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地生態系統通量觀測的原理與方法(第二版)

《陸地生態系統通量觀測的原理與方法(第二版)》是2018年2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作者是於貴瑞 孫曉敏 等。

基本介紹

  • 書名:陸地生態系統通量觀測的原理與方法(第二版)
  • 作者:於貴瑞、孫曉敏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8年2月
  • ISBN:9787040460124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以近地邊界層大氣科學的基本理論為基礎,系統地論述了陸地生態系統CO2、H2O、熱量和動量通量的觀測原理與方法,為從事全球變化、陸地生態系統碳循環和水循環以及地圈-生物圈-大氣圈相互作用研究領域的科技人員提供了野外觀測、數據質量控制與分析、生態學知識與數學模型的提煉等方面的基礎理論和實踐技術,可作為相關領域科研工作者的理論學習和實踐活動的參考書。
全書共17章,第1~6章系統介紹了全球變化與陸地生態系統碳、氮和水循環,陸地生態系統的能量和物質交換通量,地球大氣圈的垂直構造與大氣成分,大氣圈的輻射傳輸與地表輻射平衡,近地邊界層特徵與空氣運動基本方程,近地邊界層湍流運動特徵與擴散通量等有關近地邊界層大氣科學的基礎理論;第7~10章詳細討論了基於空氣動力學和熱平衡的通量觀測、渦度相關技術原理及通量觀測、渦度相關觀測中的若干理論和技術問題、穩定同位素技術在通量觀測中的套用;第11~14章綜述了陸地生態系統不同界面的碳氮水交換通量觀測方法、陸地生態系統碳循環與碳通量評價模型、陸地生態系統的水循環及水通量的評價模擬、陸地生態系統碳-氮-水耦合循環及模擬模型的研究進展;第15、16章分別介紹和評述了全球陸地生態系統的通量觀測及其實例,全球陸地大氣邊界層觀測實驗/生態系統通量觀測網路與相關研究計畫;第17章討論了中國通量觀測研究網路的建設、研究進展及發展方向。

圖書目錄

前輔文
第1章 全球變化與陸地生態系統碳、氮和水循環
1.1 引言
1.2 全球氣候變化與生態系統
1.2.1 全球變化及其成因
1.2.2 全球氣候變暖的基本事實
1.2.3 全球變暖的成因
1.2.4 全球變化對生物圈結構和功能的影響
1.2.5 應對全球變化的適應性管理對策
1.3 全球變化與陸地生態系統碳、氮和水循環研究
1.3.1 陸地生態系統碳循環及其對全球變化的回響與反饋
1.3.2 陸地生態系統水循環及其對全球變化的回響與反饋
1.3.3 陸地生態系統氮循環及其對全球變化的回響與反饋
1.4 全球變化與陸地生態系統碳-氮-水耦合循環研究
1.4.1 陸地生態系統碳-氮-水耦合循環研究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1.4.2 陸地生態系統碳-氮-水耦合循環研究的基本科學問題
1.4.3 陸地生態系統碳-氮-水耦合循環機制的邏輯框架
參考文獻
第2章 陸地生態系統能量和物質的交換通量
2.1 生態系統的能量傳輸與物質循環
2.1.1 陸地生態系統的概念與分布格局
2.1.2 陸地生態系統的能量傳輸和轉化
2.1.3 陸地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2.2 生態系統物質與能量通量的基本概念
2.2.1 動量通量
2.2.2 輻射通量
2.2.3 顯熱和潛熱通量
2.2.4 物質通量
2.2.5 H2O通量
2.2.6 CO2通量
2.3 生態系統生產力與碳通量
2.3.1 總初級生產力(GPP)
2.3.2 淨初級生產力(NPP)
2.3.3 淨生態系統生產力(NEP)
2.3.4 淨生物群系生產力(NBP)
2.3.5 淨生態系統碳交換量(NEE)
2.4 生態系統碳通量的生態學測定方法
2.4.1 基於生物量變化的估算法
2.4.2 基於碳平衡方程的估算法
2.4.3 基於碳循環模型的估算法
2.4.4 同化箱測定法
2.5 生態系統水、碳與能量通量的微氣象學測定法
2.5.1 H2O和CO2通量微氣象學方法概論
2.5.2 渦度相關法的特點及其套用
2.5.3 拓寬湍渦累積法
參考文獻
第3章 地球大氣圈的垂直構造與大氣成分
3.1 地球的氣候系統
3.1.1 大氣圈
3.1.2 生物圈
3.1.3 岩石圈與土壤圈
3.1.4 水圈與冰雪圈
3.2 大氣圈的垂直構造
3.2.1 地球大氣圈的垂直分層現象
3.2.2 對流層
3.2.3 平流層
3.2.4 中間層
3.2.5 熱層
3.2.6 散逸層
3.3 地球大氣成分及其進化
3.3.1 地球大氣圈的成分
3.3.2 行星和第一次原始大氣
3.3.3 第二次原始大氣的生成與進化
3.3.4 地球大氣中氧的生成與進化
3.4 大氣層臭氧的生成與分解
3.4.1 大氣的臭氧與臭氧層
3.4.2 大氣中臭氧生成與分解的化學過程
3.4.3 環境污染對大氣臭氧層的影響
3.5 大氣中的CO2、CH4和N2O的濃度變化
3.5.1 二氧化碳
3.5.2 甲烷
3.5.3 氧化亞氮
3.6 大氣圈的氣象要素
3.6.1 空氣溫度
3.6.2 空氣壓力
3.6.3 空氣濕度
3.6.4 風速與風向
3.6.5 能見度、雲與降水
參考文獻
第4章 大氣圈的輻射傳輸與地表輻射平衡
4.1 輻射的基本概念與定義
4.1.1 輻射的物理特性
4.1.2 輻射與輻射能
4.1.3 物體對輻射能的吸收、反射和透射
4.1.4 物體的輻射源函式
4.1.5 物體輻射的基本定律
4.2 太陽輻射和地球輻射
4.2.1 太陽輻射和地球輻射的特徵
4.2.2 太陽輻射在大氣上界的分布
4.2.3 太陽輻射在大氣中的衰減
4.3 大氣圈的輻射平衡
4.3.1 大氣圈的輻射平衡概述
4.3.2 輻射平衡與時間常數
4.4 大氣中輻射傳輸的基本法則
4.4.1 比爾-布格-蘭伯特法則
4.4.2 施瓦西方程和灰色大氣的輻射傳輸方程
4.4.3 輻射平衡解
4.5 輻射傳輸對大氣溫度的影響
4.5.1 大氣層的輻射平衡溫度與氣溫分布
4.5.2 輻射吸收的溫室效應
4.5.3 輻射冷卻效應
4.6 陸地表面的輻射平衡
4.6.1 地表的太陽輻射平衡
4.6.2 地表接受的光合有效輻射
4.6.3 地表的長波輻射平衡
4.6.4 地表的輻射能量平衡
4.7 植物群落對地表輻射平衡的影響
4.7.1 植物葉片的光反射率、透射率與吸收率
4.7.2 植物群落的光反射率、透射率與吸收率
4.7.3 植被指數、葉面積指數與植被光合作用的關係
4.8 全球的能量平衡
4.8.1 地面的熱量平衡
4.8.2 全球的熱量平衡模式
參考文獻
第5章 近地邊界層特徵與空氣運動基本方程
5.1 大氣邊界層的概念及其特徵
5.1.1 大氣邊界層的概念
5.1.2 大氣邊界層的構造特徵
5.1.3 近地邊界層的動力學特徵
5.2 邊界層空氣的狀態方程
5.2.1 理想氣體的狀態方程
5.2.2 乾空氣的狀態方程
5.2.3 濕空氣的狀態方程
5.3 邊界層空氣的運動方程
5.3.1 連續方程(質量守恆方程)
5.3.2 動量守恆方程
5.3.3 能量守恆方程
5.4 標量、熱量與水汽的守恆方程
5.4.1 標量守恆方程
5.4.2 熱量守恆方程
5.4.3 水汽守恆方程
5.5 空氣動力學方程的簡化、近似和尺度理論
5.5.1 狀態方程
5.5.2 連續方程(質量守恆方程)
5.5.3 平均運動方程——雷諾方程(動量守恆,牛頓第二定律)
參考文獻
附錄 矢量分析、張量簡介
第6章 近地邊界層湍流運動特徵與擴散通量
6.1 邊界層的湍流現象及其作用
6.1.1 湍流現象
6.1.2 湍流的作用
6.1.3 湍流的發生、發展和維持
6.2 湍流物理量的定量描述
6.2.1 湍流描述的基本思想
6.2.2 湍流譜
6.2.3 湍流輸送與渦度相關
6.3 邊界層湍流研究的理論基礎
6.3.1 π定理與莫寧-奧布霍夫相似理論
6.3.2 湍流的半經驗理論
6.3.3 基於K理論的擴散通量
6.4 湍流動能和穩定度
6.4.1 湍流動能收支方程
6.4.2 穩定度的概念
6.4.3 理查孫數
6.4.4 綜合穩定度表
6.5 植被冠層對近地邊界層湍流的影響
6.5.1 風速垂直分布的對數法則
6.5.2 空氣動力學粗糙度
6.5.3 植被冠層對風速分布的影響
6.5.4 植被冠層內的風速分布
6.5.5 植被冠層對溫度、濕度和CO2濃度垂直分布的影響
參考文獻
第7章 基於空氣動力學和熱平衡的通量觀測
7.1 湍流運動的物質和熱量輸送
7.1.1 物質和熱量輸送過程
7.1.2 物質和熱量輸送通量
7.2 梯度法的原理及其套用
7.2.1 梯度法的基本原理
7.2.2 莫寧-奧布霍夫相似理論在梯度法中的套用
7.2.3 梯度法的通量計算
7.2.4 梯度法的局限性及其改良
7.2.5 梯度法通量觀測儀器的設定、檢驗及結果修正
7.3 整體法的原理及其套用
7.3.1 整體法測定原理
7.3.2 整體法測定通量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7.4 熱量平衡法的原理及其套用
7.4.1 熱量平衡方程
7.4.2 波文比法(BREB)
7.4.3 彭曼法
7.5 拓寬湍渦累積法的原理及其套用
7.5.1 拓寬湍渦累積法的原理
7.5.2 拓寬湍渦累積法測定通量的感測器和採樣器
7.5.3 實驗常數的確定
參考文獻
第8章 渦度相關技術的原理及通量觀測
8.1 渦度相關通量觀測的基本原理
8.1.1 渦度相關技術的發展過程
8.1.2 生態系統CO2通量的概念
8.1.3 通量觀測的基本假設
8.1.4 物質守恆方程及影響CO2通量的各種效應
8.2 通量觀測系統及其儀器配置
8.2.1 觀測系統及其基本要求
8.2.2 大氣要素觀測系統
8.2.3 土壤要素觀測系統
8.2.4 植物要素觀測系統
8.2.5 觀測場的選擇與器材設定
8.3 湍流變化與渦度通量的測定及其關鍵設備
8.3.1 風速脈動測定
8.3.2 CO2和水汽濃度與脈動測定
8.3.3 CH4濃度與脈動測定
8.3.4 其他痕量氣體濃度與脈動測定
8.3.5 溫度脈動測定
8.3.6 濕度脈動測定
8.3.7 通量測定的開路與閉路系統
8.4 通量數據的採集、計算與校正
8.4.1 數據採集裝置與方法
8.4.2 數據處理、結果計算和校正的一般流程
8.4.3 通量計算要求的採樣頻率與平均長度
8.4.4 數據趨勢去除運算
8.4.5 坐標軸旋轉
8.4.6 WPL校正
8.4.7 頻率回響校正
8.5 通量數據質量的分析與評價
8.5.1 原始數據分析
8.5.2 大氣湍流譜分析
8.5.3 湍流的穩態測試
8.5.4 大氣湍流統計特性分析
8.5.5 湍流通量數據的總體評價
8.5.6 能量平衡閉合評價
8.6 閉路系統通量觀測與數據處理
8.6.1 開路和閉路系統觀測和數據處理過程的差異
8.6.2 閉路系統的WPL校正
8.6.3 頻率衰減校正
8.6.4 延遲時間校正
參考文獻
第9章 渦度相關通量觀測中的若干理論和技術問題
9.1 複雜條件下淨生態系統碳交換量的評價
9.1.1 渦度相關技術測定的優點及存在的問題
9.1.2 複雜條件下淨生態系統交換量評價的不確定性
9.2 觀測系統的誤差與不確定性來源
9.2.1 誤差類型、成因與特徵
9.2.2 通量測定中不確定性的主要來源
9.3 平均周期、坐標系統與低頻湍流傳輸對通量的影響
9.3.1 通量觀測的平均周期與坐標系統
9.3.2 低頻湍流傳輸對通量的影響
9.3.3 通量計算的平均周期對低頻傳輸通量貢獻的影響
9.4 非理想觀測條件下的通量評價與夜間通量數據校正
9.4.1 非理想條件下的通量評價
9.4.2 夜間通量觀測存在的主要問題
9.4.3 夜間通量觀測值的校正方法
9.5 缺失數據的插補
9.5.1 缺失數據插補的必要性
9.5.2 平均晝夜變化法
9.5.3 半經驗法
9.5.4 人工神經網路法
9.5.5 數據插補策略對年累積通量的影響
9.6 CO2通量數據的拆分
9.6.1 CO2通量數據拆分的原因
9.6.2 基於夜間觀測數據的CO2通量拆分途徑
9.6.3 基於白天觀測數據的CO2通量拆分途徑
9.6.4 CO2通量拆分的有關問題
9.7 觀測系統的能量平衡閉合程度評價
9.7.1 能量平衡閉合程度在數據質量評價中的作用
9.7.2 能量平衡不閉合狀況的變化特徵
9.7.3 能量平衡不閉合的主要原因
9.8 通量貢獻區與淨生態系統CO2交換量評價
9.8.1 通量貢獻區與淨生態系統CO2交換量
9.8.2 通量貢獻區概念及其評價模型
9.8.3 觀測高度、空氣動力學粗糙度與大氣穩定度對通量貢獻區的影響
9.8.4 冠層上部與下部通量貢獻區的評價
9.8.5 通量貢獻區評價的研究重點
9.9 通量觀測在估算區域碳平衡中的套用
9.9.1 站點通量觀測數據在估算區域碳平衡中的作用
9.9.2 站點通量觀測與過程模型模擬的結合
9.9.3 站點通量觀測與遙感觀測的結合
參考文獻
第10章 穩定同位素技術在通量觀測中的套用
10.1 同位素技術的基本概況
10.1.1 同位素的基本概念
10.1.2 同位素技術的套用
10.2 生態系統碳和水交換過程中的穩定同位素分餾效應
10.2.1 光合和呼吸作用過程碳同位素的分餾效應
10.2.2 生態系統光合和呼吸過程對氧同位素的分餾效應
10.2.3 生態系統蒸散過程對氫、氧同位素的分餾效應
10.3 生態系統碳水通量中不同組分的區分
10.3.1 穩定同位素通量的組成和來源
10.3.2 生態系統光合和呼吸通量組分的區分
10.3.3 生態系統植物蒸騰和土壤蒸發組分的區分
10.4 生態系統同位素通量的觀測技術與方法
10.4.1 同位素質譜(IRMS)技術
10.4.2 同位素紅外光譜(IRIS)技術
10.4.3 通量測定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參考文獻
第11章 陸地生態系統不同界面碳氮水交換通量觀測方法
11.1 大氣-陸地界面大氣氮沉降觀測技術
11.1.1 大氣含氮氣體與主要反應途徑…
11.1.2 大氣氮沉降觀測與網路構建
11.1.3 大氣濕沉降觀測技術
11.1.4 大氣乾沉降觀測技術
11.2 土壤-大氣界面CO2/CH4/N2O交換通量箱式法觀測方法
11.2.1 土壤CO2、CH4和N2O產生與消耗過程及耦合關係
11.2.2 土壤-大氣界面CO2、CH4和N2O交換通量觀測方法進展
11.2.3 靜態箱-氣相色譜法原理與方法
11.2.4 靜(動)態箱-紅外儀連續測定原理與方法
11.2.5 動態箱-雷射法連續測定原理與方法
11.3 根系-土壤界面養分和水分通量觀測技術
11.3.1 根際碳、氮、水循環原理
11.3.2 根系-土壤溶液的養分循環過程
11.3.3 土壤溶液採集方法與觀測技術
11.3.4 樹幹液流觀測技術
11.4 生態系統水-陸界面通量觀測技術
11.4.1 水-陸界面C、N、H2O輸移過程及原理
11.4.2 土壤壤中流監測技術
11.4.3 小流域觀測原理與技術
11.4.4 大流域觀測原理與技術
參考文獻
第12章 陸地生態系統碳循環與碳通量評價模型
12.1 陸地生態系統碳循環與碳通量
12.1.1 碳循環過程概述
12.1.2 植被-大氣間的碳交換過程
12.1.3 土壤-大氣間的碳交換通量
12.2 植被光合作用的環境回響與過程機理模型
12.2.1 光合作用的生物化學機理模型
12.2.2 光合作用的光回響
12.2.3 光合作用的溫度回響
12.2.4 光合作用的水分回響
12.3 土壤呼吸的環境回響與過程機理模型
12.3.1 全球變化對土壤呼吸的影響
12.3.2 土壤呼吸對溫度變化的回響及其模擬
12.3.3 土壤呼吸對土壤水分變化的回響及其模擬
12.4 陸地生態系統碳循環和碳交換量的評價模型概要
12.4.1 生態系統碳循環模型概要
12.4.2 生態系統與氣候系統相互作用模型的發展
12.4.3 我國生態系統碳循環和碳通量模型研究進展
12.4.4 陸地生態系統碳循環模型的不確定性
12.5 生態系統尺度的通量模型
12.5.1 基於氣孔行為的光合-蒸騰耦合模型
12.5.2 土壤-植物-大氣系統的通量模型
12.5.3 景觀尺度的過程模型
12.6 區域尺度生態系統碳交換過程模型
12.6.1 區域尺度生態系統碳交換過程模型概述
12.6.2 CEVSA模型
12.6.3 InTEC模型
12.7 區域尺度碳通量評價的過程-遙感模型
12.7.1 區域尺度碳通量評價過程-遙感模型概述
12.7.2 光能利用率模型
12.7.3 BEPS模型
參考文獻
第13章 陸地生態系統的水循環及水通量的評價模擬
13.1 水的概念及性質
13.1.1 水的生態學意義
13.1.2 水的化學結構
13.1.3 水的物理和化學特性
13.1.4 自然界水溶液的化學組成
13.1.5 水的能量狀態
13.2 水的相變與水循環
13.2.1 水的狀態與相變
13.2.2 水的凝結
13.2.3 地球的水資源與水循環
13.3 陸地生態系統的蒸散通量評價模型
13.3.1 陸地生態系統植被冠層類型
13.3.2 單涌源模型
13.3.3 雙涌源模型
13.3.4 多涌源模型
13.3.5 數值模擬模型
13.4 植被的表面阻力
13.4.1 植被表面阻力的各種表現
13.4.2 植被總氣孔阻力和單葉氣孔阻力的關係
13.4.3 植被總氣孔導度的測定方法
13.4.4 植被總氣孔導度的推測方法
13.5 蒸散模型中其他各種阻力的估算方法
13.5.1 封閉冠層的空氣動力學阻力
13.5.2 疏鬆冠層的空氣動力學阻力
13.5.3 土壤表面阻力
13.5.4 植被總葉面邊界層阻力
13.6 區域尺度蒸散的遙感評估模擬
13.6.1 基於經驗關係的回歸方程法
13.6.2 基於能量平衡的餘項法
13.6.3 基於PM類方程的過程模型法
參考文獻
第14章 陸地生態系統碳-氮-水耦合循環及模擬模型
14.1 陸地生態系統碳-氮-水耦合循環過程
14.1.1 光合作用過程中的碳-氮-水耦合
14.1.2 自養呼吸過程中的碳-氮耦合…
14.1.3 異養呼吸過程中的碳-氮-水耦合
14.2 生態系統尺度的陸地碳-氮-水耦合模型
14.2.1 CEVSA2模型
14.2.2 DLEM模型
14.3 地球系統模式框架下的陸地碳-氮-水耦合模型
14.3.1 光合作用
14.3.2 植被碳庫和氮庫
14.3.3 碳、氮分配過程
14.3.4 自養呼吸
14.3.5 土壤碳庫和氮庫以及土壤有機質分解
14.3.6 氮限制對凋落物及土壤有機質分解的影響
14.3.7 外部氮循環過程
14.4 流域尺度碳-氮-水耦合模型分類及評價
14.4.1 模型分類及比較
14.4.2 生物地球化學模型與非點源模型耦合
參考文獻
第15章 全球陸地生態系統的通量觀測及其實例
15.1 全球陸地生態系統通量觀測概況
15.1.1 全球通量觀測的發展
15.1.2 通量觀測站分布不均衡的原因及未來發展方向
15.2 全球農田生態系統通量觀測
15.2.1 農田生態系統在全球碳蓄積中的作用
15.2.2 農田生態系統通量觀測的特點
15.3 全球草地和濕地生態系統通量觀測
15.3.1 全球草地和濕地生態系統概況
15.3.2 草地和濕地生態系統通量觀測的特點
15.4 全球森林生態系統的通量觀測
15.4.1 全球森林生態系統通量觀測概況
15.4.2 森林生態系統通量觀測的特點
15.5 幾種具代表性的通量觀測實例
15.5.1 開路系統通量觀測
15.5.2 閉路系統通量觀測
15.5.3 開路和閉路系統的對比觀測
15.5.4 套用REA法的長期通量觀測
15.5.5 套用改良梯度法的通量觀測
15.5.6 複雜地形下的通量觀測
15.6 不同尺度的通量觀測實例
15.6.1 農業景觀尺度的通量觀測
15.6.2 流域尺度的通量與水文過程的聯合觀測
15.6.3 大區域的航空通量觀測
參考文獻
第16章 全球陸地大氣邊界層觀測試驗/生態系統通量觀測網路與相關研究計畫
16.1 大氣邊界層氣象的綜合觀測試驗
16.1.1 國際水文和大氣先行性試驗
16.1.2 國際衛星地表氣候研究計畫
16.1.3 全球能量和水循環試驗
16.1.4 平流層過程及其在氣候中的作用試驗
16.1.5 國際全球大氣化學計畫
16.1.6 全球海洋通量聯合研究計畫
16.1.7 亞馬孫河流域大尺度生物圈-大氣圈試驗
16.1.8 北美北方生態系統-大氣研究
16.1.9 加拿大麥哥澤河流域水熱研究
16.1.10 中國黑河流域遙感地面觀測聯合試驗
16.1.11 大氣邊界層氣象綜合觀測試驗的發展趨勢
16.2 FLUXNET的發展與合作機制
16.2.1 FLUXNET的創建與發展
16.2.2 FLUXNET的合作機制
16.3 世界主要區域的通量觀測研究網路
16.3.1 美洲區域的通量觀測研究網路
16.3.2 歐洲區域的通量觀測研究網路
16.3.3 亞洲區域的通量觀測研究網路
16.3.4 非洲區域的通量觀測研究網路
16.3.5 澳洲區域的通量觀測研究網路
16.4 全球通量觀測研究關注的主要科學問題
16.4.1 通量與邊界層
16.4.2 通量測定的新技術
16.4.3 通量與全球碳模擬
16.4.4 通量與遙感觀測
16.4.5 通量水文學
16.4.6 通量生物地理學
16.4.7 區域碳平衡及其對全球變化的回響與適應
16.5 全球碳觀測研究計畫
16.5.1 集成性全球觀測戰略
16.5.2 集成性全球碳觀測研究計畫
16.5.3 國際上其他與通量觀測相關的研究計畫
參考文獻
第17章 中國通量觀測研究網路建設、研究進展及發展方向
17.1 ChinaFLUX的建設背景
17.2 ChinaFLUX的研究內容、目的和設計思路
17.2.1 科學目標
17.2.2 設計思路
17.2.3 研究主題與重點
17.3 ChinaFLUX的觀測台站、主要儀器設備及觀測項目
17.3.1 觀測站點的發展與空間布局
17.3.2 主要儀器設備
17.3.3 觀測內容與方法
17.4 ChinaFLUX觀測研究的主要進展
17.4.1 陸地生態系統碳-水-通量協同觀測技術系統的設計及其關鍵技術研究
17.4.2 陸地生態系統碳、氮、水通量時空格局及環境影響機制研究
17.5 全球通量觀測研究網路的新使命及ChinaFLUX的發展展望
17.5.1 全球尺度通量觀測研究網路的歷史使命
17.5.2 ChinaFLUX的發展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Ⅰ 國際單位制(SI):常用單位及其換算表
附錄Ⅱ 飽和水汽壓與溫度的微分方程
附錄Ⅲ 大氣科學中常用的參數
附錄Ⅳ 重要術語的中英文名稱對照表
名詞索引
彩插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