局,這是濕地生態系統具有極高生物多樣性的基礎...
[10] 劉艷艷, 吳大放, 王朝暉. 濕地生態安全評價研究進展[J]. 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 2011,[11] 劉艷艷, 吳大放, 曾樂春, 等. 1988-2008年珠海市濱海濕地景觀格局演變[J]. 熱帶地理, 2011,[12] 陳崑崙, 吳大放, 薛德升. 西方城市環境議題及其研究述評[J]. 熱帶地理, 2012,[13] 陳浩龍, 劉毅華, 吳大放,...
生態水利及水生態修復技術與套用主要從河流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出發,多角度分析水利工程對水域生態系統的脅迫效應,發展河流生態恢復理論,開展減緩水利工程建設負面影響的生態工程技術研究和實踐,並套用於不同類型的水利工程影響區域。該方向通過生物學、生態學、水文水力學、水工學等多學科融合,綜合考量生態、景觀和社會...
研究方向 土地系統格局與生態環境演變 依據植物孢粉紀錄、樹木年輪記錄、地層記錄和歷史文獻分析,在萬年時間尺度上,探索不同地區生態、環境演變規律,揭示其演變過程和機制;通過野外調查、遙感解譯、野外台站監測等手段,分析近50年、10年不同地區土地系統結構、功能和景觀格局演變,刻畫不同區域生態環境動態過程及關鍵...
因此,開展土壤發生學、診斷特性及其土壤分類研究是土壤資源合理開發與持續利用、土壤環境保護以及全球土壤變化研究的基礎,也是現代土壤地理學首要的基礎理論性研究工作。開展不同景觀尺度土壤發生過程建模,單個土體土層尺度內的物理化學過程定量研究,以及有關人為作用對土壤形成及性狀變化的影響均成為現代土壤地理學研究的...
土地利用方式的變化不僅改變了流域的景觀格局,也改變了湖泊與陸地之間物質和能量方面的交換與聯繫,從而改變了流域生態系統的結構和自身修復功能,使湖泊日益受到富營養化的嚴重威脅。農業用地是流域最主要的,同時也是對氮磷等造成水體富營養化的營養元素影響最大的土地利用方式之一。1、非農業用地與水體富營養化研究...
研究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演變規律與成因,建立生態環境基準理論與方法;研究多尺度人與自然耦合生態系統演變特徵、驅動力和反饋機制,發展人與自然耦合系統生態複雜性理論和穩定性調控方法;闡明生物個體/種群對人類活動干擾的回響與適應機制;明確城市化過程和生態景觀格局相互作用機制,開展生態系統模擬研究與套用。2. 生物多樣...
5.5 空氣動力學方程的簡化、近似和尺度理論 5.5.1 狀態方程 5.5.2 連續方程(質量守恆方程)5.5.3 平均運動方程——雷諾方程(動量守恆,牛頓第二定律)參考文獻 附錄 矢量分析、張量簡介 第6章 近地邊界層湍流運動特徵與擴散通量 6.1 邊界層的湍流現象及其作用 6.1.1 湍流現象 6.1.2 湍流的作用 6.1....
紫雲峰—波月湖片區天然林和公益林的保護力度,推進草林、山地恢復,控制自然保護地內人為活動;婁底市域內河網縱橫、湖庫密布,加強資江、漣水、孫水、側水四條區域性河道的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以及河流水系的連貫通暢治理,實施河道和流域生態修復、石漠化防治、生態景觀提質美化以及城市黑臭水體的改造,保護河湖水網生態...
研究制定支持旅遊產業化發展若干政策措施,重點推動完善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文化和旅遊項目建設,列入省級以上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的文化旅遊項目,屬於單獨選址的在用地批准時直接安排計畫指標。強化文化旅遊用地分類管理,屬於自然景觀用地及農牧漁業種植、養殖用地的文旅項目,在不破壞生態、景觀環境和不影響地質安全的前提下,...
全力推進片區綜合開發項目的包裝策劃和實施,推動片區設計與國土空間規劃相銜接,統籌片區與周邊要素資源,與產業共研究、同謀劃。——加強鄉村景觀設計和管理。深入實施新鄉村建設提質行動,深化“十百千萬”創建活動,加快推進G320繞城線等交通幹線人居環境整治規劃編制,強化鎮村建設風貌整體管控。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環境異質性增大。具體表現為植被景觀破碎化,群落結構複雜化,生態系統退化明顯,水土流失加重等。(二)生態脆弱區的空間分布 我國生態脆弱區主要分布在北方乾旱半乾旱區、南方丘陵區、西南山地區、青藏高原區及東部沿海水陸交接地區,行政區域涉及黑龍江、內蒙古、吉林、遼寧、河北、山西、陝西、寧夏、甘肅、青海、新疆、...
4.助力文化旅遊強省建設。推動氣象服務納入旅遊安全保障體系。開展特色旅遊氣候資源評價,強化氣象景觀資源開發和利用。開展旅遊景區災害及其次生災害風險排查,強化旅遊安全氣象風險預警。推動4A級以上旅遊景區建設氣象監測及預報預警信息傳播設施,實現各級旅遊主管部門責任人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全覆蓋。(三)增強民生福祉氣象服務...
(3) 我國湖泊水庫富營養化嚴重,嚴重威脅到供水安全和漁業生產,嚴重削弱景觀娛樂功能的發揮。(4) 我國江河湖庫底質污染嚴重。重金屬污染率高達 81%,總磷輕度及重度污染斷面比例為12.5%,總氮輕度及重度污染斷面比例為 16.7%。底質污染控制已經成為點源、面源之外的又一必須關注的問題,應該有防患對策。(5) ...
依託衛星、雷達、無人機等多源遙感生態氣候監測產品,完善旅遊景區自然景觀、氣象景觀預報服務業務。建立完善生態氣象業務服務體系,開展工業園區主要污染物環境氣象監測服務,強化重污染天氣監測、預報、預警服務,完善森林火險氣象等級預報預測業務,提升水源涵養、水土保持、植被恢復、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庫蓄水、河湖補水、...
5.海洋環境保護。重點發展渤海灣污染物溯源、海源污染物治理、近岸海域污染負荷削減、入海污染物綜合調控關鍵技術,建立海水資源利用技術創新中心,開展近岸海域立體監測及污染治理技術研究與工程示範。6.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點發展濱海濕地的保護和退化濕地生態修復、城區景觀河道和居住區景觀水體水質保持、基礎性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