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質,地形地貌,土壤,氣候,自然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人口民族,人口,民族,經濟發展,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文化事業,教育事業,衛生醫療,社會保障,交通運輸,風景名勝,歷史人物,
歷史沿革
上馬街道域地歷史歸屬多變。追溯域地之源,
夏、
商、
周時,域地歸即墨屬萊夷地,屬青州。公元前772年“紀人伐夷”,夷國古城址在今藍村鎮古城村。公元前567年左右,“齊侯滅萊”、“萊共公奔棠”,棠屬萊夷,古城址在今移風店鄉古城村。齊滅萊後,即墨屬齊。公元前347年左右,齊威王以萬家加封即墨大夫,當時即墨城在今平度市東南部朱毛村一帶。戰國時期,即墨城是一個富庶繁華的地方,域地屬齊國,隸即墨。
秦統一中國,即墨始定為縣,域地屬齊郡。公元前206年,項羽徒田市為膠東王;公元前164年,漢文帝立熊渠為膠東王;公元前154年和公元前148年,漢景帝先後立劉徹、劉寄為膠東王,都以即墨城為都城。
西漢時,今即墨市境內除含有古即墨縣的東南部外,尚包括壯武縣、
皋虞縣、不其鄉等地。壯武縣城在今藍村鎮古城鄉,皋虞縣在今溫泉鎮東皋虞村,不其縣城在今城陽鎮北端,另有訊鄉侯城在今留村鄉舞期埠東。新莽時期,即墨改稱“即善”,壯武改稱“曉武”,皋虞改稱“盈廬”。新滅後,“即墨”等舊名恢復。東漢建武年間,皋虞縣廢除。
魏、
蜀、
吳三國鼎立時,即墨、壯武、不其三縣均屬魏。即墨縣隸北海國,壯武縣隸城陽郡,不其縣隸東萊郡。晉統一後,即墨、壯武兩縣的隸屬關係未變,不其縣屬長廣郡,且為郡治所在。
南北朝時期,隸屬
宋時,壯武縣廢除;
北齊天保七年(公元556年),即墨縣、不其縣同時廢除,併入長廣縣。域地歸之。
隋朝,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重建即墨縣於今址,兼有原壯武、不其、皋虞縣故地,屬萊州(東萊郡)。
唐及
五代時,屬
河南道萊州。宋時,屬京東東路萊州(東萊郡)。金改京東為山東,屬山東東路定海郡。
元時,屬中書省山東東兩道,先後隸益都路、淄萊路、般陽路萊州;元太祖二十一年(1227年),域地隸膠州府;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即墨再次被廢,析地入掖縣、膠水(今平度縣);約在元至正九年(1349年)恢復建制。
明始,山東省設有9州10府108縣,境域屬青州府即墨縣的里仁鄉。明朝初期,境域即有先人在這一地帶生活。明洪武三年(1371年),域內為戰事要地,曾設軍屯多處,其中有辛屯、海東屯、邱家屯、葛家屯等村落,均屬軍屯所在地。程哥莊和張哥莊為屯糧之城。明王朝,為防倭夷(日本人)入侵,於即墨沿海一線設煙墩(用狼煙傳遞戰事信號)18個,其中域內就有2個,其中設於周家莊村西側100米處的煙墩古址的威武雄姿仍存。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屬萊州府即墨縣裡仁鄉。
清沿明制,區劃基本未變。清
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
德國以曹州教案為藉口,出兵侵占膠州灣,強迫清政府簽訂《膠澳租界條約》,境域內東起羊毛溝,西至周家莊大片沙汪灘和苟家流潮間帶灘涂被分割為膠澳租地。
民國二年(1913年),境域屬山東省膠東道即墨縣轄治。
民國十六年(1927年),道制廢除,即墨縣直屬省轄,境域隸屬未變。
民國十八年(1929年),即墨縣按序改劃縣轄為10個區,域地歸第六區(區治棘洪灘),區轄為洪海、盛海、臨海、匯海4個鄉。抗日戰爭期間,域地仍沿用這一區劃。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域地仍屬南海專區即墨縣治。
1950年5月1日,南海專區改屬膠州專區即墨縣。
1956年4月,改屬萊陽專區即墨縣。
1961年3月21日,馬哥莊公社由即墨縣劃歸嶗山郊區,10月5日,嶗山郊區改為嶗山縣,歸之。
1988年11月17日,嶗山縣撤縣設區,境域歸屬未變。
1994年4月23日,城陽區設立,上馬鎮由嶗山區劃歸城陽區。
至2003年,上馬仍屬城陽區。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上馬境域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歷經幾度風雨和輝煌。追溯歷史,上馬曾歷經鄉、社、村制;區、村制;區、鄉、保、甲制;區、鄉、村制;縣、社、隊制;縣、鄉、村制;區、鎮、街道、村等建制變化。
秦漢時期,境域屬不其縣,後隨朝代變換,區域隸屬多變。明始,域地屬青州府即墨縣,即墨縣分為西移風、
靈山、東移風、福海、
里仁、
仁化、海潤等7個鄉82個社。
清代,沿用明制,仍分為7個鄉,域地屬里仁鄉,里仁鄉共轄11個社,其中有西流、三官、東西城、城陽、北曲、陰島、陳家莊、洪海、不其、文武、匯海社。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德國強迫清政府簽訂《
膠澳租界條約》,強占域內東起羊毛溝,西至周家莊大片沙汪灘和苟家流潮間帶灘涂。
民國二年(1913年),境域屬山東省膠東道即墨縣轄治。民國十六年(1927年),道制廢除,即墨縣直屬省轄,期間,原即墨縣撤鄉設區,劃有東移、文星、海潤、福海、西移、城區、仁化、里仁、溫泉、靈山、龍泉12個區。民國十八年(1929年),按序劃為城關、鰲山衛、王村、窩洛子、城陽、棘洪灘、王演莊、
劉家莊、靈山、客旅店10個區,其中第六區(棘洪灘區)轄洪海、盛海、臨海、匯海4個鄉(即現上馬、
河套、
棘洪灘境域),區治棘洪灘。
抗日戰爭時期,仍沿用這一區劃。1943年2月,中共
膠縣縣委將葛家屯支部的組織關係移交給中共即墨縣委,即墨縣委以葛家屯支部成員建立了中共即墨縣第六區。
解放戰爭時期,即墨縣析出即東縣。析後即墨縣境劃為15個區、3個鎮,其中有移風、
劉家莊、瓦前、靈西、長直、城廂、仲村、陰島、馬哥莊、中華埠、七級、豐臺、挪城、馬山、信村15個區;藍村、城陽、城關3個鎮,馬哥莊區為第九區(轄現上馬、河套街道域地),區置小麻灣。
後不久,國民黨政府再次劃舊縣境為24個鄉、10個鎮,其中有民權、訓東、文海、公民、東海、青山、大同、鰲山、天井、蒲渠、石泉、萬化、
溫良(駐地大北曲)、
不其、馬山、溫良(駐地長直)、三泉、山西、福海、洪海、匯海、王演、挪城、豐臺等24個鄉;三名、王村、店集、皋虞、段村、靈山、城陽、藍村、劉家莊、南村等10個鎮(現上馬鎮境域先後隸洪海、匯海鄉轄,匯海鄉駐地在馬哥莊)。
1949年6月,域地解放,期間域內區轄村仍歸中華埠、馬哥莊區轄治。1950年10月,中共即墨縣委決定將馬哥莊區改為第九區委員會和第九區區公所。1951年1月,區轄建鄉,第九區建有潮海、上疃、河套、
山角、孟家莊(現孟家)、孫哥莊、小澗、大澗、程哥莊、
李仙莊、王林莊、海東、段河、馬哥莊、辛屯、張哥莊16個鄉。
1955年10月,九區改稱馬哥莊區,辛屯鄉的周家莊、王家莊2個村合併,合併後仍稱張哥莊鄉。1956年11月,全縣撤區並鄉,馬哥莊區又組建為馬哥莊、王林莊兩個大鄉(期間將1955年1月劃歸中華埠區轄的海東、程哥莊、王林莊3個鄉的程哥莊鄉歸馬哥莊鄉同隸陰島區轄,段河鄉、海東鄉、劃歸王林莊鄉仍歸中華埠區轄治)。同年10月,隨著合作化高潮到來,上馬境域建立起21個村級高級社。1958年9月,馬哥莊、王林莊2個鄉分別由陰島區、中華埠區析出,合建馬哥莊曙光人民公社,後改為馬哥莊人民公社,公社駐地上馬哥莊,全社建立18個生產大隊。1960年1月,公社根據上級指示,以耕作區為單位進行調整劃分建立生產大隊,由18個生產大隊改劃建8個生產大隊(8個耕作區)。1961年,馬哥莊公社貫徹《人民公社六十條》,根據推行小段計畫、小段包工、小組作業、小組檢查的“四小”管理方法,對8個生產大隊,按各自然村(行政村)再次進行調整為24個生產大隊。
1961年3月,馬哥莊人民公社從即墨縣版圖劃出,隸青島市嶗山郊區轄治。同年10月5日,嶗山郊區改稱嶗山縣,域地歸之。1962年1月,南程哥莊大隊又分建成南程哥莊一、南程哥莊二2個生產大隊,北嶺村由上馬哥莊生產大隊析出自建北嶺生產大隊。1965年,西張哥莊第二、三生產大隊合併為西張第二生產大隊,全社轄25個生產大隊。
1984年4月,隨著農村體制改革的全面推進,撤銷人民公社建制設鎮建制,馬哥莊人民公社改稱上馬鎮,全鎮轄25個生產大隊,同年9月,撤銷生產大隊,恢復行政村,全鎮轄25個行政村。1988年11月17日,
嶗山縣撤縣建區,域地隸青島市嶗山區轄治,鎮轄25個村未變。1994年6月,青島市為適應將青島建成現代化國際城市的需要,經國務院和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城陽區,上馬鎮再次由嶗山區析出,劃歸
城陽區轄治,鎮境未變。2001年6月13日,城陽區撤鎮設街道辦事處,上馬鎮改設為城陽區上馬街道辦事處,其境域未變。
區劃詳情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上馬街道位於
城陽區西部,距區駐地22公里,地處膠州灣北岸,地理坐標東經120°14″,北緯38°18″。東以羊毛溝為界,隔南萬鹽場與城陽鎮(街道)遙遙相望;西與河套鎮(街道)相鄰;南與青島東風鹽場毗連,登高遠眺紅島鎮(街道);北與棘洪灘鎮(街道)接壤。東西最大長度16.5公里,南北最大跨度11.2公里,總面積47.8平方千米。,擁有海、河岸線32.7公里。
地質
上馬街道境域在地質構造上位於魯東隆起區的膠萊盆地東南部,分布在境內的主要地層為中生代侏羅系紀末期。受燕山運動的影響,地殼下降,形成盆地,沉積了大量碎石屑岩,被第四系覆蓋,最後逐次進入以火山岩為基底,第四紀地層覆蓋的殘丘低地組,而桃源河一帶數村為白堊系沉積岩組。中生代燕山晚期岩漿岩色青粒細,分布於街道西南部張哥莊一帶。
境內地質構造以斷裂構造變動為主要表現形式。展布特徵大致分為:一組是桃源河一線,走向南北折東,由林家段河、侯家段河、王林莊村北折東,經邱家屯、海東屯、蘭家莊等村為一組斷裂。這一組斷裂系,表現了震旦紀末期受呂梁運動影響地殼上升,直到中生代侏羅紀末期,受燕山運動影響,地殼下降,形成盆地,系沙姜黑土。一組是由膠州灣北岸一線為一斷裂,東起北程村東南行至東程村前折而西,經南程、向陽、朝陽、上馬村前為二組斷裂。鎮境中心地帶在中生代沉積了大量碎屑岩在逐次進入以火山為基底,被第四紀地層覆蓋的殘丘低地斷裂。域地西南部由張哥莊村起走向西北為一大斷裂,系岩漿岩,色青粒細直至河套鎮趙家嶺。
地形地貌
域地由於受膠萊盆地及嶗山山脈影響,經過長期的地殼運動和沖洪沉積作用,使地勢由東北向西南微斜,形成了平原窪地組合。大體分為東部區域、西北部區域、西南部區域、中部區域。
東部區域 域地東部區域,有北程、東程、南程、向陽、小荒、朝陽等村,地面高程在海拔7.9米左右。因地處膠州灣北岸,其沿岸一線菅草叢生。歷年大潮期海水倒灌農田,秫谷多有不收。解放後的70年代,通過挖溝渠、築台田、修水庫、壓沙改鹼,地貌隨著發生微觀變化。到80~90年代,人們開始圍海建蝦池,興起海產品養殖。使這一區域地貌發生了較大變化。
西北部區域 街道西北部區域由林家段河、侯家段河、王林莊、邱家屯、海東屯、蘭家莊等村。地面高程在海拔5米左右。因地處桃源河沿岸一線,地表平坦,土層深厚(砂礓黑土),雜草覆被、荒蕪墾田。據,即墨縣方誌記載,雨汛期,時有河水漫溢,形成汪洋一片,高粱不露頭,漁船通航。解放後,經過多次河治,泛濫不再。1976~2001年的25年來,多次進行荒灘治理開發,始辟淡水養殖。地貌發生了較大變化。
西南部區域 域地西南部區域,地勢高低起伏,地面高程在海拔14.9米左右。土層較淺,遇到乾旱,五穀多有歉收。臨膠州灣沿岸一線,與鎮境東部區域相似,菅草覆被,海水倒灌。進入80年代中期,人們始開發利用荒灘,興起水產品養殖,使這一區域荒灘,變廢為寶,隨之這裡的地貌也發生了較大變化。
中部區域 街道中部區域,地勢平坦,地面高程在海拔12米左右,這裡的土層較厚,多為耕地、良田。域地周邊均屬海、河界地,內澇少見,是一片澇能排、旱能灌的沃土,被譽為城陽區“糧倉”之地。90年代始,在這一區域辟公路(鎮境路)、修水渠、建廠招商引資,這裡的地貌也隨著發生了變化。
土壤
域內土地主要土壤為成土母質來源,是
中生代侏羅紀末期,受燕山運動影響,沉積大量碎屑岩類,其母質有現代殘積物、洪積沖積物、海、河沉積物5大類。種類有棕壤土類、沙姜黑土類、潮土土類和鹽土4個土類,其下分8個亞類、13個土屬、29個土種。
氣候
上馬街道地處膠州灣北岸,屬北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因受海洋季風和海潮的影響,空氣濕潤,溫度適中,四季分明。春季多為東南風,氣溫回升緩慢,時有大風大霧天出現,多春旱;夏季氣溫涼,高而不燥,降雨較集中;秋季天高氣爽,氣溫下降緩慢,常受旱澇威脅;冬季雨雪不多見,易乾旱,氣溫下降較遲,多風,無嚴寒。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地表水
上馬域內地表水資源,主要來自大氣降水,其經流多匯入海河,部分儲入平塘、水庫。其中有發源於即墨市普東鄉桃行村的桃源河,流經南泉鎮、藍村鎮、棘洪灘鎮、上馬鎮,全長34.7公里。境域河段為城陽區與膠州市的界河地,此河屬季節性河流,流經鎮境10餘華里;另外有發源於棘洪灘鎮的港北羊毛溝河,流經棘洪灘村、上崖村、下崖村、古島村、北程村由東程村東南方入海,全長6.5公里,是鎮境東部季節性河流。60年代前,桃源河、羊毛溝河任河水自流入海。70年代初始,經當地政府多次對兩河治理,對域內段進行攔河蓄水澆灌農田。80年代後,因桃源河、羊毛溝河上游多有攔河蓄水者,導致域內河段水乏。至2003年,域內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25萬立方米。
地下水
域內地下水資源,因受地殼含量所制,含水量不均。域內在地質構造上,位於魯東隆起區的膠萊盆地西南部,分布在域內的主要地層為中生代侏羅系紀末期,受燕山運動影響,地殼下降,形成沖洪沉積海濱窪地平原。大部地表下層,沉積了大量碎屑岩,被第四系覆蓋的殘丘低地組,後經過長期的地殼運動和大量沉積作用,其主要岩性為中細沙岩夾粉沙岩,凝灰質含礫沙岩、粘土岩和沙姜岩體等,地下水的運動規律有較明顯的差異。含水層多呈風化裂隙及斷裂帶構造裂隙水,風化厚度大致在8~15米。由中華埠起南下蘭家莊、辛屯及辛屯以西桃源河沿岸一線,為白堊紀紅層中粉沙岩,沙礫岩風化裂隙及第四紀姜石層空隙水,含水量較小,單井出水量每小時小於1立方米。域內東部地下含水量高於西部,單井出水量在每小時1.2立方米左右。鎮域西北部因受地質影響,地下水含氟量在每升2.8~4毫克,超過國家飲用水1毫克的標準,為有害水。
土地資源
上馬鎮歷史總面積79.2平方公里。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
膠澳租借條約》簽訂後,境域東起羊毛溝,西至周家莊、西南前大片沙汪灘和苟家流灘潮間帶灘涂被分割為膠澳租地。變境域79.2平方公里為47.8平方公里。其中鎮境平原土地面積47.2平方公里,丘陵土地面積0.6平方公里。因境內25個行政村擴建,道路拓寬和植樹造林等項的發展,致耕地逐年退減。1978~1992年,15年間,境域土地由41120畝(耕地),減為32114.8畝,減少7.8%。到2001年,隨著城市化建設,工業發展,新道路的開闢,育林項目的擴大,用地量不斷增加,致耕地再減,由32114.8畝減到29221,減少近0.94%。至2003年,又減到23718畝,減少0.81%。年內全街道人均占有耕地由1992年的0.852畝,減少到人均占有耕地0.5畝。
植物資源
自然植被
域內自然植被多分布於膠州灣、桃源河沿岸一線,其次生長於溝、坎及路邊。常見的有
鹼蓬(蓬子菜)、
鹼蒿(支蓬子)、
蘆葦、
茅草、
蒲子、
海紅(菜類)、
苦菜、
薺薺菜、
苣蕒菜、
螞蚱菜、蒲公英、灰菜、掐不齊、蔭柳子、蒿子、爬蔓草、狗爪、老鼠布袋、鴨子咀、芭簍棵、
草鞋底、禿瘡旮楂、
車前子(車軲輪)、野麥莛、節骨草、蹲倒驢、老鹼乾苓、軋拉蔓、艾蒿、剌狗蛋、山草等。
藥材類
桔梗、
金銀花、防風、
野菊、
車前子(車軲輪)、薺薺菜、節骨草、芭簍棵、鴨子咀、老鼠布袋、半夏、萬年青、槐米、蒼耳子、栝簍、蓖麻、
枸杞子(枸奶子)、
白茅、噶拉蔓、咯芭菜、苦菜子、蒲蒲丁(蒲公英)、螞蚱菜、黃花菜、
花椒樹、沙參、元胡、
酸棗仁、掛蔞、蔓荊子、蓖麻子、蛇床子、車前子、蒲公英、地丁、地膚子、冬葵子、
葛根、地錦草、夏桔草、
蒺藜、兔須(菟絲子)、
馬鞭草、艾葉、馬齒莧、枸杞子、槐花、槐米、
桃仁、
杏仁、
葶藶子、草決明、
蟬蛻、
蟾酥、
桑螵蛸、金絲荷葉、野菊花、
地骨皮、雞冠花、雞內金、刺蝟皮、獾油、全蠍、土元、地龍、壁虎、僵蠶、
蜂房、
黃花菜、茅草根、黃芪、木瓜、生地、花粉、蛇膽、蛇皮(蛇衣)、青松、楓葉、
石榴葉、紫草、蒼耳子、
萊菔子、冬瓜仁、麻黃、海螵蛸、小海龍、小海馬、魚膘、視覺明、芭蔞棵等。
鮮花類
動物資源
鳥類
昆蟲類
海洋生物
光魚、寨花魚、黑寨魚、白鱔魚、牙鱔魚、丁頭魚、
梭魚、
鯔魚、鯝眼魚、青板魚、沾蝦、紅毛蝦、
白蝦、末貨蝦、蜢蝦、螻蛄蝦、蹦蝦、尖角蟹、
石蟹、爬螞(泥爬螞)、獨鱸、紅夾、
石蟹、
螃蟹、
河蟹等。
人口民族
人口
1949年,上馬人口為24136人,到1952年,發展到25244人,4年間淨增1108人,平均每年增加277人。1953年,馬哥莊區人口為25583人。到1957年,增加到27661人,五年間增加了2078人,平均每年增加415人。1961年,出生140人,在嶗山縣16處公社中出生人數最少,出生率僅為5.5‰,死亡951人,死亡率卻高達37.15‰,自然增長率為負31.65‰,人口數量回落到1953年的數量,出現第一個生育低谷。1962年,人口出現補償性增長,當年出生1165人,是1961年的8.3倍,1963年出生人數猛增到1954人,為建國後的最高年份。1966年人口達到30024人,突破30000人大關。到1974年,增加到36140人,這階段的13年間,增加9870人,年均出生率34.78‰,年均死亡率8.09‰,年均增長率26.69‰。1982年,出生946人,出生率為23.4‰,是“六五”期間的又一個出生高峰年。直到1984年,出生人數開始下降,1984年出生262人,出生率為6.47‰,自然增長率是0.34‰,是繼1953年以後的第二個人口增長低谷。這一階段年均出生率15.52‰,年均死亡率5.39‰,年均增長率10.13‰。從1990年到2003年,人口自然增長率保持在10‰以下,從1996年到2003年的8年間,人口增長率在8‰以下。人口增長沒有大起大落現象,終於步於穩定發展時期。從1988年到2003年的16年間,年均死亡率是6.26‰,年均出生率是11.64‰,年均增長率是5.38‰。
截至2010年,上馬街道總人口達到4.82萬人。
年度 | 總人口 | 出生人數 | 出生率(‰) | 死亡人數 | 死亡率(‰) | 自增人數 | 自增率(‰) |
2006 | 45900 | 479 | 11.23 | 295 | 6.42 | 184 | 4.08 |
2007 | 46400 | 450 | 11.51 | 300 | 6.42 | 150 | 3.23 |
2008 | 47000 | 450 | 10.69 | 320 | 6.42 | 130 | 2.77 |
2009 | 47800 | 400 | 10.07 | 280 | 6.42 | 120 | 2.51 |
2010 | 48200 | 400 | 9.8 | 280 | 6.42 | 120 | 2.49 |
民族
經濟發展
綜述
2014年上馬街道固定資產投資、工業總產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公共財政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完成38億元、65.2億元、18億元、15528萬元和1.45萬元,同比2013年增長18%、13.3%、13.8%、26.7%和10%。
第一產業
2003年,上馬街道農村經濟總收入達到121587萬元,其中農業經濟收入達到4350萬元、林業經濟收入達到524萬元、牧業經濟收入達到15032萬元、漁業經濟收入達到7330萬元。
2003年,全街道農作物總播種面積達到32350畝,糧食總產量達到1289萬斤,畝單產達到1400餘斤,農業總產值達到36800餘萬元。
2008年,上馬街道共有基本農田2.7萬餘畝,其中種植農作物2.1萬畝,苗圃6000餘畝。已簽約引進花卉苗木公司5家,其中建成投產的1家;在建的2家;已簽約的2家。
2012年,上馬街道2.8萬畝基本農田現狀,積極發展現代觀光旅遊農業,目前已引進高效農業項目達二十餘個,占地6000餘畝,每年將為社區增收達200餘萬元。
第二產業
2000年,全鎮工業總產值完成125000萬元,同比增長31.5%;工業增加值完成27000萬元,同比增長28.5%;銷售收入完成56000萬元,同比增長24%;利稅完成2900萬元,同比增長18.7%。
2003年,全街道累計引進內、外資項目173個,其中引進來自美國、加拿大、荷蘭、日本、韓國等1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外資項目有93家;內資項目80家;累計契約利用外資24636.9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1831.48萬美元。全街道工業企業累計達到229家,完成工業總產值43659.6萬元,利稅14926萬元,其中完成國家利稅3120萬元,分別創域地產值和利稅兩項之最。
2012年上半年,街道先後引進總投資2000萬美元香港寶佳生物科技項目、總投資1億元的興科瑞爾材料等高新技術項目5個,預計項目投產後將實現稅收8000餘萬元。
2015年一季度,上馬街道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和工業增加值預計分別完成11億元和3億元,同比2014年增長12.2%和13.2%。總產值超過1.5億元的骨幹企業達4家。
第三產業
1979年底,全境個體商業發展到了35個。1980年—1989年,年內個體商業戶達到80餘個。到1994年,全鎮個體商戶累計已達到207家。2000年,域內個體、私營商業戶發展到1578家,年內個體私營商業零售額為32000萬元,上繳稅金1280萬元。2003年,私營商業發展到1637家,當年零售額為48500萬元,上繳稅金1900萬元,其中個體私營商業銷售收入過300萬元的達到35家,銷售收入過100萬元的達到80家。
2014年,上馬街道重點建設經濟適用房和人才公寓3處、完成程戈莊、張哥莊片區級社區中心2處、完成前程和下馬農貿市場2處。從廣大民眾最關心的困難救助問題入手,辦理臨時、特殊救助240餘人次,發放救助金200餘萬元。從廣大民眾最關注的治安問題入手,投資100餘萬元,建立社會管理綜合平台,並為25個社區配備28部管理綜合巡邏車。全面完成22個“一村一策”集體增收項目,全年25個社區可支配財力達到8443.6萬元,新培育集體經濟過千萬元社區3個,過五百萬元社區6個。
2015年1-5月份限額以上“批零住餐”銷售額完成5157.1萬元,同比增長25.94%;限額以上重點服務業累計營業收入達到2.16億元,同比增長10.81%。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1952年,即墨縣於馬哥莊區始設文化館,後改稱文化站。站內設有圖書(多為連環畫書類),幻燈機等文化設施,只設館長1人管理文化工作。1962年精簡機構,文化站撤銷。1975年,重建文化站,設站長1人,放映隊1個,放映員2人(縣管)。1978年,設公社放映隊1個,放映員2人,文化站工作人員達到5人。1985年,縣放映隊下放到公社,其原放映員為公社工作人員編制。1986年,因工作需要,只保留2名放映員,其他2名調離工作崗位,文化站工作人員共有3人。90年代後,由於人民的物質生活提高,電視機在境內得以普及,電影業蕭條,全鎮只保留1名放映員。至2001年底,經過機構改革,放映員調離,文化站只設1人負責文化工作。
2015年新增文化隊伍6支,截至目前全街道共有社區健身舞蹈隊、上馬腰鼓隊、柳腔藝術團、幼師啦啦操隊、社區鑼鼓隊、高蹺秧歌隊等特色文化隊伍40餘支,文藝骨幹60餘名。開展組織東方舞、廣場舞、瑜伽、太極拳、剪紙、書畫、聲樂等公益培訓20餘場次,培訓1000餘人次。舉辦民間藝術節、市民田徑運動會、電視廚王爭霸賽、廣場舞大賽、太極拳比賽、文化惠民演出、銀幕連萬家、柳腔戲曲進社區、歡樂大舞台、趣味運動會、平安之夜演出、新市民演出、夠級英雄匯等各類文體活動近200場次,社區覆蓋率100%,參與民眾達10000餘人次。
教育事業
2001年,全街道10處國小開設了微機課,李仙莊國小從三年級開設英語課;上馬國小、程哥莊國小開設“雙語”班。全街道有5處國小達全國普及實驗室工程,有4處國小被評為區級規範化學校。2003年,全街道又有2處國小被評為區級規範化學校,實現了校校達區規範化學校的目標。
2003年,上馬街道有國中一處、高中一處、國小7處,中、國小在校學生5065人,幼稚園9處,在園幼兒1153人,教職工414人。
衛生醫療
上馬街道有城陽區第二醫院和鹽業職工醫院二處,分別擁有醫務工作者234人和159人,有村級衛生室(所)62個、醫療衛生人員80人。全街道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人口10934人,參保率達64%,投保額3460萬元。
社會保障
2015年,上馬街道發放城鄉低保金203萬餘元;為困難殘疾人發放各類補貼36萬餘元;發放參戰退役人員補貼34萬餘元;辦理醫療、慈善、臨時等救助180餘人次,發放救助金110餘萬元。
交通運輸
1987年,青島市長途客運設專線經流亭、走城陽、過南萬、由棘洪灘南行,再經馬哥莊、河套,從膠州再分別通往省內魯西北、魯西南2路客運線,長途客車經馬哥莊2個車(班)次,馬哥莊已成為嶗山區西4公社交通運輸的中心樞紐。到90年代,新興起的個體客運業戶在域地大為發展,車(班)次大增。至2003年,經區、市交通管理部門批准,開通馬哥莊-李村、馬哥莊-板橋坊、馬哥莊-城陽、馬哥莊-河套、馬哥莊-紅島,總計5條客運線路,往來車流多達80餘車(班)次。
2013年,上馬街道總投資8000萬元,龍翔路全長5950米,大修面積10.2萬平方米。項目於2013年4月動工建設,2013年底竣工。
風景名勝
煙墩
烽火台,(以狼煙傳遞戰事信號),明洪武初年(1370年)為防倭夷(日本人)入侵,即墨縣域於沿海一線設煙墩18個。其中上馬鎮境為2個,1於程哥莊村東南約300餘米處,(現水產育苗廠地帶因建育苗場其古址毀)。1個設於周家莊村西北約150餘米處,現古址仍存,是明代為防外來入侵不爭的實事見證。該煙墩歷經600餘年風雨剝蝕,仍高於周邊地平線約10米之多,現煙墩四周上下多為雜草、樹木等覆被。煙墩隆起的底部,歷年人為挖土、闢田,已是百孔千瘡,應採取制定相應的措施加以保護,否則域地這唯一的明代鑑證物將被毀於一旦。
鐘樓
鐘樓座落於辛屯村中,路南側,原老爺廟西側2米處。始建於清-乾隆二十五年(1761年)冬至十一日(鐘樓石刻)。距今232年(2003年記),此鐘樓歷經數載戰亂的洗禮和破舊立新的“災難”歲月,飽嘗了人類歷史之滄桑,以完好的原貌倖存下來,留於後人鑑賞實屬不易。辛屯村鐘樓乃為24塊大型石料加工而就,且有“龍、鳳、花、鳥、人物”等刻石,其形象逼真,工藝精湛。建造時不用泥和石灰粘固,而是在每塊石料相接處,均打有石槽和制有石榫,槽與榫的連線點恰到好處,可用“天衣無縫”來形容。鐘樓的石料來源於陰島(紅島)高家村,鐘樓頂端仿照清代官翎造型,且有與鳥樣的吉祥物分別置於頂端的四個角處,甚為壯觀。原鐘樓內置生鐵鑄就大鐘一口,鐘高1.5米,胸徑0.80米,重達250餘斤,鐘音深沉而渾弘,音傳半徑達5里之多。鐘聲響過,周邊村落均能聽到。此鐘惜毀於1958年秋。
銀杏樹
葛家屯村有一棵古老的銀杏樹(方言“白果樹”),關於植於哪朝哪代已失去了記載,據村中85歲以上的老人傳說,此樹大致植於明崇禎年間,時由葛氏祖從浮山所遷徙於此立村時栽植。銀杏樹位於村的中心大街(橫向)西端南側,樹徑要2個成年人方可合抱,樹高約12米。上世紀80年代前,因無保護措施,樹枝被折,樹皮遭割,致樹失去原有的繁茂。上世紀80年代後,一葛姓村民借建房時砌牆將樹圍起,使銀杏樹方得以保護,其枝葉又恢復了它應有的繁茂景象,樹冠覆蓋面積達10米之多,數百年來村人從未見樹結果。上世紀90年代初,這棵銀杏樹被列位市級文物保護古樹。
菩薩廟、三官廟
菩薩廟和三官廟在域地大都建為倒廟,即座南面北,菩薩廟祭祀的神靈是南海觀音菩薩及其它菩薩等,南海觀音菩薩塑像眉目清秀,一手執玉淨瓶,一手執柳枝,給人以普渡眾生之感。“三官廟”與“菩薩廟”相等,都為倒廟,祭祀的神靈是:堯、舜、禹。堯為古代(4000餘年前)帝王,號陶唐氏,史稱唐堯。舜為堯的繼承者,其號虞氏,史稱虞舜,舜傳位於禹。禹為夏朝首王,因治水有功,榮得號稱大禹,置堯塑像於正中,舜、禹分列左右側。
關帝廟
又稱關公廟(關老爺廟),座向多有之,因廟頭較小,多座落於村中大街的兩端或十字大街一側,域地大多數村落都建有“關帝廟”,其意借關公之威震邪祛惡。關平和周倉生前曾為關公的隨從,後來建廟時,也塑成泥像分列關公左右。
土地廟
又稱石廟,石廟雖小,但都座北面南,且村村有之,被村民視為一村之主(當莊土地),村中家家戶戶有紅、白事都要到土地廟前拜祭,特別是白事尤為突出,在殯葬前要一日早、中、晚三時到土地廟跪拜哭喪。
歷史人物
李吉,字靈仙。明永樂年間,(1403-1452年)於李仙莊三官廟裡當道士,因他會看風水,能呼風喚雨,知人未來禍福,人稱李半仙。
苟明郎,張哥莊村人。系明末清初(1628-1636年間生人)以腿功見長的武林高手。苟明郎平時行俠仗義疾惡如仇,見有不平之事,都將拔刀相助。
苟思敏,東張哥莊村人。生於清代,生卒年限無考。據東張哥莊村苟氏祖譜記:苟思敏乃清朝敕授儒林郎、議敘縣丞,後補直隸遷安縣喜峰口巡檢。
苟純詩,東張哥莊村人。生於清
光緒年間。(1857-1909年)恩榮耆儒,列授登侍郎,鄉幫名醫,議敘醫官。苟純詩不僅醫術過人,且善辨百藥。
孫希成,上馬街道東程哥莊村人,生於1928年11月。1950年4月入伍,中共黨員,戰士。入伍後,工作積極,作戰勇敢,能克服種種困難,按時完成任務。立一等功一次。1953年1月在朝鮮望海山戰鬥中犧牲。
季初革,上馬街道東程哥莊村人。生於1924年7月。1949年10月入伍,班長。先後立戰功1次,軍功1次,軍小功7次。1953年3月1日在
朝鮮保衛開城戰鬥中,
瓦斯中毒犧牲。
黃愛君,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2月21日即墨縣淪陷後,縣內先後組織了抗日游擊隊20餘部。主要有趙光、趙世恪部;韓炳宸、黃愛君部等。各部都有國民黨軍隊編制的番號。後來,這些游擊隊在對敵作戰和反覆兼併中,有的解散,有的解體、有的被收編。
欒瑞瑜,女,苟雲書之妻。抗日戰爭勝利後任青島市抗日烈士遺族會會長。
李瑞廷,
北張村人,生於1931年,1950年1月入伍。歷任空軍某部飛行隊小隊長、中隊長、大隊長等職務。1981年至1990年任
嶗山區工商局局長,物資局副局長,1991年離休。